中國紀錄片交流周

中國紀錄片交流周創立於2003年,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專業的紀錄片電影節。在過去的六年中一共放映了250多部國內外的優秀影片,並成功舉辦了小川申介回顧展、土本典昭回顧展、亨利·斯托克回顧展等紀錄片大師作品展映活動。許多重要的獨立紀錄片中國紀錄片交流周上舉行了在中國甚至全球的首映儀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紀錄片交流周
  • 創歷時間:2003年
  • 地位:大陸第一個專業的紀錄片電影節
  • 周期:每年一次
簡介,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

簡介

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的目的是推廣國內最新的優秀獨立紀錄片,為獨立紀錄片人、觀眾、研究者以及他們之間創造良好的交流環境,同時也為創作、發行等外部環境創造良好的條件,努力推動中國獨立電影的發展。

第一屆

2003年3月29日至4月1日,由現象工作室和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共同主辦的“首屆紀錄片交流周”在國家圖書館報告廳、北京師範大學和王府井書店3地同時舉行,如果不是因為王兵的《鐵西區》從未如此完整地播放過(9小時15分鐘),而想為此做個首映禮,這次交流周估計會跟去年的青年導演交流周一樣,沒有宣傳,沒有首映式,大家來了也是直奔主題—看片子。主辦方退到了最裡面,只剩下紀錄片在說話。
有謀乃大
50部紀錄片的選擇,從20世紀80年代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拍的電視紀錄片到中國新紀錄片的開山之作——吳文光的《流浪北京》再到剛製作完成不久的施潤玖的《安定醫院》及近來呼聲很高、不斷參加國際電影節並且從未一次性完整地播放過的《鐵西區》(在此之前,國內真正看過這部片子的人只有導演王兵身邊極少量幾個朋友),此次交流周上的影片基本上囊括了當代中國紀錄片的代表作。
這其中除了中央台的電視紀錄片公映過之外,吳文光的《流浪北京》、杜海濱的《鐵路沿線》、張元的《瘋狂英語》、賈樟柯的《公共空間》、因為《英雄》而名聲大噪的《緣起》都算是名聲在外;而《八廊南街16號》、《回到鳳凰橋》等在國外電影節上獲過獎的,看過的人也還算成規模;至於其他的則大多是作者們的壓箱之物,難有上大螢幕的機會。在此之前,北大新青年、青年電影交流周包括DV新世代等活動也曾將紀錄片作小單元放映過,但如此集中且成規模地放映在國內可算是首次。
溝通渠道的不暢以及紀錄片的涵義及方式都注定了它區別於商業片電視劇乃至所有其他熱門節目的孤獨,在全世界,連最重視藝術品位的法國也只有一家電視台和影線放映紀錄片
或者正是因為這點,它的觀眾群相對忠誠,喜歡的總是追的,不喜歡的人,哪怕看免費的放映,也會先考慮是否影響了自己休息的時間。
雖然沒什麼名目,說了首次,又如此面面俱到,大而全的野心不可謂沒有。只是不管是主辦方還是觀眾,這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世紀80年代,中央電視台的紀錄片曾經開了中國電視紀錄片的先河,90年代,一批獨立的紀錄片製作人的出現豐富和加快了紀錄片在中國的發展。這10年,正是中國飛躍迅速、大破大立的10年,也正是需要紀錄片、擴大紀錄片內容的10年。加上紀錄片的可操作性,數位技術的發展,紀錄設備日益小型化,任何一個對生活敏感的人都可以扛起設備深入生活。紀錄片數量的大大增多使得如何在龐大的基數中做選擇成了整個活動的重頭戲。一個發燒友級的紀錄片愛好者也不可能在4天的時間裡看完50部,主辦方也沒有讓大家過足癮的打算。主辦方負責人朱日坤的態度是:“大家一次全看完了多沒意思。”套用王兵的說法:不能因為大家沒機會看你就不拍了,放映不過是個早晚的問題。
臉色不紅心不跳
《臉色不紅心不跳》是崔子恩的一部玩作,找了幾個學生導了一部話劇不像話劇、電影不像電影的片子,這部純粹滿足導演個人興趣的作品曾被評價為 “只有破壞,沒有建設”,而這部片也破紀錄地在現場放映過程中就直接被觀眾打斷。面對質疑,免不了一番唇舌相戰。有意思的是,正是這部影片被選中去參加了今年的香港電影節
其實,這部電影與此次紀錄片交流周並無直接關係,惟一共通的是,1988年在電視台搞攝像的吳文光也是憑感覺去拍了幾個朋友變成《流浪北京》,後來在朋友的手中傳到國外獲了獎,同時引發了以談話為主要敘事方式的紀錄片形式(如今《流浪北京》里的人物牟森、張大千等人已是各有各的歸屬)。十年以後吳文光對這部作品的評價是:當時朦朧地感覺好像要失去的東西不到幾年就真的失去了……在列車賓士的過程裡面,甚至來不及看一眼,80年代就這樣過去了,90年代就這樣過去了……
評價中國紀錄片的整體狀態,王小帥認為類似獨立電影的早期,帶著比較明顯的自身的痕跡。他此次參展的紀錄片《除夕》、賈樟柯的《公共空間》都是出自韓國全州電影節“三人三色”的作品。《除夕》原來的打算是拍他的岳父,沒想到剛剛準備拍,岳父就去世了。以女同性戀題材為背景的《盒子》也是此前獲過好評的紀錄片,尹麗川的評價是,雖然是一部討巧的題材,但能夠深入進入人物的內心,在同類型的片子中算是相當成熟的。
看過50部紀錄片就試圖給中國紀錄片一個說法難免偏頗,這次展出的50部作品的內容大都是關注底層和弱勢人群的視角,數量的龐大並沒擴大多少題材的選擇。
這次電影周之前,風頭最勁的當數《鐵西區》。不僅因為是最長的9個多小時,還因為這部電影此前就獲得的美譽。片子分為三部分,從1999年拍到 2001年的作品是王兵的處女作,電影學院攝影系出身的他用了一種置身事外的,冷靜的敘事語言紀錄著瀋陽鐵西區人的工作、生活、命運。作者在碩大的場區里拍拍走走,沒人質疑過他的存在,他也不過問其中的困惑。除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有少量作者的聲音出現外,《鐵西區》更像一部故事片的節奏,隨著開始時飄雪的長鏡頭一點一點往裡透。
《鐵西區》在2001年用第一部分的《工廠》參加了柏林電影節,2002年獲得鹿特丹電影基金,這成了王兵最終能夠剪輯完成的雪中之炭,如果不是這筆基金,今天的《鐵西區》能成什麼樣子沒人知道。
在王兵看來,只存在紀錄片而不存在中國紀錄片的說法。“為什麼大家願意去參加國外的電影節,一是溝通渠道,二是在這裡你能夠很快看清自己的位置。大家都在用什麼樣的觀察角度和敘事的語言。現在拍紀錄片還局限在個人的領域就太低了,應該將自己的視野和觀察放在歷史的大進程上。”
看老經典《鐵路沿線》的時候,我有一個明顯的感受:中國紀錄片人已經學會了用更耐心更細緻更平等的鏡頭語言和拍攝方式潛入社會的深層,去捕捉和挖掘拍攝對象的生活實態。但是,在城市裡生活久了,能夠長時間看這些紀錄片的人總要有個堅強的心臟才能在座位上坐得下去。
拍攝《北京彈匠》(一部反映彈棉花工匠生活的紀錄片)的朱傳明說過:“我經常遇到的總是:彈匠現在在哪裡?的確,這就是一個無法迴避的現實。片子拍完了,人家回家去了。片子跟他毫不相關,片子既不能給他帶來什麼,也不能改變他什麼,相反,從另一方面來說,只能給他帶來傷害。有時想想,紀錄片真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

第二屆

本次紀錄片交流周由中華世紀壇及現象工作室主辦,王昱東、朱日坤、左靖、崔嶠、萬小剛等策劃,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南京紅色經典藝術館、南京半坡咖啡館、上海頂層畫廊、中國電視紀錄片委員會、東方全紀錄協辦,以「平凡的世界The Quotidian World」為主題,於一周的會期內呈獻60部電作品,並於2004年6月20日下午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專題研討會。
「第二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的影片交影,將分為「中國獨立紀錄片」、「中國電視紀錄片」、「人文與社會關懷」、「中國紀錄片回顧」、「世界紀錄片」,以及僅限北京地區展映的「日本紀錄片單元」等6大部份:
中國獨立紀錄片」將放映來自北京河北上海台灣深圳香港等內地創作人的多部獨立紀錄片,例如:張同道《居委會》、黃文海《喧譁的塵土》、張侃文《海船》、王維薇《我和阿婆》、蔣志《片刻》和張虹《中學》等。
而「中國電視紀錄片」單元則會放映國內多家電視有限公司策劃製作的不同類型電視紀錄片,作品有深圳梧桐山廣播電視有限公司的《歌舞伎町的案內人》、中央電視台上海電視台《敬大爺和他的老主顧們》以及東方全紀錄《長湖戀》等7部作品。
「人文與社會關懷」部分由崔子恩、朱日坤及左靖策劃,安排了陳為軍《好死不如賴活》、佟立《一個愛滋病病毒感染者》、石頭《女同志遊行日》、魏星《忘記他是她》等7部關注愛滋病、同性戀等社會題材的國內作品。
中國紀錄片回顧」將會放映鄭大聖《DV中國》、賈樟柯《公共場所》、張揚及羅拉《後革命時代》等多部回顧中國歷史的紀實作品,其中還包括「工農兵三部曲」和「電視紀錄片」等專題放映會,作品包括康健寧《當兵》、段錦川《拎起大舌頭》,以及中央電視台《望長城》之二《長城兩邊是故鄉(上中下)》等。
「世界紀錄片」單元就搜羅了來自美國、奧地利、荷蘭、俄羅斯、韓國和德國等地的經典作品,題材多樣豐富,巴巴拉.庫伯(Barbara Copple)《美國夢》、伊文思(Joris Evens)《風的故事》、Mark Kitchel《伯克利的六十年代》、維爾托夫(Dziga Vertov)《持攝影機的人》、朴基佰《靈媒》及里芬斯達爾(Leni Riefenstahl)《奧林匹亞》等。
而僅限北京地區舉行的「日本紀錄片單元」,由藤岡朝子及中島聖雄策劃,與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第18回國民文化祭、山形2003紀錄片節、第1屆北京大山子藝術節合作,將展映8部來自日本的不同主題作品,包括白川敏弘《那現在,到哪兒,去?》、大野聰司《團地酒》、Yamauchi Yoko《色.女孩的世間欲望》和Honda Takayoshi《新城物語》等。
由於本次記錄片交流周,將於京、寧、滬三地聯動,故放映地點包括中華世紀壇、南京紅經典藝術館、南京半坡咖啡館等上海頂層畫廊。

第三屆

第三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The 3rd China Documentary Film Festival/Forum)於2006年4月18日至22日在中國合肥舉辦,本次活動由安徽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中國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和北京現象工作室聯合舉辦。
來自法國馬賽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等著名電影機構的負責人和選片人將出席本屆交流周,與國內業內人士展開深入交流。中國優秀紀錄片作者吳文光、王兵、黃文海、鄢雨、季丹等導演將出席本次活動,著名的紀錄片學者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呂新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同道、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教授張獻民等也將來參加研討,部分學者還將開展講座。
本屆交流周採用放映、講座、研討等多種形式,分優秀紀錄片展映、學者講座、導演闡述與觀眾互動等三個階段舉行。搭建組織者和製作人之間、觀眾和創作者之間、研究者和創作者之間良好溝通互動的平台,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普通的公民都能看到自身表達的願望和權利,是新一屆影展追求的一種新的嘗試和目標。
在持續5天的活動時間內,將陸續首映近一年多來中國本土的最優秀的紀錄片。導演沈曉閩的《798》、導演賀崢《青龍路十九號》、導演舒浩侖《鄉愁》等二十多部紀錄片將在安徽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分別放映。沈曉閩等部分紀錄片導演屆時將與現場觀眾做導演闡述並回答觀眾提問。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協調人濱治佳,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創辦人之一金智爽、法國馬賽國際電影節主席讓-皮埃爾·里姆將主要對本國紀錄片電影節方面的情況向與會者作深入介紹。
講座分作者講座與學者講座兩種不同類型並列舉行。《流浪北京》、《江湖》製作人吳文光,《渡口》、《遷鎮》導演郭熙志,《鐵西區》導演王兵,《淹沒》導演鄢雨,《好死不如賴活著》導演陳為軍,《食指》、《片刻》導演蔣志以及《喧囂的塵土》、《夢遊》導演黃文海等七位紀錄片作者將就紀錄片的創作方面深入闡述個人體會。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呂新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同道、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張獻民等三位學者將著重就中國紀錄片現狀與與會者交流探討。
紀錄片(Documentary Film)被稱為是“最有文化的電影”,也被認為是“最真實的電影”,或者是“最有價值的電影”。因為其忠實的紀錄作用,紀錄片越來越被看作是一個歷史階段的最重要的紀錄方式,也是歷史變化的重要見證。由於歷史和體制的原因,中國的紀錄片特別是獨立紀錄片還是非常缺乏播出平台。一直到今天,國內也很少有觀眾真正從電視上看到我國的獨立紀錄片的面目。在文化產業發達的國家,比如美國、歐洲和日本,紀錄片一直為商業團體和觀眾所重視。類似BBC和NHK很早之前就把紀錄片製作的觸覺伸到我國,利用我國的資源和人才進行紀錄片的創作。
中國的紀錄片創作和市場正在經歷著重要的變革。隨著DV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獨立製作人員加入紀錄片的創作隊伍,紀錄片產生的數量在近幾年中不斷遞增。同時,中國上下五千年的豐厚的歷史文化和縱橫五千里的廣袤地域的差別性,給紀錄片題材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也意味著這個土地上的紀錄片市場有著無限可能。

第四屆

第四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將於2007年4月30日至5月6日在宋莊美術館舉行,栗憲庭將出任本屆交流周藝術總監。
本屆交流周將在入選作品中進行謹慎的評比,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是一個競賽性的紀錄片影展。
第四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的舉辦時間為2007年4月30日至5月6日,地點位於北京通州區宋莊美術館,由栗憲庭擔任藝術總監,朱日坤、左靖擔任策劃與選片,設計為王我,主辦方為宋莊美術館、栗憲庭電影基金、現象工作室。

第五屆

第五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於2008年5月25日——31日在宋莊美術館、現象電影院舉辦。這個由栗憲庭電影基金會主辦的獨立電影交流活動,迄今舉辦五屆。本屆交流周,包括中國紀錄片競賽單元、中國紀錄片展映和日本紀錄片導演小川紳介回顧展,以及導演交流和研討。在這裡,我們能看到中國獨立電影製作人的藝術真誠和人文關懷。

第六屆

拒絕幻想"一切都很好"
5月30日晚,北京宋莊現象工作室的放映廳,第六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閉幕。作為藝術總監的栗憲庭致辭非常簡短,他為開幕時未能到場迎接,向所有導演、觀眾鞠躬致歉,這位被稱作“中國當代藝術教父”的長者、著名藝術批評家,以如此謙遜的舉動,贏得了全場的掌聲致敬。 主持閉幕儀式的節目總監朱日坤隨後上場,他手裡拿著一個裝滿菸頭的寶特瓶—這就是將要授予本屆紀錄片交流周中國競賽單元最高獎獲得者的獎盃。兩天前,6歲的小志願者王阿和8歲的栗如其、11歲的月月一起,就開始了這項撿菸頭的工作,菸頭是一周來聚集於此的紀錄片創作者、來往觀眾隨手扔在放映廳外院子裡的。朱日坤認為,三個孩子充滿公益心與責任感的勞動成果,就是對優秀紀錄片創作者最好的獎勵與警策。
第六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觀影現場第六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觀影現場
這個中國最重要的獨立紀錄片電影節,最高獎稱作“獨立精神獎”,今年它被頒給了趙亮導演的《上訪》,獎金是微薄的5000元。另外的評審會獎和優秀紀錄獎,得主分別是林鑫導演的《同學》、王利波導演的《掩埋》。
剛剛參加坎城電影節“特別展映”單元返京的趙亮說:“對於我而言,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獎,因為我更希望這部影片被國人看到。”
被電影學院教授崔衛平評價為“中國有自由影像以來最具震撼力作品”的《上訪》,注定無法在國內廣泛傳播。而在這一次的紀錄片交流周上,它幸運地放映了2次,2個小時的“國際版”被作為開幕影片,參與競賽的是5個多小時的“國人版”。5小時版本放映時,放映廳里連過道都擠滿了人,工作人員不得不在外面拉上警戒線,以避免更多觀眾湧入帶來安全隱患。如此漫長的電影,沒有一個人中途退場。
觀眾的構成和反應卻是各式各樣:有人把殘酷的現實當作故事,每到荒誕處就爆發響亮的笑聲;更多人默默不語,不斷抬手揩拭眼淚;最奇特的是那些隱秘的“偵探”,每當螢幕上出現敏感言論、激進面孔,便迅速按動手中的相機。
起步於2003年的中國紀錄片交流周,成長一直並不順利。2004年這個純民間的影像交流活動曾試圖與中華世紀壇合作,結果放映只進行了一天就被迫中止。它舉辦的場所從北京城內不斷被邊緣化,2007年遷至宋莊,才漸漸穩定下來。
每年5月,趕赴交流周的紀錄片愛好者們,一天在路上需耗費四五個小時的往返時間。而從2007年到2009年,願意付出如此代價的觀眾幾乎增長了一倍。民間紀錄影像對中國現實的直面態度,常常使一些人如臨大敵,觀眾則更多表現出震動和理解。幾乎每一場的放映結束後,都有人站起來嚮導演表達感激,感激他們在艱難環境中的探索擴展了自己認識這個社會的深度和廣度。
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的創始人和主要策劃人朱日坤,自稱是個悲觀主義者。他說自己並不覺得電影有多么重要,在為本屆交流周所寫的前言裡,他記道:“紀錄電影依然和這個社會的一切一樣,無法獨善,並在充滿問題和危險中前進。這些問題來自外界,同時也存在每一個創作者以及我們的中間。我們所有的懦弱,對自身的放縱,以及以藝術的名義對他人的剝奪,道德上的淪落,都是跟這個社會息息相關的。”藝術只能提出問題,無法解決,交流周所做的一切,或許只是拒絕“一切都很好”的幻想。

第七屆

DOChina7 成都巡迴展
第七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巡迴展於2010年5月28日至30日在四川成都西村藝術空間、西村影子吧舉辦,為期三天。此次巡展共有“獲獎影片”、“特別放映”、“國外影片”三個單元。從剛剛落幕的本屆紀錄片交流周中精心挑選出11部最具代表性的紀錄片送抵成都進行專場展映。屆時,栗憲庭電影基金執行、本屆紀錄片交流周節目總監朱日坤將攜五位獲獎影片導演出席展影活動,與大家面對面交流討論,共度這個特別的五月周末。
本屆交流周除了中國紀錄片競賽單元、非競賽單元、特別放映等外,還有紀錄片大師回顧展等重要的單元。屆時來自國內外的眾多重要的導演、電影節代表、評論家,製作發行人士也將出席參加這一紀錄片年度盛事。
主 辦:栗憲庭電影基金 西村藝術空間
協 辦:北京貝森影視 西村影子吧
展映時間:2010年5月28日——5月30日
展映地點:成都市貝森北路1號西村藝術空間、貝森北路3號西村影子吧
參與方式:免費觀影,入場需提前預約
展映影片
獲獎影片Awarded Films
哈爾濱旋轉樓梯 Spiral Staircase of Harbin
季丹(中國︱2008︱國語︱109分鐘︱第七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獨立精神獎)
算命 Fortune Teller
徐童(中國︱國語︱183分鐘︱第七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評審會獎)
火星綜合症 Martian Syndrome
薛鑒羌(中國︱2009︱國語︱MIN DV︱83分鐘︱第七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優秀記錄獎)
戀曲 A Song of Love, Maybe
張贊波(中國︱2010︱國語&湖南方言︱HDV︱114分鐘︱第七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提名)
喉舌 Muothpiece
郭熙志(中國︱2009/9︱197分鐘︱第七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提名)
特別放映Special Screenings
回到達縣 Back to Daxian 劉蘅(中國︱2009︱四川方言︱120分鐘)
折騰/折騰2008Zhe Teng 王我(中國︱2010︱國語、方言︱127分鐘)
國外影片International Films
上溪洞奧運會Sanggyedong Olympic 金東元(韓國︱1988︱彩色︱27分鐘)
記錄在明洞教堂里鬥爭的6天 6 Days Struggle at Myungdong Cathedral
金東元(韓國︱beta︱1997︱彩色&黑白︱74分鐘︱
第二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廣角單元最佳獨立電影獎、第二十八屆柏林電影節新電影、第二屆首爾人權電影節及1997年韓國獨立製片論壇入選電影)
直面法官Facing the Judge 皮埃爾·弗朗索·瓦索特(瑞士︱2009︱Digital Beta︱彩色︱72分鐘)
園林之屋The House in the Park 荷西里·班迪(瑞士︱2009︱彩色︱86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