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鋒

黎小鋒

黎小鋒,出生於江西省萍鄉市,中國內地紀錄片導演、作家、教師,先後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碩士)、華東師範大學傳播系(博士)

2001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短片《打春鑼的人》,該片獲得第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單元最佳紀錄片獎。2005年,執導紀錄片《夜行人》,該片獲得第1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自然紀錄片杯”獎。2007年,執導紀錄片《我最後的秘密》,該片獲得中國獨立影像展 “CIFF年度十佳紀錄片”、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年度十優紀錄片”。2011年,執導紀錄片《遍地烏金》,該片入圍哥本哈根紀錄片節山形紀錄節,獲得北京獨立影像展獨立精神獎。2015年,與賈愷聯合執導紀錄片《昨日狂想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小鋒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省萍鄉市
  • 職業:導演、作家、教師
  • 畢業院校: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華東師範大學傳播系
  • 主要成就:第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單元最佳紀錄片獎
    北京獨立影像展獨立精神獎
    中國獨立影像展“年度十佳紀錄片”
    第1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自然紀錄片杯”獎
  • 代表作品:打春鑼的人、夜行人、我最後的秘密、無定河、遍地烏金昨日狂想曲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導演作品,著作作品,主持課題,教學課程,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92年,黎小鋒考入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1996年,從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2000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2003年,從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2004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傳播系。2007年,從華東師範大學傳播系畢業。
2001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短片《打春鑼的人》,該片獲得第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單元最佳紀錄片獎。2003年,出版文學作品《聲光波動中的心靈裸泳》。
2004年,由其創作的文學作品《生逢7月4日》出版。2005年,執導紀錄片《夜行人》,該片講述了作為盲人的主婦如何苦心維護自己家庭的故事,入圍第8屆台北電影節“全球華人影像精選”單元、第20屆瑞士弗里堡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獲得第1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自然紀錄片杯”獎。2006年,出版文學作品《紀錄片創作》,該書是外教社組織策劃的“廣播電視藝術系列教材”之一。
2007年,進入同濟大學工作;同年,與賈愷聯合執導紀錄片《我最後的秘密》,該片主要講述了蘇州百步街,一位有著不平凡人生老人的故事,入圍第1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亞洲紀錄片單元,獲得中國獨立影像展 “CIFF年度十佳紀錄片”、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年度十優紀錄片”;隨後,執導紀錄片《無定河》,該片獲得中國獨立影像展CIFF“年度十佳紀錄片”。
2011年,執導紀錄片《遍地烏金》,該片聚焦煤炭產業鏈上的三個環節,採取類似訪談、速寫、紀事的文體形式來分別摹寫煤礦、重卡和信息中介的眾生態,入圍哥本哈根紀錄片節山形紀錄節,獲得北京獨立影像展獨立精神獎;同年,創作文學作品《電視紀錄片創作》。
2012年,出版文學作品《作為一種創作方法的直接電影》。2015年,與賈愷聯合執導紀錄片《昨日狂想曲》。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2015年
《昨日狂想曲》
紀錄片
2011年
《遍地烏金》
紀錄片
2007年
《無定河》
紀錄片
2007年
《我最後的秘密》
紀錄片
2005年
《夜行人》
紀錄片
2001年
《打春鑼的人》
紀錄短片

著作作品

時間名稱出版社
2012年
《作為一種創作方法的"直接電影"》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12年
《當代中國紀錄片的方法焦慮》
期刊 《電影藝術》
2012年
《“直接電影”的倫理問題》
期刊《新聞大學》
2012年
《他們不能選擇自己的生活:紀錄片“遍地烏金”創作札記》
期刊《新世紀劇壇》
2012年
《紀錄片:空間與時間的辯證》
期刊《藝術廣角》
2012年
《作為一種創作方法的直接電影》
同濟大學出版社
2011年
《電視紀錄片創作》
重慶大學出版社
2011年
《紀錄片,請少些功利》
期刊《新民周刊》
2011年
《壁上觀世相:“直接電影”在中國的嬗變》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09年
《“直接電影”的當代困境》
期刊《電影藝術》
2009年
《“直接”打造的紀錄關係》(載論文集《真實的風景》)
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同心出版社
2009年9月
《“春鑼”的餘響》(載論文集《電影的青春》)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年
《鏡子邊緣的蒼蠅:三部紀錄片的創作札記》
期刊《電影藝術》
2006年
《紀錄片創作》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6年
《紀錄,是對現實的隱喻》
期刊《電影藝術》
2006年
《呈現與並置:談紀錄片人的立場與觀點》
期刊《傳播學研究集刊》
2005年
《潮悶中的雨意:第8屆上海電影節“新人獎”獲獎作品評述》
期刊《電影》
2004年
《布努艾爾及其作品》
期刊《電影》
2004年
《生逢7月4日》
北京出版社
2003年
《阿隆-雷乃及其作品》
期刊《電影》
2003年
《紀錄,是一種協作》
期刊《電影藝術》
2003年
《聲光波動中的心靈裸泳》
吉林美術出版社

主持課題

時間名稱
2011年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課題《當代中國紀錄片的美學“返視”與價值重構》(2013年結項)
2010年11月
上海市社科界第八屆學術年會主題專場《方法的焦慮:當代中國紀錄片的困頓與出路》(結項)
2006年
上海哲學社會科學“青年課題”《作為一種創作方法的“直接電影”》(2008年1月結項)

教學課程

時間名稱
2007年開始
《紀錄片基礎》、《紀實片創作》、《影視導演》、《影片分析》、《影視語言研究》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獲獎時間屆次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13----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單元《遍地烏金》提名
2013----雲之南影像展特別展映單元《遍地烏金》提名
2012----北京獨立影像展紀錄片單元最高獎“獨立精神獎”《遍地烏金》獲獎
2011----中國獨立影像展“年度十佳紀錄片”《遍地烏金》獲獎
2011----哥本哈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競賽單元《遍地烏金》提名
2008第9屆韓國全州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我最後的秘密》提名
2008第1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亞洲紀錄片單元《我最後的秘密》提名
2008----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年度十優紀錄片”《我最後的秘密》獲獎
2008----中國獨立影像展 “CIFF年度十佳紀錄片”《我最後的秘密》獲獎
2008----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國家一級學會)“學院獎”特等獎《我最後的秘密》獲獎
2007----中國獨立影像展CIFF“年度十佳紀錄片”《無定河》獲獎
2007----紐約-上海REEICHIAN紀錄片雙年展《無定河》獲獎
2007----柏林Hotshots亞洲電影節《無定河》獲獎
2007----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無定河》獲獎
2005第20屆瑞士弗里堡國際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夜行人》提名
2005第8屆台北電影節“全球華人影像精選”單元《夜行人》提名
2005----柏林“Flyer:Madein China”《夜行人》提名
2005----法國Shadows電影節《夜行人》提名
2005第1屆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自然紀錄片杯”獎《夜行人》獲獎
2001第8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短片單元)“最佳紀錄片獎”《打春鑼的人》獲獎
0000----NHK國際高清項目“新的中國人”系列《蹬三輪車的父親》獲獎

人物評價

聚焦社會轉型期的“灰色地帶”是黎小鋒紀錄片拍攝的重要考慮方面。“灰色地帶”在多數的含義裡面用來形容一個痛苦、絕望、沒有人性的環境,在戰亂環境中的屠殺、毒氣實驗基地,又或是自由泛濫、沒有法律約束的遊走邊緣等。黎小鋒紀錄片所關注的“灰色地帶”,是社會底層中的各類帶有悲傷、憂鬱甚至是不公平、黑暗的社會現實。他的紀錄片,是用時間打磨的藝術結晶,人物與事件在時間中發酵,那種不期然的、不可預期的東西慢慢展現出來的魅力是黎小鋒的痴迷所在。在他看來,好的紀錄片就是能夠抵制時間暴力的紀錄片。因此,黎小鋒的創作更像是在對抗時間,好的作品不會因為晚收成兩年而會爛在地里。伴隨著時間流逝、製作過程打磨,使黎小鋒的紀錄片在當下的社會依舊保持著其自身的新鮮感與社會意義(蘇州大學張文潔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