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坐落在奧林匹克公園西側,毗鄰鳥巢、水立方,被周邊中科院各大研究院所懷抱,是一所從國小到高中十二年一貫制的優質學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 英文名:The Experimental School Attached to Chinese Science Academy
  • 簡稱:中科院附屬實驗學校
  • 校訓:唯實 求真 協力 創新
  • 創辦時間:2014年2月
  • 所屬地區:北京市朝陽區
  • 類別:公立學校
  • 學校類型:科技
  • 學校屬性:重點
  • 主要院系: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
  • 現任校長:高雪東
文化傳統,育人目標,文化建設,辦學理念,實踐活動,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學校校區,特色課程,科技班建設,辦學成績,走近院士,閱讀分享會,學校領導,

文化傳統

育人目標

身體健康
心理陽光
品行高尚
學業優良

文化建設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為開展德育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全面加強學生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和實踐教育,近期開展了校園文化建設活動。
學校圍繞愛國主義教育、傳統文化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感恩教育、勵志教育等內容,發動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自主創作、製作了各具特色的走廊文化、樓梯文化、班級文化,把每一面牆體、每一根廊柱、每一層台階都建設成道德教育的陣地,形成了“每一步都有思考,每面牆都有文化,每個角落都有教育,每幅作品都有品味”的濃厚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思想境界得到提高。
校園文化展板由各班級學生集體策劃、精心設計製作,成為了學生施展技能、發揮想像、抒發心聲的舞台。學生們先後設計了“中華傳統文化——四大發明”、“古今中外的樂器”、“書畫展台”等多個欄目,每一版塊都體現著同學們豐富的想像,囊括了優秀作文展評、小小書法展、美文欣賞、美圖賞析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極富創意。
校園文化建設有利於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和興趣培養,紮實地推進學校德育教育和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加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民族精神和團隊精神教育。讓學生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同時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辦學理念

學校踐行“有愛才有一切”的辦學理念著力打造溫馨的“家園文化”氛圍,把更多的愛給予茁壯成長孩子們。濃郁的科研氛圍,深厚的文化底蘊,為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培養優秀的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育新源泉。
學校將引進中國科學院在科學技術和高等教育方面的優勢資源,構建優質的教育教學體系,培養身體健康、心理陽光、品行高尚、學業優良的優秀學生,努力將學校打造成一所育人理念先進、師資雄厚、設施優良、文化特色及課程鮮明的優質學校,將學校建設成為義務教育新高地、創新教育新高地、陽光教育新高地,努力為培育拔尖創新人才。學校在解決中科院個大院所科研人員子女接受高品質教育的需求同時,服務朝陽區所屬教育片區內居民孩子接受優質的義務教育。

實踐活動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承辦紀念皮埃爾·德·顧拜旦誕辰152周年活動暨手拉手奔向2022冬奧會。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1月1日,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承辦了“傳遞冰雪激情實現冬奧夢想”,紀念皮埃爾·德·顧拜旦誕辰152周年活動,手拉手奔向2022冬奧會。冬奧申委新聞宣傳部副部長王志軍、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中心副主任趙衛、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黃克瀛、張家口市副市長賈利軍、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副局長占劍、北京市體育局青少處副處長蘇峻、北京市朝陽區教委副主任姜繼為、文明雜誌社社長婁曉琪、文明雜誌社社長助理趙小軍、中國科學院行政管理局局長助理、教育發展處處長、中科院附屬實驗學校校長高雪東等領導參加了活動。
此次活動引領廣大少年兒童,特別是京張兩地的少年兒童通過手拉手做貢獻,心連心共成長活動,弘揚民族精神,迎接冬奧盛會,促進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活動伊始,學校少先隊員佩帶著紅領巾列隊登台,朗誦了《共同的心愿》。孩子們精神飽滿,動作整齊。他們的朗誦,體現了中國人的奧運夢和對祖國濃濃的祝福。學生們真摯的誦讀之後,參加活動的領導、學校領導和學生們一起共同進行奧林匹克宣言。
隨後,張家口市副市長賈利軍、中科院附屬實驗學校校長高雪東與孩子們一起手拉手,共同點亮了代表中國特色、喜慶氛圍另一方面也代表著少年兒童的紅燈籠。“紅燈亮五環”。紅燈籠小燈籠鑲以圓邊,繪製了北京申辦冬奧標識。在盞盞紅燈亮起的那一刻,在場的師生眼眶濕潤了。紅紅的燈籠代融入了孩子們對學校、對祖國、對奧運的熱愛,代表著孩子們的真情。
師生共同製作心愿瓶及繪製奧運長卷活動,把現場推向了高潮。精美的心愿瓶里裝滿了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全體師生和張家口市少年兒童共同手工製作的祝願星,打開祝願星,一條條祝福語代表著2022顆赤誠的心愿,承載著師生們對冬奧申辦成功的期盼。和心愿瓶一起送給申奧委的,還有所有參加活動的師生現場手繪奧運項目並簽字的長卷。多彩的畫卷,表達著全民申奧的信念與決心,展示了學生們對奧運理念的理解。
參加活動的來賓還為孩子們帶來了新年的禮物——顧拜旦誕辰152周年首日封。
最後,學校的學生代表宣讀了“手拉手奔向2022冬奧會”倡議書。孩子們向北京市、張家口市的夥伴們發出倡議,積極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熱情支持申辦2022年冬奧運會,把“踐行一個口號、實現兩個提升、做到三個學習、達到四優要求、開展五項行動”轉化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新實踐。
“傳遞冰雪激情 實現冬奧夢想”主題活動在奔向2022冬奧會象徵性長跑啟動儀式中落下帷幕。孩子們手持若干面印有北京申辦冬奧標識字樣的旗幟上台,領導為長跑隊員授旗。孩子們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自己的中國夢,奧運夢。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優質師資隊伍是學校發展的根基。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匯集海淀優秀的校長管理團隊,聘請32名北京市各學科知名特級教師到校任學科指導導師,聘請知名教師到校指導,帶領學校在教學的道路上勇攀高峰;領導,專家們以先進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教育情懷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共同推進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的教育之舟。

學校校區

國小部:
科學園學部、華嚴里學部、南沙灘學部
中學部:
(原北京信息工程學院附中國中部)華嚴里校區
高中部:
(原北京信息工程學院附中高中部)南沙灘校區

特色課程

學校大力推進開放的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構建學生喜歡、富有學校特點、多元的特色課程,培養學生多元文化,發展適合每個學生成長需求的教育。多元、開放的課堂是學生成長的沃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階梯,多元的文化課堂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學生的成長需求。
學校秉承一項體育技能強健孩子一生、一項科技特長成就孩子一生、一項藝術愛好陪伴孩子一生的教育原則,開設游泳、圍棋、外教、多學科藝術選修、走近科學家等深受學生喜愛,激發學生夢想且富有中科院特點的特色課程。學校多學科的藝術走班課真正讓學生走進了啟迪夢想的移動課堂,真正讓課堂“走”了起來,讓學生“走”了起來,真正成為了學生激發夢想,掌握技能的搖籃。

科技班建設

在2014年2月,在初一年級中設立了兩個科技實驗班。分別是七年級三班和七年級五班
這兩個班的學生成績突出,讓他們可以更多的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多了解一些科技知識,開闊眼界,並且培養學生愛科學的精神。

辦學成績

特色課程 屢創佳績——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跳繩隊參加 “培林杯”2014-2015年全國跳繩聯賽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跳繩隊日前參加了國家體育總局舉辦的“培林杯”2014-2015年全國跳繩聯賽(華北賽區),獲得了大師賽男子少兒組第二名、3分鐘單搖少兒組第三名、個人花樣男子少兒組第三名、30秒間隔交叉少兒組第三名和優秀教練等8個獎項。
這次跳繩比賽凝聚了老師、同學的熱情。比賽前,指導老師針對兩人一繩、多人多繩、車輪跳、互動跳等形式精心編排動作。為集體爭光的堅強信念每天激勵著同學們努力練習,你追我趕,積極備戰。比賽中,各個同學精神抖擻,信心十足,賽場上龍騰虎躍,身手不凡。
花樣跳繩是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的一項特色課程,也是教師創新教學的一項嘗試。過去在進行跳繩教學時,大多是學生在教師的要求下被動地學習跳繩,教學目標單一、教學方法簡單的模式顯然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新課改的一個關鍵就是要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創新精神,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花樣跳繩相較於傳統跳繩教學更主動,更積極,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思維也更活躍。
伴隨歡快的樂曲跳繩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興趣,而花樣跳繩的靈活多樣也給學生創新提供了空間。學生願意把自己創編的新花樣展示給大家,這很符合學生願意表現自我的心理。花樣跳繩讓學生們領略到運動的快樂,不僅能鍛鍊身體的協調性,掌握體育技能,提高身體素質,還能培養學生善於動腦、敢於創新、大膽實踐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不服輸的精神,培養團隊精神,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師徒同上課 聚焦新課堂——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英語組特級教師進校園活動
為了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高我校教師的教學水平。2015年5月5號上午,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英語教研組開展了“師徒同上課,聚焦新課堂”教學活動。在本次活動中,學校有幸請到了北京市特級教師馬榮花老師蒞臨指導,並與大興榆垡第二中心國小教師郭晶、我校青年教師張可共同上課。北京師範大學劉博士參加活動並進行了理論指導。
活動中,張可老師首先帶來四年級下冊第十六課《Children’s Day》。她利用多彩的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通過意群的朗讀訓練和開放性問題,降低教學內容的難度。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激發學生的表演願望,在課堂評價環節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
接著,來自大興榆垡第二中心國小的郭晶老師講授了同樣的課程。由於是借班上課,她從複習導入新課,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她教學思路清晰,從聽、選、練層層遞進,與學生交流真實,反問學生在兒童節都能做什麼,注重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整節課學生思維活躍,與教師配合默契。
最後,馬榮花老師為我們帶來了精彩的《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一課。馬老師以她幽默的語言風格、親切和藹的教態展示著特級教師的個人魅力。她豐富的教學策略,和學生真實的交流,深深地吸引著每一位聽課的學生和教師。在學習習慣培養方面,她注重傾聽每一個孩子的發言,並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在課文的教學方面,她讓孩子由自己聽,到兩人小組讀,再到四人小組讀,最後個人讀,層層遞進。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滋潤著每個孩子的心靈。在語言的運用方面,馬老師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了用英語做事情的終極目標,體現了新課標的要求。
本次活動,以師徒同上課為載體,促進了我校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教師們紛紛表示,在以後的教學中,一定銳意進取,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不斷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

走近院士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走近院士”系列活動第三期走近鄭度院士2015年5月6日。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部分師生帶著諸多對大自然、青藏高原的好奇之問,走進了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懷著探索科學奧秘的心情和對科學的熱愛,師生們拜訪了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沙漠與沙漠化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理事長鄭度院士,並與鄭院士進行了親切的交流。
鄭爺爺,為什麼青藏高原氧氣那么稀薄呀?鄭爺爺,什麼是土地沙漠化啦?鄭爺爺,大自然資源還能用多少年呀?與鄭院士親切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向鄭爺爺詢問了諸多關於大自然的問題,鄭院士還拿出中國地質資源分布地圖、中國青藏高原一書向同學們詳細地講解中國地質資源的分布知識,講述著青藏高原的自然景象和相關的高原知識,對學生提出的諸多問題也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和解釋。
鄭院士結合自己紮根山地生態、自然地域環境方面科研三十年的經歷,為學生們講述了他的求學之路、科研經歷、工作經驗和感受。鄭院士著重強調了當前自然界保護的重要性和緊迫感,他強調大自然要靠我們大家一點一滴的保護,要從我們的日常行為做起。鄭院士還為學生們題寫了“認識地球,尊重自然,人地和諧,護育家園”的寄語,希望孩子們將環保的知識和理念帶給周邊的同學和家人,只有將這種保護自然界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融入到日常的生活中,才能真正地緩解對自然界環境的破壞。
活動結束後,學生們欣喜地表示,與鄭爺爺零距離接觸後,不僅感受到了科學家的人格魅力,更感受到了鄭爺爺那種紮根科學研究、堅持不懈的鑽研精神。中科院附屬實驗學校將繼續藉助中科院的資源,積極開展“走近院士”主題系列活動,讓“走近院士”主題特色實踐課程真正成為學生與院士、科學家面對面交流,與科學家一起動手做實驗,走近院士、了解院士、傳承院士精神的學習平台;在院士精神的感召下,全面帶動學校科學素養培育工程的深入開展;同時,還將藉助學校小小少年科學院的平台,在校內深入開展科技教育,形成濃厚的科技文化氛圍,開展爭當“小院士”的活動,積極營造以科技為中心的特色文化辦學氛圍。

閱讀分享會

名著進校園 好書共欣賞——《狼圖騰》閱讀分享會
為使學校閱讀工程能影響、教育學生,為了促進學生喜愛閱讀,2015年5月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初一年級全體同學在學校多功能廳進行了《狼圖騰》閱讀分享會。為使學校閱讀工程能影響、教育學生,為了促進學生喜愛閱讀,2015年5月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初一年級全體同學在學校多功能廳進行了《狼圖騰》閱讀分享會。
這次閱讀分享由淺入深分為九個部分,在每個環節中,同學們都積極參與,有的書寫有關狼的成語,有的對關於狼的傳說娓娓道來,有的分析文學作品中狼的形象,有的用文言文講述狼與屠夫驚心動魄的鬥爭故事,其間還欣賞了一首歌曲《狼圖騰》,在深沉而蒼涼的歌聲中深入體會狼與人之間的複雜情感。之後,同學們進入理性思考階段,他們認真分析了蒙古族人與狼的關係,得出了“為了更好地生活,人與狼應該和平共處,共繁共榮”的結論。
接著,再深入剖析狼性與羊性的區別,進而探討狼對塑造遊牧民族性格的作用以及遊牧文明、農耕文明之間的區別,使閱讀的深度、廣度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最後,同學們討論了狼的生存法則給生活在激烈競爭時代的人帶來的啟示,高聲朗誦了“打造精英團隊”所要遵循的原則,明白了要想走上成功之路,到達理想的彼岸,就要有自由剛毅之魂、團結不屈之魂、奮進不息之魂。
閱讀促人增長知識,分享令人深入思考,同學們在此獲得了生存的智慧,汲取了精神的營養。參與其中的學生都表示非常感謝《狼圖騰》閱讀分享會,希望學校能繼續舉行閱讀分享會這樣的精神盛宴。

學校領導

總校長:高雪東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中學部校長:邢筱萍
中國科學院附屬實驗學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