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一所存在於1959-1999年間的科研單位,是現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的前身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
  • 機構類別:研究所
  • 機構地點:蘭州
  • 成立時間:1959年5月
歷史沿革,研究內容,科研狀況,歷任所長,

歷史沿革

原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是1959年5月為探索改變西北乾旱途徑的問題在蘭州建立的,建所基礎是蘭州地球物理觀象台,其前身為中科院地球物理所蘭州分所。1962年同冰川凍土研究所合併成立中科院雲霧物理冰川研究所,同年又分為蘭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冰川凍土研究所。1974年蘭州地球物理所又分為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和蘭州地震研究所。
按照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工作的戰略部局要求,由當時的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通過學科定位、機構調整、研究領域交叉融合,在保留原有的特色學科基礎上,於1999年6月整合為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研究內容

原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主要任務是研究我國青藏高原和西北乾旱地區的天氣、氣候和其他大氣物理現象的規律及其與環境的相互影響,為開發中國西部地區提供有關的科學依據。
原中國科學院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在高原和乾旱區天氣、氣候及邊界層物理、大氣輻射、雷暴閃電、雷達氣象等研究領域取得了一批科技成果,培養了一批科技人才。在長期預報、地氣相互作用、人工引雷、雷電定位套用、雙線偏振雷達技術及其套用等方面的研究居國內領先地位。
該所主要研究我國西部高原和千旱地區的天氣、氣候和其他大氣物理現象的規律及其與環境的相互影響,為開發中國西部提供有關的科學依據。1974年以來共取得科技成果149項,獲國家、省、院、部以上獎勵42項。主要獲獎成果有青藏高原氣象學研究,東亞季風研究,西北地區雲霧巨觀和微物理特徵的研究,一種長期天氣預報的新方法,防雹用閃電計數器,關於大氣層結對近地面中湍流交換的影響問題,雷達識別雹雲,青藏高原大地形影響的數值預報研究,BL一B型半導體致冷冰雹切片機,蘭州第二熱電廠大氣環流影響的評價,利用前冬地溫製作我國汛期降水的預報方法,1982年8月一1983年7月青藏高原冬季熱源觀測試驗,高原季風的研究,我國西南及鄰近地區格線嵌套數值預報模式研究,雷暴雲電結構和起電過程,雙線偏振天氣雷達系統的研製,雷電的電磁輻射研究等等。完成的專著有《青藏高原氣象學》(葉篤正、高由禧等著)、《祁連山區氣候學》、《理論氣侯學概論》(湯懋蒼等著)等以及各種氣候要素圖集、科學實驗文集和科學實驗資料多冊。
主要科研任務有:(1)在高原氣象學方面發展地形條件下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研究青藏高原地區天氣系統發生髮展的規律及其對我國東部以至北半球天氣氣侯的影響和青藏高原對大氣環流的影響規律和機制。(2)在甘肅黑河地區開展地一氣相互作用的觀測實驗,研究陸一氣相互作用與短期氣候預測的理論及預測方法。該項目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研項目和中日合作項目。(3)在大氣電學的研究工作中側重雷暴雲電結構和閃電結構、機制及閃電輻射的研究,開展雷電觀測和火箭引雷研究並逐步開展實驗室模擬實驗。(4)進行強對流活動的研究,主要進行包括特種雷達研究在內的冰雹雲宏、微觀物理過程研究和冰雹形成過程的實驗室模擬研究,逐步開展數位化雷達在水文學方面的套用。(5)研究複雜地形條件下,大氣污染的輸送與擴散的規律和機理,開展大氣環流評價工作。

科研狀況

截止1991年,該所共取得科技成果129項,其中49項獲國家、省、部級獎。
截止1990年,有職工239人,其中科技人員179人(高級科技人員34人,中級科技人員58人)。設天氣動力、雲霧物理、氣候、大氣電學、大氣輻射、邊界層大氣物理、大氣環境等研究室和環境評價研究組,以及為科研服務的計算機室、圖書情報室,並編輯出版學術季刊《高原氣象》。另外,該所還設定有三部雷達的平涼冰雹雲野外觀測實驗基地和中科院五道梁青藏高原綜合考察研究站。
該所先後與日本、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加拿大、蒙古、保加利亞、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專家開展了學術交流或合作研究。

歷任所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