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元謀水土保持生態試驗站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元謀水土保持生態試驗站(元謀生態站)地處元謀幹熱河谷區,是我國西南乾熱河谷尤其是金沙江乾熱河谷的典型代表區。該站位於雲南省元謀縣老城鄉境內,建站於1992年。試驗區面積600畝,海拔1256m-1331m,坡地平均坡度20°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元謀水土保持生態試驗站
  • 建站於:1992年
  • 試驗區面積:600畝
  • 海拔:1256m-1331m
地理位置及環境背景
元謀縣位於雲貴高原北緣的金沙江一級支流—龍川江下游的河谷地帶,介於東經101º35´~102º05´、北緯25º25´~26º07´之間。全縣南北長77.25km,東西寬42.0km,國土面積2021.46k m2,海拔898-2835.5m,高差懸殊,相對高差1937.9m,生態環境垂直分異明顯,從河谷到山頂可劃分為乾熱河谷區(1350m以下)、溫熱半山區(1350-1700m)、溫暖山區(1700-2000m)和溫涼中高山區(2000-2835.5m)4種生態類型區。其中乾熱河谷區光熱資源豐富(年日照時數2550~2744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0%;年均溫21.5℃,最熱月均溫27.1℃,極端最高氣溫43℃,最冷月均溫14.9℃,極端最低氣溫- 2.1~0.1℃;≥ 10℃的積溫7996℃;無霜期350~365天),
是雲南省乃至全國寶貴的熱區資源之一,是我國著名的冬季蔬菜基地之一。但乾熱河谷壩周低山區,氣候乾燥(年降水量615.1mm,雨季(6~10月)降水占年降水量的90%;年蒸量3569.2mm,為降水量的5.8倍。)、水熱矛盾突出、人類活動干擾強烈、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地形破碎、生態環境惡化,人民生活貧困,是我國典型的生態脆弱帶之一。
中國科學院元謀水土保持生態試驗站
站內基本情況
人員情況
試驗站固定科研人員5人,其中研究員1人,副研究員2人,助理研究員2人(其中,博士1人、碩士2人)。“九.五”期間承擔的科研項目7項,共有19人來站參加科研工作。
工作、生活支撐條件
氣象觀測站
站內建有植被恢複試驗區500畝,果農禽試驗果園60畝,旱作農業試驗田5畝,試驗苗圃10畝,育苗蔭棚120m2,氣象觀測站1個,徑流觀測場1處,科研用房300 m2,試驗養殖場300 m2等基礎設施。
科研狀況
元謀生態試驗站建站以來爭取和承擔課題、以及我所以元謀站為依託爭取課題的情況
國家“八.五”攻關課題:“雲南元謀幹熱河谷生態系統綜合整治與退化土地合理開發利用試驗示範研究”(1991-1995年)
國家“九.五”攻關課題:“雲南元謀幹熱河谷生態系統綜合整治與區域持續發展試驗示範研究”(1996-2000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乾熱河谷岩土性質、土壤水分與植物生長”(1997-1999年)
水利部項目:“金沙江乾熱河谷陡坡植被恢復區劃及減災研究”(1997-1998)
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長江上游山地生態系統退化研究”(1997-2000)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侵蝕泥沙137-Cs研究”(1999-2001年)
奧地利國際合作項目:“長江上游土壤侵蝕137-Cs法研究”(1996-2000年)
國際合作與交流
元謀生態試驗站先後接待了英國、紐西蘭、德國、日本、南非等國家科研人員35人次到乾熱河谷區進行考察和研究,與紐西蘭森林研究所、英國愛克塞特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日本農業環境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合作先後開展了土壤侵蝕、植被恢復、土地荒漠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成果
研究方向
元謀生態試驗站的研究方向是:以我國西南地區乾熱河谷環境退化與恢復重建為主要研究內容,在查明乾熱河谷脆弱生態環境環境變遷及其對人類活動回響的基礎上,研究提出該區退化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二十一世紀農業持續發展的模式,並建立相應的試驗示範區;為乾熱河谷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重建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實用技術、優良品種和實體模式。解決乾熱河谷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重建中乾旱缺水和植被恢復困難兩大主要問題,扭轉乾熱河谷生態系統“越窮越墾,越墾越窮”惡性循環的退化形勢。
元謀生態試驗站研究工作的特點是研究解決農業經濟發展中的環境問題,以退化環境的恢復重建推動區域農業經濟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