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社

中國科學社

中國科學社,原名科學社,是由留學美國康乃爾大學的中國學生趙元任、任鴻雋、楊銓等在1915年發起成立的民間學術團體,以“聯絡同志、研究學術,以共圖中國科學之發達”為宗旨。

1918年遷回國內,1959年停止活動,存在近半個世紀。在中國現代科學文化的發展中,中國科學社貢獻頗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社
  • 成立時間:1914年創辦
  • 成立地點: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現南京大學
  • 團體性質:中國歷史上民間綜合性科學團體
  • 創辦人員:任鴻雋秉志周仁胡明復九人。
  • 團體宗旨:提倡科學鼓吹實業傳播知識
社團簡介,成長過程,文化傳承,首台無線電話機,發表宣言,行政運行,組織機構,科技體制化,業務範圍,創辦刊物,學術交流,科研機構,審定科學名詞,社會影響,

社團簡介

中國最早的現代科學學術團體。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民間綜合性科學團體,由一群中國留學生1915年美國康乃爾大學創辦,旨在“提倡科學,鼓吹實業,審定名詞,傳播知識”。科學社的主要發起人為任鴻雋秉志周仁胡明復趙元任、楊杏佛(楊銓)、過探先章元善金邦正等9人,任鴻雋任社長。
中國科學社中國科學社
前身為1914年創辦的《科學》雜誌社。1918年遷回國內,中國科學社1918年自美國遷中國後設總社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現南京大學)。他們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及其科學雜誌為模式,創辦中國的《科學》雜誌。1915年1月首期《科學》月刊在上海出版,發刊詞上“科學”與“民權”赫然並列,申明“以傳播世界最新科學知識為職志”。
中國科學社以後又發行了《科學畫報》、《科學譯叢》等刊物,在各地成立了圖書館和研究所。1928年定址上海。在全國設有分社或支會。社員多為科學教育、工程、醫務界人士。
除學術活動外,辦有生物研究所、黃浦區明復圖書館、中國科學圖書儀器公司,出版《科學》、《科學畫報》、《科學季刊》等雜誌及《論文專刊》、《科學叢書》、《科學史叢書》等。該社於1959年秋結束。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科學社雖然是一個私人學術團體,但是自成立以後,就成了我國科學事業最權威的領導機構,這與英國皇家學會非常相似。
到了1948年,任鴻雋曾說:“在計畫科學成了流行政策的今日,私立學術團體及研究機關,有其重要的地位,因為它們可以保存一點自由空氣,發展學術天才。”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科學社就失去了其權威地位,到了1959年,該社被迫停止活動。於是,中國科學社的“英年早逝”,就成了中國科學命運的一種象徵。

成長過程

科學社最初僅僅為一股份有限公司,目的是發行《科學》雜誌,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要將在美“朝夕誦習以為庸常而無奇者”、“其科學發明之效用於尋常事物而影響於國計民生者”,告訴“父老昆季”和學子們。《科學》僅專注傳播科學技術。
科學》發刊以後,感覺僅此一雜誌不能實現其“提倡科學、鼓吹實業,審定名詞、傳播知識”的宗旨,1915年10月25日改組為中國科學社,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術會社。
宗旨為“聯絡同志,共圖中國科學之發達”。 團聚了各門科學(包括社會科學)的代表性人物。其事業也進行得比較順利,影響波及“海內外”,歐洲的英國法國亞洲日本和國內相繼有人成為社員。
1915年10月25日,中國科學社在美國成立。年前夏季,一批留美中國學生,認為祖國之所以孱弱,莫過於科學不發達。決意成立科學社,由胡達周仁趙元任秉志章元善、過探先、楊銓金邦正任鴻雋等為發起人。到2017年年底,這一民間學術團體的社員已達35人,募集到500元股金。
年初,在上海出版發行了《科學》月刊。10月,正式成立"中國科學社",確定"以聯絡同志共圖中國科學之發達為宗旨",以推進科學的傳播和研究等多項事業為科學社的任務。社內分設農林、生物化學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土木工程採礦冶金、物理數學及普通等9股,由此,科學社會由發行刊物的集股公司改變為舉辦多項事業的學會。社員按各人所學習的學科或所從事的專業分別加入各股。
1924年7月1日,中國科學社在南京召開第九次會議,與會者60人。竺可禎主席、趙石民在會上致歡迎詞,翁泳霓、宋梧生相繼發表演說。中國科學社於1915年10月25日在美國成立,由國內各主要城市和中國科學家在國外建立的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學生物等科學學術團體聯合組建,是當時規模最大的綜合性科學學術團體。
中國科學社的宗旨是:振興近代中國的科學教育實業軍事。第一屆董事長為任鴻雋,趙元任書記,楊銓任編輯部部長。其他領導人還有竺可禎、胡明復、丁文江、秉志等,馬相伯、張謇、蔡元培、熊希齡等均擔任過董事。1918年該社遷回國內,先後在上海大同大學和南京東南大學設立辦事處。

文化傳承

首台無線電話機

1924年7月10日,中國科學社在寧開會,由朱其清試驗剛建成的無線電話。方子衛在上海用無線電話向南京中國科學社作題為《無線電的趨勢與用途》的演講。首次試驗良好。
由中國人自己設計的首台無線電話機的建成,打破了外國資本壟斷中國通訊技術的局面。1924年6月,從美國歸國的無線電工程師方子衛碩士多次呼籲北京政府重視無線電事業的發展。6月中旬,中國科學社理事會成立,選舉方子衛,胡剛復等5人為委員,竺可禎任理事會書記。議決立即組織研製無線電話機。
自1882(光緒八年)上海第一個電話交換所建成通話以來,電話通訊技術,一直被外國資本控制。外國資本還以此與清政府列立一系列專利和特權,並壟斷中國的電話通訊事業。

發表宣言

1926年12月5日,中國科學社為反對日本支配中國文化事業,對東方文化事業委員會發表宣言。(東方文化事業委員會是保管日本政府退還中國的庚子賠款,並以此款在中國舉辦各種文化事業的機構)。《宣言》提出三項最低要求:一、東方文化事業委員會應脫離日本外務省文化事業局,成為獨立純粹學術事業機關;二、委員會所經理的圖書館、研究所及其他事業之職員與研究員,須由中國人擔任;三、凡東方文化事業委員會之委員、均不得兼任委員會所辦事業機關之有捧繪職員,俾得盡監督之責。14日,中國科學社又發表第二次宣言。指責東方文化事業上海分委員會不顧中國科學社的第一次《宣言》所提要求,其決議全是日方委員的主張,《宣言》指出"中日文化協定實為日政府文化侵略經濟侵略並進之工具,吾人應即一致否認,要求代表民意之政府根本取消此項喪權辱國之協定,桑榆未晚,秦豈無人,急起直追,挽已失之權,立文化之基,是在國之努力"。

行政運行

組織機構

中國科學社從最初9位創始人,發展到1949年擁有3700餘名社員,團聚了各門科學(包括社會科學)的代表性人物。他們基本上就業於大中城市,反映了近代中國沿海與內地、城市與農村科技發展的極端不平衡態勢與發展矛盾。
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人員合影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人員合影
中國科學社入社條件為“科學研究”,辦事機關分為董事會、分股委員會、期刊編輯部、書籍譯著部、經理部和圖書部。董事會為最高權力機關,由社員大會直接選舉,其他各部門是為實現其目標而成立的辦事機構,部長也由社員選舉產生。從組織原則看是民主的,從組織結構看基本具備了一個科學學會的形式。中國科學社成立後發展很快。
中國科學社的領袖群體,大體上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以任鴻雋楊銓等為代表的科學組織行政管理者,他們是中國科學發展的重要環節,是科學技術與社會變遷互動的關節點。以秉志周仁竺可楨翁文灝胡先驌等為代表的科學家,他們以卓越的科研成就,深刻地影響了社會經濟生活和思想文化,擴展了人類的知識。第三類是以蔡元培為代表的社會名流,中國科學社通過他們獲取社會資源,擴張了社會網路和社會影響。
在這些領導人及其廣大社員的努力下,中國科學社在其發展演化過程中對中國科學體制化的發展與完成厥功至偉。在科學社團的組織形式與結構方面,中國科學社作出了表率,在它之後成立的學會,大都遵循著與它大致相同的組織形式與組織結構:即制定指導性檔案"社章",規定了各類成員的專業標準及其權利與義務;設定董事會、理事會、評議會等機構,並規定了領導成員的職權範圍及其任期;創辦專門刊物、舉行年會進行學術交流等。近代中國科學社團的體制化與西方科學社團的發展模式不同,西方綜合性學會後來主要承擔"指導、聯絡、獎勵"的學術評議功能,中國綜合性社團主要是為宣揚與傳播科學、提倡科學研究,沒有學術評議的功能。

科技體制化

科技體制化是衡量科學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尺,科學要獲得持續不斷的發展,就需要科技體制化作為組織保障。所謂科技體制化,就是讓科學的社會功能為大眾所承認、科學有自己的操作規範和自主性等。中國科學社通過帶動各專門學會及中央研究院的成立,使中國初步實現了科技體制化。在中國科學社的帶動下,各專門學會如中國地質學會中國氣象學會中國生理學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國化學會中國地理學會中國數學會等科學學會應運而生。除中國生理學會外,其他專門學會的發起人或領導者都是中國科學社成員。這些學會均效仿中國科學社,建立了科學管理與民主決策機制。另有新中國農學會等多個科學團體,也是在科學社的影響下成立的。科技體制化的一個重要前提是“科學家”社會角色的形成,而在中國現代最早充當科學家這一特定社會角色的就是以中國科學社為首的科學社團的會員。在20世紀30年代前後,中國科學家的社會角色正式形成,建立了相應制度。1928年中央研究院的成立,標誌著中國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國家級科學機構。中央研究院從籌備、建立乃至發展都與中國科學社血肉相連,科學社社員蔡元培被任命為院長即為一例。中央研究院最初40名籌備委員中除朱家驊等5人外,其餘都是中國科學社社員。許多科學社社員後來又應邀到中央研究院工作,如中央研究院4位總幹事中,就有3位是中國科學社社員,而15位所長中就有13位是中國科學社社員。
中國科學社的繁衍及其在中國科學體制化中的作用、對中國科學發展的影響,都在相當程度上受到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制約。中國科學界存在著以"求學國別"為畛域的組織集團,它們各自為政、互不相屬,沒有結成統一的社會力量以制衡政府強力。這樣,在政府強力擠壓下,有歷史性組織缺陷的中國科學社獲取學術評議功能的努力遭到失敗,這對中國科學的發展極為不利。
中國科學社領導層成員的更替頻率不高,雖對保持領導群體的穩定性,維持組織的發展有一定作用,但卻沒有完全遵循它所追求的西方學術社團的民主精神與民主程式。領導層成員的當選不完全以對社務關心的程度或學術成就的高低為標準,地域因素、同學關係及留學國別、留學學校及學科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籌碼。這是民國科學社團的通性,這種現象,正是行進在近代化道路上的中國科學體制化所表現出來的過渡性質,傳統與近代、民主與把持、開放與封閉交織在一起。
西方科學傳入中國後,改變了傳統中國的許多觀念和看法,但並未改變中國人的"實用理性"觀念。科學的實用性切合了、並在某種程度上強化了這種"實用理性"。科學那"求真"、"懷疑一切"、"為科學而科學"的理性難以在中國社會找到生根發芽的土壤。這說明,自向西方學習以來,中國人表面看來在各方面都取得了相當成就,但本質上無論是科學精神、民主意識,還是自由意志等,基本上還籠罩在傳統光環下。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科學社在中國科學發展的物質文化層面上功勳卓著,但在科學精神、民主宣揚和實踐成就上卻相當有限,這也許是近代中國在學習西方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科學宣傳與普及也是科學體制化的重要內容。在這方面,中國科學社發行《科學》、《科學畫報》,舉行通俗科學演講、設立科學諮詢處、建築圖書館和舉辦科學展覽等,擴大了科學的社會影響,激發了社會對科學的興趣,促進了中國科學家角色的形成。近代中國科學家角色發展經歷了傳統科學家→傳統科學家兼西方科學翻譯家→以科學教育為職業(也兼科學研究)的第一代近代科學家→以科學研究為職業(或亦兼科學教育)的真正科學家這樣一個過程。隨著科學教育體系的建立、專門科研機構的創建,更重要的是科學家自身社會角色意識的覺醒,中國科學家社會角色才真正形成。

業務範圍

創辦刊物

中國科學社成立之初,就把科普宣傳當成該社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來做。他們創辦的《科學》雜誌自1915年創刊以來,始終以“傳播世界最新科學知識”為幟志,在傳播科學理念、介紹科學知識與科學原理、及時傳達西方最新科技動態、發掘整理中國古代科學成就、闡發科學精義及其效用等方面做出了貢獻。《科學》雜誌僅在1919—1938年間就刊行了20卷,如果按任鴻雋的統計,以每卷12期每期6萬字計算,即有1400餘萬字;每期除了科學訊息、科學通訊等內容,以長短論文8篇計算,就有論文近2000篇;以每人作論文3篇計算,則有作者600餘人通過《科學》發表了諸多學術觀點。1933年,中國科學社又創辦了一份普及性的《科學畫報》半月刊,旨在“把普通科學智識和新聞輸送到民間去……用簡單文字和明白有意義的圖片或照片,把世界最新科學發明、事實、現象、套用、理論以及於諧談遊戲都紹介給他們。逐漸地把科學變為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科學畫報》發行量很大,成為當時國人了解科學知識的良師益友,在推進中國“科學化”運動方面堪稱功勳卓著。1953年,《科學畫報》由上海科學技術普及協會接辦。此外,中國科學社還出版有學術價值的論文專刊、科學叢書和科學譯著等,如吳偉士的《顯微鏡理論》、李儼的《中國數學史料》及譯著《最近百年化學的進展》、《愛因斯坦與相對論》等堪作代表。與此同時,科學社還舉辦通俗科學演講、創立科學圖書館等活動,如1921年開放的南京圖書館有藏書幾十萬冊,每年從英、法等國訂購雜誌140餘種;1931年明復圖書館開館;1936年,金叔初捐贈一生收藏的貝殼學圖書,為“東亞最完善之貝殼學圖書館……凡英德法美比日各國之斯學雜誌,皆燦然大備,卷序有長至數十年者,洵為現今不易搜羅之專門典籍”。(《社友》第54期,1936年4月18日)中國科學社所做的這些工作,有效地傳播了科學知識和科學思想,開闊了國人的科學眼界。

學術交流

召開年會是中國科學社的既定任務,從1916—1936年召開過年會凡26屆。年會地點遍布全國,與會者也由最初單一的團體發展為多團體聯合,學術交流日益規範,學術聲望遍及全國。科學社還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一方面,邀請世界著名專家學者來華講學。如在1920年有美國教授推士演講“科學事業與科學團體”、法國著名算學家班樂衛演講“中國科學與教育問題”、英國哲學家羅素演講“愛因斯坦引力新說”;1922年有美麗爾博士演講菲律賓科學局設立之經過;1929年有德國物理學及航空學家卡曼、義大利無線電發明家馬可尼等來華演講等。另一方面,科學社又積極走出國門,1926年派竺可楨等12人出席了在東京召開的第三屆泛太平洋學術會議,1929年組織人員出席了在爪哇舉行的第四屆太平洋科學會議等。
中國科學社年會的發展是中國科學交流系統正規學術會議從萌芽到成熟的一個縮影,從以交誼為主的學生會性質年會,發展到以學術交流為特徵的學術團體年會,逐漸成為團聚全國大部分科學精英的科學家盛會。中國科學交流系統學術論文大多用西文行文,雖是後發展國家科學進入世界科學共同體的必由之路,有其合理性,但在客觀上延緩了科學本土化的進程。與西方科學研究推動科學交流系統的發展進程不一樣,中國先以科學宣傳與交流推動科研的發展,然後相互作用促進交流系統的發展和完善。

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於1922年在南京成立,此乃中國第一個生物學研究機構。該所自成立之日起就積極進行生物學的標本採集與研究,前後歷時30餘年,並在物種調查及動植物實驗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不僅如此,還在原生動物、介殼類、兩棲爬行類等11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譬如,張景鉞《蕨類組織之研究》、錢崇澍《安徽黃山植物之觀察》、陳楨《金魚的變異》等在中國生物科學發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義。生物研究所不僅培養了自己的原生動物學家王家楫、倪達書,兩棲爬行動物學家張孟聞,魚類學家張春霖,獸類學家何錫瑞等一大批著名的科學人才,而且還積極組織科研人員出國深造。與此同時,生物研究所還對北平靜生生物調查所、中央研究院動植物研究所、中國西部科學院等相近的生物學研究機構進行了積極的扶持和幫助。可以說,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開啟了中國現代有組織、有系統的生物學研究,使中國生物學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審定科學名詞

隨著西方近現代科技傳入中國步伐的加快,科技譯名不統一的現象日益加劇,嚴重阻礙了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科學》在創刊號《例言》中說:“譯述之事,定名為難。而在科學,新名尤多。名詞不定,則科學無所依倚而立。”因此,科學社將科學名詞的審查和編訂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並付諸實施。董事會公舉趙元任等5人為委員,負責科學名詞之審定事宜。從1919年起,科學社參加了中國第5次至第12次的科學名詞審查會。1933年國立編譯館成立後,中國物理學會推定科學社社員吳有訓、嚴濟慈等7人組成名詞審查委員會。1935年國立編譯館委託電機工程師學會審查電機名詞,在20名審查員中,就有10人是中國科學社成員。

社會影響

傳統中國社會沒有現代意義上的科學家這一社會角色,自然也沒有科學社團這一社會組織。隨著西方近代科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中國科學社團的創建也走上歷史舞台。與西方科學社團相比,中國科學社團無論是創建的社會環境、組織形式,還是組織程式、社會功能、與政府的關係等,都有其自身的特徵。中國科學社既是為適應科學的專門化和大科學發展趨勢而創建,也是中國社會現狀與美國社會綰合的產物;既是中國科學人才聚集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更成為不斷催生科學家成長與群體壯大的搖籃。從1914年6月10日在美國紐約州小鎮倚色佳康乃爾大學創建,到1960年在上海黯然宣告解散,中國科學社見證了中國科學的發展與中國社會的變遷。本文運用科學社會學、組織社會學等交叉邊緣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全面梳理這一團體在激變社會中的演化及其對中國科學發展的影響,以探討中國科學發展與社會變遷之間的互動關係。
以西方近代科學社團為模本的中國科學社,宣揚科學、實踐民主,切合了當時國內文化建設與文化革命的需要,為"德先生"、"賽先生"的籲求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國科學社多次調適其社會角色。成立之初,取股份公司形式,僅發刊《科學》雜誌。1915年10月25日,改組為學術社團,以"聯絡同志,共圖中國科學之發達"為宗旨,社務大為擴張。1918年搬遷回國,將社務重心轉移到宣揚科學研究與科學體制化,並身體力行具體實踐,於1922年8月進行第二次改組,明確打出科學研究旗號,創建生物研究所等。到20世紀30年代中期,再次進行角色調整,將社務重心轉向科學研究與科學普及並重,創刊《科學畫報》、改版《科學》,並試圖向中國科學團體聯合會或中國科學促進會這一角色轉換,以擔當"指導、獎勵、評議"功能,惜未獲成功。在艱難困窘中迎來抗日戰爭的勝利,又積極呼籲科學家們致力於科學的合理利用、追求民主與學術獨立。1949年後,其存在的社會環境完全喪失,但仍一直堅持到1960年,才宣告退出歷史舞台。
無論是從宣揚科學研究、呼籲創建各種專門研究機構以形成社會輿論上,還是在具體的實踐層面上,中國科學社對中國近代專門科研機構體制化的作用都十分顯著。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是中國近代科研機關的典範,不僅取得大量舉世矚目的科研成果,在國際科學界為中國贏得了崇高的榮譽,成為中國科學走向世界科學共同體的最為重要的通道之一;而且培養了大批人才,為未來中國生物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同時對科學研究氛圍的形成、科學精神的塑造與傳播都有不可估量的貢獻,為中國科學的發展開創了一條嶄新的發展道路。
中國科學社的發展歷程,為民間社團的發展與政治的關係提供了一個思考的路徑。總體而言,民國時期雖然存在不被政府完全控制的民間社團,但民間社團與政府之間並沒有建立起良性互動關係,中國科學社等民間社團利用私人關係這一非正規的組織關係獲得了相當的發展空間,但在民間社團與政府之間正規的制度性關係上建樹很少。具體來看,民間社團與政府的關係在北京政府與南京政府時期顯現出不同的態勢。中國科學社利用北洋政府時期割據混戰造成的中央"政府權力"空隙迅速發展,逐漸充當起國家學術代表的角色。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政府不斷強化其在學術文化事業上的功能,開啟了近代中國學術體制政府化大幕,中國科學體制化也走上了異途。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科學社這類民間社團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政府的資助與扶持,但其施展空間已被急劇壓縮,發展前景也日益黯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