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

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

《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是2006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石。本書指明發展的主要途徑及發展趨向,提出國家應依法加強對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活動進行引導、管理、規範的對策等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力圖揭示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本質、特點及運行規律。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
  • 作者:潘石
  • ISBN:9787302100430
  • 定價:36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4-1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前言,目錄,

圖書前言

本專著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及其案例研究”(批准文號02BjL021)的最終成果。該項目於2001年底申報,2002年6月初國家社科辦正式批准立項。自申報那一天起,作者即全身心投入該項目的調查與研究。經過作者兩年多的刻苦思考,潛心研究,大膽探索,勤奮筆耕,終於2004年6月初成此書稿。這兩年多時間裡,作者清心寡歡,力排浮躁,置功利於度外,力爭使研究成果達到較高水平,以填補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理論研究之空白。作者深知這個目標很高,該成果能否達到這個目標還有待於社會的品評及專家們的判定,但結果無論如何,作者都萬分欣慰,因為他為此盡了全力。
通過上述研究,作者力圖緊密結合中國實際,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上豐富與發展馬克思的私營資本及其原始積累理論,填補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及其原始積累研究的空白,為黨和國家制定、調整發展私營經濟政策提供依據與參考,在實踐上更有力地促進我國個體私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問題本身就是當代中國經濟學理論研究的前沿性新課題,國內已有的研究成果很少,系統研究之力作更是缺乏。作者立足於理論研究的前沿,奮力開拓進取,敢於與不同意見展開討論與爭鳴,大膽發表獨立見解,在許多重大理論上獲得突破性成果與創新。下面,概要加以介紹。
一、 關於馬克思的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理論
首先,作者認為,資本原始積累理論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體系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的。它揭示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產生的歷史過程,是馬克思所有其他經濟理論的歷史前提,構成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支柱。
其次,作者認為馬克思的資本原始積累理論的一般原理對當代中國仍具有一定的適用性。因為當代中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僅私營資本在不斷產生,私營資本原始積累活動在發展著,而且還會日益增加與擴大。
前言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第三,作者明確指出,馬克思的資本原始積累理論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帶有深刻的時代烙印,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關於資本原始積累過程的實質是暴力剝奪的過程和暴力剝奪的一些方法、主要因素及血腥立法等論述,由於社會制度的變化而失去效力,不再完全適用於當代中國。
二、 當代中國私營資本概念及其內涵界定
首先,作者對西方經濟學者關於資本的各種定義進行了客觀評析,指出他們基本上都是從資本的自然屬性和物質財富角度給資本下定義,其結果必然是貨幣是資本,資本就是貨幣,資本是財富,財富即是資本。
其次,作者對馬克思的資本範疇進行了分析與再認識。馬克思認為,資本不是物而是一種以物為媒介的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這是從資本的社會屬性給資本下的定義。馬克思的資本範疇與西方經濟學者的資本範疇是針鋒相對的。以往堅持馬克思的資本範疇,全面否定和批判西方經濟學者的資本定義,作者認為這過於絕對化。從不同角度給資本下定義,其結論必然不同。西方經濟學中的資本範疇也有一定的科學性及適用性,現在國內普遍接受和使用。而馬克思的資本範疇在社會主義條件下迫切需要再認識,認識資本範疇的一般性及特殊性。
第三,作者明確指出:“本課題所使用的資本範疇,就是被重新認識了的馬克思的資本範疇。就是說,中國的私營資本不僅是具有特殊性質的資本,而且還是具有一般性質的資本,是一般性與特殊性相統一的資本。”並且將“中國私營資本”限定為“中國民族資本”。
第四,作者還強調指出: 中國過早、過快地消滅私營資本“是一個歷史性錯誤”。1952年6月,毛澤東同志將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認作“國內主要矛盾”,這就在理論上為消滅中國民族私營資本奠定了基礎。緊接著,在1953年又提出“一化三改”的過渡時期總路線,又在政策上為消滅中國民族私營資本開闢了道路,最終導致1956年徹底地、過快地消滅了私營資本。本課題所講的“當代中國私營資本”是指“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新生長出來的一種資本形式,它不是舊中國民族資本的重現”。
第五,作者詳盡分析了當代中國私營資本的性質與特點,指出它“是同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相聯繫並受其影響與制約的,由社會主義國家嚴格管理與調控的特殊資本主義經濟形式。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它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私營經濟畫等號,既要看到二者的共同特徵,也要正視二者的差別”。
第六,作者還特別將個體經濟與私營經濟、私營經濟與民營經濟加以區別,指出個體經濟是以個體勞動為基礎,私營經濟以僱傭勞動為基礎,二者是兩種不同的私有制;私營經濟同民營經濟二者不能畫等號,互相代替。民營經濟的內涵要比私營經濟大得多,它不僅包括了私營經濟,還包括個體經濟、集體經濟、國有企業由私人租賃、承包經營的經濟形式等。
三、 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社會背景與生長環境
首先,闡述了馬克思關於資本原始積累的定義及其期限劃定問題。作者指出,馬克思對資本原始積累有三個定義: 一是“從單個資本形式看,資本原始積累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前提’與‘歷史基礎’”;二是“從創造資本關係角度看,它是生產者和生產條件相分離的歷史過程”;三是“從資本的歷史起源角度看,它是直接生產者的被剝奪,即以自己勞動為基礎的私有制的解體過程。”作者明確指出:“第一個定義是資本原始積累一般,對當代中國也具有適用性;而第二、三個定義則是資本原始積累特殊,只適用於資本主義社會,而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的中國。”當代中國私營資本萌生於20世紀80年代初,所以它的原始積累過程由此開始。學術界有人主張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已超過了原始積累階段,作者不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從總體上說全國私營資本的原始積累過程正處於起步階段。”
其次,闡述了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存在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歷史必然性。作者認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可能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而生產資料的私有制正是私營資本及其原始積累存在的重要經濟基礎。不僅如此,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存在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發生的現實性: (1)個體小商品經濟的存在與發展,為私營資本原始積累提供了重要經濟基礎與條件; (2)城鄉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大量貨幣在個人手中積累,為私營資本原始積累提供了可能與條件; (3)大量剩餘勞動力的存在,使得貨幣變為資本及資本原始積累的實現成為可能。總之,它歸根到底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低、發展不平衡、呈現多層次所制約決定的。
第三,改革開放為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環境。 (1)農村承包制的推行,使農村財產關係發生了根本變化,公有財產所占比重日益下降和減少,農民所擁有的私有財產比重日益大幅度上升。這一方面反映了農村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已經產生並發展,另一方面也為農村私營資本原始積累更快、更大規模的拓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 (2)國有企業的每一步改革都付出較高的成本與代價,這些都通過改革的利益大調整使私營資本迅速成長,其原始積累活動也得以迅速發展及擴大。 (3)引進外資本身就意味著對內資本的認可,它對內資本的產生有著重大的積極催生作用。 (4)鄧小平提出的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是加快我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強大推動力。
四、 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性質及特徵
首先,作者提出了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過程具有二重性質: 一方面是“牧歌式”的非暴力過程,另一方面也是一個具有濃重血腥性的過程。前者是本質屬性,是主導方面;後者是非本質屬性,是次要方面。
其次,分析了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特徵: (1)結構特徵。從東、中、西三大區域來看,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呈現出東大西小、東強西弱的結構性特徵;從三次產業來看,第一產業發展變慢,比重明顯減少,第二產業比重提高,第三產業占主導,但結構很不合理;從城鄉分布看,正好與12年前翻了個個兒,即12年前城鎮∶鄉村=36.4%∶63.6%,現在為6366%∶36.34%。 (2)親緣性特徵。中國私營資本企業絕大部分都帶有濃重的親緣性,有的學者認為,私營企業中以親緣及準親緣為基礎的企業占71.2%~78.68%(張其仔,2002年)。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基本上被親緣及家族關係的網路所覆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親緣化,曾對私營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也斷送了一大批私營企業,導致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失敗,如長春“小聰聰母液”、瀋陽“飛龍”等。 (3)產權特徵。產權模糊,突出表現是以“私”充“公”,戴“紅帽子”。產權關係模糊既給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帶來一定好處,也給私營經濟健康發展帶來嚴重危害。好處主要是獲得經濟利益,躲避政治風險及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害處是導致產權糾紛不斷,使國家財政收入蒙受損失,並且不利於國家對私營經濟的管理、引導及監督。 (4)運行特徵。速度快、過程短,大起大落、基礎不牢,過度投機、道德失范,這是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三個運行特徵。 (5)目標行為特徵。目標行為短期化,這是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典型目標行為特徵,它主要表現在: 一是追求“亞產業”及“空心化”;二是盲目追求“多元化經營”及盲目擴張。
五、 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途徑及形式
首先,論證了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合法途徑: (1)依靠勞動進行私營資本原始積累; (2)依靠科技進行私營資本原始積累; (3)依靠經營管理進行私營資本原始積累; (4)依靠知識與信息進行私營資本原始積累; (5)依靠股市投資進行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等等。
其次,論述了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非法途徑: (1)走私販毒; (2)偷稅漏稅; (3)制售偽劣假冒商品; (4)從事“黃色”產業; (5)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等等。
第三,考察了介於合法與非法之間的私營資本原始積累途徑: (1)灰色產業及灰色收入; (2)民間借貸; (3)合法逃避稅;等等。
六、 私營資本企業勞資關係及其調節機制
首先,作者論證了私營資本企業勞資關係的二重性: 一方面,生產資料及財產占有關係的不平等性決定了企業內部勞資關係的不平等性;另一方面,勞資雙方在政治上、法律上及社會地位上又是平等的,在經濟利益上有雙贏及分享關係。在這二重性中,平等性居主導地位,起決定作用,決定私營企業中勞資矛盾不是階級矛盾,而是特殊的新型的人民內部矛盾。
其次,分析了私營企業中勞資矛盾的主要表現及原因。主要表現有: (1)不簽勞動契約,引發勞資糾紛; (2)缺乏合理的分配製度,任意剋扣、拖欠職工工資; (3)缺乏必要的勞動安全及社會保障,致使工傷事故不斷增加。矛盾發生的根源在於生產資料及財產關係占有的不平等。但解決這個矛盾不能消滅這個不平等,消滅了就等於否定了私營經濟。
第三,提出了促進私營企業勞資矛盾和諧發展的若干方略: (1)建立黨團組織; (2)建立工會組織; (3)加強勞資關係方面的立法; (4)健全及發展勞動仲裁機構; (5)建立勞資雙方正常的“理解與溝通”機制; (6)使勞資關係的調解制度化、法制化。
七、 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可持久發展問題
首先,作者提出,創新是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可持久發展的基礎與關鍵。(1)產權制度創新是私營企業可持久發展的前提與基礎; (2)管理創新是私營企業可持久發展的根本與關鍵; (3)技術創新是私營企業可持久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堅持這三方面的創新,才能避免私營企業陷入“3·5·8”短命周期。
其次,作者認為,國家政策支持,創造寬鬆的發展環境是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可持久發展的根本保證。一是通過財政政策支持;二是通過貨幣政策支持;三是通過產業政策支持。只有政策的全面扶持與支持,私營資本原始積累才可持久發展下去。
八、 對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發展的依法規範問題
首先,作者認為,要堅決整治“左”的執法環境,為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當今中國對個體私營經濟的執法行為突出表現出“左”的特徵: (1)管理及執法具有野蠻性; (2)管理及執法具有隨意性; (3)管理及執法具有強烈的逐利性。“左”的執法及管理侵害了個體私營企業的合法地位及權益,是違法違規行為,必須嚴厲整肅。
其次,作者強調運用法律體系全面規制個體私營企業的資本原始積累活動。堅決規制個體私營企業違反勞動法、契約法、稅法、安全生產法、產品質量法、環境保護法、廣告法、金融法等行為,將其私營資本原始積累活動納入法制化軌道。
第三,作者明確提出,憲法保護私有合法財產,使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可持久發展有了根本法律保障,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開創了社會主義時期法制建設新時代。
以上僅是書中的主要成果及創新性觀點。除此以外,作者還對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中的一些重大理論熱點與難點問題,例如,如何科學看待剝削問題,如何對待“私人錢莊”問題,如何理性對待私“吃”公等問題都發表了獨到的見解和看法,力圖推進這些問題的研究。
總之,作者對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理論研究僅是初步的,並由於作者的理論水平及研究能力有限,缺點或錯誤在所難免,誠望專家及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目錄

第1章當代中國私營資本概念及其內涵界定1
1.1關於資本的多重定義1
1.2對馬克思的“資本”範疇的再認識11
1.3當代中國私營資本的本質及內涵界定17
第2章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社會背景
與生長環境272.1何謂資本原始積累27
2.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
大背景37
2.3改革開放: 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大
環境47第3章馬克思的資本原始積累理論及其對中國
適用性分析583.1馬克思資本原始積累理論的地位及意義58
3.2馬克思資本原始積累理論的主要特點和
主要內容63
3.3馬克思資本原始積累理論對我國的適用性分析73
3.4馬克思資本原始積累理論的時代局限性80
3.5馬克思資本原始積累理論給我們的啟示82
第4章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特徵分析86
4.1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非暴力特徵及
血腥性分析86
4.2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結構特徵與
親緣性分析93
4.3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產權特徵及“戴紅帽”
行為分析102
4.4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運行特徵及目標行為
分析110
第5章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社會功效分析121
5.1科學地認識和對待私有制121
5.2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社會功效134
5.3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目標:共同富裕143第6章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政策變化與理論
創新1476.1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及政策變化147
6.2“十五大”以後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新發展155
6.3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穩定成長的新選擇:規模化與
股份化166
目錄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第7章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途徑及形式分析173
7.1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合法途徑173
7.2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非法途徑181
7.3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介於合法與非法之間的
途徑201
第8章私營資本企業勞資關係及其調節機制209
8.1私營資本企業勞資關係的性質及實質209
8.2當代中國私營資本企業內部勞資矛盾產生的原因及
表現213
8.3促進當代中國私營資本企業勞資關係和諧發展的
若干方略219
第9章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可持久發展問題233
9.1創新:中國私營資本企業可持久發展的基礎與關鍵234
9.2政策支持:創造寬鬆的發展環境248
第10章法制化:當代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必由之路260
10.1整治“左”的執法行為,為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創造良好
法制環境260
10.2依法強化對私營資本原始積累活動的管理與規制266
10.3保護合法私有財產: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步入
坦途276
參考文獻280下篇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典型案例介紹及分析第11章從普通農民到億萬富翁的嬗變285
11.1案例1: 養牛發家的李福成285
11.2案例2:“養雞大王”韓偉的發家史293
11.3案例評析:農業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成功範例300
第12章科技致富: 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途徑305
12.1案例1:“中華肥王”王祥林的科技致富歷程305
12.2案例2:“飼料大王”劉永好的科技致富之路313
12.3案例評析:科技致富之路無限寬廣327
第13章開發新產品: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制勝武器332
13.1案例1:“紅色大亨”趙章光332
13.2案例2: 吳炳新靠“三株”積累巨額原始資本341
13.3案例評析: 保護新產品,保護私營資本原始積累348
第14章開發房地產: 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大熱門352
14.1案例1: 房地產巨富羅忠福的發家史352
14.2案例2:“第一女富豪”陳麗華的發家秘訣360
14.3案例評析: 房地產業為何富豪多367
第15章靠商貿發家的大富豪371
15.1案例1: 孫峰的木蘭集團成長軌跡371
15.2案例2: 張興民的“貿易發家”史379
15.3案例評析:“東北漢子”的商貿發家路384
第16章靠承包經營積累原始資本387
16.1案例1: 魯冠球從“承包”走向巨富387
16.2案例2: 膽大“包”天的私營企業家王均瑤394
16.3案例評析:“包”出來的大富翁402
第17章 私“吃”公: 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新舉措405
17.1案例1: 陳金義私“吃”公震驚全國405
17.2案例2: 梁治軍的“蛇”吞“象”414
17.3案例評析: 理性對待私“吃”公417
第18章冒險+投機: 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荊棘之路422
18.1案例1:“楊百萬”: 炒股炒成的大富翁422
18.2案例2: 李鐵: 股市造就的億萬富翁431
18.3案例評析: 股市投機煉成的資本“大鱷”436
第19章信息網路致富: 中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的新途徑440
19.1案例1: 丁磊靠“網易”躍升中國新首富440
19.2案例2: 張朝陽“搜狐”致富的秘密447
19.3案例評析: 知識經濟發展與私營資本原始積累453
第20章詐欺型私營資本原始積累實證分析457
20.1案例1:“中國巨騙”牟其中的發跡與犯罪過程457
20.2案例2:“上海首富”周正毅發家始末465
20.3案例評析: 如何看待“原罪”?472
參考文獻47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