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風俗史

中國社會風俗史

《中國社會風俗史》是國家教育部“高等師範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畫”的立項項目:“文化傳統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系列課程”配套教材之一。 《中國社會風俗史》共分服飾、飲食、住居、節日、婚姻、生老、喪葬、信仰等八章內容。該書強調濃郁的風俗生活情趣與深刻的文化意蘊的統一,力求體現其重構現代價值觀念,實現社會文化心理轉型的當代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社會風俗史
  • 又名:中國社會風俗
  • 作者:秦永洲
  • 類別:中國社會風俗;編撰特色;創新觀念;當代意義
  •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0年4月
  • 裝幀:平裝
風俗,社會風俗,服飾風俗,飲食風俗,住居風俗,節日風俗,婚姻風俗,生老風俗,喪葬風俗,信仰風俗,編撰特色,編撰構思,創新觀念,當代價值,發展與現代化,精神文明,人文素質,

風俗

社會風俗

社會風俗是歷代相沿積久、約定俗成的風尚、禮儀、習慣的總和,是人們在衣食住行、婚喪生老、歲時節慶、生產娛樂、宗教信仰等方面廣泛的行為規範和文化心理。本書的基本內容如下:

服飾風俗

服飾風俗:人類服飾探源;中國的傳統服飾結構;歷史上的服飾變革;佩飾、化妝和婦女纏足;服飾風俗的特點與中國人服飾審美觀念透視。

飲食風俗

飲食風俗:從茹毛飲血到飲食生活創立;傳統飲食結構與食品;美食觀與傳統名饌;酒的流程;茶的潤泡;中國飲食文化品評。

住居風俗

住居風俗:構木為巢的啟示;傳統住居的基本模式;由矮趨高的室內家具;古代庭院經濟;中國人的家園意識巡視。

節日風俗

節日風俗:節日的由來和演變;除夕、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中國節日文化點評。

婚姻風俗

婚姻形態的演變和定型;婚禮;婚姻禁忌、夫婦雙方的地位;婦道和貞節;古今婚姻觀念剖析。

生老風俗

祈子和胎教;幼有所長;踏上人生之路;敬老養老;養生和養性;中國人生價值觀念評析。

喪葬風俗

各民族葬禮搜奇;傳統葬禮的內容;守制和孝服;掃墓和祭祖;喪葬與重生惡死、無後為大、祖先崇拜意識。

信仰風俗

儒學信仰與君子和小人、儒家的孝道;佛教信仰與因果報應;道教信仰與長生不老的觀念;神靈信仰;中國信仰風俗的特徵。

編撰特色

該書立足於新世紀的時代進程和前沿學術研究成果,以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其對中國文化傳統的認知能力和創新觀念為目標。

編撰構思

該書在構思和編寫上有以下特點:
(一)在內容的選擇和取捨上著重具有普遍性的傳統風俗,強調簡要性與系統性、知識性與趣味性的統一。對所涉及的民俗物象、事象,由風俗衍生出的典故、成語、俗語、諺語,均考述源流嬗變和民俗傳承,做到無遺無濫。使讀者在濃郁的風俗生活情趣中獲得對傳統風俗和文化知識的認知。
(二)將傳統與現實緊密接軌,以雅文化的理性觀念對俗文化進行分析。對傳統風俗在現代文化心理和行為習慣中的存在形式,及產生的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均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以透視、品評、辨析等形式進行了深層次的剖析。讀者在對中國國情的把握和傳統風俗的領悟中,又感受到它鮮活的魅力;在民族精華的洗禮中,又獲得衝破陳規陋俗的啟迪。
(三)面向新世紀社會與文化現代化轉型的需要,立足目前學術研究的前沿,力求使本書能成為反映新世紀最新成果的新作。除古代典籍外,本書參閱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相關論著上百種。在整體框架的構思和具體內容的編寫中,力求避免與其它文化類、風俗類著作重複雷同,又儘量地吸收學術界的最新成果。

創新觀念

社會風俗決不僅僅是裸露在生活表層的現象,它溝通著傳統與現實、道德與法制、物質和觀念,承接著雅文化層次規範化的引導,將其落實到世俗社會。雅文化的真正存在價值和真實生命力在於社會風俗之中。中國社會風俗流動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精神,迴蕩著中國國情“根”的呼喚。因此,中國社會風俗更能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通過它來把握一個民族的文化精神,來得更加親切、直觀、準確.
(一)農業文化的印記
中國社會風俗印記著鮮明的農業文化烙印。七夕的傳說,典型地反映了男耕女織,一夫一妻一頭牛的小農經濟模式;植物飲食結構而形成的植物心態,使中國人清醒冷靜、安土重遷、缺乏競爭;來自天竺的觀音、四大天王要在農業社會掛職。凡此種種,都反映了農業社會的生活規律和農民質樸的文化心理。
(二)專制等級的寫照
中國的皇帝不僅是人間的至尊,還凌駕與宗教神靈之上,為宗教排座次,給神靈定名分。衣食住行方面的人生禮俗、消費觀念無不反映著專制等級的森嚴。
(三)宗法社會的氛圍
幾千年的宗法家族社會,使祖先崇拜、家族昌盛成為觀念風俗的重要組成部分。風俗活動的方方面面都充滿了對祖先、子女、婚姻、家庭的責任感和闔家團圓的旋律。
(四)隆禮、克己、利他的價值趨向
恪守衣食住行、婚喪生老、人際交往人生禮儀,強調個體品格的完善,高揚忠厚、信義、氣節、孝悌等行為模式,反映了中國人重倫理道德,輕物質功利的價值趨向。
(五)重今生,輕來世;重實際,輕幻想的入世特徵
中國人生禮俗複雜繁瑣,從另一方面又使人感到人生是那么充實、樂觀,那么值得留戀。每個個體的位置、價值、意義就存在於今生今世,不需要捨棄現實,尋求來世的精神寄託。
(六)逢凶化吉的思維方式
中國人喜好用吉祥、潔淨的詞語避開兇險、厭惡的事物,民俗物象大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寓意。棺材稱壽材,停屍房叫太平間,湯餅隱寓長壽,瓜皮帽隱寓六合統一,梨不分著吃,住居“前不栽桑(喪)後不栽柳(溜)”。在命定、被動意識的背後,又透露出脆弱的主動意識。

當代價值

自1994年,我即從事中國社會風俗史的教學與研究。教學過程中,學生們經常提出一些現實而尖銳的疑問,發表一些頗有價值的獨到見解。隨著研究領域的不斷拓寬和深入,對中國社會風俗的文化蘊涵、當代意義問題,以及廣泛的民俗事象、物象,不斷萌生出一些新觀念,無形中形成了我用社會風俗的眼光觀察歷史和現實的思維癖好。回想起來,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就是我撰寫這本《中國社會風俗史》的動因和當代價值。

發展與現代化

發展、現代化,歸根到底是人的發展,人的現代化。現代化的真正啟動和長足發展需要現代文化心理、現代價值觀念作為支撐。也就是要完成由傳統文化心理、傳統價值觀念向現代化的轉型。一部中國社會風俗史也就是民眾社會文化心理結構的運行史,它的初發軌跡和運行規律,對制定移風易俗的具體對策,實現文化心理結構的現代化,具有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

精神文明

現代中國正處在社會與文化的轉型期,所謂社會與文化的轉型期,也就是傳統道德淪喪和社會文化心理失衡,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尚未樹立的“青黃不接”的時期。比方說儒家的孝道,有“冬溫夏清”、“昏定晨省”、膝下盡孝、生子繼宗、送終祭祀、子為父隱、避父祖名諱、立身揚名、不毀傷髮膚等一系列繁瑣的倫理道德規範。我們說這一套是封建的孝道,可又拿不出一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孝”理論。因此,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不是空洞說教,是有相當豐富而具體的內容的。文化轉型要立足原型,價值觀念的重構不能憑空建構。社會風俗從風尚、禮儀、習俗等層面透視出不同時期人們文化心理結構中的價值觀念,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進行最佳化選擇的,豐富的文化和精神資源。

人文素質

社會風俗還是一種強固的社會輿論監督力量,規範著人們成為它的載體,包括大學生也不例外。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不僅要培養其對中國社會風俗的認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喚起他們由傳統到現實的自覺意識和使命意識,把自己推向現代化轉型的前沿,成為樹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重構現代價值觀念,實現文化心理轉型的倡導者和自覺實踐者。這是編寫本書的動因,也是本人的奢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