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全球戰略:走向一個多極世界

中國的全球戰略:走向一個多極世界

中國的全球戰略:走向一個多極世界》是2008年8月1日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珍妮.克萊格。該書主要敘述了中國的發展的全球化進程。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的全球戰略:走向一個多極世界
  • 又名:China's Global Strategy :Toward A Multipolar World
  • 作者:珍妮.克萊格
  • ISBN:9787501192809, 7501192804
  • 頁數:248頁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8月1日
  • 版次:第1版
  • 叢書名:新華國際政治精品文庫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珍妮?克萊格(Jenny Clegg) 譯者:葛雪蕾 洪漫 李莎
珍妮?克萊格(Jenny Clegg),英國中蘭開夏大學亞太問題研究所高級講師、中國問題專家。

內容簡介

《中國的全球戰略:走向一個多極世界》內容簡介:在當今的世界舞台上,中國正日益成為極具影響力的參與者,新世界的輪廓正在形成。新保守派構想了一個單極世界,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占據著支配地位。這種構想已經開始黯然失色,因為中國的崛起標誌著一種多極化的國際新秩序日漸形成,各國將以一種比較民主的方式來決定國際事務。
《中國的全球戰略:走向一個多極世界》集中關注中國在不斷變化的國際秩序中發揮的作用,著重描繪中國領導人對美國的干涉主義和單邊主義的應對手法——中國採取一種多邊戰略,運用和平發展的構想來促進一個多極世界的形成。
珍妮·克萊格(Jenny Clegg)通過檢視中國以往和當前的政策來捕捉中國在長遠規劃中的廣闊視角。書中不僅借鑑了西方的學術著作和新聞報導,而且參考了中國領導人的講話以及中國學者和戰略家的分析手法。作者通過這種方式向我們揭示出,在21世紀的國內外挑戰面前,中國的政治視角和未來走向。

媒體評論

中國的發展對全球霸權和全球不平等的整體結構發出了挑戰。美國試圖通過干涉行動來壟斷國際事務,從而維護西方金融和壟斷資本的支配地位。在努力擺脫貧困的同時,中國則致力於打造比較民主的國際秩序,以更加平等的發展作為自身乃至全球安全的基本條件。
因此,本書檢視的是中國為形成國際政治和經濟新秩序而追求的循序漸進的議程。本書的目的不僅是表明中國日益擴大的影響力可以遏制美國的霸權行動,而且要檢視中國如何應對世界大國關係的現實;如何謀求利用廣泛的雙贏經濟外交手段在公平的全球化進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如何基於互利原則打造平等的夥伴關係,從而為形成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極穩定的世界貢獻力量。在這些方面,通過建立新型國際關係合作體系以推動世界發展,中國的戰略成為了美國新保守派以美國軍力為基礎的新美國世紀構想的具體的替代性選擇。
——摘自本書前言《一個混亂的世界》

目錄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單極一多極”態勢
第一章 全球態勢下的中美關係
本章著手解釋美國霸權主義戰略的發展過程。這種戰略是在新保守派的影響下形成的,以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為標誌,其背景是中國的外交日益取得成功(尤其是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從而開創了亞洲的多極化潮流。
第二章 從歷史視角看多極化
人們通常以兩個超級大國間的霸權爭奪來界定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冷戰時期。其實,我們首先應該把這個時期視作從直接殖民、西方大國為瓜分世界而爆發衝突的帝國主義舊秩序向獨立(即便高度不平等)國家的新世界轉化的時期。
第三章 巧妙走向多極化
本章首先著手探討中國基於“單極一多極”態勢對冷戰後世界形勢的戰略評估,然後討論在美國實施防止地區挑戰者崛起的霸權戰略後,中國怎樣作出回應,與所有主要大國培養夥伴關係,以期把國際關係放在符合新安全觀的合作安全、平等和共同發展的全新立足點上。
第四章 全球化、帝國主義和多極化
本章首先簡要回顧了西方圍繞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和冷戰後時期的性質展開的爭論,目的是確立討論的背景。然後,本章敘述了中國圍繞全球化的矛盾展開的討論,發生的時間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01年)的前後。本章進而根據全球相互依存性和地區主義的發展討論了中國多極戰略的不同要素。最後,我們把不同派別的討論結合在一起,凸顯中國的手法從哪些方面方式體現了21世紀的列寧主義。
第五章 推動多極化:亞洲的區域組織
在致力於加強多極化趨勢之際,中國加入了“上海合作組織”、“東協+1”(東協加中國)、“東協+3”(東協加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區域組織,成了亞洲區域多極化的積極推動者。自2003年以來,中國就在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六方會談中發揮著關鍵的作用。
第二部分 中國的發展軌跡
第六章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中堅持自力更生
中國並不認為自力更生等同於自給自足,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把內部發展放在首位,這始終是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指導原則。它依靠的是毛澤東時代確立的社會主義所有制的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發展道路已適應千變萬化的環境之際,接下來的改革更是堅定了這一點。
第七章 有中國特色的發展
中國過去近30年來的高速發展並非沒有付出沉重的社會和經濟代價。在貧困率大幅下降的同時,收入和地區差距以及農村與城市間的不平等日益擴大。……本章不僅旨在解釋改革時期較廣泛的社會和環境狀況,而且也考慮到當前中國領導層為解決增長模式不均衡的問題而作出的努力。
第三部分 國際角力
第八章 邁向國際政治新秩序
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新的中心議題是中國的和平發展。在發揚長期以來的非對抗和自力更生原則的基礎上,這個新重點表明,中國希望在支持“和平與發展”的全球議程的過程中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
第九章 邁向國際經濟新秩序
中國的發展的確正開始挑戰美國在金融與壟斷資本方面的支配地位,通過獨立管理匯率破壞以美元為基礎的霸權主義,努力促進“南南合作”,削弱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的控制。,但是,雖然美國爭取全球經濟霸權的努力會破壞穩定,但中國建立一種基礎更加穩固的全球經濟體制的努力展示了一種貿易、投資和國際貨幣體制方面的新穎方法,中國採取切實的行動推動公平的全球化。
第四部分 結論
第十章 形成中的國際新民主國家
中國無處不在。不論是在地理區域還是在國際機構,每當美國試圖在全球鞏固並擴大其權力和影響力時,中國都準備要憑藉其提出的在各項國際事務中建立更為公平的國際秩序的倡議促使美國改變計畫。最大的已開發國家與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之間的競爭代表著在世界發展與國際政治經濟規則方面更為廣泛的競爭,並已成為國家角力的焦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