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大師讀本:魯迅自剖小說

中國現代文學大師讀本:魯迅自剖小說

《魯迅自剖小說》由知名魯迅研究者王曉明教授選編,收錄《狂人日記》、《故鄉》、《祝福》、《傷逝》等九篇小說。《魯迅自剖小說》讓讀者集中閱讀魯迅這位新文****動的革命鬥士在啟蒙作品之外的自我剖析小說,梳理了魯迅深刻解剖自己靈魂、表現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獨特人生情懷的藝術轉變軌跡,堪稱現代文學大師的優秀導讀選本。王曉明編著的《魯迅自剖小說》是魯迅的小說選集,列為“新文藝中國現代文學大師讀本”之一。以魯迅的自剖小說這一題材的作品為角度進行編選,選入魯迅最優秀的作品。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適當也選收一點中篇小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現代文學大師讀本:魯迅自剖小說
  • 作者:王曉明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4月1日
  • 頁數:153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32143368, 7532143368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新文藝·中國現代文學大師讀本:魯迅·自剖小說》是魯迅的小說選集,列為“新文藝中國現代文學大師讀本”之一。以魯迅的自剖小說這一題材的作品為角度進行編選,選入魯迅最優秀的作品。作品以短篇小說為主,適當也選收一點中篇小說。

圖書目錄

狂人日記
孔乙己
故鄉
端午節
祝福
在酒樓上
孤獨者
傷逝——涓生的手記
弟兄

序言

王曉明
如果不算《故事新編》,魯迅創作白話小說的時間並不長,從一九一八年四月以《狂人日記》向《新青年》投稿,到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寫完《離婚》,總共才七年半。作品也不多,兩本小說集《吶喊》和《彷徨》,一共收入二十五篇作品,而嚴格說起來,其中有幾篇還不能算是小說。但是,就以這薄薄的兩本小說集,魯迅為中國現代小說標出了一個鮮明的高度,直到今天,還很難說有誰在整體上超過了他。大約也就因為這個原因,七十年過去了,今天的讀者仍然願意讀他的小說,像我這樣的文學研究者,也仍然有興趣選編他的小說集。
在粗略的意義上,似乎可以將魯迅的小說分為兩類。一類自然是像《藥》和《阿Q正傳》那樣,刻畫形形色色的病態的靈魂,它們匯聚成“改造國民性”的啟蒙的吶喊,不但激動了當時的讀者的心,也引來了後代的許多作家,將它們奉為創作的榜樣。因此,這一類作品歷來受到文學界的廣泛推崇,被認定是魯迅小說中價值最高的部分。但魯迅還有另一類小說,它們不像《藥》那樣指向作者眼中的他人,它們主要的描寫對象,很大程度上正是作者自己。當然,仔細分析起來,這些作品也有不同,像《孤獨者》和《傷逝》,是直截了當地自我剖析;在《端午節》和《祝福》里,作者卻似乎有點遲疑,他一面展開自我描寫,一面又有意無意地作些掩飾;至於《狂人日記》、《孔乙己》和《故鄉》那樣的作品,自我描寫的成分就更是淡薄,在某種意義上,你簡直只能將它們看成是《孤獨者》那樣的自剖小說的先聲。但是,儘管有這些不同,這一批作品卻共同形成了魯迅小說中的自我形象,清晰地展現出他通過自我描述和自我解剖來把握自己的艱難的內心歷程。在魯迅一生的精神發展中,自我剖析始終是一個關鍵的環節;越是一個優秀的作家,就越不可能僅僅只描寫他人。因此,魯迅的這一批自剖小說,正構成了他小說創作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倘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我甚至覺得它們的重要性明顯超過了《藥》和它的同類。
在這個選本里,我要向讀者推薦的,正是魯迅的這一批自我剖析的小說。
……
但魯迅似乎是個例外,他不但有像《藥》和《阿Q正傳》那樣的小說,極其深刻地解剖大眾的靈魂,更有像《在酒樓上》、《孤獨者》和《傷逝》那樣的小說,同樣深刻地解剖自己的靈魂。無論是表達的方式,還是表達的內容,這兩類小說都是那樣不同,你甚至可以說後者正構成了對前者的一種情感上的否定。因此,倘說《阿Q正傳》是代表著魯迅小說創作的第一樂章的輝煌的完成,那《孤獨者》就無疑標誌著他已經開始了第二樂章的創作,魏連殳的自毀正是這樂章的一個動人的開端。也許我太偏執,我總以為,從整個人類社會的角度來看,個人的各種使命當中,最重要的就是發揮他個人的獨特才能。就魯迅而言,他寫雜文,直接參加政治鬥爭,當然是對社會的貢獻,但是,這貢獻卻是別人也可以做的,他能將瞿秋白的雜文署上自己的筆名發表,便是一個明顯的例證。然而,卻沒有人能夠代替他寫小說,尤其沒有人能代替他寫《孤獨者》,在這一方面,現代中國沒有一個人的作品配署“魯迅”這個名字。倘若這樣來看,魯迅最重要的人生使命,恐怕就不在當一名“強聒不捨”的啟蒙者,而在做一名悲憤深刻的小說家,不在寫雜文,而在寫小說,不僅是寫《阿Q正傳》,更是寫《孤獨者》。既然魏連殳的絕望,是表現了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一份最獨特也最深刻的人生情懷,那魯迅順著《孤獨者》的思路寫下去,又勢將創造出怎樣偉大的悲劇作品來?就對世界文學的貢獻來講,這樣的悲劇至少是不會比《阿Q正傳》缺乏分量吧。
可是,魯迅偏偏停止了小說創作,在以《孤獨者》一類作品構成了那樣一個堅實的碑座之後,他竟放棄了在其上繼續建造藝術豐碑的努力,中國新文學的唯一一條有可能通向世界文學高峰的道路,也就因此而中途截斷,面對這樣無情的事實,誰能不感到深深的悲哀?文學是屬於全人類的,我們評價一個作家的標準,也只能是以世界文學作為參照。如果這樣來看,我就不能不說,魯迅是一個偉大的啟蒙者,卻還算不上一個偉大的小說家,儘管以他的人生體驗和文學才能而言,他本來是有可能成為這樣的小說家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