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岸風暴潮

在中國沿岸,熱帶風暴風暴潮多發生在長江口以南的上海、浙江、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和廣西沿海溫帶氣旋風暴潮主要出現長江口以北的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和遼寧沿海,尤以渤海灣、萊州灣和遼南沿岸最多。以海區而言,熱帶風暴風暴潮以南海沿岸出現最多、最嚴重,其次是東海沿岸,再次是黃海沿岸,渤海沿岸最少。從時間上講,熱帶風暴風暴潮最多發生在6~10月,溫帶氣旋風暴潮主要發生在秋末至初春期間、從風暴潮發生的頻率來看,溫帶氣旋風暴潮比熱帶風暴風暴潮要高。在1950~1999年的50年間,渤海灣、萊州灣共出現最大增水1m以上的溫帶氣旋風暴潮共641次,年平均為12.6次。其中,最大增水2m以上的計67次,年平均為1.3次(楊華庭等,1993),而1949-1999年的51年裡,我國沿岸發生最大増水在1m以上的颱風風暴潮為288次,年平均為5.65次,最大增水在2m以上的為52次,年平均為1次(楊華庭等,199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沿岸風暴潮
  • 外文名:Storm surge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 熱帶風暴潮:上海、浙江、福建、台灣
  • 溫帶風暴潮:江蘇、山東、河北、天津
  • 受災岸段:渤海灣、萊州灣等
  • 舉例:葫蘆島站最大增水值為210cm
各地統計結果,總體特徵,

各地統計結果

據1950~1997年統計(蘇紀蘭等,2005),渤海沿岸最大颱風增水值在143~304cm之間。其中萊州灣沿岸增水值最大,如羊角溝站為304cm;夏營站為277cm,其次是渤海灣沿岸,如黃驊和塘沽站,最大增水值分別為236cm和216cm;遼東灣沿岸居第三,如葫蘆島站最大增水值為210cm,營口站的為143cm。我國黃海沿岸的最大颱風增水值比渤海的要小,在109~243cm之間。其中:燕尾站的最大,為243cm;其次是連雲港和龍口站,分別為185cm和182cm,青島和大連站最小,皆為109cm。東海沿岸從江蘇呂四至福建東山,這一段的最大颱風增水值在130~502cm之間,變幅較大,說明地區差異大。如杭州灣灣頂的澉浦站,其值為502cm;乍浦站的為434cm,溫州站的為383cm;瑞安和鰲江站,分別為294cm和276cm福建沿岸除白岩潭和梅花兩站,其值分別為236cm和200cm外,其餘的均在200cm以下平壇站和崇武站是東海沿岸增水值最小的地方,其值分別為130cm和140cm。我國南海沿岸最大颱風增水值在111~594cm之間。其中雷州半島東岸增水值最大,南渡、湛江、黃坡站,分別為594cm、497cm和309cm其次是粵東媽嶼站,其值為320cm北津和黃埔站居第三,其值分別為267cm和261cm其他各站的在150~200cm之間三亞和榆林站的颱風增水值最小,為112cm左右。

總體特徵

由此可見,我國沿岸嚴重風暴潮災的岸段是渤海灣、萊州灣、江蘇小洋口至浙江海門沿岸,浙江溫州、台州沿岸,福建沙埕至閩江口附近,廣東汕頭至雷州半島東岸,海南東北沿岸。風暴潮次嚴重地段是遼東灣灣頂、大連至鴨綠江口、江蘇海州灣、福建崇武至東山沿岸、廣西沿岸(包澄瀾,199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