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2014年9月20日,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召開,來自包括香港、澳門地區在內的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的199名正式代表參加了大會。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任劉尚軍出席會議並致辭祝賀。大會選舉產生了以蔣有泉為會長兼秘書長、葉子彤、李培雋、鄒繼海、劉太品、蕭良平、張海生、胡福利、潘家農、陳健為副會長的第七屆中國楹聯學會理事會領導機構,開啟了中國楹聯事業發展的新征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 時間:2014年9月20日
  • 地點: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
  • 人物: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的199名代表
會議概況,參會人員,會議議程,2014年9月20日上午,2014年9月20日下午,2014年9月20日晚上,會議資料,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檔案之一,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檔案之二,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檔案之三,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檔案之十,

會議概況

2014年9月20日,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召開,來自包括香港、澳門地區在內的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的199名正式代表參加了大會。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任劉尚軍出席會議並致辭祝賀。大會選舉產生了以蔣有泉為會長兼秘書長、葉子彤、李培雋、鄒繼海、劉太品、蕭良平、張海生、胡福利、潘家農、陳健為副會長的第七屆中國楹聯學會理事會領導機構,開啟了中國楹聯事業發展的新征程。

參會人員

包括香港、澳門地區在內的全國34個省市自治區的199名正式代表。中國文聯國內聯絡部主任劉尚軍出席會議。

會議議程

2014年9月20日上午

葉子彤副會長主持了上午的大會。廣東省楹聯學會會長鄒繼海致歡迎詞。常治國副會長致開幕詞。蔣有泉副會長代表第六屆中國楹聯學會理事會作了《務實創新、團結奮進——進一步發揮黨的宣傳教育工作主力軍作用》的工作報告,他說,中國楹聯學會過去五年來,在孟繁錦會長領導下所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是團結拼搏的五年,是創新突破的五年,是偉大輝煌的五年。同時,他還反思了過去五年中楹聯事業發展的不足和教訓。在展望新五年時,他提出了中國楹聯事業發展的思路:一是明確地位,努力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添磚加瓦;二是實現創建楹聯文化城市工作重點由量到質的轉變;三是爭取楹聯教育進學校取得實質性突破;四是不斷壯大聯墨藝術的創作隊伍;五是建設高質量的楹聯文化惠民工程;六是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楹聯文化活動。常治國副會長作了章程修改說明。胡春奎秘書長作了財務工作說明。
大會一致表決通過了六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楹聯學會章程》,以及多個決議。選舉產生了新的領導班子。
大會代表一致同意追授孟繁錦同志“當代楹聯文化事業卓越貢獻獎”;授予岳民立、楊斌儒、姜振邦同志為“全國優秀楹聯活動家”稱號。大會還同意授予山東省、湖北省、廣東省、湖南省為“中國楹聯文化強省”榮譽稱號;文振西等23人獲“第二屆梁章鉅獎”;於濯非等28人獲“第二屆梁章鉅獎提名獎”;北京市朝陽區平房國小等56所學校為“全國優秀楹聯教育基地”;張琳麗等233人為“全國優秀楹聯教師”;《中國楹聯報》等66家楹聯報刊為“全國優秀楹聯報刊”。

2014年9月20日下午

當天下午,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儀式由胡春奎同志主持,由孫之貴等同志為上述所有獲獎的單位和個人授牌、頒發了榮譽證書。同時,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董事長黃淦波和中國楹聯學會新當選的蔣有泉會長,分別為《觀音山賦》徵文各獎項獲得者頒發了證書和獎金。蔣有泉會長為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頒發了“中國聯墨創作基地”匾牌。
最後,蔣有泉會長在致閉幕詞時表示,要以這次大會為新的起點,高舉聯旗,沿著孟繁錦會長和其他老一輩聯家的足跡,把楹聯寫在黨旗上,把楹聯寫進中國夢,讓楹聯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大顯身手,更創輝煌。

2014年9月20日晚上

當天傍晚,在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慈雲閣隨心舫舉行了楹聯書畫筆會暨文藝晚會,與會的全國各地楹聯書畫家代表揮毫潑墨,歡慶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

會議資料

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檔案之一

務實創新 團結奮進
進一步發揮黨的宣傳教育工作主力軍作用
——在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工作報告
(蔣有泉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日)
各位代表、各位來賓:
我受中國楹聯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的委託,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
中國楹聯學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於2009年5月23日在南昌召開。五年來,在黨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關懷下,在中國文聯的領導下,尤其是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十八大精神的鼓舞下,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的大環境下,經過各級楹聯組織及廣大聯友的共同努力,六代會關於“科學發展,團結協作,再創輝煌”的工作主題及任務,得到了全面貫徹落實,取得了比預想還要好的成就。我國楹聯文化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可以說,過去的五年,是團結拼搏的五年,是創新突破的五年,是偉大輝煌的五年。
我國楹聯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及其廣泛影響,進一步得到社會的認同。2010年,中國楹聯學會榮膺中國文聯繫統唯一的“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稱號。值得自豪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楹聯文化工作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關愛,也得到了中宣部的高度重視。去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菏澤召開的座談會上,給市、縣委書記們念了內鄉縣衙對聯:“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飯,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並指出:對聯以淺顯的語言揭示了官民關係,封建時代官吏尚有這樣的認識,今天我們共產黨人應該比這個境界高得多。今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各民主黨派迎春茶話會上,又引用兩副春聯:“駿馬追風揚氣魄,寒梅傲雪見精神”、“昂首揚鬃,駿馬舞東風,追求夢想;斗寒傲雪,紅梅開大地,實現復興”,為全國人民祝福。今年3月7日,李克強總理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山西代表團審議時,吟誦晉祠對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人共樂千秋節;樂不可無,樂不可極,樂事還同萬眾心”,抒發“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之心聲。中央主要領導同志親自為我們營造了大力弘揚楹聯傳統文化的前所未有的良好氛圍,令全國聯界倍受鼓舞,振奮不已。
今年春節期間,根據中宣部文藝局的提議與部署,中國楹聯學會與央視網、國家圖書館成功舉辦了以喜迎馬年新春、歌頌美好生活、實現偉大中國夢為主題的“2014馬年春節春聯徵集活動”,短短九天徵集春聯近12萬副,受到社會各界普遍好評。據此,孟繁錦會長、楊春長顧問向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主任劉雲山同志,呈報了《關於每年開展“全國迎春祈福征聯活動”的建議》。劉雲山同志對此作出批示:“新春楹聯大賽廣受好評,要很好總結。開展新春祈福征聯活動的建議很好,文明委和宣傳部門要予以支持。請奇葆同志閱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同志亦作出“對這項活動給予指導和支持”的批示。中宣部副部長黃坤明、王世明對此事給予高度重視,明確要求中宣部宣教局“貫徹落實好雲山、奇葆同志批示,將楹聯作為培育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好抓手來作。”據此,學會及時擬定、上報了《關於開展一年一度“全國迎春祈福征聯”活動的方案》。
今年5月7日,結合黨的宣傳教育工作重點,中宣部王世明副部長專門召集會議,向學會領導同志具體部署了以“把楹聯寫在黨旗上”為主題、開展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3周年征聯活動,以“勿忘國恥,圓夢中華”為主題、開展紀念抗戰勝利征聯活動,以及為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最美人物撰寫小傳、對聯等任務,並明確提出“要把中國楹聯學會作為開展黨的宣傳教育工作的正規軍、主力軍、常規軍”,“擔負起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讓楹聯登上國家大舞台,大顯身手。”5月28日,王世明副部長又親臨“全國楹聯工作會議”,再次進行動員,寄予厚望,令整個楹聯界為之鼓舞、為之振奮,掀起了學習精神、落實行動的高潮。及後,我們圓滿完成了中宣部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精心組織,無私奉獻,上下協同,左右給力,及時優質,不辭勞苦,從楹聯、詩詞、小傳多種文體乃至書寫,形成了一支充滿熱情、敢沖善戰的創作隊伍,在短短的四個月里,為200位優秀共產黨員、101位勞動模範,以及時代楷模、最美節約之星、最美孝老愛親家庭、最美見義勇為人物、最美擁軍人物,以及共產黨員志願者等,創作對聯1,250餘副,絕句980餘首,小傳350餘篇,書法作品320餘件,為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的主旋律,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受到各級領導與合作單位的一致讚譽。
所有這些,標誌著我國楹聯文化事業的發展,正在融入當代社會主流文化,登上了又一座嶄新的高峰。這是幾十年來當代楹聯人所夢寐以求的,是來之不易的。楹聯界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好,肩負的任務也越來越重。此時此刻,我們更加緬懷德高望重的孟繁錦會長。近十年來,正是他臨危受命,殫精竭慮,勵精圖治,高舉大旗,帶領著我們一步一步從低谷走向高峰,從失落走向輝煌。我們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繼承孟繁錦會長的遺願,務必繼續保持清醒的頭腦、高昂的意志,認真總結經驗,開創未來。
一、五年要事
六代會明確提出的五年總體規劃,就是一年打造一個亮點,五年打造五個亮點。
(一)2010年“聯律普及年”,取得大面積豐收。聯律是“立會之本”。
沒有聯律,就沒有楹聯,更談不上楹聯文化。六代會後,中國楹聯學會和一些省市學會,提前為普及《聯律通則》做好充分準備,並於1月中旬,通過網站面向全國召開“聯律普及年”動員大會。各級學會紛紛回響,普遍做到領導重視,組織嚴密,措施得力,保障到位,通過開辦學習班、研討班等多種方式,形成了“學聯律、講聯律、用聯律”的熱潮。7月在南京召開的“六省九市普及聯律座談會”上,江蘇、山東、湖北、四川、黑龍江、浙江、上海、天津,以及南京、西安、運城等地的經驗,有力地推動了聯律普及工作的深入發展。人們普遍認為,此次聯律普及的力度、深度、廣度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一項歷史性的學術建樹,對於推動楹聯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有著深遠的意義。
(二)2011年“聯教交流年”,吹響了全國中國小開展聯教的號角。
楹聯教育,“從娃娃抓起”,乃百年大計,關乎楹聯文化事業後繼有人。新年伊始,中國楹聯學會在太倉召開全國楹聯教育工作會議,來自全國省區市楹聯學會的有關領導,以及全國楹聯教育基地、楹聯教育規範化試點學校的百餘位代表出席。會議就抓認識、抓教材、抓教師、抓教學等四個方面的問題,進行部署。8月份,在常州舉辦了第二屆全國中小學生對聯大賽總決賽,這是對楹聯教育成效的一次實際檢驗。12月上旬,在新絳縣召開了總結表彰大會,253個聯教先進集體和495位聯教先進個人受到嘉獎。
(三)2012年“集成匯總年”,樹立起中華對聯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
編纂出版《中國對聯集成》,是一項卷帙浩繁的工程,在中華對聯發展史上,乃功在當代、利益千秋的創新之舉。中國楹聯學會於1994年就在全國發出倡議,隨後,有河南、湖北、貴州等少數省份陸續出版了省卷。六代會明確提出要在本屆編纂完成全國卷,並於2010年6月在杭州召開專題會議,在討論、完善《中國對聯集成編纂方案》的基礎上,正式予以啟動。在安排2012年工作時,中國楹聯學會將其列為首要任務,進一步在全國推動這項工作的開展。其間,廣東、北京、江蘇、江西、山東、湖南等省市出版了省卷,尚有一大批市縣出版了地方卷,如湖南的益陽、湘鄉等15個市縣,湖北的黃梅、荊門等16個市縣,陝西的長武、岐山等4個市縣,四川的都江堰、資中等5個市縣,山西的河津、運城等5個市縣,江蘇的吳江、鎮江等5個市縣,貴州的遵義、畢節等3個市縣、雲南的師宗、鎮雄等3個市縣,以及吉林的通榆、海南的儋州、山東的單縣、浙江的奉化、福建的安溪等。經過不懈的努力,《中國對聯集成》全國卷這一傳世巨著,迄今已經完成了編纂審校、圖書排版等工作,正由出版部門準備付印。
(四)2013年“聯墨展示年”,收到聯墨雙贏的效果。
年初,癸巳春聯書法大展在中國美術館隆重展出,這是意義非凡的舉措,春聯書法進入中國最高美術殿堂,以靚麗的態姿實現了“聯墨展示年”的開門紅。其後,具有對稱美的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八省區攜手在太原舉辦“禮讚,美麗中國”聯墨展,乃創意中的大手筆,這在全國也是首創,而且辦得很有特色。與之相輝映的,是各種聯墨活動所呈現的繽紛光彩,如:海峽聯墨系列活動,全球華人名家楹聯書法展,全國新農村楹聯書法大賽,全國聯墨名家邀請展,中華百家姓氏聯墨巡迴展走進台灣,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書畫聯墨展,中國楹聯書法走進澳大利亞,中國楹聯書法藝術高級課堂研修班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開辦等。
(五)2014年“總結表彰年”,樹立一批有說服力、有導向力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去年10月,中國楹聯學會在南昌召開六屆二次常務理事會,認真討論了有關五項表彰的檔案,集思廣益。今年2月,經第六屆第十四次常務辦公會議通過,正式下發開展表彰活動的意見。這是學會成立三十年來的一次規模大、門類多、影響廣的評選活動,是加強學會組織、思想、業務、作風建設,樹正氣,展新風,弘揚正能量的重大舉措。評“中國楹聯文化強省”,是在創建楹聯文化市縣的基礎上樹立省級標桿。評選第二屆“梁章鉅獎”,是全國楹聯界的最高獎項。評選“全國優秀楹聯教育基地”,是樹立楹聯教育的典型。評選“全國優秀楹聯教師”,是表彰楹聯教育的中堅力量。評選“全國優秀楹聯報刊”,是加強楹聯宣傳、擴大楹聯影響的有力措施。6月底,各省區市楹聯組織報來了推薦對象。經過反覆審定,最終結果將在本次大會上予以公布。
二、五年共識
五年來,中國楹聯學會以及各級楹聯組織本著“團結、務實、創新”的精神,圍繞服務大局、服務人民的根本宗旨,結合各地實際和時代發展要求,不斷探索和創造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形成了一些共識。
(一)中華對聯是可以綻放於大雅之堂的奇葩。
長期以來,對聯為未入文學史而苦惱,也受“雕蟲小技”論之壓抑。近十年來,這種窘境大為改觀,尤其是在孟繁錦會長的親自籌策下,自2005年楹聯榮登中央電視台“春晚”大舞台以來,連續多年與中央主流媒體合作,開展春聯賀歲活動,及至楹聯步入具有文化象徵的中國美術館、清華園,走進具有時代象徵的世博會、亞太經合組織等會所。以聞喜“送中堂”為主線的電影《喜滿堂》公映,開創了楹聯故事搬上銀幕的先河。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對聯,正以其蓬勃生機融入社會生活、融入人文環境,已經成為當今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新的一個高峰,必將屬於楹聯。
(二)創建楹聯文化城市是推動楹聯文化全面發展的總抓手。
創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工作,始於1990年,是我國楹聯文化事業發展的基本經驗之一。六代會後,進一步完善了創建機制,各地創建工作如火如荼。為使創建工作得以健康、持續發展,更上一層樓,2011年起,提出了創建“最佳楹聯文化城市”方案。至今,全國已有88個市、州、縣獲得“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其中,江西南昌、山西運城、聞喜、新絳被授予“最佳楹聯文化城市”稱號。運城、恩施、山東等地經驗的總結、推廣,帶動了全國創建工作的紮實開展,處處有典型、層層有標桿,一大批楹聯文化鄉鎮、社區、企業不斷湧現,更有楹聯文化“第一村”、“示範村”和“第一州”問世。今年,又評選出了“楹聯文化強省”。實踐證明,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化,令楹聯文化逐步由民眾的自發行為,轉向政府的自覺行為,成為實施“文化建市”、“文化強縣”戰略,以文化建設促進一方政治、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無疑,這是楹聯文化得以深入、蓬勃發展的重要基礎。
(三)楹聯教育進校園是培養楹聯文化後繼人才的百年大計。
六代會以來,在楹聯教育問題上,始終把它作為楹聯文化發展的戰略性措施來抓。其中,探索楹聯教育行之有效模式,以及培養師資、編制教材、交流聯誼等工作和舉辦青少年對聯夏令營、對聯故事演講等活動,成效十分顯著。江蘇太倉新區三小、山西新絳縣西街實驗國小等,成為全國楹聯教育的典範。至今,在各地培植楹聯教育基地的基礎上,已有一百多箇中國小被命名為“中國楹聯教育基地”。山西運城、山東東營、河南扶溝等地,實現了楹聯教育進校園“全覆蓋”。實踐證明,楹聯“要從娃娃抓起”,作為一個系統工程,我們已經明確了前進的方向,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聯教進學校,聯苑有傳人”,孜孜不倦從事於楹聯教育事業的人們,所付出的每一份心血,都是為了傳承民族的血脈,為了堅守住楹聯這一塊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
(四)優秀“聯官”是楹聯大船駛向發展繁榮彼岸的掌舵人。
誠如毛澤東同志所說,“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近十年來,中國楹聯學會的掌舵人就是孟繁錦會長。各地楹聯文化發展狀況證明,凡是取得顯著成績的,其基本經驗之一就是有個好的掌舵人,有一批優秀“聯官”。他們一有奉獻精神,二有使命意識,三有創新思維,四有大局眼光,五有組織能力,六是有廣泛資源。他們是楹聯界的寶貴財富,是營造風清氣正、高雅和諧氛圍,提高集體戰鬥力,實現楹聯文化事業良性健康發展的關鍵。
(五)聯墨雙修是提高楹聯展示水平的有效手段。
楹聯文化是名副其實的大眾文化,其展示的形式離不開書法創作,書法作品亦因之而提高品位。基於這樣的認識,六代會以來,各種聯墨藝術的展示活動在全國遍地開花,積極為楹聯家、書法家提供交流平台,為楹聯、書法愛好者和廣大觀眾創造觀摩、學習的機會,繼續促進地區之間及海內外的文化交流與合作。學會的主要報刊,堅持以一定篇幅的版面展示聯墨作品。凡此種種,都是致力於踐行“聯墨雙修”的理念。聯墨並舉,聯墨雙贏,正在成為廣大聯友的自覺行動。
(六)楹聯網路是優秀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紐帶。
六代會以來,各種規模的楹聯網站相繼湧現,並有了較快發展,網上征聯、網上互動、網上楹聯論壇等活動日益活躍,一大批網友同時成為熱心聯友,進而成為楹聯創作、楹聯理論研究、楹聯知識普及的骨幹力量。目前,對聯這一具有千年歷史的傳統文化已經與時俱進地步入網路時代,楹聯文化與網路文化之結合,其集文圖聲於一體的快捷、高效、雙向、開放的傳播手段,正在為楹聯文化的普及、傳承、弘揚,帶來積極的影響,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途徑。無疑,充分利用網路,加強楹聯網路文化的建設與管理,這是我國楹聯文化事業發展所面臨的一項重大任務與挑戰。
(七)楹聯理論建設是保障楹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六代會明確提出,“傳承和發展中華楹聯文化,從長遠看,最根本的是要繁榮楹聯理論研究”。幾年來的實踐進一步證明,理論建設具有戰略性、長期性、基礎性。楹聯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必須具備自身的理論體系,除對聯學概論、對聯發展史、對聯修辭學、對聯鑑賞之外,對聯格律學將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支柱。《聯律通則》的頒布、施行,及其不斷完善,成為理論攻堅的突破口。與此同時,近年來,連續五屆舉辦的楹聯高峰論壇,分別以中國對聯探源、楹聯書法藝術研究、楹聯發展未來思考、楹聯名家研究等為主題,引領楹聯理論研究的主流,已經成為經常性的平台。其中,第四屆論壇所達成的共識之一,就是進一步增強使命感,以楹聯文化健康、迅猛發展的成就,迎接新一輪的文學藝術高峰,充分展現築夢中國楹聯、圓夢中國楹聯的自信。
三、五年反思
在充分肯定過去五年所取得成就和經驗的同時,還要清醒看到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並在今後的實踐中逐步加以克服。
(一)要解決領導班子建設的問題。
民政部要求,“社會團體負責人一般不得超過70周歲,任期一般不得超過兩屆”。按這個要求衡量,中國楹聯學會,以至各地楹聯組織領導成員的年齡普遍偏大。這不利於領導班子的新舊交替和楹聯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與此同時,領導班子的組成人員,必須對其政治態度、思想品德等進行考察,確保各級楹聯組織的純潔性。
(二)要加強楹聯網路的管理。
網路技術已經滲透至楹聯文化領域,它給人們帶來了文字、語言和思想交流,以及資源共享的方便,“上網”已經成為時尚。然而,如同一把雙刃劍,它所帶來的影響,積極與消極、正能量與負能量並存。這就有個興利剔弊的管理問題。對此,我們還缺乏經驗,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以實現強化管理的目的。
(三)要重視地區間均衡發展的問題。
目前,全國各地、各級楹聯組織發展不平衡的狀況依然存在。有些地方還沒有成立楹聯組織,有的即使成立了組織,也不怎么開展活動,處於“有名無實”狀態。對此,應給予高度重視,並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逐步使後進的地區趕上來。
四、展望新五年
今後五年,我們要按照黨的十八大關於“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總要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的原則,圍繞傳承“民族的血脈”,建設“人民的精神家園”,無私奉獻,務實創新,團結奮進,不辱使命,進一步發揮黨的宣傳教育工作正規軍、主力軍、常規軍的作用,為唱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時代主旋律、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出更大貢獻。
(一)明確地位,努力為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添磚加瓦。
紮實有效地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是我國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發展到現階段的必然要求。對聯文化,不僅富有自身的文學魅力,且萃詩詞曲賦之精華,以其雅俗共賞、短小精悍、客群廣泛等長處和優勢,屹立於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林,在文化強國建設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經過我們上下一致、不遺餘力的努力,我們已經爭取到了作為黨的宣傳教育工作正規軍、主力軍、常規軍的位置,全國聯界一定要看重這個位置,用好用足這個位置,決不能缺位、虛位和讓位。明確地位,提高自覺性,增強使命感,對於繁榮發展楹聯文化,具有綱領性的戰略意義。
中央《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這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任務,並要求“一切文化產品、文化服務和文化活動,都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積極人生追求、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各級楹聯組織和廣大楹聯愛好者,一定要自覺把培育、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今後楹聯工作的中心任務,作為對聯創作的主題,為之鼓與呼,為之添磚加瓦。
(二)實現創建楹聯文化城市工作重點由量至質的轉變。
在全國開展創建楹聯文化城市的活動,要持之以恆,實行“充實、鞏固、提高”的方針,把工作重點逐步由數量的增加轉變到質量的提高上來。“充實”,就是消除楹聯文化城市的地區“空白”,充實分布面。“鞏固”,就是克服“牌子到手,工作放鬆”的現象,鞏固現有創建成果。“提高”,就是繼續培養最佳楹聯文化城市,提高整體發展水平。
(三)爭取楹聯教育進校取得實質性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要傳承和弘揚這份包括楹聯在內的寶貴文化遺產,就必須從娃娃抓起。精典格律詩詞已列入中國小語文課本,京劇也已被教育主管部門明文規定進入學校。目前,對聯教育進入學校雖初具規模與聲勢,但仍處於自發階段,不具有全局性和規範性。要下大力氣在這個問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爭取將楹聯教育列入語文教學大綱,將精典名聯列入語文教材,將對聯基本知識列入語文考試內容。這項任務的關鍵,是取得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明確支持。
(四)不斷壯大聯墨藝術的創作隊伍。
聯墨藝術是對聯藝術與書法藝術結合之稱謂。經過近些年的大力提倡,從事聯墨藝術的隊伍不斷壯大,今後五年,要進一步提升整體水平,培育一批聯墨雙修的人才。這方面要再上一個台階。認識上要樹立聯墨同興的觀念,普及上要探索聯墨同教的模式,宣傳上要開展聯墨同展的活動。
(五)建設高質量的楹聯文化惠民工程。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堅持面向基層、服務民眾,加快推進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全國正在投入財力、物力、人力加強文化惠民工程建設,這為建設楹聯文化惠民工程提供了極好的機遇。楹聯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設,不要刻意另起“爐灶”,而是要爭取融入其他文化惠民工程建設之中,與之隨影相伴,尤其是在對現有名勝古蹟楹聯進行梳理、整頓的同時,注重在亭台樓閣、寺廟祠宇、特色民居等的建設項目中,充實楹聯元素,畫龍點睛。
(六)繼續開展多種形式的楹聯文化活動。
社會團體有沒有影響力,是通過“活動”來體現的。活動搞得生氣盎然,就有活力。對聯文化活動經常化,要致力於三個結合。一是,與重大時事結合。例如,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香港回歸20周年、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4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等,要在紀念活動中彰顯楹聯的魅力。二是,與傳統民俗結合。在一些重大的民俗活動中穿插楹聯活動。三是,與主流媒體結合。通過大眾媒體舉辦征聯大賽、開展楹聯活動。
(七)堅持探索楹聯文化產業發展道路。
這個問題已經引起全國聯界的關注,也累積了一些寶貴的經驗。但,尚未形成氣候、形成規模。今後五年,要在這方面取得突破,突破口就是商品新春聯。商品春聯市場規模很大,涉及千家萬戶,然亟待整治。這方面,要抓住中宣部統一部署每年開展一次海內外新春聯徵集活動的機遇,吸引民眾、帶動民眾、感召民眾、宣傳民眾,逐步形成徵集新春聯、印製新春聯、銷售新春聯“一條龍”,進而規範春聯市場,提高春聯的文學藝術質量,也為楹聯文化產業的發展拓開思路。
(八)繼續讓楹聯文化占領宣傳陣地。
要充分運用各地、各級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多種宣傳手段,使對聯的語言、思想、意境通過視覺、聽覺深入人們的心靈,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過程中薰陶、教化、激勵,發揮對聯文化的凝聚、潤滑、整合作用,實現對聯文化的價值。
(九)切實加強各級楹聯學會基礎建設。
學會要有凝聚力、吸引力、影響力、戰鬥力,就要常抓不懈地加強學會的自身建設。一是,加強組織建設,繼續積極慎重發展會員,日益壯大楹聯隊伍。二是,加強思想建設,提倡克己奉公、無私奉獻精神。三是,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堅持辦公規範化。四是,加強作風建設,按照中宣部關於“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要求,實幹興聯,務實為民。五是,加強班子建設,這是學會基礎建設的重中之重,而班子建設的核心是團結,要視團結為生命,重視團結,維護團結,堅持團結。
各位代表,我們面臨著偉大的時代,肩負著光榮的使命,任重道遠。讓我們繼續發揚中國楹聯學會的優良傳統,務實創新,團結奮進,把楹聯寫在黨旗上,融進中國夢,進一步發揮黨的宣傳教育工作正規軍、主力軍、常規軍的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檔案之二

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
(常治國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日)
各位代表、各位來賓:
經過充分的籌備,在中國文聯的領導和關懷下,在各地楹聯組織和聯友的支持下,在廣東觀音山管委會和廣東省楹聯學會的承辦下,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如期在風景優美的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召開了,讓我們共同表示熱烈的祝賀。
孟繁錦會長生前十分關切這次大會,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個月中,以其重病之身,多次召開籌備會議,具體策劃各個細節。我們今天能順利召開七代會,也正是孟會長精心安排的結果。
孟會長是我們聯界的一面旗幟,是中國楹聯學會名符其實的中興之主,聯壇泰斗。我們一定要遵循他所開創的成功之路,開拓前進。
我們衷心希望,通過全體代表的努力,把這次七代會,開成“講求大團結、追求大楹聯、謀求大發展”的大會,為中國楹聯文化發展史再留下光輝的一頁。

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檔案之三

閉幕詞
(蔣有泉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日)
同志們:
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已接近尾聲。這次大會的勝利召開和圓滿落幕,是中國文聯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國各級楹聯組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體代表通力合作的結果,也是廣東觀音山管委會和廣東省楹聯學會精心協辦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七屆理事會,向以上各方,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這次大會審議並通過了上屆理事會的工作報告,通過了新章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領導機構,完成了預期的全部任務。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祝賀大會圓滿成功!
當前,楹聯文化事業方興未艾,形勢十分喜人。我們要以這次大會為新的起點,高舉聯旗,沿著孟繁錦會長和其他老一輩楹聯家的足跡,把楹聯寫在黨旗上,把楹聯寫進中國夢,讓楹聯在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大顯身手,更創輝煌!

中國楹聯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檔案之十

中國楹聯學會第七屆理事會名單
理事(按姓氏筆畫排序共235人):
卜用可、於濯非、馬學林、馬駿祥、井緒東、文師華、方放、方留聚、
牛書友、王綱、王健、王衛民、王傳玉、王啟讓、王忠堂、王國仲、
王振林、王曉喻、王雪森、王登科、王新波、王福昌、王翼奇、鄧柔剛、
付貴寧、馮偉、馮廣鑒、馮修齊、盧曉、葉子彤、葉良中、葉善勝、
寧志光、申士海、皮治洪、石印文、龍開勝、喬中興、仲新、任德堅、
伊德爾夫、劉太品、劉興君、劉年新、劉達求、劉榮根、劉振炎、劉盛超、
劉景龍、劉福海、孫英、孫幼明、孫超、孫滿倉、孫模志、安立、安學森、
朱慶文、朱汝略、朱森林、湯潔、祁明規、祁茗田、陽光、何小平、
何建安、何樹華、何登榮、餘子牛、余小偉、余其平、余庭良、余德泉、
吳雪、吳鳳鳴、宋領、宋鳳洲、宋自凡、岑寂秋、張忍、張力夫、張山松、
張宏明、張卓夫、張國英、張坤山、張奇陽、張鐵京、張維忠、張鄂生、
張銅彥、張海生、張斌禮、張登奎、張筱曼、李文龍、李文鄭、李永輝、
李岩選、李明忠、李青葆、李俊和、李家群、李培雋、李敬忠、李敬寅、
李福林、李福祥、李嫦莉、楊先國、楊祈西、楊克炎、楊克輝、楊明臣、
楊憲金、楊振生、楊斌儒、汪紹良、沈一丹、沈禮森、肖良平、肖常藻、
谷萬祥、谷建林、鄒紅、鄒宗德、鄒繼海、陳平、陳健、陳超、陳錕、
陳文增、陳偉明、陳守敦、陳麗榮、陳治中、陳聯合、陳新劍、陳錫波、
周文舉、周永紅、周偉貽、尚佐文、岳慶久、易武興、林山、林向陽、
林啟龍、羅熾、羅永嵩、羅春生、羅積勇、范志民、郟雲海、鄭元通、
鄭文詠、鄭東升、鄭運旺、姜玉峰、婁義釗、宮寶安、封崇長、胡豪、
胡永平、胡志毅、胡春奎、胡獻軍、胡福利、荊向海、賀宗儀、趙武、
趙英、趙勇、趙發洪、趙永生、趙玉森、趙國柱、鐘方林、鐘寶勝、
柳清芬、倪進祥、唐占鰲、唐景明、容啟東、徐鋒、徐志剛、徐豫生、
塗光雍、秦志法、袁莉君、賈志敏、郭琪瑩、錢來忠、陶大明、高寶玉、
高寶慶、高樹軍、崔仰霞、崔栓龍、康斯馨、梅仕燦、符中文、鄂明爾、
黃太茂、黃洪波、黃鐘麟、龔聯壽、傅小松、彭一超、景常春、曾慶炳、
曾光明、曾慶炳、焦萬利、程經華、舒貴生、董吉順、蔣力華、蔣有泉、
覃務波、韓邦亭、韓星明、魯曉川、楚石、樓立劍、解福山、靳軍民、
廖鐵星、蔡洪光、譚和平、潘濤、潘家農、顏振卿、薛淵、薄松濤
常務理事(按姓氏筆畫排序共128人):
於濯非、井緒東、文師華、方留聚、牛書友、王衛民、王啟讓、
王忠堂、王曉喻、王新波、王福昌、王翼奇、馮廣鑒、馮修齊、
盧曉、葉子彤、寧志光、申士海、皮治洪、龍開勝、仲新、
劉太品、劉興君、劉年新、劉慶華、劉榮根、劉振炎、劉盛超、
劉景龍、劉福海、孫幼明、孫滿倉、安學森、朱森林、祁茗田、
何登榮、余其平、余庭良、余德泉、吳雪、宋鳳洲、岑寂秋、
張忍、張山松、張卓夫、張國英、張坤山、張海生、張維忠、
張鄂生、張銅彥、張筱曼、李文鄭、李永年、李有生、李俊和、
李培雋、李敬忠、李敬寅、李福祥、楊先國、楊克輝、楊明臣、
楊憲金、楊振生、楊斌儒、沈一丹、肖良平、鄒宗德、鄒繼海、
陳健、陳超、陳偉明、陳麗榮、陳聯合、陳錫波、尚佐文、
易武興、羅永嵩、羅春生、羅熾勇、郟雲海、鄭文詠、姜玉峰、
宮寶安、封崇長、胡豪、胡永平、胡春奎、胡獻軍、胡福利、
荊向海、賀宗儀、趙英、趙勇、趙發洪、趙永生、趙玉森、
趙國柱、鐘寶勝、倪進祥、唐景明、容啟東、徐志剛、塗光雍、
秦志法、賈志敏、錢來忠、陶大明、高寶慶、康斯馨、梅仕燦、
鄂明爾、龔聯壽、彭一超、蔣力華、蔣有泉、覃務波、韓星明、
魯曉川、解福山、靳軍民、廖鐵星、蔡洪光、潘濤、潘家農、
顏振卿、薛淵
會長:蔣有泉(法定代表人)
副會長:葉子彤、李培雋、鄒繼海、劉太品、肖良平、張海生、胡福利、
潘家農、陳健
秘書長:蔣有泉(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