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與蘇聯影響(1956-1960)(中國文學與蘇聯影響)

中國文學與蘇聯影響(1956-1960)

中國文學與蘇聯影響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文學與蘇聯影響(1956-1960)》是2011年7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荷蘭)佛克馬(D.W.Fokkema) 。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文學與蘇聯影響(1956-1960)
  • 作者:(荷蘭)佛克馬(D.W.Fokkema) 
  • 譯者:季進 聶友軍
  • ISBN:9787301190111
  • 頁數:259頁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7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叢書名:當代文學史研究叢書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與蘇聯影響(1956-1960)》講述了:必須把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文學看做一個全新的現象,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既沒有游離於外國影響的範圍之外,也不是本土傳統的自然產物。它迥異於蘇聯的、西方的以及中國傳統的文學表達,是一個前所未有的事物。
《中國文學與蘇聯影響(1956-1960)》是歐洲的中國文學研究的經典之作,一直深受歐洲漢學界的推重。作者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提出及稍後年代(1956-1960)的中國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為研究對象,系統深入地探討了這個時期中國文學與蘇聯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全書以時間的遞遷為經,以中國文壇大事為緯,穿插中蘇文學之交,以大量的史料和實證的立場,梳理歷史線索,細針密線地編織成一部斷代的中國當代文學斷代史。

作者簡介

作者:(荷蘭)佛克馬(D.W.Fokkema) 譯者:季進 聶友軍 編者:程光煒
D.W.佛克馬(D.W.Fokkema,1931-),現任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名譽主席,歐洲科學院院士,荷蘭烏得勒支大學榮休教授。主要著作有《20世紀文學理論》、《文學史,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知識與責任》等。

圖書目錄

中譯本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歷史的梳理
第一節 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第二節 延安的批評:丁玲、艾青、蕭軍等
第三節 戰爭及戰後年代:胡風
第四節 趙樹理與周立波
第五節 第一次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1949)
第六節 周揚、蘇聯文學與第二次文代會(1953)
第七節 俞平伯和《紅樓夢》
第八節 馮雪峰和胡風
第二章 對知識分子的新政策(1956年1月——4月)
第一節 周恩來、毛澤東、郭沫若論知識分子問題
第二節 作協第二次理事會會議:周揚與茅盾的講話
第三節 全國話劇觀摩演出會
第四節 紀念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對典型的解釋
第三章 非史達林化(1956年4月一1957年2月)
第一節 國際政治背景
第二節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陸定一的講話
第三節 高期望與不同的反應
第四節 批判,不是為幽默而幽默:何遲與王蒙
第五節 對傳統的關註:紀念活動與毛澤東詩詞
第六節 對蘇聯新思想的非官方反應
第四章 雙刃劍(1957年2月——6月)
第一節 毛澤東論人民內部矛盾和整風運動
第二節 對雙百方針範圍的討論:陳其通和茅盾
第三節 關於現實主義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國際論爭
第四節 五月至六月初早謝的“百花
第五節 “社會主義時代的現實主義”遭到否棄
第五章 反右運動(1957年6月一1958年2月)
第一節 修正主義,主要的危險
第二節 文學大辯論始末
第三節 “丁陳事件”與馮雪峰
第四節 艾青與其他遭再批判者的反抗
第五節 追隨者與獨立作家
第六節 赫魯雪夫文學理論受到肯定
第六章 大躍進(1958年3月一1959年12月)
第一節 人民公社與“不斷革命”
第二節 革命的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
第三節 民眾文藝創作運動和詩歌形式問題
第四節 文藝與物質基礎的新關係:周來祥的解釋
第五節 盲目樂觀主義的需要:對巴金等人的批判
第六節 對帕斯捷爾納克與愛倫堡的批判
第七章 第三次文代會及其前奏(1960年1月一8月)
第一節 後史達林時代的正統性
第二節 人道主義與藝術“永久價值”:對巴人的批判
第三節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
第四節 雙重真實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中國文學的實質與變化
第二節 中國對蘇聯文學與文學理論的態度
譯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