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炳輝

宋炳輝,男,1964年生於江蘇啟東市,復旦大學博士,師從賈植芳和陳思和教授。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院副院長等職。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文學研究院教授,《中國比較文學》副主編,比較文學和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導師。 主要從事比較文學和中外文學關係、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宋炳輝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64年
學術兼職,獲得榮譽,主要著作,專著,編著,主編叢書,譯著,參編著作,主要學術論文,代表作介紹,

學術兼職

學術兼職包括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兼青年委員會主任、上海比較文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理事等。上海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獲得榮譽

1994年獲“上海市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稱號;
1999至2010年多次獲“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獎”;
參與撰寫的《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獲2001年上海市高校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教委優秀文科教材2002年一等獎;
論文《弱勢民族文學的譯介與中國現代文學的主體建構》獲2007年度“當代作家評論獎”;
專著《弱勢民族文學在中國》獲中國高教學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優秀著作獎(2010);
批評選集《想像的旅程》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表彰獎”(2010)等。

主要著作

專著

1,《新月與夜鶯——徐志摩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4年;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年;
香港:花千樹出版社,2001年;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修訂版。
2,《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參與),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3,《都市子夜的呼號——茅盾與上海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4,《網路文化與網路文學》,(學術對話錄),濟南:友誼出版社,2002年
5,《方法與實踐:中外文學關係研究》,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6,《一個中國知識分子的肖像:賈植芳畫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7,《中國現代翻譯文學史(1898-1949)》(參與),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
8,《弱勢民族文學在中國》,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9,《追憶與冥想的誘惑》(評論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
10,《想像的旅程》(評論文集),長春:吉林出版集團 2009年

編著

1,《20世紀中國文學精品》(副主編,5卷本),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2,《老舍印象》(主編),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3,《辜鴻銘印象》(主編),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4,《徐志摩作品賞析》(主編),海南:海南出版社,1998年
5,《新編大學寫作》(副主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6,《朱自清散文經典》(主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7,《大學語文試驗教程》(副主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8,《王蒙研究資料》(主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9,《中國當代文論選》(副主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

主編叢書

1,《中國現代作家傳記叢書》,第一輯先推出4卷:
丁玲(丁言昭)、端木蕻良傳(孔海立)、蕭紅傳(葛浩文)、錢鐘書傳(張文江)、《徐志摩傳》(宋炳輝),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12月;
第二輯包括:《沈從文傳》(張新穎)、《張愛玲傳》(宋明煒)、《馮至傳》(張輝)、《包天笑傳》(欒梅健)、《郁達夫傳》(方忠)等。
2,《當代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文庫》,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輯包括丁爾蘇、王寧、王曉平、樂黛雲、劉象愚、孫景堯、嚴紹璗、楊乃喬、陳思和、孟華、趙毅衡、饒芃子、曹順慶、謝天振等14卷。

譯著

1,《伍爾夫日記選》(【英】維吉尼亞·伍爾夫著,翻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7年
2,《漢語詩學:1917年以來的理論與實踐》【美】奚密著,翻譯,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2008年

參編著作

其他參與著作與參編教材:
1,《夏天的審美觸角》(陳思和主編),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
2,《人類精神自畫像》(陳思和主編),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
3,《文學中的妓女形象》(陳思和主編),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0年
4,《創造中的美》(孫正荃主編),北京: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5,《中國小說描寫詞典》(殷海國主編),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6,《現當代詩歌名篇賞析》(合作),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年
7,《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讀》(全國自考統編教材),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1999年
8,《中國當代文學史》(中央電視大學統編教材),北京:中央電大出版社,2000年
9,《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央電視大學統編教材),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年
10,《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自考題典》(自學考試教參),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0年
11,《新時期文學概說1978—2000》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師培訓教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12,《談話的歲月》(陳思和主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13,《中外比較文學名著導讀》(樂黛雲主編),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主要學術論文

1, 《兩代人的追求:以王蒙和張承志為例》,文學評論家,1986年第1期
2, 《文化的命運和人的命運:論王蒙〈活動變人形〉》,上海文論1987年第1期
3, 《寬容背後的激情——論王蒙創作的自我超越》,當代作家評論1987年第2期
4, 《柳青現象的啟示——重評〈創業史〉》,上海文論 1988年第2期
5, 《李平易小說漫評》,當代作家評論1989年第2期
6, 《追憶與緬想的誘惑——評魏志遠的小說》,萌芽雜誌1994年第1期
7, 《50—70年代蘇聯文學在中國的譯介》,中國比較文學1994年第2期
8, 《民間的意義及其限制:兼論知識分子的價值取向》,上海文化1995年第1期。
9, 《面對苦難的現身說法:論張煒三部長篇小說》,當代作家評論1995年第5期。
10,《對抗現實的一種方式——大雪小說閱讀札記》,當代小說 1995年第11期。
11,《作為無政府主義者的巴金》,書城 1995年第6期。
12,《<紅日>與中國當代戰爭小說》,上海第二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13,《徐志摩在接受西方文學中的錯位現象辨析》,中國比較文學 1999年第3期。
14,《在邊緣凝視:殷惠芬小說評論》收《上海五十年文學批評叢書·作家論卷》華東師大1999年11月
15,《新中國的穆旦:翻譯與創作》,當代作家評論2000年第2期
16,《曾經滄海後的超越:穆旦的晚年詩作》,文學報2000年2月24日3版
17,《懷舊的姿態與悖論》,文學報,2000年6月1日,收《網路時評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18,《20世紀中外文學關係研究與比較文學學術空間的拓展》,中國比較文學2000年第4期
19,《網路給文學帶來什麼》,文匯報2000年12月9日。人大複印資料2001年第1期全文轉載。
收《網路時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20,《反思歷史,探索新路:陳思和教授對比較文學研究的探索與思考》
中國比較文學2001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21,《網路文學是一把雙刃劍》,收上海作協編論文集《世紀末的中國文壇》華東師大版2001年5月。
22,《弱小民族文學的譯介與中國文學的現代化》,中國比較文學2002年第2期
23,《文學媒體的轉換與中國當代文學的轉型》,文藝理論研究2002年第3期
24,《在中國意識的闡釋中揭示世界性因素》,中國比較文學2002年第3期
25,《論網路時代的比較文學》,中國比較文學 2002年第4期
26,《與作家陳村對談網路文學》,作家 2002年第10期
27,《論翻譯文學的雙重主體》,比較文化與比較文論2002年第2輯
28,《徐志摩日記的發現及其價值》,文匯讀書周報2002年4月26日。
29,《比亞斯萊的兩副中國面孔》,譯文2002年第5期。社會科學報2002年9月16日轉載。
30,《對話:網路的超文本、互動性與人性》(與嚴鋒合作),南方文壇2002年第1期。
人大書報資料中心《現當代文學文摘》摘轉
31,《時代文化壓力與文體規範的變異——關於“潛在寫作”文體特點的一種探討》,
天津師大學報2003年第2期
32,《文化的邊界到底有多寬:跨語際研究的啟示》,中國比較文學2003年第四期
33,《米蘭·昆德拉的中國之行》,譯文 2003 年第5期
34,《對話:網路時代的批評與學術》(與郜元寶等合作),上海文學 2003年第1期
35,《世界語與弱小民族文學的中譯》,中國比較文學2004年第1期。
36,《論中外文化交往中的世界語運動》,杭州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37,《漢語資源的發掘與現代翻譯文學》,華僑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38,《關於西方的中國形象的對話》(與周寧合作),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第2期
39,《變奏與致意:在創造中延續和展開的文學經典——論昆德拉對狄德羅的戲仿》
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第1期
40,《一份雜誌,一個學科:<中國比較文學>雜誌20年回顧》,中國比較文學2005第3期
41,《開在故鄉的不知名花朵——泰戈爾與上海》,文匯報,2006年5/25日。
42,《理論的生成語境、跨文化輻射和本土問題意識》,中國比較文學2006/4期。
43,《還原具體歷史情境,拓展社團研究空間》,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第6期。
44,《開放的經典教育與新世紀文學》,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45,弱勢民族文學的影響接受與中國文學的主體建立,當代作家評論07/3期
[韓國]中國現代文學第40號07/3
46,王安憶的世界文學視野及其文學觀念,當代作家評論07/3期
47,跨文化時代比較文學的挑戰和機遇,文匯讀書周報07/2/21
48,《聖天門口》的史詩品格及其倫理反思,文藝爭鳴07/3期
49,20世紀下半期弱勢民族文學在中國的譯介,中國比較文學07/3期
50,季進的才情與學術個性,當代作家評論07/4期
51,四分之一世紀的榮耀:馬爾克斯在中國,譯文07/4期
55,《紅日》論,文藝爭鳴07/10期
56,做老師的兩種境界:讀莊札記,文匯報07/9/10
57,還原具體歷史情境,拓展社團研究空間,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07/3期
58,跨文化語境中的文學經典——在上海大學文學院的講演,收入《詩與思》,上海:學林出版社07/1
59,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第1卷第2輯,高等教育出版社07/3
60,民族意識與世界意識的糾纏——從對泰戈爾接受看中國現代文學思潮, 復旦大學學報2008第1期.
61,試論跨文化的文學經典,蘭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62,從比較文學到翻譯研究——關於譯介學的對話(合作),渤海大學學報2008年第2期
63,歷史紛應多視角 背景廣宜放眼量,中國現代文學叢刊2008年第6期
64,立場、方法與途徑——關於中外文學關係研究的幾點思考,跨文化對話,2008第4期
65,所有的一切,都從寫實開始:評陳占敏的長篇小說《金童話》,文藝爭鳴2008第11期
66,斯人已去 精神長存——賈植芳先生對比較文學的貢獻, 中國比較文學2008年第2期
67,把神韻化進形式,讓形式表現神韻——徐志摩的文學翻譯,東方翻譯2009年第1期
68,30年來中外文學關係研究綜述,重慶大學學報(社哲版)2009年第1期
69,中外文學關係研究的主體立場及方法芻議,跨文化對話2009年第26輯
70,從穆旦到查良錚:翻譯作為一種特殊的表達,東方翻譯2010年第4期
71,韓少功的翻譯與我們的昆德拉,東方翻譯2009年第2期(12月)
72,中國作家與裴多菲的格言詩,東方翻譯2010年第1期
73,作為翻譯家的賈植芳,東方翻譯2010年第2期
74, 王蒙的翻譯活動及其語言才華,東方翻譯2010年第3期
75,東歐的意義及其東歐文學在中國的影響與接受,中國比較文學2010年第4期
76、周立波的翻譯及其外國文學視野,東方翻譯,2010第5期
77、讓世界了解中國人民——多語作家葉君健的翻譯與文學活動,東方翻譯,2010第6期
78、 The Reception of East European Literature in Modern China, Neohelicon , Kluwer Online & Springger,2011

代表作介紹

1,《想像的旅行》
本書為作者的文學評論文選,收入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學與文化和中外文學關係方面的論文28篇。共分四個專輯。第一輯為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的個案批評;第二輯是文學思潮、文學現象和文學史演變的考察;第三輯是對網際網路媒介的出現和普及對文化和文學所引發的一系列變與不變因素的探討;第四輯則從中外文學關係的角度,討論中國現當代文學發生髮展的外來資源,以及中外文學關係研究的相關問題。在跨文化交流的歷史語境中理解和闡釋中國現當代文學,是作者著力企及的論述目標。本書30萬字,由吉林出版集團責任有限公司2009年3月出版。
2,《弱勢民族文學在中國》
《弱勢民族文學在中國》一書共分八章,有史述,有論述,有個案分析。全書共25萬字,由陳思和教授作序。本書整體性地描述了弱勢民族文學在中國的譯介狀況,並開拓性地對晚清以來中國主動式地輸入弱勢民族文學做整體性地研究,以探討中國現代文學主體性的生長,乃至中國現代文化主體性的生長。本書還選取泰戈爾和米蘭·昆德拉兩個個案,做專章深入的分析。泰戈爾處於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間,認同西方又反抗西方,對“民族概念”解構的同時又形成新的“民族主義”觀點,以此為線索,揭示1924批判泰戈爾文化立場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矛盾處境。對於米蘭·昆德拉,作者更注重對李歐梵和韓少功兩人推介昆德拉的文化動因的解析,以及昆德拉小說表述政治與性的文學獨特性的揭示,呈現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文化啟蒙的源流、方式和特質。在研究方法上,《弱勢民族文學在中國》中兩個個案分析,融合了文化研究的某些思路和方法。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
3,《追憶與冥想的誘惑:中國現代文學論集》
本書是作者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文選,選取作者相關領域的20篇代表性論文,分縱論和現當代作家兩編,其中包括“潛在寫作”、“網路文學”、“區域文學研究”、“翻譯文學”和“文學的民間立場”等相關問題的討論,以及巴金、茅盾、曹禺、老舍、徐志摩、穆旦、王蒙、張承志、張煒等現當代作家的評論。“我從比較文學的角度切入中國現代文學,給我這幾年的思考和以後探索帶來許多幫助,也使我的工作重心逐漸轉向中外文學關係研究,它啟發我更多地從民族文學的交往和關係的對照研究中,逐步祛除原有的中國現代文學認知的“自然而然”的迷障,從歷史的還原努力中辨析出這一學科在具體文化情境中的建構方式。” “我要說的是,我在這些寫作於不同年代的文字之間,真切地看到了自己在從學之路上走過的蹣跚腳步,如沙灘上的足跡,歪歪斜斜,深深淺淺,我看到了不同時期的學術思潮、理論派別在這些文字中隱隱約約的顯現,看到自己生命歷程的不同階段的困惑、體驗、情感傾向在其中的折射。同時,我似乎看到了自己於這個學科乃至整個學術歷史的某種關聯。” 全書共20萬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4,《方法與實踐:中外文學關係研究》
本書為有關中外文學關係研究論文的選編結集,是作者多年來從事中外文學關係教學和研究的結果,反映了作者對這一研究領域思考的變化和展開。本書將這些論文按照從理論、方法、到具體實踐的三個層次進行編排:第一部分,文學關係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探討;第二部分,外國文學思潮和作家在中國的譯介和影響研究;第三部分,中國作家對外來影響的接受和創造研究。這23篇論文,歷年來陸續發表於相關專業學術期刊,其中17篇論文發表於核心期刊。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5,《都市之夜的呼號:茅盾與上海文化》
本書為《20世紀文化名人與上海》叢書之一。本書將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翻譯家和文學及社會活動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茅盾與上海這個現代都市之間的關係,分三個時期展開論述:初居上海(1916—1925):交錯在政治與文學之間的人生選擇; 再居上海(1925-1929):從革命漩渦中分離出來的人生反省;三居上海(1930—1948):子夜時分呼喚黎明的人生追求。力圖通過對歷史史實的甄別、爬梳和分析,勾勒出茅盾在上海34年漫長生活中的個人成長與這座現代城市發展變遷的聯繫:一方面,多元文化的上海為茅盾提供了生存發展和施展才能的舞台,另一方面,他又在複雜的歷史情景中,經歷了身心的矛盾、彷徨和選擇,並以其特有的信念抱負和艱苦勤勉的努力,為這座現代城市乃至整個民族的現代政治、文化和文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甚至難以替代的貢獻,由此反映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與現代城市和民族現代化之間的雙向互動關係,該書由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6,《新月下的夜鶯——徐志摩傳》
本書為《20世紀文化名人傳記叢書》之一,是新時期較早的徐志摩評傳之一。它“完全擺脫了多年盛行的以政治功利主義觀念對歷史人物指手畫腳的老套數,以一種嚴正的歷史主義態度,把傳主放在一定的歷史環境之下來認識,從他的生活經歷、生命追求、他所創造的文學世界上來著眼,著重研究徐志摩是以怎樣的生存方式活了那么短短的35年,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中國新文學建設和詩歌創作,增添了什麼有個人獨特價值的東西,以及為什麼在他離開這個世界60多年以後,他的作品為什麼仍然那么具有藝術魅力,風行不衰”,被稱作一部“以豐富的史實、誠實的心態和瀟灑的筆觸所描繪的真實的人生記錄,是一個具有自己歷史價值的逝去的生命的載體”(賈植芳語)。該書於1993年12月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之後重印5次。另外,還有台灣業強出版社1994年繁體字版,香港花千樹出版社2002年繁體字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