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制史

中國官制史

《中國官制史》是2006年1月1日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韋慶遠、柏樺。本書分別敘述了自古以來至1949年中國諸種重要典章制度的發展變化,同時考察了必然要受到各時期國體和政治體制統率和制約的各種單行制度。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官制史
  • 作者:韋慶遠,柏樺
  • ISBN:7806276823
  • 頁數:417頁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出版時間:2006-1-1
  • 開本:大32開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依據政治制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內涵,梳理和總結了中國政治制度形成和發展的過程,藉以在洞悉政治制度“來龍”的基礎上,把握“去脈”,使新的論述有所依憑,紮實跟進。本書在闡述一般規律的同時,重點分析其特殊性;在敘述制度的同時,重點分析其利弊和特點,進行動態的研究,拓展和豐富政治制度史的內容。全書內容充實,資料豐富,語言生動,是適用面寬而具有很高學術價值的教材。

編輯推薦

該書從巨觀、動態、大歷史的角度,全面系統地分析介紹了四千多年中國國家行政職官制度的產生、發展和演變。它薈萃了作者數十年來研究政治制度史之心得,堪稱是一部職官制度史的總結性著作,其中導論、王權與皇權、中樞機構、地方官制、胥史和幕僚諸章尤為精彩。全書文字流暢、簡明易懂,是一部具有豐富知識容量、極高學術品位的概論學術專題史讀物。

作者簡介

韋慶遠: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任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客座研究員,著有《明清史新析》、 《明代黃冊制度》、《清末憲政史》(合著)等多部,主編有《中國政治制度史》大學教材、《清代全史》第四卷及清史資料多種。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節 研究官制史的意義和方法
第二節 中國官制史的特點
第一章 中國官制的形成和發展
第一節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
一、三皇
二、五帝
第二節 原始社會出現的官制萌芽
一、原始氏族組織
二、部落聯盟組織
第三節 中國古代官制的發展略程
一、早期國家的官制形成
二、爭霸時期的官制發展
三、皇權專制制度下的官制變化
第二章 王權和皇權制度
第一節 王權制度
一、王權制度形成過程
二、王權的體現形式
三、對王權的制約
第二節 霸主和集權制度
一、霸主的出現和體現權力的形式
二、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和君權的體現形式
第三節 皇帝制度
一、作為王朝最高首腦的皇帝
二、皇帝的名位制度
(一)皇帝的名號
(二)皇帝的名位
(三)皇帝名位制度的特點
三、皇帝的許可權和行使方式
(一)皇權的行使方式
(二)保證皇權行使的組織機構和君臨之術I
(三)皇權的運用
(四)皇帝制度的特點
第四節 王位和皇位繼承制度
一、王位繼承——嫡子繼位制度的確立
二、皇位繼承——保護和防範措施
(一)皇位繼承制度的發展
(二)選立皇位繼承人的標準和條件
(三)維護皇位繼承的保護和防範措施
第五節 皇權的變態形式——外戚和宦官專權
一、後宮制度與外戚政治
(一)后妃制度
(二)女官制度
(三)后妃專權與外戚政治
二、宮省制度與宦官政治l
(一)宮省制度
(二)宦官組織的形成和發展
(三)宦官專權的政治局面
第三章 中樞輔佐機構
第一節 貴族輔政的職官和輔政制
一、夏商周三代貴族輔政的職官和輔政制
二、秦漢以後早期國家的輔政職官和輔政制
第二節 宰相開府施政的官制和輔政制
一、宰相開府施政輔政制的形成和發展
二、宰相開府施政輔政制的運作方式及特點
第三節 宰相機構參議的官制和輔政制
一、帝宮層次與中外朝官
二、宰相機構參議輔政制的沿革
第四節 宰相聽命擬旨輔政制
第五節 清末責任內閣的官制和輔政制
第六節 輔政制度的發展規律及其特點
第四章 中央政務機構和主要職官
第一節 戰國以前的國家政務機構
第二節 三公九卿與中朝官尚書的政務機構
第三節 公省監台卿衛的政務機構
第四節 以《周禮》為本的政務機構
第五節 以三省六部為核心的政務機構
第六節 諸使差遣負責制的行政管理結構
第七節 “因俗而治”的行政管理機構
一、民族傳統管理機構
二、以統治民族為主導的管理機構
第八節 以一省制為核心的政務機構
第九節 以六部為主體的政務機構
第十節 晚清的中央政務機構l
第五章 司法和監察機構
第一節 司法機構
一、中央司法機構
二、地方司法行政
第二節 監察機構
一、中央直接控制的監察機構
二、各級政府部門的監察機構
第六章 軍事制度
第一節 兵役制度
一、郡縣兵役制
二、謫罪兵役制
三、招募兵役制
四、世襲兵役制
五、發奴為兵制
六、民壯兵役制
第二節 軍事編制和管理體系
一、軍事編制
附表
二、兵種配置
三、軍事管理體系
四、軍事刑罰
第七章 財政制度
第一節 財政收支
一、賦稅制度
二、徭役制度
三、土貢制度
四、財政收支
第二節 財政機構
一、中央財政機構
第三節 經濟機構
一、先秦經濟機構的形成
二、秦以後的經濟機構
第八章 地方官制
第一節 歷代疆土和地方行政區
第二節 行政區名稱的由來及級別變化
第三節 各行政區的官吏設定
一、先秦地方行政管理體制
二、秦以後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
(一)省的主要長官和官府機構
(二)道的主要長官和官府機構
(三)路的主要長官和官府機構
(四)府的主要長官和官府機構
(五)州的主要長官和官府機構
(六)郡的主要長官和官府機構
(七)縣的重要長官和縣衙機構
(八)基層行政組織
第四節 少數民族地區的官制
一、西域都護和民族校尉
二、羈縻府州和都護府
三、土官制度和改土歸流
四、蒙藏地區的特別管轄
第九章 文教衛生等機構
第一節 文教機構
第二節 天文曆象機構
第三節 圖書管理和編撰機構
第四節 醫藥衛生機構
第十章 胥吏、幕僚和家人
第一節 胥吏
第二節 幕僚
第三節 家人
第十一章 職官管理制度
第一節 官吏選拔制度
一、先秦的官吏選拔制度
二、秦以後的官吏選拔制度
(一)薦舉制度
(二)科舉制度
(三)徵辟制度
(四)蔭襲制度
(五)其他入仕途徑
第二節 任用制度
一、任用種類
二、任用方法
三、任用限制
第三節 考課和獎懲制度
一、先秦的考課和獎懲制度
二、秦以後的考課和獎懲制度
(一)考課期限
(二)考課內容和標準
(三)考課行政
(四)獎懲制度
第四節 等級和俸祿制度
一、等級制度
二、俸祿制度
第五節 休假、退休和撫恤制度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