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貌

中國地貌

中國境內不僅有常見的構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而且有現代冰川和古代冰川作用遺蹟、凍土和冰緣作用現象、沙漠和戈壁等,還有在一定氣候條件下,反映特殊岩性的石灰岩地貌和黃土地貌。中國地貌種類的多樣、典型,是世界其他國家難以相比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貌
  • 分類:構造地貌、河流地貌、海岸地貌
  • 例如:黃土高原的黃土
  • 黃土顆粒成分:粒徑小於0.1毫米的粉砂
黃土高原介紹,島嶼介紹,

黃土高原介紹

黃土高原的黃土,在早更新世堆積的,即所謂午城黃土,只在某些塬區,如隰縣的午城、陝北的洛川等地,有所出現。分布在廣大的黃土塬、梁、峁地區的是中更新世的離石黃土(見離石縣)和晚更新世的馬蘭黃土。離石黃土含有若干紅色條帶,即褐色型古土壤層,又稱紅色黃土,厚度很大,分布很廣,覆蓋在岩石山地之間的各種地形上,構成塬、梁、峁的物質主體。馬蘭黃土顏色灰黃,質地鬆軟,厚度不大,卻罩蓋在所有塬、梁、峁上面,並散布在一些石質山地的坡麓、甚至山頂上。
中國地貌
關於中國黃土的成因,尚屬有爭論的問題。由於黃土分布地域很廣,不同地區的黃土,其物質來源,搬運運力,堆積環境,理應不盡相同。對黃土高原的黃土,多數人認為其物質來源於西北廣大的沙漠地區,運送動力是風,堆積環境是有流水作用的。其理由是:
① 黃土高原的黃土覆蓋層的分布高度,其變化趨勢取決於下伏古地形面的總傾斜方向,海拔可從1800~2000米下降到400~500米,沿途隨分水嶺與河谷的高低,忽起忽落,並非一平整的傾斜面。黃土在石質山地坡麓上的覆蓋高度,斷續相連,隱約有一條所謂“黃土線”,但是黃土線的高度,西端的高於東端,西坡的高於東坡,北坡的高於南坡;黃土線並非黃土分布的上限,在它以上的山坡,甚至接近海拔3000米的呂梁山山頂,仍出現片狀黃土。
②黃土堆積厚度的地域變化,其趨勢是從西北向東南,由薄變厚,再由厚變薄,呈條帶狀分布。六盤山與呂梁山之間的渭河北山以北的董志塬與洛川塬一帶,黃土最大厚度達到180~200米。
③黃土顆粒成分,相當均一,粒徑小於0.1毫米的粉砂與粘土平均可占98.7%;而且自西北向東南,粗粉砂(粒徑0.1~0.05毫米)逐漸減少,粘土(粒徑小於0.005毫米)逐漸增多。黃土的礦物成分,輕礦物(比重小於2.90)含量一般可占礦物總量的90~96%,其中以石英和長石含量占絕對優勢,表明各地黃土在礦物種類上及其含量分配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④厚度最大的中更新世離石黃土,普遍夾有七、八層至十多層古土壤層,古土壤層產狀多向現代的乾支河谷和較大溝谷作相向的彎曲或傾斜。古土壤層是黃土堆積間歇時期的古地面,其起伏與今天地面形態大體相似。
⑤黃土高原的岩石山嶺之間,在六盤山以西堆積了甘肅群,以東堆積三趾馬紅土,它們都經過上新世晚期與早更新世初期的強烈的流水割切,其所形成的古地面起伏,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黃土堆積期間及其以後的谷間地的塬、梁、峁與乾支河谷、較大河谷的形態。黃土多次的堆積,只能緩和嶺谷之間的地勢高差,填滿了一些較小的溝谷,較大的水系沒有遭到嚴重的打亂,流水作用只有時強時弱的變化,始終並未中斷。
黃土的溝谷發育過程,反映流水侵蝕作用在時間上的變化。現代的乾溝溝谷絕大多數孕育於中更新世黃土溝谷中,兩者的谷形差不多是疊套的。現人為數眾多的沖溝溝谷幾全是馬蘭黃土堆積以後形成的,在人類歷史時期,特別在農業興起以來,由於不合理的利用土地,破壞了原先的植被與土壤,造成現代加速侵蝕,即快速的大量的水土流失。
喀斯特(岩溶)地貌 中國碳酸鹽岩分布很廣,但喀斯特地貌發育最完美的是在西南地區,即廣西、貴州、雲南和川東、鄂西、湘西一帶,因為這些地區在相當長的地質時期處在濕熱的氣候環境之下。
廣西過去和現在都屬熱帶型氣候,碳酸鹽岩分布很廣,而且多屬厚層的石灰岩和白雲岩,喀斯特地貌非常發育,大致可分四種類型:一是峰叢,山體巨大,頂部為分割的峰林,基部彼此接聯,相對高度可達500~600米,峰叢之間有溶蝕窪地、漏斗、落水洞等。二是峰林,形狀如圓柱或錐體,溶洞極為發育,有“無山不洞”之稱,如桂林的七星岩、蘆笛岩等,溶洞長達數公里,高有數十米。三是孤峰,即分散的、孤立的峰林,相對高度一般在50~100米。孤峰之間,地表有串珠狀的落水洞,地下常有暗河。四是殘丘,丘體低矮,星散在喀斯特平原與谷地上。這四種類型反映喀斯特發育從不成熟到更成熟的不同階段。
黔中、黔南和滇東高原上,碳酸鹽岩分布面積與厚度亦都較大。這些地區目前屬亞熱帶型氣候,在高原面未抬升的新第三紀時則為熱帶型氣候,喀斯特地貌是當時氣候條件下發育起來的。一般情況:在海拔2000米或2000米以上的高原面上主要是溶蝕小窪地、漏斗和落水洞等以及散布其間的一些低矮的峰林和石林,石林分布於路南、宜良、東川、彌勒、羅平一帶,其中以路南石林最著名。在海拔1000~1500米的地面上,則以大型溶蝕窪地、矮小的丘陵或石林為特徵,大型窪地中有許多落水洞和漏斗,它們成連串分布,其地下往往是暗河。貴州南部向廣西盆地降落的斜坡地帶,地下水運動以垂直方向為主,高大的峰叢往往伴以深陷的圓窪地,地表河流多半轉入地下。
黔北、鄂西、川東、湘西一帶,碳酸鹽岩分布亦廣泛,但多屬複雜的褶皺構造,地表出露的碳酸鹽岩與非碳酸鹽岩成條帶分布,因而較前述地區的喀斯特發育較弱。然而,在靠近長江、烏江地帶,由於地面向河谷傾斜,地下水垂直循環旺盛,所以溶蝕窪地、漏斗、落水洞等的密度和深度都很大,水流往往從出水洞注入河流〔見中國的喀斯特(岩溶)〕。
海岸地貌 中國海岸類型,根據海洋所接觸的陸地形態,可以概括為平原海岸與山地丘陵海岸。此外,還有生物海岸(見中國的海岸)。
杭州灣以北的平原海岸從第四紀以來都是沉降的,山東、遼東半島及杭州灣以南的山地丘陵海岸都是上升的。平原海岸下降的幅度,根據海岸帶的第四系厚度,一般變化於300~400米到500~600米。山地丘陵海岸上升的數字,比較難以確定,估計最大上升幅度總在200米以上。即第四紀以來,由陸地構造變動而產生的海岸升降最大幅度至少有800米。 由冰期與間冰期交替所引起的海面變動,就世界範圍而論,也不過一百數十米。所以整個第四紀的海岸帶的水平移動範圍,仍然取決於構造升降運動。然而就全新世的海岸帶變化而論,冰後期海面的回升幅度就具有重大的作用,因為,如以最近一次冰期的最盛時間起算,冰後期也只有2萬年左右。即使外在構造變動很活躍的海岸帶,升降幅度亦很有限。現代海岸輪廓大體上處在距今前6000年左右以來較穩定的高海面與陸地的接觸界上。正因如此,山地丘陵海岸,由於海面上升大於陸地上升,海水侵入,造成岬灣相間的海岸線;平原海岸,由於陸地下降敵不過河流輸出大量泥沙的填充,使海岸線仍然向海伸展(見中國歷史時期海岸線的變遷)。
中國島嶼,按其成因可歸為三類:一類是與大陸或大陸架的地質構造直接有關係的基岩島,除台灣島和海南島以外,還有若干面積較小的群島,如渤海海峽中的廟島群島,由30多座島嶼組成;浙江東南海岸外的舟山群島,由1339座島嶼組成;珠江口外的大萬山群島(見珠江口外群島),由150多座島嶼組成;台灣海峽的澎湖列島由64座島嶼組成;以及台灣島東北海岸外的釣魚島列島,由釣魚島、黃尾嶼、赤尾嶼和南小島、北小島等組成。

島嶼介紹

另一類是河流河口的沖積島,亦稱沙島,如長江口的崇明島、長興島和橫沙島等,珠江口的一些沙島,台灣島西海岸外的幾列沙島。
第三類珊瑚礁島,分布於南海中。分為島、沙、礁、灘4種,其含義是,成陸已久,海拔較高的,稱之為島;成陸不久,海拔較低,一般高潮不被淹沒的,稱之為沙;高潮淹沒,低潮出露的,稱之為礁;低潮不露出海面的,稱之為暗沙;水深較大,距海面20~30米的,稱之為暗灘(見中國的島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