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畫

中國國畫

國畫即中國畫,簡稱“國畫”,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國畫大致可分為;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瓜果、翎毛、走獸、蟲魚等畫科;有工筆、寫意、鉤勒、設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設色又可分為金碧、大小青綠,沒骨、潑彩、淡彩、淺絳等幾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國畫
  • 簡稱:國畫
  • 類別:傳統造型藝術之一
  • 分類:人物,山水、界畫、花卉等
技法,表現形式,用筆六要,名作鑑賞,

技法

主要有構思、構圖、用筆、用墨、設色、收拾等方面,其中用筆用墨為最基本的技法。
構思——又叫立意,即作畫之前的形象思維過程。
構圖——即六法中的“經營位置”,又叫置陳布勢等。亦即畫面各種物象的位置、比例、墨色等的安排。
用筆——即六法中的“骨法用筆”,有線描、勾勒、皴、擦、點染,筆用中鋒、逆鋒、藏鋒、露鋒、拖筆、 破點等。
用墨——經歷代畫家發展有:焦、濃、重、淡、清、退、埃、宿等各種墨色,運用時須各得其所。又有潑 墨、破墨(即濃淡相生)等具體技法。
設色——白描:不設色,全用線條表現,或僅以淡墨、淡水色稍加渲染。重彩:一般指工筆重彩、勾勒填色、大青綠等。淡彩:以墨色為主調,敷以淡彩色。沒骨:純用色彩畫,並不勾線。(純用墨點染,不溝勒的亦叫沒骨。)
收拾——畫成以後再作整體收拾,使全畫最後達到氣韻生動的境界。
筆墨:
中國畫表現形象的基本手段。張彥遠說:“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石濤說:“夫畫者,形天地萬物者也,舍筆墨其何以形之哉。”我國歷代畫家在長期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筆墨技法和創造技巧。
設色:
即六法中的“隨類賦彩”。不同的色彩賦不同的感情,畫家往往用色彩來表達他的感情。中國畫常用的顏色有墨、藤黃、石黃、土黃、胭脂、洋紅、硃砂、朱膘、赭石、花青、石青(可分頭青、二青、三青等三種)、石綠(也分頭綠、二綠、三綠等三種),白粉等。但基本顏色只有紅、黃、藍三種,即洋紅、藤黃和花青。把上面的顏色加以配合,可以調出許多種顏色來。
墨彩:
工筆花鳥畫中配彩法的一種。即對形象勾線或不勾線,完全用墨的濃淡來表現的叫墨彩。墨彩以淡雅為佳,因它用濃墨的面積不宜過大、過多,因為重墨多易使畫面產生沉濁之感,但亦不能淡而失神,要使濃淡相宜,才具有清新神韻的效果。
淡彩:
工筆花鳥畫中配彩法的一種。即先墨彩的方法把對象畫到八九分,然後用淡薄的色彩稍作渲染的叫淡彩。淡彩要做到色不礙墨、墨不離色,既能融合一體,又能顯示墨的韻味,才能產生一種淡雅、樸素的效果。
粉彩:
工筆花鳥畫中配彩法的一種。在表現方法上多用於勾染和沒骨。在顏色運用上以植物顏色和白粉為主,以水彩和淡薄的礦物質色為輔。粉彩勾線切忌用一色的濃墨,而要施淡墨為主。因為墨絲過濃和粉彩相併,則容易顯得枯僵,缺乏妍麗。調粉的色彩不宜過厚,但也不能太淡薄,過淡則無神,要做到薄中見厚。粉彩用粉是重要關鍵。粉和色要用到暈化自然,不露粉痕,不顯料氣,乾淨滋潤,才能發揮粉彩鮮明嬌麗的特點。
重彩:
工筆花鳥畫中配彩法的一種。重彩勾勒勾染的方法,並以服務態度和物質色為主,因用色比較厚重,所以色感較富麗帶有裝飾性稱為重彩。重彩渲染要作到薄中見厚,厚中生津,染不露痕,深淺自然。切忌髒、花、斑、枯、火、膩等。這些毛病多出於順序不對,用筆不輕順,用色過厚或厚薄不勻。清王石谷自謂“學習青綠三十年,方得青綠之法”這雖然有些誇張,但其經驗說明了渲染設色並非易事。

表現形式

中國國畫 - 筆墨表現形式 有白描、工筆、寫其細部,整個畫面純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白描——用細線勾畫出物象輪廓及其細部,整個畫面純用墨色。有的再加淡墨渲染。
工筆——勾勒細膩精巧的叫工筆,工即工整工細之意,敷色也層也渲染,顯得渾厚濃重。
寫意——只寫物象的大意,用筆簡練流暢,筆墨自然,不用色的寫意畫,又稱“水墨畫”。
勾勒著色——亦稱“單線平塗”。它用筆先勾出物象邊線,中間用墨或用色平塗。
粗細相間——亦稱“兼工帶寫”。它比工筆要粗,比寫意要工。
粗中有細——如花草畫得粗,但繞花飛動的小蟲、蝴蝶、或蜻蜓等則畫得很細。
沒骨法——一般不用墨線勾輪廓。
潑墨法——是沒骨法的擴展,用大塊墨色,再運用自然形成的濃淡,加上較細的筆道,有的地方還露出飛白,這樣才見精神。
界畫——一部或大部分用直尺畫墨線組成的畫,主要表現莊嚴雄韋的建築物,如宮殿、廟宇、樓閣、亭台、水榭等,以及整齊精緻的家具陳設等。
線描:
中國民族繪畫的主要造型手段。是構成中國畫民族風格的一個要素。線描是運用線的輕重、濃淡、粗細、方圓、轉折、頓挫、虛實、長短、乾濕、剛柔、疾徐等不同的筆法來表現物象的體積、形態、質感、量感和運動感的一種方法。它不著顏色,有時可有一些淡墨來略加渲染,具有獨特的表現形式和造型規律,並富有韻味。用線的變化,要與造型的形式美緊密相連。其線或剛健、或婀娜、或輕靈、或凝重,由於用筆多變遂產生極為豐富的感覺。中國畫用線造型的歷史悠久,通過歷代畫家的長期實踐和不斷地創造,積累了大量的極為豐富的線描技法經驗,僅畫人物衣褶的描法就有“十八描”。用線描來造型的特點是清晰、簡練、富有裝飾性,可以完美地刻劃各種現象,表現出千變萬化的各種物象的新的生命。
白描:
中國畫中完全用線條來表現物象的稱“白描”。白描有單勾和復勾兩種。用線一次成的單勾。單勾有用一色墨勾成的,也有根據不同對象用濃淡兩種墨勾成的,例如花用淡墨勾,葉用濃墨勾。復勾是先用淡墨全部勾好,然後根據表面具體情況決定復勾一部分或全部。復勾的線不能依原路的線刻板地重疊地勾一道。復勾的目的,是加重質感和濃淡的變化,使物象顯得更有神彩。復勾的線必須流暢自然,更防止受原線路的約束,否則復勾的線很易呆板。物象的形、神、光、色、體積、質感等關係就靠線條來表現,從某咱意義上說來,它比別的畫法更不易掌握。白描要特別注意“樸素簡潔”、“概括明確”的特點。在構圖上的取捨力求單純,對虛實、疏密要偏重於對比較強烈的安排,層次要分明,線上的處理上要帶有裝飾性、旋律性,防止碎亂、呆板、鬆散等毛病。
沒骨:
國畫表現技法之一。就是不勾輪廓線,而完全用墨或色渲染成的叫沒骨。沒骨畫法有渲染、點染兩種。沒骨渲染:對形象不用線勾輪廓,用層染或混染,以墨或色把形象渲染而成的叫沒骨渲染。渲染時要注意清潔和用水的分量,在前後形體重疊處的明暗,不要模糊不清,可以空出一絲水路,沒骨渲染重鮮嫩,畫幅宜小。沒骨點染:先在筆上調好墨或色的濃淡,然後以一筆或幾筆點出形象的各個局部而完成之。沒骨點染有粗細之分,細緻的在工筆花鳥中常用來表現草蟲、小花、小草和枝梗等。較粗的則是兼工帶與的主要表現方法。明呂紀常和工筆翎毛結合運用,造型生動。齊白石常用點染和工筆草蟲結合表現,也雖開生面。
皴法:
國畫表現技法之一。早期山水畫的主要表現手法,是以線條勾勒輪廓,然後敷色。隨著繪畫的發展,為了表現山石樹木的脈絡紋路和(凸凹),因地質的結構不同,表現在山嶽的外形上也各不相同。皴法的種類很多,一般有(1)披麻皴、(2)亂麻皴、(3)芝麻皴、)雨點皴(雨雪皴)、(8)彈渦皴、(9)荷葉皴、(10)礬頭皴、(11)骷髏皴、(12)鬼皮皴、(13)解索皴、(14)、亂柴皴、(15)牛毛皴、(16)馬牙皴、(17)斫 皴、(18)點錯皴;(19)豆瓣皴、(20)刺梨皴(豆瓣皴之變)、(21)破網皴、(22)折帶皴、(23)泥里撥釘皴、(24)拖泥帶水皴、(25)金碧皴、(26)沒骨皴、(27)直擦皴、(28)橫擦皴等。
墨法:
古人說“墨即是色”,濃淡水墨可代替各種色彩。用墨要有濃淡乾濕,只乾不濕太瘠枯,只濕不乾太臃腫,濃淡乾濕結合起來,變化多,生動而有氣韻。用墨之法:一般有焦墨、積墨、破墨、擂墨等。焦墨是一種磨得極濃的墨,用焦墨的旁邊須有濃淡墨為之暈渾,否則焦墨孤立,難見筆意。積墨:用濃墨和淡墨連敷幾次,有一種深厚的味道。破墨:先用淡墨上紙,趁濕用濕墨加上,化出奇紗的韻味。擰在紙上捺轉,略似魚鱗,由濃漸淡,
參差不齊,謂之擂墨。所以用墨和用筆不分不開的。

用筆六要

國畫表現技法之一。一要自然有力,切忌呆滯。二要變化而有聯繫,要將粗、細、濃、淡、長、短、橫、直、乾、濕、輕、重根據物象參差需用,既有變化,還要互相聯繫。三要蒼老而滋潤,蒼老就顯出含蓄的筆力,用筆光滑就顯得雅嫩,過於蒼老亦易枯燥,故須在蒼老中滋潤,也就是乾濕並用。四要松靈而凝鍊,松靈比自然更進一步,要活潑輕鬆有生趣,切忌油滑、輕浮,輕鬆之中要有重厚,凝練是一筆畫去到盡端有回鋒。五要剛柔相濟,即在輕柔中有骨力。所謂“線棉裹鐵”才能穩厚,剛健的鋒中要參以巧運,“扛鼎中有嫵媚。”故一筆中要能剛健婀娜兼有之。六要巧拙互用,用筆樸質顯得老實,故要在巧筆中夾幾筆拙,在拙筆中夾幾筆巧,應巧拙互用,方為得法。

名作鑑賞

</strong>
《遊春圖》</p>  《</p> </p> 《五牛圖》唐代畫家韓滉 作。畫五牛於一長橫幅上。五牛的體態神情,無一雷同,各牛的姿勢真切生動,筆墨簡勁,色調自然,畫出一種樸實的田家風味。《唐朝名畫錄》評他“能畫田家風俗、人物、水牛,曲盡其妙。” 《簪花仕女圖》</p> 《簪花仕女圖》唐代畫家周昉作。用筆樸實。氣韻古雅。畫面描繪仕女們的閒適生活。她們華麗奢艷在庭院中遊玩,動作悠閒、拈花、拍蝶、戲犬、賞鶴、徐行、懶坐、無所事事,侍女們持扇相從。其賦色技巧,層次明晰,面部的暈色,衣著的裝飾,都極盡工巧之能事。輕紗的透亮鬆軟,皮膚的潤潤光澤,都畫得肖似,表現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藝術技巧和概括能力。
《遊春圖》
中國國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