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

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

《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是張世欣著,2010年9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主要講述了中國古代思想道德的教育發展史。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
  • 作者:張世欣
  • ISBN:9787308079693
  • 頁數:345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9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這裡迴響著五千年中華思想道德文明的時代進行曲與教育交響詩;這裡展現了從黃帝開始一代代人以人文化成天下的巨幅教育畫卷;這裡記錄了在浩瀚的歷史資料中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的執著與真誠;這裡宣示了一個思想道德教育者幾十年來對傳統經驗的細心解讀與深沉思考……
歷史的價值不僅在於揭示以往的軌跡,更在於指示未來的走向,任何創造未來的偉舉都需要歷史智慧的有力支撐。汲取先人的思想活力與教育智慧是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大廈的基礎。

作者簡介

張世欣 (1940- ),原名張世鑫,浙江義烏人。1963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中文系。浙江師範大學教授。主講《思想政治教育學》、《領導科學》等,曾獲浙江省政府教學獎,浙江省教育廳教學獎、科研獎。曾被推選為浙江省政協委員、金華市人大代表。曾發表《中華文化“和”觀念辨析》、《才耶、學耶、識耶?時乎、運乎、命乎?——析駱賓王個性特徵》、《辨析“沉默的螺旋”》等論文多篇,曾主編《師範生思想道德修養》等教材兩部,已出版專著有《鬼谷先生與說服技巧》、《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規律論》、《師道觀的解讀與重構》、《思想教育規律論》等九部。

目錄

緒論 天人之際與古今之變的教育推究
第一節 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研究的意義
第二節 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歷史發展軌跡
第三節 中國古代思想道德教育史的研究思路
一編 思想道德教育的自覺性尋繹
第一章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第一節 思想道德教育理念的原始表述
第二節 樂、舞、教的原始演繹
第三節 三大崇拜中的教育朦朧
第四節 “群居和一”追求中的教育需要
第五節 黃帝:使民心歸一、萬邦和合的教育始祖
第二章 堯舜禹、夏商的重德、敬神教育
第一節 從以德聚民到以天制人的教育嬗變
第二節 以身示範教育的原始雛形
第三節 神道設教的運行機制
第四節 思想道德意識泛性傳播體系的形成
第五節 箕子:思想道德教育理論思維的源頭
第六節 思想道德教育混沌中的創意
第三章 西周“敬德保民”教育
第一節 從尊天向重人轉換的思想革命
第二節 “敬德保民”的教育綱領
第三節 “禮樂教化”的教育體系
第四節 剛性機制與柔性運行
第五節 周公:以天下歸心為後世教育範式的創造者
二編 思想道德教育的多元性競爭
第四章 春秋戰國時期百慮一致的教育活力
第一節 全民參與的多元性教育格局
第二節 百家異教的開放性教育體系
第三節 張揚人本意識的共向性教育主題
第四節 百家“眾持”“殊途”的教育運行活力
第五節 以理論爭辯推動思想擴散的時代性格
第五章 儒家“天下有道”追求與其“助君教化”功夫
第一節 儒家思想道德教育理論體系之崛起
第二節 孑L子“天下歸仁”的教育追求
第三節 孟子“善教得民”的教育呼喚
第四節 苟子“化性起偽”的教育指向
第六章 道家“人法自然”思想與其柔性教育
第一節 道家思想道德教育理論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 唯道是從的教育綱領
第三節 “抱朴守真”的教育取向
第四節 “貴柔守雌”的運行規則
第五節 對教育異化的警覺
第七章 墨家“兼愛相利”追求與其“上說下教”主動
第一節 墨家思想道德教育潮的興起
第二節 “兼愛”“相利”的政治指向與社會理想
第三節 以實為務的教育理論體系
第四節 “上說下教”的教育主動
第五節 墨家思想道德教育的歷史價值
第八章 法家“以力生德”思想與其剛性教育
第一節 法家思想道德教育體系的形成
第二節 尊主富國的教育目標與社會理想
第三節 以力生德的教育導向體系
第四節 藉助“勢”、“術”的教育傳播
第五節 剛性特色與歷史價值
三編 思想道德教育的一元性追求
第九章 秦朝以法“壹教”的教育權威性營建
第一節 以法為宗的主導思想的形成
第二節 以法為教的教育體系構建
第三節 政治功利性的指導原則與目標指向
第四節 教育的剛性運行法則
第五節 秦朝教育留下的歷史思考
第十章 漢初黃老思想主導的民生第一教育
第一節 黃老思想統治地位的選擇與確立
第二節 以過秦反思為教育啟動力
第三節 民生第一的教育主題構建
第四節 因人之性的教育運行原則
第三節 教育的成功與軟弱的隱患
第十一章 漢武帝後漢朝“春秋大一統”的一元化追求
第一節 “大一統”教育綱領的提出
第二節 獨尊儒術的教育體系的構建
第三節 以“大道”“至論”相教的開闊思路
第四節 以教化為大務的有力舉措
第五節 “教立於上”轉換為“俗成於下”的成功
四編 思想道德教育的博大性探索
第十二章 魏晉南北朝儒玄佛道共時性教育
第一節 政治分裂,思想道德教育舉綱為難
第二節 多元共向的教育體系的形成
第三節 強枝弱乾,教育重心下移
第四節 以個性解放、生命珍重為教育主題
第五節 從強漢精神向盛唐意識的過渡
第十三章 佛教“愍念眾生”思想與其啟悟教育
第一節 佛教思想道德教育的興起
第二節 以空為始教育理念與眾生平等社會理想
第三節 人生太苦與心性本覺的對象觀
第四節 愍念眾生的教育主題
第五節 施行內心開悟教育
第六節 佛教的思想傳播與社會接受
第十四章 隋唐“三教圓融”向“先王之教”的轉換
第一節 從唐太宗到唐玄宗的教育導向的嬗變
第二節 從王通到韓愈的教育思想轉換
第三節 政治、倫理、文化目標共融的教育方略
第四節 開放務實的教育運行張力
第五節 貞觀政化的典範意義
五編 思想道德教育的精細化努力
第十五章 宋朝“一道德以同俗”教育
第一節 “道理最大”的教育思想根基
第二節 “一道德以同俗”的教育綱領
第三節 理學思想道德教育體系的崛起
第四節 教育踐行的深層化
第五節 “教之之道”研究的精細化
第六節 道德至上教育的功效甄辨
第十六章 遼金元“以儒治國。以佛治心”教育
第一節 以夏變夷的歷史進程與理學為宗的確立
第二節 “以儒治國,以佛治心”指導方針的提出
第三節 民風漢化教育的幾次思想變革
第四節 寬鬆性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圍
第五節 胡人風格濃重的教育特色
六編 思想道德教育維新性尋覓
第十七章 明朝“明刑弼教”以驅民從化
第一節 理學思想主導地位與以刑輔教方針的確立
第二節 明初對思想道德教育的強權制控
第三節 明中葉以重“人心”代重“天理”的教育變革
第四節 明後期“異端”思想的社會傳播擴散
第五節 淳化三風的教育指向
第六節 以刑輔教的教育得失
第十八章 清朝前期“教化為先”向“持盈保泰”的演變
第一節 “教化為先”主導思想的確立
第二節 聖諭廣訓展宣傳教育聲勢
第三節 思想教育向思想專制的蛻變
第四節 啟蒙思潮對傳統教化的衝擊
第五節 乾隆“持盈保泰”思想的教育異變
餘論 歷史回眸與理性思考
第一節 以人文“化成天下”的教育畫卷
第二節 歷史創造輝煌也負載沉重
後記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