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學博物館

中國印學博物館

中國印學博物館是由西泠印社籌建的我國第一座集文獻收藏、文物展示、學術交流於一體的印學專業博物館。濃郁的學術氛圍和宜人的自然風光相融合,使之成為一座國家級的園林式博物館。

博物館主體工程占地1300多平方米,與西泠印社社址相連相屬,總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自1999年開館以來,累計接待數萬人次,被闢為省、市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印學博物館
  • 類別:歷史博物館
  • 地點:杭州市西湖區孤山後山路10號
  • 館藏精品:“西泠八家”和“晚清六家”印章、《飛鴻堂印譜
  • 開館時間:1999年
  • 票價:免費
發展歷史,建築布局,作用價值,

發展歷史

中國印學博物館是由西泠印社籌建的我國第一座集文獻收藏、文物展示、學術交流於一體的印學專業博物館,1999年開館。

建築布局

正門西側赫然矗立著一尊高4.2米的漢白玉龍鈕巨印,邊款為已故西泠印社社長、著名佛學家、書法家趙朴初先生所題寫的七個大字“中國印學博物館”。
歷代璽印廳
由正門步入大廳,迎面是一扇花崗岩浮雕玄關,上面鐫刻著數枚細膩精緻、典雅富麗的印章,濃縮了印學三千年的歷史,這便是“歷代璽印廳”。一方方雕刻精美、古樸雄勁的印章,在蒙蒙的光線下,顯得更加神秘和悠遠。精品展示櫃和展示櫥窗卻分外明亮,恰如眾星烘托的“秦時明月”,使人置身於中國印學發展的時空長廊。隨著腳步的挪動,歷史從遠古的商殷時代開始流淌,那一件件彌足珍貴的實物,向人們娓娓訴說著印章伴隨著文字的出現,從捺印紋樣到作為憑信器物的演變過程,隨著歷史的變革,璽印在形制、印材、情趣及鑄鑿工藝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現出的迥異風貌。
流派印章廳
步入二樓的“流派印章廳”,這裡名家匯集,流派紛呈。有開一代印風的文彭何震;有以丁敬為代表的“西泠八家”和以鄧石如為代表的“皖派”;有“晚清六家”吳讓之吳昌碩趙之謙胡钁徐三庚黃牧甫等。
明清時代,由於作者審美追求、書法修養、刀法技巧的各異,遂形成了風格不同的印學流派,並各有千秋、各領風騷。印章藝術由此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同時,對古文字的研究和引用、印譜的集錄編纂,逐漸成為一種具有豐富內涵和獨立的藝術樣式——篆刻,與此相適應的印史、印學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發展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印學。在此過程中,“西泠八家”著力最大,也最負盛名。皖派大家鄧石如的崛起更令印壇氣象一新,他把篆書千變萬化之勢運用於篆刻,強調以書入印和刀法的流暢,並在印文篆法中摻以漢篆碑額題字,印風別具一格。他的精品代表作“江流有聲斷岸千尺”更是讓人讚嘆不已。
篆刻發展到“晚清六家”,已積蓄著創變的風雲,他們不趨時尚,追慕秦漢,揮毫落筆,舒捲自如,開一代印壇新風,余脈延及現代印壇。這其中,詩、書、畫、印無不精絕的一代宗師吳昌碩,稱雄於清末民初的印壇,把印學推向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他篆刻的十餘方田黃印在展示櫃中,引人注目,堪稱一絕,為海內外篆刻家所仰幕。
號稱“三百石富翁”的近代大畫家齊白石,強烈的個性創作如烈馬奔騰,江河傾瀉,質樸明快。他刻印常常是以單刀切入,大刀闊斧,酣暢淋漓。他所言“世間事貴痛快,何況篆刻”正是其創作心態的詮釋。
當你還沉浸於暝暝古意間,感慨方寸之間居然有如此斑斕、如此廣闊的無邊妙趣時,你已沿著古趣盎然的迴廊,依山傍勢一路而上,來到了修竹環繞、優雅恬靜的“遁庵”和“還朴精廬”。這兩處玲瓏別致的古建築,現已分別闢為“印材廳”和“印學廳”。
印材廳
“印材廳”內匯聚了金屬、礦石、陶瓷、動物、植物等五大類上百種質地的印材。壽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四大名石姿態各異、色彩瑰麗,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古代印章以金屬鑄鑿為主。唐宋以後,隨著書畫藝術的發展和文人士大夫的參與,治印多由文人篆印,工匠刻之。元末明初,由於以石為主的印材的普及和流行,印章的性質發生了變化,印材逐漸觸及牙、角、木等,開文人自篆自刻直接完成創作的先河,從物質上奠定了篆刻藝術的發展走向,並引發明清篆刻藝術的勃起。
印學廳
“印學廳”中,展示的是印譜的集輯和篆刻家們的印學論著,其中的《集古印譜》、清汪啟淑飛鴻堂印譜》、清陳介祺《石鐘山房印譜》等都是傳世最早的珍品。對印學的發展有著極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順著蜿蜒的石徑,登上孤山山顛的平台,極目眺望粼粼波光的湖面,湖面上二三帆影和數處小島。目光移向近處西泠印社內星羅棋布的50餘處景觀,樓館亭閣、摩崖石刻、印人塑像、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八百里湖山盡收眼底”。文泉池壁上“西泠印社”四個擎窠篆書,噴薄出秀雅的清芬,千年古藤伸展著書法的韻味,散落的石凳寫滿了印壇的滄桑。這自然風光與藝術境界的相互交融,便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
印泥製作工藝
走下平台,入“涼堂”小憩後,再去看看印泥製作工藝。展示廳內,一面巨大的開放式玻璃窗前,製作西泠印泥的流程示範,會使你對它產生無盡的興趣。印泥是印學實踐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千百年來,印泥伴隨著印人笑傲江湖。隋唐以後,簡牘完全廢止,公私文書一律用紙,用印的中介物“印泥”應運而生。西泠印泥,積百年之技藝,以色澤鮮艷,夏不滲油冬不凝固之特色,飲譽海內外。
西泠印社社史廳
穿“鴻雪徑”,過“山川雨露”,來到“柏堂”——西泠印社社史廳。西泠印社百年創業史與中國印學發展史緊密相連,書寫著近代印學史的輝煌。大量翔實的文史資料,述說著印社艱苦創業的歲月和譽為印社重鎮的驕傲。西泠印社是我國成立最早的著名印學社團,以篆刻書畫創作、研究的卓越成就和豐富的藝術收藏而蜚聲海內外,更以名家薈萃,人才輩出,為中外書畫藝術界所景仰。這裡有葉為銘丁輔之王福庵吳石潛等創始人的共同志向;有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朴初歷任社長的飽學經倫;有李叔同黃賓虹馬一浮潘天壽韓登安等印社精英風采……
此外,還有“印廊”、“印人書廊”、“吳昌碩紀念室”、“篆刻創作研究室”、“題襟館”、“仰賢廳”等景觀,無不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瀏覽之餘,怡情悅性。

作用價值

中國印學博物館以數千件實物,完整的序列,向人們展示了印學發展史及中國的印文化。印章,它從“信物的憑證”和“權威的象徵”,發展到篆刻藝術,歷經三千七百多年漫長的演變過程,如今已發展到了繁盛時期,在方寸之間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藝術享受。西泠印社在貫徹“保存金石,研究印學”宗旨的基礎上,為推動中國印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為推廣印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與普及,為提高杭州歷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和知名度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