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境內,是由第四紀冰川遺蹟、花崗岩地貌、高原湖泊、河流、火山地貌、沙地、草原、溫泉及高原濕地等景觀組成的大型綜合地質公園,公園總面積1343平方公里,由阿斯哈圖、平頂山、西拉木倫、青山、黃崗梁、熱水、達里諾爾、渾善達克和烏蘭布統9個園區組成。公園內自然風光獨特,生態類型多樣,民族風情濃郁。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內蒙古石林”,中國東部規模最大、發育最全、保存最完整的第四紀冰川地貌。

由達里諾爾園區、青園區、阿斯哈圖園區、渾善達克園區、西拉木倫閌區、熱水塘園區和黃崗梁園區、平頂山園區、烏蘭布統園區9個園區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
  • 地理位置: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
  • 面積:1343平方公里
  • 級別:世界級
  • 地理區域:大興安嶺山脈南端
  • 氣候帶:中溫帶大陸性氣候
歷史沿革,位置境域,地理環境,氣候特點,地形地貌,主要景點,阿斯哈圖園區,青山園區,黃崗梁園區,達里諾爾園區,康熙沐浴井,開發建設,

歷史沿革

2000年5月正式建立了旗級地質公園;
公園導覽圖公園導覽圖
2001年1月批准建立了赤峰市市級地質公園;
2001年7月經內蒙古國土資源廳批准建立了自治區級地質公園;
2001年12月經國土資源部批准,建立了國家地質公園;
2002年8月12日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揭碑開園;
2005年2月1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
2007年8月21日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揭碑開園。
2009年8月20日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的第一次評估。
2013年6月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的第二次評估。

位置境域

中國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赤峰市西北部,地處內蒙古高原與大興安嶺山脈南端山地和燕山山脈七老圖山脈的交匯地帶,地理坐標為東經116°30′00″—118°20′00″,北緯42°20′00″—44°10′00″。公園總面積1343平方公里。
中國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

地理環境

氣候特點

本區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短促溫涼,冬季漫長寒冷,晝夜溫差較大,年平均溫度為2—4℃,最低一月份平均氣溫-17℃,最高7月份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為200—400mm,無霜期為60—130天。該區海拔高,大氣透明度強,光照資源十分豐富,全旗年日照時數為2700-2950小時。風速年平均2.8-3.0米/秒。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

地形地貌

以古生代花崗岩形成的石柱林狀地貌景觀為特色,是“克旗型-石柱群花崗岩地貌景觀”的最早發現地與命名地。其他地質景觀尚有第四紀冰川遺蹟、花崗岩岩臼、槽台構造分界線、高原湖泊、火山地貌、沙漠、草原、溫泉及高原濕地等。達里諾爾湖位於西拉木倫河深大斷裂帶上,是在斷陷基礎上,又受玄武岩岩流堰塞而形成的內陸湖泊。達里諾爾火山群位於達里湖西北側,分布多個火山錐,類S!多樣,保存完整,是中國東部火山地貌的典型地區之一。平頂山園區有第四紀冰斗群。

主要景點

阿斯哈圖園區

“阿斯哈圖”是蒙古語,意思是險峻的岩石。她位於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北部,包括4個景區,面積25.78km2。在海拔約1700m的北大山綿延的山脊上分布著世界罕見的花崗岩地貌——阿斯哈圖石林。
石柱石柱
阿斯哈圖花崗岩石林地貌有兩個主要的特點,其一是花崗岩的層狀性。出露的花崗岩呈非常好的似層狀,十分類似於沉積岩層;其二是花崗岩的分布特徵,這類花崗岩石林主要分布在北大山的山脊上。
花崗岩石林的發育過程與該地區的地貌演化密切相關,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侵入-出露階段 阿斯哈圖花崗岩的侵入時代為晚侏羅世,距今約1.5億年。在經歷了大興安嶺的多次隆升和夷平之後,花崗岩出露於二級夷平面上。
冰川作用-石林雛形階段 第四紀時期,北大山地區廣泛發育山谷冰川。冰川對花崗岩的刨蝕和拔蝕作用,對原有地貌進行了強烈地改造,形成了冰斗、冰蝕窪地、刃鰭和角峰等冰川地貌。冰川在流動過程中,由於自身巨大的重量而對花崗岩產生了平行於地面的剪下力,從而導致了花崗岩中近於水平節理的發育。凡現今發育石林的位置,無一例外的都位於脊峰處,也正是冰川形成刃鰭或角峰的位置。這構成了花崗岩石林的雛型。
阿斯哈圖石林阿斯哈圖石林
風化作用-石林成形階段 形成於峰脊處的花崗岩石林雛形,在物理風化、化學作用和寒凍風化作用下,各種裂隙沿十分發育的節理逐漸擴大,並在重力作用下逐漸分解、崩塌,形成稜角分明的單個石牆、石柱等。強烈的風蝕作用使稜角分明的石林不斷圓滑,整體呈渾圓狀。由於迎風面所受到的風蝕遠強於背風面,所以石林大多具有一面凹一面凸的特點。繼續的風化作用可使得花崗岩石林進一步崩塌或倒塌,石林逐步變矮,並最終消亡。

青山園區

青山園區位於克什克騰地質公園東部,包括關東車景區和青山景區,面積37.13km。形成於1億多年前的花崗岩在風蝕、重力等外力的長期作用下形成了關東車景區內形態各異的峰林地貌。而在青山景區面積約1000m平緩起伏的花崗岩石面上,分布著200多個呈橢圓形、圓形或不規則半圓形的岩臼,被稱作“九缸十八鍋”。它們形狀如臼如缸、如碗如匙、如鼓如盤、如杯如桶,全面展現了岩臼的不同發育階段,是至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好、類型最全的岩臼群。
岩臼群岩臼群

黃崗梁園區

黃崗梁園區面積113.14 km,以大興安嶺最高峰黃崗峰(海拔2036m)為中心,園區內保存了第四紀時期發育的多期冰川遺蹟,具有典型的山谷冰川地貌特徵。該園區處在蒙古植物、華北植物和東北植物區系的交匯地段,生物呈多樣分布,被譽為“多樣性植物的基因庫”。這裡山高林密,大約40餘種野生動物生存在這裡。

達里諾爾園區

達里諾爾園區面積645.45 km。園區內達里湖是內蒙古第二大內陸湖,有“中國的天鵝湖”之稱;湖泊南端的耗來河被譽為“世界上最窄的河流”。達里諾爾火山群位於達里湖西北側,分布各類火山口120多個,是東北九大火山群之一。這裡有寬廣遼闊的熔岩台地,突兀的火山口,保存完好的火山噴氣碟,大小不一火山彈,加之形態奇特的曼陀山花崗岩地貌,一望無際的貢格爾草原,砧子山岩畫和金長城遺址,形成了集湖泊、河流、沙地、草原、疏林景觀於一體的綜合園區。
湖泊湖泊

康熙沐浴井

熱水園區位於經棚鎮北30km處,溫泉分布面積約1km。史載清康熙皇帝曾到此沐浴,至今仍保留“康熙浴井”遺址。溫泉水中富含氟、氡等47種微量元素,水溫高達83℃。

開發建設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在公園範圍內分別建有4處博物館(陳列館),1處地質文化園,7處遊客信息中心,總面積達20000平方米。其中,博物館有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經棚鎮)、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達里諾爾園區)、渾善達克園區陳列館(沙地雲彬景區)、烏蘭布統園區陳列館(烏蘭布統園區)。
石林石林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位於經棚鎮,建成於2007年8月,建築面積8105m,博物館外觀呈水平條狀,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公園內獨特的花崗岩石林景觀特徵。它是中國目前面積最大、功能最全、技術最先進的現代化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館內設有地質遺蹟廳、生態環境廳、4D影院,標本陳列廳、遊戲廳、貴賓接待室、歷史文化廳和圖書館。通過圖片展示、文字說明、電子設備演示及實物等展示形式,將公園內豐富的地質遺蹟、優美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展現出來,充分體現了克什克騰的美麗與神奇。地質公園主碑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碑體放大150倍製作而成;博物館廣場為縮小的克什克騰旗版圖。該地質博物館作為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的縮影,是進行旅遊參觀和地質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