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儒學史

中國儒學史

《中國儒學史》是1998年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林祥。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儒學史
  • 作者:姜林祥
  • ISBN:9787540637552
  • 定價:¥28.70
  • 出版社:廣東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8年6月1日
  • 開本:大32開
作者點評,你如何和,作者介紹,所獲獎項,圖書目錄,

作者點評

對於儒家倫理精神乃至整個傳統文化進行價值選擇,我認為需要注意這樣幾個要點:一是要準確地把握傳統文化的精華,而不為其局限性所拘囿;二是要給精華的東西注入新的時代內容,而不是煞費苦心地復原歷史;三是要使接受下來的傳統精神內涵體現出新的社會關係和人際關係,而不停留於歷史的社會關係上;四是要在理論上作出新的價值詮釋,經過創造性的轉化,超越思想“原本”,而不拘守歷史賦予它的表征意義;五是要有利於現實社會的進步,而不是單純為了緬懷古代;六是要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而不能助長民族離異。如能滿足這幾點要求,就可以作好價值選擇。總之,對於傳統文化必須有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態度。那種一味不加選擇地尊崇和頌揚,或一味不加分析地排拒和否定,都不利於傳統文化的創新,它必然會窒息文化發展的生機。

你如何和

對於儒家倫理精神乃至整個傳統文化進行價值選擇,作者認為只要我們把握住改革創新和迎接挑戰這個立足點,傳統文化就一定能夠服務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定能夠建構起高於以往任何時代的現代文明,從而使中國儒學在新的歷史時代煥發青春。

作者介紹

姜林祥,一九四○年生,山東省東平縣人。一九六四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學院中文系。長期從事中國思想史、中國哲學史的教學和研究。現任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學院院長兼孔子研究所所長、教授。兼任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政策分會常務理事、山東孔子學會常務理事、山東哲學學會理事等。主編或與人合著有《孔子思想與當代社會》、《中國哲學史》、《孔子家教》、《武訓評傳》等專著和《走向新世紀的中國儒學》等學術論文三十餘篇。

所獲獎項

201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儒學史》(9卷本),榮獲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全國共56種)。
中國出版政府獎2008年由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設立,每三年評選一次,旨在表彰和獎勵國內新聞出版業優秀出版物、出版單位和個人,是我國新聞出版領域的最高獎項。
《中國儒學史》由北京大學湯一介、李中華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出版,是國內目前出版的資料最翔實、內容最豐富、體系最完備的中國儒學通史。此前,該書已經獲得北京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和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
此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2011年度入選成果《清代學術源流》(陳祖武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榮獲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鴉片戰爭前後今文經學的復興
第一節 晚清儒學危機的出現
第二節 常州學派的今文經學
第三節 龔自珍的經世致用思想
第四節 魏源“以經術為治術”的思想
第二章 太平天國時期對儒學的第一次衝擊
第一節 太平天國時期儒學的命運
第二節 洪秀全的反孔非儒
第三節 曾國藩的“衛道”與“扶持名教”
第三章 洋務派堅持的作為根本之“體”的儒學
第一節 洋務運動的興起與西學東漸
第二節 早期改良派的“變器衛道”論
第三節 張之洞與“中體西用”論
第四章 維新派堅持的作為變法指導思想的儒學
第一節 維新變法思潮的產生及其特點
第二節 康有為與儒學
第三節 梁啓超與儒學
第四節 譚嗣同的《仁學》與嚴復的中西文化觀
第五章 辛亥革命對儒學的第二次衝擊
第一節 民主革命思潮對儒學的衝擊
第二節 “國粹”派的儒學觀
第三節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與儒學
第四節 章 太炎與儒學
第六章 “五四”運動對儒學的第三次衝擊
第一節 辛亥革命後的思想文化變遷與帝制復辟
第二節 新文化運動及其對儒學的批判
第三節 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對“孔教”的批判
第四節 儒學獨尊地位的終結
第七章 新儒學的興起(上)
第一節 新儒學興起的歷史條件及其特徵
第二節 梁漱溟的新儒學思想
第三節 熊十力的新儒學思想
第四節 馬一浮的新儒學思想
第八章 新儒學的興起(下)
第五節 張君勱的新儒學思想
第六節 馮友蘭的新儒學思想
第七節 賀麟的新儒學思想
第八節 錢穆的新儒學思想
第九章 國民黨統治的官方哲學與儒學
第一節 戴季陶的“孔孫道統論”
第二節 陳立夫的“唯生論”
第三節 蔣介石的“力行哲學”
第十章 馬克思主義者對儒學的批判繼承
第一節 郭沫若的儒學觀
第二節 劉少奇對儒家倫理思想的批判繼承
第三節 毛澤東對儒學的批判繼承
第十一章 近代著名學者的儒學研究
第一節 孫詒讓的儒學研究
第二節 廖平的儒學研究
第三節 王國維的儒學研究
第四節 胡適的儒學研究
第五節 顧頡剛的儒學研究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