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物學會

中國作物學會

中國作物學會(Crop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CSSC)成立於1961年12月,是中國作物科技工作者和單位自願結成、依法成立的學術性、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掛靠在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的全國學會,經民政部批准的學術性社會團體。

據2018年12月中國作物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擁有20個專業委員會、分會,5個工作委員會。擁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作物學會,共有50個團體會員單位,2萬多名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作物學會
  • 外文名:Crop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 簡稱:CSSC
  • 創辦時間:1961年12月
  • 屬性:學術性、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 現任領導:理事長:翟虎渠
    秘書長:劉春明
  •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
  • 登記管理機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 統一信用代碼:51100000500001106N
  • 法定代表人:劉春明 
歷史沿革,組織體系,機構設定,組織會員,業務資產,建設成就,活動交流,報刊資源,人才培養,獎項設定,科學普及,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社團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1961年12月,中國作物學會在湖南長沙召開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正式成立。
1979年,中國作物學會在山西省太原市舉行的全國農業學術討論會期間進行換屆選舉,並組成了第二屆理事會。
1983年10月,中國作物學會在北京進行了換屆選舉,組成了第三屆理事會,隸屬於中國農學會。
1985年3月,中國作物學會被批准為國家一級學會,並成為中國科協的團體會員。掛靠單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
1988年4月,中國作物學會在中國農業科學院進行了換屆選舉,組成了第四屆理事會。
1994年4月,中國作物學會在北京農業大學進行換屆選舉,組成了第五屆理事會。
1998年4月,中國作物學會在中國農業科學院進行換屆選舉,組成了第六屆理事會。
2002年4月,中國作物學會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進行了換屆選舉,組成了第七屆理事會。
2003年,按照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要求,原掛靠單位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與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和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的育種研究部分進行戰略性重組而成立的國家非營利性研究機構,隸屬於中國農科院。重組後的掛靠單位名稱為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2006年10月,中國作物學會在雲南農業大學進行了換屆選舉,組成了第八屆理事會。
2010年9月,中國作物學會在瀋陽農業大學進行了換屆選舉,組成了第九屆理事會。
2014年10月,中國作物學會在南京進行了換屆選舉,組成了第十屆理事會。
2016年8月,中國作物學會第十屆第二次理事會召開。

組織體系

機構設定

  • 代表大會
中國作物學會最高權力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該團體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制定和修改會費標準;
(五)決定終止事宜;
(六)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 執行機構
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該團體開展日常工作,對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
(三)籌備召開下屆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決定分支機構或實體機構的設立、變更、註銷;
(七)決定獎勵表彰事宜;
(八)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九)領導該團體各機構開展工作;
(十)制定該團體內部管理制度;
(十一)決定該團體名譽或榮譽職務、稱號等事項;
(十二)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 機構設定
據2018年12月中國作物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擁有20個專業委員會、分會,5個工作委員會。
工作委員會
學術交流和編輯工作委員會
科普教育和科技諮詢工作委員會
國際學術交流工作委員會
青年工作委員會
組織工作委員會
-----------
專業委員會、分會
栽培專業委員會
大豆專業委員會
甜菜專業委員會
油料作物專業委員會
馬鈴薯專業委員會
大麥專業委員會
粟類作物專業委員會
甘蔗專業委員會
麻類專業委員會
甘薯專業委員會
醫用作物專業委員會
玉米專業委員會
特用作物專業委員會會
水稻產業分會
藜麥分會
小麥產業分會
燕麥蕎麥分會
分子育種分會
作物種子專業委員會
作物學人才培養與教育專業委員會
參考資料來源

組織會員

據2018年12月中國作物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擁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作物學會,共有50個團體會員單位,2萬多名會員。
中國作物學會地方學會(部分)
福建省糧油作物學會
山東作物學會
廣東省作物學會
廣西作物學會
四川省作物學會
吉林省作物學會
湖南省作物學會
參考資料來源
  • 會員種類
中國作物學會由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和境外會員組成。
  • 入會條件
申請加入該團體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該團體的章程;
(二)有加入該團體的意願;
(三)單位會員:與該團體業務有關並擁有一定數量科技人員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依法成立的有關學術團體。
(四)個人會員
1、普通會員:從事作物科研、教育、生產、推廣和管理工作,並取得本科以上學歷者。不具備本科以上學歷,但已取得中級以上技術職務,或在作物領域工作三年以上者。
2、高級會員:從事作物科研、教育、生產、推廣和管理工作,具有高級技術職務者。
3、學生會員: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在籍研究生和本科三、四年級學生。
(五)境外會員:對中國友好,有公認的學術成就,願意同該團體聯繫、交往與合作的境外作物科學工作者。
  • 入會程式:
(一)單位會員:由本單位向該團體提出入會申請,經該團體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討論批准。
(二)個人會員:由本人向所在省級作物學會或該團體(包括各專業委員會、分會)申請,經該團體審核批准,註冊成為會員。
(三)境外會員:由本人提出申請,提供個人簡歷,該團體兩名會員介紹,經該團體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審核通過並報中國科協批准。
(四)由該團體授權的組織工作委員會發給會員證。
  • 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單位會員和個人會員享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參加該團體的各項活動;
(三)享有優先或優惠參加該團體學術活動、獲得資料的資格;
(四)對該團體工作有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五)有退會自由權。
  • 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該團體的決議;
(二)維護該團體合法權益;
(三)完成該團體委託的工作;
(四)按規定繳納會費;
(五)向該團體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
  • 退會說明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該團體,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一年不交會費或不參加該團體活動,視為自動退會。
對觸犯國家刑律、有嚴重違反該團體章程行為、有嚴重職業道德問題的會員,經核實後,報請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批准取消會籍。

業務資產

  • 業務範圍:
(一)依照國家農業經濟與科技發展需求,組織開展中國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
(二)傳播科學思想,普及作物科技知識,推廣作物生產先進技術,提高勞動者科學素質。
(三)編輯、出版與作物科學有關的學術期刊、科技專著,技術資料和科普讀物等。
(四)接受政府部門委託,對作物科學發展戰略、政策和重大措施提供決策諮詢及合理化建議,進行項目論證承擔有關科技項目評審、科技成果的評估等。
(五)開展國際作物科技交流活動,加強與國際作物科技社團和科技工作者的聯繫,加強與港、澳、台的科技交流。
(六)開展會員服務工作,向黨和政府反映科學工作者的意見、建議和要求,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七)組織開展繼續教育,提高會員的知識、技能和創新水平。
(八)舉薦人才,推薦院士候選人,促進作物科技事業的發展。
(九)按照規定經批准開展“科學技術成就獎”的評選,以及對學會先進團體、先進工作者和優秀會員的獎勵表彰活動。
(十)舉辦與發展作物科學事業的相關活動。
(十一)承擔政府職能轉移和委託的工作。
(十二)建設志願者隊伍。
  • 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團體或個人捐贈;
(三)國家有關部門撥款或業務單位資助;
(四)在核准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銀行存款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建設成就

活動交流

  • 學術年會
2018年10月,由中國作物學會主辦的“2018年中國作物學會學術年會”在江蘇省揚州會議中心舉辦。圍繞“作物科學與鄉村振興”主題年會進行了大會報告、分會場報告、牆報交流、論文摘要交流及研究生論壇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交流內容涉及作物基因挖掘、基因編輯與分子育種,作物綠色發展與鄉村振興、作物生理生態與耕作栽培,作物遺傳改良、作物種質資源等專題。
  • 國際合作
據2018年12月中國作物學會官網顯示,學會已舉辦第八屆世界大豆研究大會、第三屆中日韓甘薯學術討論會、第七屆國際作物科學大會等國際會議。

報刊資源

中國作物學會主辦《作物學報》(月刊)、《THE CROP JOURNAL》(雙月刊)和《作物雜誌》(雙月刊)期刊;作為第二主辦單位,聯合主辦《麥類作物學報》(月刊)。
《作物學報》被美國《化學文摘》(CA)(2005年起)、俄羅斯《文摘雜誌》(AJ of VINITI)(2005年起)、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中心(CABI)的CAB Abstracts資料庫(2005年起恢復收錄)、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Agris資料庫”(2006年起)、日本科學技術資料庫(JST)(2007年起)、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自然科學》(CSA:NS)(2008年起)、波蘭《哥白尼索引》(Index of Copurnicus)(2008年起)、英國《全球健康》資料庫(Global Health)(2009年起)、英國《食品科技文摘》(FSTA)(2011年起)、“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庫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農業科技文獻資料庫”、《中國農業文摘》系列等收錄。
《作物雜誌》是中國作物學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主辦的有關作物科學的學術類期刊。連續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源期刊。入選中國知識源總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
《麥類作物學報》為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農作物類核心期刊”、《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科技精品期刊”。已被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英國《國際農業與生物學文摘》(CABI)、日本《科學技術資料庫》(JST)、波蘭《哥白尼索引》(IC)、《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庫、《中國科技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農業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等十多家文摘期刊和資料庫固定轉載與收錄。

人才培養

獎項設定

  • 科學技術成就獎
中國作物學會科學技術成就獎設立於2006年,旨在獎勵在作物科學技術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和突出貢獻的會員,獎勵周期為兩年。
  • 青年科技獎
中國作物學會青年科技獎設立於2015年,旨在獎勵在中國作物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作物科技工作者,獎勵周期為兩年。
  • 作物科技獎
中國作物學會作物科技獎設立於2016年,該獎項包括創新團隊獎、科技獎和科普獎,獎勵周期為一年。
  • 優秀博士論文獎
中國作物學會優秀博士論文獎設立於2017年,旨在推動中國作物科學領域的科技進步,激勵青年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獎勵周期為一年。

科學普及

  • 科普活動
2018年3月,為進一步做好“作物防災減災減肥高效栽培技術示範與培訓”工作,為促進大田作物高產穩產和高效生產新技術的推廣套用提供驅動助力,中國作物學會黨支部在山東高唐縣舉辦“送科技下鄉,助鄉村振興”科普宣傳活動。
“送科技下鄉,助鄉村振興”科普宣傳活動“送科技下鄉,助鄉村振興”科普宣傳活動
2017年9月,為推動“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宣傳科學技術在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中國作物學會黨支部組織專家到湖北枝江市安福寺鎮桑樹河村開展科普宣傳活動,活動的主題是:“精準扶貧爭先鋒,創新驅動促發展”。
  • 專家團隊
據2018年12月中國作物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擁有專家團隊6個。
團隊名稱
組建時間
作物科學學科傳播專家團隊
2014年6月
雜糧作物科學傳播專家團隊
2014年11月
小麥科學知識傳播專家團隊
2014年6月
食用豆產業知識科學傳播專家團隊
2014年11月
大麥(青稞)產業技術普及專家團隊
2014年11月
大豆育種與生物技術科學傳播專家團隊
2014年11月
參考資料來源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國作物學會會徽中國作物學會會徽
中國作物學會會徽由一棵象形的綠色小苗以及中國作物學會中文全稱和英文縮寫組成。
中國作物學會會徽可以在辦公地點、活動場所懸掛,在出版物上印製,可以製作徽章佩戴。

精神文化

  • 學會宗旨
中國作物學會的宗旨是:團結廣大作物科學工作者,遵守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弘揚高尚的職業道德,認真貫徹“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技方針和“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族科學素質服務、為科技工作者服務”。
  • 學會理念
中國作物學會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堅持民主辦會原則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促進作物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提高,同時反映作物科技工作者的意見,維護作物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為作物科技工作者服務,繁榮和發展中國作物科技事業。

社團領導

現任領導

中國作物學會第十屆理事會領導(2014-2019)
職務
姓名
榮譽理事長
莊巧生、王連錚、李振聲、蓋鈞鎰、路明、榮廷昭、于振文、戴景瑞、范雲六、傅廷棟、朱英國、謝華安、官春雲、程順和、顏龍安
榮譽理事
過益先、吳景鋒、辛志勇、凌啟鴻、李登海、邵根伙
理事長
副理事長
萬建民(常務)、李召虎、李紹明、陳剛、張愛民、潘文博、劉春明
參考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屆次
任職時間
理事長
秘書長
第九屆理事會
2010-2014
翟虎渠
第八屆理事會
2006-2010
路明
張保明
第七屆理事會
2002-2006
陳新華
第六屆理事會
1998-2002
金善寶
戴松恩(兼)
第五屆理事會
1994-1997
金善寶
戴松恩(兼)
第四屆理事會
1987-1993
莊巧生
吳景鋒(兼)
第三屆理事會
1984-1986
吳景鋒
第二屆理事會
1979-1983
金善寶
第一屆理事會
1961-1978
戴松恩(兼)
參考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