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荊州市委黨校

1994年11月,原荊州地委黨校與沙市市委黨校合併成立荊沙市委黨校,1996年12月更名為荊州市委黨校,併兼辦荊州市行政學院和荊州市社會主義學院,實行校務委員會領導體制和“一校兩院”的辦學格局。黨校校長由市委副書記兼任;行政學院院長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兼任;社會主義學院院長由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兼任。日常工作由常務副校(院)長主持,內設21個職能科室,現有在職職工81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12人,中級職稱1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共荊州市委黨校
  • 機構類別:市委黨校
  • 機構地點:荊州市
  • 成立時間:1994年11月
黨校簡介,主要職責,

黨校簡介

學校位於全國歷史文化名城荊州荊東路27號,校園面積53畝,建築面積33000平方米,綠化面積占全校總面積的40%以上,被評為市級“花園式”單位。學校擁有規模壯觀的教學大樓,功能齊全的學術報告廳和多媒體教室22個,現代化的遠程教學網路、多媒體視頻教學系統、藏書10萬冊的圖書館、130個床位的賓館式學員住宿樓,教學設施完善,學習、生活條件舒適,是學習進修、辦班培訓、理論研討、繼續教育和召開中小會議的理想場所。
近年來,市委黨校緊緊圍繞“三個陣地,一個熔爐”的黨校辦學宗旨,致力教學、科研改革,發揮黨校培訓輪訓幹部的主渠道作用,為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做出了積極貢獻。堅持以教學為中心,率先在全國基層黨校實行“三分法”的培訓模式:即調訓分層申報、分類辦班培訓、管理分級負責。春秋兩季開辦主體班,培訓規模600--700人左右,學員實行學時學分制管理辦法。同時開辦函授專科班、本科班和在職研究生班。
學校具有較強的教學科研實力。現有專兼職教師40人,其中正高職稱3人,副高職稱12人,中級職稱15人,另組建荊州、宜昌、荊門黨校三校教學區域合作機制和荊州市黨校系統師資庫。教學能適應新形勢要求,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立和完善包括“基本理論”、“前沿信息”、“市縣鄉情”、“黨性修養”、“專業知識”和“課題調研”等幾個方面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新布局。科研工作堅持教學出課題,科研出成果,成果進課堂,實現科研教學一體化,重點圍繞重大理論問題和市情市策開展研究,以“一報兩刊”(《荊州日報黨校學苑》、《荊州論壇》、《理論信息前沿》)為平台,出版了《基層黨校教育規律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東方雅典 荊州》等7部專著,多次被省委黨校評為“科研工作先進單位”。在農村三萬工作中,我校派出的三萬工作組受到省委表彰;有多人(次)被市直機關工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黨校的檔案工作、保密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計畫生育工作和老幹部工作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和表彰。

主要職責

一、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宣傳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方針政策。
二、輪訓市直黨政群機關及事業單位副科級以上幹部、市管企業主要負責人,縣市區直部辦委局正職領導幹部,鄉鎮、辦事處黨政正副職領導幹部(按規定到上級黨校參訓人員除外),培訓中青年後備幹部和市直機關入黨積極分子。
三、承擔市直政府機關和參管單位的國家公務員輪崗、晉升、知識更新以及新錄用的國家公務員培訓。
四、承擔黨外人士、民主黨派人士、民營經濟和其他新經濟組織代表人士的培訓。
五、做好全市在職幹部理論教育和理論骨幹培訓工作。
六、圍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探求規律、提出對策,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為社會實踐服務,為黨委和政府決策服務。
七、協助組織、人事、統戰部門對學員在校期間的學業和表現進行考核考察,為組織部門使用幹部提供有關情況。
八、負責對全市各級黨校進行業務指導。
九、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級黨校交辦的其他工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