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姓

丨姓

漢語漢字,姓氏,丨[丨,讀音作gǔn(ㄍㄨㄣˇ),亦可讀作xìn(ㄒㄧㄣˋ)或guāng(ㄍㄨ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丨姓
  • 讀音:gǔn xìng
  • 注音:ㄍㄨㄣˇ
  • 詞性:姓氏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上古帝王椲丨氏,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文獻《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簡(二)·容成氏》記載,上古帝王傳說,起於容成氏等最古的帝王約二十一人,止於武王伐商終克之,“三代以上,皆授賢不授子,天下艾安;三代以下,啟攻益,伐桀,文、武圖商,則禪讓之道廢而革命之說起。前後適成對比。”其文云:“容成氏……尊盧氏、赫胥氏、喬結氏、倉頡氏、軒轅氏、神農氏、椲丨氏、壚畢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賢。其德酋清,而上愛下,而一其志,而寢其兵,而官其材。”其中的“椲丨氏”,就是後人所稱的渾沌氏,是繼炎帝神農氏之後執掌姜姓東鳥族華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對後世人在政治體制上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君主權禪讓制度。
椲丨氏認為,通過禪讓制度,可以破除己身、己家的“小我”,達到視天下若一家的“大我”,能實現“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社會理想。這種禪讓制度,就是“以賢為繼,天下為公”,以確保領導權執掌的公平、公正,是一種原始氏族公社“原始共產主義”的精神核心。對於“天下為公”,著名的東漢經學家鄭玄解釋為:“公猶共也。禪位授聖,不家之。”故“天下為公”實際是指禪讓君主領導權而言。關於這一點,著名的唐朝經學家孔穎達說得更明確:“天下為公,謂天子位也。為公,謂揖讓而授聖德,不私傳子孫,即廢朱、均而用舜、禹是也。選賢與能者,向明不私傳天位,此明不世諸侯也。國不傳世,唯選賢與能也。”椲丨氏創建的這種“以賢為繼,天下為公”君主權力禪讓制度,一直延續到舜、禹時代,方被大禹所破壞。媯姓大禹終止了禪讓制度,傳位於自己的兒子啟,啟以世家傳承的強權政治,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王朝,史稱其為“夏啟”。
在椲丨氏的後裔子孫冢,有以先祖名號“丨”為姓氏者,稱丨氏,是當今所有姓氏用字中漢字筆劃最少的第三位姓氏(第一位為“丶”氏,第二位為“一”氏),世居白邑一帶(今河南息縣),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人口十分稀少,其姓氏讀音作gǔn(ㄍㄨㄣˇ)。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顓頊帝的裔孫白公勝之後,屬於漢族入旗改姓為氏。據史籍《元和姓纂》、《尚龍錄》等資料記載,顓頊帝的後裔陸終娶鬼方氏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叫季連,賜姓羋。季連的後裔熊繹在荊山一帶建諸侯國,定都丹陽。公元前740年荊君熊通自封為武王。他的兒子於公元前689年遷都郢,改國號楚。楚平王時,太子建因做晉軍襲鄭國的內應而被殺,太子建的兒子熊勝便逃到吳,投奔伍子胥。楚平工的孫子惠王即位後,楚令子西把熊勝招回國,任巢大夫,封在白邑(今河南息縣),稱為白公勝。可晉國伐鄭,子西出兵救鄭,白公勝因子西言而無信,便發動了政變,殺死子西,囚禁惠王,並著手改革朝政以爭取民心,但以失敗告終,自殺身亡。他逝世後,其子孫便以祖輩封邑名為氏,稱白氏,是為河南白氏;也有以“白公”、“白侯”為氏的。
唐朝末年,白邑的一部分白氏族人為避中原戰亂,遷徙進入黑龍江璦琿縣一帶進行農耕化生息繁衍。這部分白氏族人在明朝末期後金政權建立之後加入了滿洲旗籍,歸屬為新滿洲索倫蒙棍氏部落,改稱蒙棍氏,後再漢化省文為單姓棍氏,繼而簡寫為先祖原姓丨氏,讀音作xìn(ㄒㄧㄣˋ)。

第三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河南白氏家族,屬於蒙古族入旗改姓為氏。“丨”,即為“棍”的古體漢字,是典型的象形文字,其在古希臘古埃及、古印度、古瑪雅等歷史上使用的原始象形文字中均相同。
蒙古族蒙棍氏,亦稱莽果氏,世居黑龍江璦琿地區白石砬子一帶。蒙棍氏並非單一民族部落,而是由漢族、達斡爾組、蒙古族、鄂溫克族等民族混合組成的一個部落群體的稱謂,後來歸附了後金政權,加入了旗籍,成為索倫部的一部分。其中蒙古族白如徳氏族人加入滿洲旗籍後,改為蒙棍氏,滿語為Manggo Hala,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烏拉街至輝發河口、拉發河流域、雙陽縣境)等地,後有稱丨氏者,讀音作guāng(ㄍㄨㄤ)。現已經多改冠漢姓為莫氏、白氏等。

得姓始祖

椲丨氏、白公勝(熊勝)。

遷徙分布

丨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大部分族人皆已改冠白氏,今僅在河南省的信陽市息縣還有少量分布,以息縣為郡望,人口數量很稀少,僅百餘人,在中國大陸的“三小姓”中名列倒數第三。

郡望堂號

郡望

息 縣:息縣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地名,在典籍《禹貢》中就有記載:荊、河惟豫州,息邑屬豫州之域。商朝末期,周文王向南發展,汝旁之國先被其化,息邑屬汝旁之國。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1122年待考),大封姬姓侯爵,周文王的第三十七子姬羽達封為息侯,息侯國由此始。周莊王十五年(己亥,公元前682年),楚國滅息國,其地建為息縣。秦朝時期,息縣屬陳郡。漢朝時期置新息縣,屬汝南郡。東漢時期為新息侯國,又分地置褒信縣,後為褒信侯國。曹魏時期屬豫州汝南郡,郡治新息。晉朝時期,新息縣屬汝南郡。南北朝時期,南朝劉宋政權分為南、北新息縣。北魏太和十九年(乙亥,公元495年),置東豫州於新息,領汝南、東新蔡、新蔡、弋陽、長陵、陽安六郡,南、北新息屬汝南郡,苞信縣先屬東新蔡郡,後屬新蔡郡及長陵郡,長陵縣先屬新蔡郡,後屬長陵郡。南朝梁大通元年(丁未,公元527年),改為西豫州。南朝梁太清元年(丁卯,公元547年),改為淮州。東魏武定七年(己巳,公元549年),復置東豫州,北齊沿襲未變。北周大象元年(己亥,公元579年),改為息州。隋朝事情因之。隋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廢息州,新息、褒信二縣屬汝南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復置息州,領新息、淮川、長陵三縣,褒信屬舒州(今新蔡)。唐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廢州,省淮川入真陽,長陵入褒信,以新息縣隸汝南郡。五代時期沿襲未變。北宋時期,新息縣和褒信縣仍屬蔡州,宋紹興十一年(辛酉,公元1141年),北宋與金國議和,以淮為界,二縣遂屬金。宋泰和八年(戊辰,公元1208年),復置息州,領新息、新蔡、真陽、褒信四縣和王務鎮。元朝中統三年(壬戌,公元1262年)農曆2月,廢息州,農曆12月復置。元至元三十年(癸巳,公元1293年),隸屬河南省汝寧府。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息州屬中都臨濠府。不久改州為縣,屬潁州。明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改屬汝寧府。明洪武十三年(庚申,公元1380年),光州改屬汝寧府,息縣屬光州。清朝初年,息縣屬南汝光道分轄。清朝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升光州為直隸州,統光、固、息、商四縣。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息縣屬河南省汝陽道,民國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屬豫南行政區,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屬河南省第三行政區,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10月屬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潢川)。中華人民共合國建立初期屬潢川專區。1952年11月24日,潢川、信陽兩專區合併,當今息縣隸屬河南省信陽市。

堂號

息縣堂:以望立堂,亦稱白邑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