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列結構的自組織研究

《並列結構的自組織研究》是復旦大學出版社於2005年12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清華。

基本介紹

  • 書名:並列結構的自組織研究
  • 作者:馬清華
  • ISBN:7-309-04937-3/H.969
  • 頁數:449頁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2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開
  • 字數:336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文以語言中最簡單、原始的結構關係之一即並列關係為對象,探討了該結構在可聯性、有序化、繁簡互換、關係值的變化與維持、標記化等各種形式組織或意義組織方面的內在作用因素,尤其注意考察其中決定性常量和干涉性變數的分別以及它們內部或相互之間的作用關係,通過對並列結構的句法語義研究,揭示了其內部的自律、競爭、協調、最佳化等機制和作用規律,是“語言自組織理論”的一項有深度的專題性研究
以往對並列結構的研究主要是靜態的,缺少動態研究,而且系統性不強,不了解各種理論內容之間的本質聯繫,更不完全清楚形成這諸如此類聯繫的動力是什麼。不清楚這些聯繫及其成因,實際上也就不可能真正弄清並列結構各項特徵的實質。

圖書目錄

第1部分 緒論
§1 研究概述
1.1 基本歷史
1.2 基本認識
1.2.1 並列範圍
1.2.2 並列項之間的關係
1.2.3 結構與標記之間的關係
1.2.4 結構與外部句法環境的關係
1.3 研究的任務和方法
1.4 基本理論基礎
1.4.1 他組織和自組織
1.4.2 自組織的動力系統
§2 對象的界定
2.1 並列類型
2.1.1 元語言並列和對象語言並列
2.1.2 各級語法單位的並列
2.1.3 有標並列和無標並列
2.1.4 意義關係類別
2.2 並列結構關係的句法價值
2.2.1 語詞並列關係的句法價值
2.2.2 子句並列關係的句法價值
第2部分 組聯
§1 詞並列可聯範圍的擴張及其控制因素
1.1 系統雛形: 結構勢力範圍的最初分派
1.2 語音控制因素的介入: 松聯
1.2.1 詞義關係類型
1.2.2 類下詞語
1.3 超常語義手段的介入: 強調、兼容和敷陳
1.3.1 強調
1.3.2 兼容
1.3.3 敷陳
1.4 句法控制因素的介入: 有標
1.4.1 可標並列
1.4.2 唯標並列
1.5 語用控制因素的介入: 外設
1.5.1 並列可聯範圍的爆炸式擴張
1.5.2 外設致聯力的極限
§2 語句並列層級的驗證
2.1 從緊聯到松聯
2.1.1 語詞混雜並列
2.1.2 子句並列
2.2 從無標到有標
2.2.1 語詞混雜並列
2.2.2 子句並列
2.3 從內設到外設
2.3.1 語並列
2.3.2 子句並列
§3 聯域
3.1 給定項對後加項的選限
3.2 語義組框對聯域的選限
第3部分 語序
§1 語序類型的勢力範圍
1.1 語序類型
1.1.1 句法語序、語義語序、語用語序、語音語序
1.1.2 線序和層序
1.1.3 內設序和外設序
1.1.4 單純序和複雜序
1.1.5 強制序和可變序
1.1.6 強語序和弱語序
1.1.7 貫通序和狹隘序
1.1.8 自主序和擴散序
1.2 勢力範圍
1.2.1 狹隘序
1.2.2 貫通序
§2 有序化過程
2.1 有序化的動因
2.2 語序原則的衝突或協調
2.2.1 一次性遍歷作用
2.2.2 多次輪番作用
2.2.3 運籌的動力: 最佳化
2.3 範例分析: 音子序原則的成因
2.3.1 語音地位和受關注程度
2.3.2 節奏因素
2.3.3 頻率和典型性因素
2.3.4 功能動機
§3 語序自由度的層變原則
3.1 詞法並列和句法並列的分叉
3.1.1 並列方式發生了變化
3.1.2 有序化的目的和需要發生了變化
3.1.3 優勢序參量發生了變化
3.1.4 句法並列的語序確定性和強制性明顯減弱
3.2 語並列和子句並列的分叉
3.3 詞並列跟語素並列、語並列的分叉
第4部分 值變
§1 並列關係在句法發生學中的地位
1.1 句法地位升華
1.1.1 結構原始性
1.1.2 結構的演化
1.1.3 文飾的手段
1.1.4 句法層級的超越
1.2 發生學序列和依存性
1.2.1 並行與串列: 並列和承接的關係
1.2.2 調和與衝突: 並列和轉折的關係
§2 並列關係的值變方式及致變因素
2.1 偏移
2.1.1 外設因素: 經驗和推論
2.1.2 內設因素: 均衡格局的破缺
2.1.3 本質分析
2.2 控變
2.2.1 控變原則
2.2.2 控變類型
2.2.3 刪標控變層級和序列
第5部分 標記
§1 句法關係標記化的途徑
1.1 控制
1.1.1 句法控制
1.1.2 最佳化控制
1.2 吸收
1.2.1 突變的結構演化和漸變的語法化
1.2.2 吸收方式
1.2.3 吸收的條件
§2 單標的語法化
2.1 外變
2.1.1 一級外變
2.1.2 二級外變
2.2 內變
2.2.1 形式分析
2.2.2 意義分析
§3 偶舉成分的並列格式化條件
3.1 單項成分的選擇
3.1.1 一級條件
3.1.2 二級條件
3.2 結構關係的吸收
3.2.1 意義對稱
3.2.2 位置對稱
3.3 格式形成的標誌
3.3.1 特有的意義和作用
3.3.2 標記作用的確定性
3.3.3 表達上的輔助地位
第6部分 結論
§1 基本結論的歸納
§2 全文分析中貫穿的原理
2.1 自繁殖原理
2.1.1 系統雛形: 勢力範圍的最初壟斷性分派
2.1.2 系統的繁殖
2.2 自維持原理
2.2.1 運籌
2.2.2 控制
2.3 自穩定原理
2.3.1 振盪
2.3.2 代償
2.3.3 補償
2.4 自整合原理
2.4.1 黏合
2.4.2 穿透
2.5 有序化原理
2.6 動態性原理
2.6.1 互動
2.6.2 漸變、突變
2.7 開放性原理
附錄1: 參考論著
附錄2: 參考工具書
附錄3: 新術語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