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吡胺

丙吡胺

丙吡胺(Disopyramide)化合物其化學式為α-二異丙基氨基乙基-α-苯基吡啶-2-乙醯胺;分子式為C21H29N3O,分子量為339.47400,其臨床上是用於其他藥物無效的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丙吡胺
  • 外文名:Disopyramide
  • CAS號:3737-09-5
  • 分子式:C21H29N3O
化合物簡介,基本信息,物化性質,安全信息,分析方法,生產方法,用途,化合物相關藥品信息,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適應症:,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用藥:,藥物相互作用:,藥物過量:,中毒與措施,臨床表現,措施,專家點評,

化合物簡介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丙吡胺;
中文別名:達舒平
英文名稱:disopyramide
英文別名:α-Diisopropylaminoethyl-α-phenylpyridine-2-acetamide;DISOPYRAMIDE;Disopyramide;
CAS號:3737-09-5
分子式:C21H29N3O
結構式:
丙吡胺
分子量:339.47400
精確質量:339.23100
PSA:59.22000
LogP:4.06220

物化性質

密度:1.059g/cm3
熔點:94.5-950C
沸點:505.2ºC at 760mmHg
閃點:259.4ºC
儲存條件:2-8ºC

安全信息

WGK Germany:3
危險類別碼:R22
安全說明:S36; S26
RTECS號:UR8432000
危險品標誌:Xn

分析方法

如下表:
柱型
活性相
溫度 (°C)
保留指數 (I)
參考文獻
填充柱
SE-30
240.
2490.
Musumarra, Scarlata, et al., 1987
柱型
活性相
溫度 (°C)
保留指數 (I)
參考文獻
填充柱
OV-101
2490.
Maurer, 1990

生產方法

2-溴吡啶與苄腈、N,N-二異丙基氯乙胺縮合、水解,再與磷酸成鹽即得到治療心律失常藥雙異丙吡胺。

用途

心臟病類藥。抗心律失常,適用於室上性室心早搏、各類心動過速房顫等。

化合物相關藥品信息

藥理毒理:

本品屬Ⅰa類抗心律失常藥。其電生理及血液動力學類似奎尼丁,具有抑制快鈉離子內流作用,延長動作電位及有效不應期,減低心房和附加束的傳導速度,降低心肌傳導纖維的自律性,抑制心房及心室肌的興奮性,減低心肌收縮力。此外有較明顯的抗膽鹼作用,故可能使竇房結頻率及房室交界區傳導速度加快,但原有病態竇房結綜合徵或房室傳導障礙者病情仍可加重。動物研究未證實有致畸。

藥代動力學:

口服後吸收良好,可達90%(因劑型而異)。廣泛分布於全身,表觀分布容積為3.0~5.7L/kg。蛋白結合率依血藥濃度而異,約為35%~95%。t1/2約4~10小時,腎肌酐清除率低於每分鐘40ml時為10~18小時。一次口服300mg後30分鐘至3小時可達治療作用,1~3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約持續2~3小時。血藥峰值按體重口服5mg/kg時2.5~3.5μg/ml。 口服後80%在12~14小時內排出,靜注後大部分在8小時內排出。尿液pH值不影響清除,糞便中排出8%~45%,靜注後經糞便排出可高達45%。中毒血藥濃度在人體尚未確定,一般認為超過10μg/ml就易出現不良反應。緩釋片口服後血藥濃度較速釋片峰谷波動現象明顯減少,血藥濃度曲線平穩,一次給藥可維持藥效12小時。本品可通過胎盤,可通過乳汁分泌。

適應症:

用於其他藥物無效的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首次0.2g,以後0.1~0.15g,每6小時一次。應根據需要及耐受程度調整用量。

不良反應:

1.心血管
(1)過量可致呼吸暫停、神志喪失、心臟停搏、傳導阻滯及室性心律失常,心電圖出現PR間期延長、QRS波增寬及Q-T延長,扭轉性室速及室顫;
(2)負性肌力作用是本品最重要的不良反應,可使50%患者心力衰竭復發或加重,無心力衰竭史者發生心力衰竭的機會少於5%,可致低血壓,甚至休克;
(3)已有報導靜注可產生明顯的冠狀動脈收縮。
2.抗膽鹼作用 是本品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口乾、尿儲留、尿頻、尿急、便秘、視力模糊、青光眼加重等。
3.胃腸 噁心、嘔吐、厭食、腹瀉。
4.肝臟 肝臟膽汁鬱積或肝功能不正常。
5.血液 粒細胞減少。
6.神經系統 失眠、精神抑鬱或失常。
7.其他 低血糖、陽萎、水儲留、靜注時血壓升高、過敏性皮疹、光敏性皮炎、潮紅及紫癲也偶有發生。

禁忌:

下列情況應禁用:
1.Ⅱ或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及雙束支傳導阻滯(除非已有起搏器);
2.病態竇房結綜合徵;
3.心源性休克;
4.青光眼;
5.尿瀦留,以前列腺肥大為最常見發病原因;
6.重症肌無力。

注意事項:

1.首次服300mg後0.5~3小時可達治療作用,但不良反應也相應增加。
2.心肌病或可能產生心功能不全者不宜用負荷量,並應嚴密監測血壓及心功能情況。
3.劑量應根據療效及耐受性個體化給藥,並逐漸增量;肝、腎功能不全者及體重輕者應適當減量。
4.服用硫酸奎尼丁或鹽酸普魯卡因胺者如需換用本品,應先停服硫酸奎尼丁6~12小時或鹽酸普魯卡因胺3~6小時。
5.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故透析後可能需加一劑藥。
6.腎功能受損者應依據腎功能適當減量。
7.對診斷的干擾:
(1)血糖降低(原因不明);
(2)心電圖QRS波增寬,P-R及Q-T間期延長。
8.下列情況應慎用:
(1)對本品過敏者;
(2)I度房室或室內阻滯;
(3)腎功能衰竭;
(4)未經治療控制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有心力衰竭史;
(5)廣泛心肌損害,如心肌病等;
(6)低血壓;
(7)肝功能受損者;
(8)低鉀血症。
9.用藥期間應注意隨訪檢查:
(1)血壓;
(2)心電圖:QRS增寬超過25%時應停藥;
(3)心功能監測;
(4)肝、腎功能;
(5)眼壓;
(6)血清鉀(治療前及治療中定期測定)。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本品可通過胎盤,動物研究未證實有致畸,僅有很輕度的生育力受損。孕婦用藥的臨床經驗也有限,已報導可引起孕婦子宮收縮。研究證明嚙齒類動物乳汁中藥物濃度較血漿濃度高1~3倍。

兒童用藥:

小兒常用量:尚未確定。需根據血藥濃度逐漸增量。口服劑量,1歲以下一般每日按體重10~30mg/kg;1~4歲每日10~20mg/kg;4~12歲每日10~15mg/kg;12~18歲每日6~15mg/kg。分3~4次口服。上述劑量僅供參考。

老年用藥:

老年人及腎功能受損者應依據腎功能適當減量。

藥物相互作用:

1.與其他抗心律失常藥合用時,可進一步延長傳導時間,抑制心功能。
2.中至大量乙醇與之合用由於協同作用,低血糖及低血壓發生機會增多。
3.與華法林合用時,抗凝作用可更明顯。
4.與藥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及利福平同用,可誘導本品的代謝,在某些患者中本品可誘導自身的代謝。

藥物過量:

口服丙吡胺過量可引起呼吸暫停、意識喪失、心律失常和自主呼吸消失。嚴重者可致死。血清丙吡胺達中毒水平時,可發生心電圖QRS波和Q-T間期增寬,充血性心力衰竭惡化,低血壓,不同種類和程度的傳導異常,心動過緩,最終導致心臟驟停。治療原則如下:
1.發生心臟停搏或傳導阻滯時可靜滴異丙腎上腺素或用心室起搏;
2.心臟呈現異常激動時,治療目的是減輕或終止心動過速並防止發展成室顫,不宜用奎尼丁、普魯卡因胺及胺碘酮等使Q-T間期延長的藥物,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鈉;對Q-T間期延長伴扭轉性室性心動過速,可用異丙腎上腺素,補鉀補鎂,臨時起搏,如仍不能終止,應採用電除顫;
3.低血壓時可靜滴異丙腎上腺素,應同時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酸中毒等;
4.其他治療措施與一般藥物中毒及過敏反應處理原則大致相似,首先應停藥,對過量者必要時洗胃、服大量高滲液減少吸收。血液透析也可能有益。

中毒與措施

丙吡胺(雙異丙吡胺、異脈停、異脈定、吡二丙胺、達舒平)為鈉通道阻滯藥,有廣譜抗心律失常作用。用於室上性和室性期前收縮,心房顫動及撲動;預防電擊轉復後的心房顫動,心肌梗死活動期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療伴有預激綜合徵的心動過速療效較好。
本品靜注後5~10min後見效,口服吸收較好,經2h血藥濃度達高峰,半衰期6~7h。本品由於用量過大,肝腎功能不良,體內代謝受阻,導致蓄積而發生中毒。本藥主要損害心臟、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也可引起過敏反應。

臨床表現

1.心血管系統胸痛、呼吸困難、心動過緩、低血壓、水腫、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房室傳導阻滯或室內阻滯等,以及Q-T間期延長、引起室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或顫動等心律失常。
2.中樞神經系統頭暈、頭痛、疲勞、肌軟弱、驚厥、感覺異常、周圍神經病變、神經過敏、抑鬱、急性精神失常等。
3.消化道反應噁心、便秘、腹痛、胃腸功能紊亂。
4.其他表現視力模糊、眼壓升高、眼乾及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尿急、尿痛、腎功不良;皮膚瘙癢、蕁麻疹、紫癜、喉痙攣等。

措施

丙吡胺中毒的治療要點為:
1.出現輕度中毒表現,應立即停藥。
2.發生心臟改變如病竇綜合徵,套用阿托品或異丙腎上腺素治療。
3.出現低血壓,給予升壓藥物或補充液體量。
4.出現過敏反應,給予抗組胺類藥物及糖皮質激素。

專家點評

丙吡胺屬Ⅰa類、廣譜抗心律失常藥,對房性心律失常的療效優於室性心律失常。特別適用於兒童患者的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特別不適於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