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

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

《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是201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姜芃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
  • ISBN:978 7 509 735671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裝幀:精裝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節錄,

基本信息

叢書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庫.歷史考古研究系列
ISBN:978 7 509 735671
作者:姜芃、韓炯等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年09月
版次:1版1次
開本:16開
裝幀:精裝
字數:431
頁數:424頁
圖書分類 世界史 史學理論

內容簡介

《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從史學理論和方法論的角度對世紀之交西方史學的轉折和最新變化進行了介紹和分析,其主題分別為:後現代歷史哲學與海登·懷特的元史學研究、社會史學的身份認同及其型式、歷史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實踐中的歷史人類學——《蒙塔尤》、全球化與全球史學、跨文化研究的話語——關於歷史思維的討論、心智史學、環境史學、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影視史學、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學派的歷史理論、後殖民主義與後殖民史學。

作者簡介

姜芃,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史學理論研究》雜誌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史學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

圖書目錄

序言/1
第一章 後現代歷史哲學與海登·懷特的元史學研究/1
第一節 關於“敘事主義的歷史哲學”/1
第二節 對“元史學”的解讀/8
第三節 圍繞懷特“元史學”含義的爭論/17
第四節 “元史學”要義的兩個層面/27
第二章 社會史學的身份認同及其型式/35
第三章 歷史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79
第四章 實踐中的歷史人類學——《蒙塔尤》/103
第五章 全球化與全球史/137
第六章 跨文化研究的話語——關於歷史思維的討論/164
第七章 心智史學/200
第八章 環境史學/240
第九章 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影視史學/278
第十章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學派的歷史理論/306
第十一章 後殖民主義與後殖民史學/334
參考文獻/362

序言 節錄

本書主題是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說到世紀之交的西方史學,不能不從20世紀70年代說起,因為世紀之交的史學正是在70年代後史學規範發生一系列轉型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
……後現代主義史學思潮認為,單一的歷史觀是不可取的,歷史不僅體現了連續性,而且也被各種斷裂所標誌;它批判了西方中心論,通過西方以外地區步入現代社會的經驗,人們不再把西方化看做唯一的歷史進程,而採取了多元文化主義的立場;後現代批判了傳統的精英主義,把對中產階級的關注轉移到普通民眾身上來,與此同時,也把對政治、經濟以及重大歷史事件的關注轉移到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中來;後現代還衝擊了傳統的民族國家理論,民族國家不再被看成是具有統一認同感的唯一有機體,而是增加了一系列次級的能夠加以認同的各小單元,如種族的、利益集團的,等等。
當然,對後現代的影響也不能估計過高。這是因為……
本書的11個章節從史學理論和方法論的高度對世紀之交西方史學的轉機和最新變化進行了介紹和論述。這些章節的主題是:後現代歷史哲學與海登·懷特的元史學研究、社會史學的身份認同及其型式、歷史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實踐中的歷史人類學——《蒙塔尤》、全球化與全球史、跨文化研究的話語——關於歷史思維的討論、心智史學、環境史學、娜塔莉·澤蒙·戴維斯的影視史學、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學派的歷史理論、後殖民主義與後殖民史學。
本書有關海登·懷特“元史學”的研究,可以作為全面了解後現代主義及其境遇的一個典型例證。一方面,作者肯定了元史學研究中獨特的文本觀、隱喻觀以及歷史審美觀,認為懷特開闢了一條明顯不同於以往歷史認識的新途徑;另一方面,也批判了後現代歷史哲學在本體論上的缺失以及進而從認識論上否定語言和文本的實在性和歷史客觀性的做法。作者還從歷史哲學的發展階段上對元史學所處的地位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其一,對當前把懷特的敘事理論視為與“分析的歷史哲學”完全斷裂的一個新階段的說法提出質疑,認為“敘事的歷史哲學”不能與“思辨的歷史哲學”和“分析的歷史哲學”相提並論,因為它構不成第三個發展階段,也就是說,正是分析哲學的語用分析構成了敘事理論的重要內容,而在迴避歷史本體論方面,敘事主義與分析的歷史哲學是相似的;但就語言的非透明性及對歷史文本的整體分析而言,它們之間又有很大差異。其二,元史學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進行歷史學學科性質的反思,懷特對一切歷史研究都設定了“元史學”的前提,這就從根本上使歷史真相成為遙不可及之事。
“社會史學的身份認同及其型式”一章,全面論述了西方主要國家從新社會史向新文化史的轉型以及各自的特點。文章特別介紹了新文化史學與新社會史學之間的爭論,既揭示了社會史的缺陷,也談論新文化史的不足,認為新文化史取代新社會史,並不是簡單的後者取代前者的過程,而是二者的結合和互補。作者認為,新社會史的表現是多樣化的,在歐美至少形成了四種不同的模式,即美國的、法國的(年鑑學派)、聯邦德國的(歷史社會科學派)和馬克思主義史學(主要是英國,以及蘇聯和東歐國家),新文化史在各國的興起,也表現出多樣化趨勢。文章強調,西方的文化轉向、語言學轉向、後現代主義的轉向,共同促進了新文化史的產生。但新文化史的出現沒有改變其社會史的本質,在關注社會下層、研究日常生活等基本方法方面沒有改變,因此,新文化史是社會史學的又一次發展。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