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重構語文世界:後殖民教學實踐

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重構語文世界:後殖民教學實踐

《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重構語文世界:後殖民教學實踐》於意欲獲得教授後殖民文學的知識、開展後殖民文學教學實踐的教師,《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重構語文世界:後殖民教學實踐》乃是一部極其寶貴的指南。《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重構語文世界:後殖民教學實踐》開宗明言,認為教師教育需要進行重大改革,以便語文教學大綱擺脫傳統、狹隘的根基;進而就語文課堂里後殖民研究的地位提供了思想深刻、概念複雜、牢固建立在歷史意識之上,然而又易解的視角。《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重構語文世界:後殖民教學實踐》表明當代語文教學必須怎樣對各種各樣的書本、理論、教學實踐進行重構,它實乃應時運而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重構語文世界:後殖民教學實踐
  •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 頁數:240頁
  • 開本:16
  • 定價:27.00
  • 作者:英格麗德·約翰斯頓 
  • 出版日期:2007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4137432
  • 品牌:教育科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重構語文世界:後殖民教學實踐》是一部優秀的理論研究之作,其社會目標——後殖民教學法——指向的是未來世界。《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重構語文世界:後殖民教學實踐》探討一種可以就權力、差異和歧視等問題展開討論的後殖民教學法。作者強調指出後殖民教學法的複雜性,並提出了文本選擇、閱讀策略和學生反應等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重構語文世界:後殖民教學實踐》的研究旅程跨越了廣泛的知識範圍,將文學、教育學和哲學等領域連在一起,並且提供了後殖民理論的最新見解。

作者簡介

英格麗德·約翰斯頓(Ingrid Johnston),博士,系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教育學院(Faculty of Education,University of Alberta)副院長(分管科研及研究生教育)、中等教育系課程研究及英語教育教授。約翰斯頓出生於英國,成長於英國和南非,曾在南非教授高中語言藝術(語文)若千年,後移居加拿大。主要從事英語教育、課程理論、後殖民文學、加拿大文學、多元文化文學、師資教育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在上述領域完成了十餘項研究項目,發表、出版了四十餘篇論文和專著,並擔任《阿爾伯塔英語》(Alberta English)、《語言與讀寫能力》(Language & Literacy)等雜誌主編、編輯。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先後獲得十餘項/次大學、省、國家級獎勵。目前專注於後殖民文學理論和教學法、青春期文學、加拿大多元文化圖畫書中的身份問題以及文化差異與教師教育研究。

圖書目錄

致謝
中文版序
引言 後殖民教學旅程概述:重構語文世界
第一程 在非洲的天空下
第二程 多元文化文學教育的國際背景
第三程 表現的場所:文化、種族、性別及種族性
第四程 最後之“後”?後殖民狀態與文學教育
第五程 欲望的版圖:經典之爭
第六程 處在十字路口的文學理論
第七程 檢驗文學理論
第八程 階段成果展
第九程 學生與文本之間的對話
第十程 地方感:某高一班掠影
第十一程 跨越虛構的邊界:《姨娘》與個人身份的建構
第十二程 日常教學的方位:教學透視
第十三程 後殖民教學之旅:回顧與反思
附錄
參考書目
索引
譯後記

文摘

雖然課程的文化多樣化——尤其在大學階段——已取得了巨大進展,但是,這並非意味著已經擺脫了文本選擇和閱讀策略方面的困境。誠如格拉夫(1996)所言,“就課程多樣化的好處、牽涉的問題、恰當的策略等進行的論爭,還遠遠沒有結束”(p.125)。格拉夫認為,教師應該將其能量轉化進在教育的意義上積極地利用這些爭論的工作中去,將這些論爭引入課堂教學,將文學教學置於不同的理論框架中進行。本書以下諸章里的論爭,興許不失為超越格拉夫稱為的“就一套書單與另一套書單之間的取捨進行的鬥爭”(p.136)的有益策略。
詹姆斯·格林勞(James Greenlaw,1994)與格拉夫所見略同,認為有必要超越文本選擇問題,而去思考時下課堂採用的教學方法。格林勞指出,後殖民教學法與旨在增進多元文化和諧的法定的多元文化工程不同。後殖民教學法的責任是找到方法,幫助學生“解構對他者所作的種族主義的表述/歪曲。這類表述/歪曲廣泛見於政治、社會和文化話語之中,這類話語又深深地刻印在文學文本、電影、音樂帶、雜誌、報刊、電視節目和電腦論壇之中,而學生恰恰試圖通過這些東西認識他們的世界”(pp.7-8)。格林勞詳細闡述了他在組織一群高中生學習的過程中所採取的特定的解構立場:
假如給學生講授了後殖民解構策略,以利他們批判性地考察文學表現形式是怎樣在多元的、相互衝突的話語中建構出來的,那么,在一門多元文化文學課程結束時,即便他們還沒有變成更為合格的、更寬容的公民,他們至少已經獲得了機會,了解到種族主義偏見的表現形式/歪曲是怎樣、為什麼產生並遭到抵抗的。(p.8)
德波拉·布里茨曼等人(Deborah Britzman etal,1993)對多元文化教育的主流方針進行了類似的批判。他們最關注的是(校方)怎樣給學生提供所謂某些文化之“準確”和“正宗”的表現形式。

後記

“一提起中學語文這檔子事兒,我的心裡就跟刀扎似的……我是親眼看著那些孩子們如何被我們的語文課弄得越來越不會說話,越來越不會寫作,越來越遠離我們偉大的漢語的。我為自己無力徹底挽救他們而愧疚,我為他們今天繼續飽受語文課的煎熬而怒火滿腔。”
——孔慶東
從文化上看,作為一項自主的活動,翻譯很難說是價值中立,或本書後殖民話語中所謂的道義和政治上無辜的行為。客觀上,一個翻譯文本的接受、傳播和解讀,往往是不以原作者與譯者的初衷、意圖、意願、意志為轉移的;主觀上,有的時候,譯者可能想借原作者的口,講些在自己的文化中不好講、不便講、不敢講、甚而不能講的話。

序言

首先,藉此機會,向拙著的所有中國讀者致意!一想到拙著能在中國——這個擁有悠久、輝煌的文化和教育歷史,為世界作出了偉大貢獻的國度——擁有讀者,我感到特別激動和榮幸。
我的後殖民主義研究和理解,植根於我在三大洲三個不同國家生活的經歷:一是英國,這個全球殖民的心臟——它曾經夢想著建立一個日不落帝國;二是南非,這個種族隔離中心,它曾經妄圖奴化黑人的心靈、精神、肉體——直到四十多年後,納爾遜·曼德拉為這個國家帶來了自由和民主;三是加拿大,這個北美多元文化主義的誕生地,它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將多元文化主義寫進憲法,然而,時至今日,它依然受昔日對原住民推行殖民統治的後遺症的困擾。
中國是一個具有光輝燦爛的文化和教育歷史的國家。雖然較之世界其他民族、國家,中國在歷史和人口構成方面更為同源同質,但是,它依然淪為西方殖民的犧牲品。近些年來,西方翹首盼望中國加入全球一體化進程中來,而中國在文化、教育、文學和全球政治方面,以一個超級大國的姿態,重新崛起。在此背景下,自然有必要思考後殖民主義和後殖民教育在中國可能起到的作用。
後殖民主義可被視為一個對話式接觸的場所,它提供空間,讓我們大家在全球範圍內探討物質和話語壓迫問題。後殖民文學通過其虛構情景,在美學上幫助我們洞察那些五花八門的壓迫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