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蘭黃平

且蘭黃平

且蘭(jū lán ㄨㄧ ㄠㄇㄙ 且蘭(且蘭) 戰國至漢初古國。在今貴州福泉、貴定、龍里、貴陽、黃平、都勻等市縣一帶。戰國楚頃襄王遣莊蹻入滇,攻克其地。西漢元鼎六年(前111)伐南越,發南夷兵,《史記·西南夷列傳》 載:“且蘭君恐遠行,旁國虜其老弱,乃與其眾反,殺(漢)使者及犍為太守。”漢以擊南越之軍還誅且蘭君,平西南夷為牂柯郡, 於且蘭地置故且蘭縣

據《辭海》載:“且蘭,古縣名。西晉改故且蘭縣置。治所在今貴州貴陽附近;一說在今凱里西北。”《百越源流史》謂:“黃平舊州屬且蘭國,而且蘭國在春秋時期已存在,直到漢初才被牂牁取代。”《黃平縣地名志》曰:“元鼎六年,平且蘭,改建牂牁郡,黃平舊州為郡治所在。”又據中國青年出版社1983年3月出版的《中國古代史常識》說:“元鼎六年,漢王朝又在貴州置牂牁郡,治所在故且蘭(今貴州凱里西北),轄境相當於今貴州大部、廣西西北部和雲南東部。”以上古籍、辭書、方誌、著述,都幾乎認同古且蘭國治所就在貴州凱里西北部的黃平舊州古鎮。可見,舊州至少已有2500餘年歷史之久。

現且蘭黃平,主要指古且蘭國範圍內的疆,轄現今黃平全境,縣治四屏鎮,且蘭古國都治所舊州,且蘭黃平是黃平對外宣傳的品牌,已註冊國家商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平縣
  • 外文名稱:Huángpíng Xiàn 
  • 別名:且蘭黃平
  • 行政區類別:貴州省黃平縣
  • 所屬地區:貴州省中東部,黔東南州西部。總面積1667.8平方公里
  • 下轄地區:轄8個鎮、3個鄉11個居委會,243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新州鎮
  • 電話區號:0855
  • 郵政區碼:556100
  • 地理位置:地處黔中山原邊緣,以山地為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
  • 面積:總面積1667.8平方千米
  • 人口:38.78萬(2015)
  • 方言:漢語
  • 氣候條件:平均氣溫15.4℃,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 著名景點:飛雲崖、且蘭國都舊州、舞洋湖、野洞河洞中漂流、浪洞溫泉等
  • 機場:凱里黃平機場
  • 火車站:谷隴火車站
  • 車牌代碼:貴H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風景名勝,洞中漂流絕景野洞河,黔南第一洞天飛雲崖,飛雲大峽谷,上舞陽河,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且蘭古都在舊州,有物為證。現存天官寨的遺蹟,舊州古城垣的留存,且蘭鼎[2],歷任朝廷命官杜琢章、陳世釒庶的墓碑發現,漢印“故且蘭徒丞”的保存、古屋、古街、古井的大量存在,無不訴說著舊州、見證著舊州。三國名將馬超之子馬忠,就為當時郡治在舊州的故且蘭牂牁郡守,可見且蘭古都舊州無可厚非地在歷史上存在過。清·王孚鐮實考舊州,集百家言後在《牂牁江辯》做出結論:“今黃平舊州都凹山之水,實為沅水所從出……則且蘭,牂牁當以黃平舊州為定。
且蘭國都遺址,現已被專家指認為在舞陽河上游黃平舊州飛機場北側的天官寨。

行政區劃

黃平縣,位於貴州省東南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東鄰施秉縣,東南接台江縣,南與凱里市接壤,西連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的甕安縣、福泉市,北接遵義市的餘慶縣,連線三地州,接壤六縣市。

地理環境

黃平縣幅員面積1668平方公里,轄8個鎮、3個鄉11個居委會,243個村委會,全縣戶籍人口38.78萬,聚居著苗、漢、仫佬等30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67.5%,其中苗族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59.5%,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8.2%。黃平縣距州府凱里49公里,距省會貴陽176公里。自黃平縣到達凱里後走上(海)——瑞(麗)高速,往北可到上海,走貴(陽)——新(廣西新寨)高速可到北海,隨著貴(陽)廣(州)快速鐵路和廈(門)蓉(成都)高速公路通車,黃平北上、南下更為便捷。

自然資源

黃平處於地質板塊斷裂地帶,是各種礦石富集的地方,已探明的有汞、鐵、煤、石膏、重晶石、磷、石灰石水泥原料礦、鋁釩土、矽、鉛、鋅、錳、鎵、鍺、鎘等20多種,縣境內有優質石灰岩礦2397萬噸、砂岩礦579萬噸、粘土礦199萬噸、重晶石礦39.98萬噸、鋁釩土600萬噸、磷礦81.7萬噸以及其它尚未探明的貴重金屬礦。
黃平自然資源豐富。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使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溫暖濕潤。全縣森林覆蓋率達35.42%,保護較好的森林植被中藏有藥用野生植物1000餘種,較為珍貴的如天麻、靈芝、杜仲、冬蟲夏草、射香等200多種。國家珍稀保護動物娃娃魚、紅腹錦雞、小靈貓、穿山甲等出沒於原始森林朱家山保護區。
縣境大大小小100多條河流形成豐富的水能資源,主要河流有重安江、氵舞陽河、平溪河。全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7.76萬千瓦,發電量4840千瓦。
黃平縣境內自然風光秀麗迷人,形成奇山、秀水、怪石、溶洞、瀑布等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這些景觀是黃平重要的旅遊資源,現開發利用的有飛雲崖、飛雲大峽谷、野洞河、浪洞溫泉、?陽湖、三朝橋六個景區,正待開發利用的有朱家山原始森林、重安江十里古峽、石筍溝、橫坡林場省級森林公園,上?陽河(黃平段)等十餘個景點(區)。

人口民族

黃平縣轄5個鎮,9個鄉,252個村民委員會,11個居民委員會。年末總人口34.74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1萬人,少數民族人口21.83萬人。人數較多的少數 民族有苗、壯、布依等族。人口出生率14.38‰,自然增長率7.85‰,計畫生育率95.6%。

風景名勝

黃平縣境內自然風光秀麗迷人,奇山秀水應有盡有,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蹟眾多,民族風情古樸濃郁。黃平是苗族?家占多數的少數民族聚居縣,堪稱天下?家第一縣。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地處於國家級?陽河風景名勝區上游,擁有?陽河十大景區中的四大景區,即:飛雲崖、上?陽、舊州古鎮、重安江景區,是貴州東線旅遊之亮點,線上之明星。有“中國洞中漂流絕景”——野洞河,“貴州漂流特級金礦”——飛雲大峽谷,貴州“高原明珠”—— ?陽湖,“苗疆聖水”——浪洞溫泉,有獨具明清建築風格的貴州第一古剎——飛雲崖,原始森林——上塘朱家山等,全縣自然景觀多達52處。此外,還有民族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重興楓香?寨、谷隴大寨苗寨。重興楓香寨正申報國家民族生態博物館。黃平苗族文化悠久古遠,民族節日盛多,谷隴九月苗族蘆笙會規模宏大,集會人數最多達8萬人,是最大的國際苗族民間蘆笙會場。2002年以來,隨著野洞河和飛雲大峽谷兩個漂流景點的正常運營,標誌著黃平旅遊業開始與市場成功接軌,旅遊發展勢頭迅猛,各方客商看好黃平市場,紛紛前來洽談其它景點的開發。黃平旅遊大縣的格局正在形成。

洞中漂流絕景野洞河

野洞河亦稱翁馬河,發源於朱家山原始森林,距黃平縣城30公里,系重安江的主幹支流,河水流經野洞河鄉境河段形成20公里上的“V”型峽谷,河谷內有兩座自然形成的天生橋,堪稱絕景。第一座位於黃平與福泉兩縣交界處,橋寬40餘米,橋洞內寬敞明亮,形狀各異的鐘乳石遍布洞頂、洞壁,洞中滴水成瀑,珠雨漂灑,絲絲縷縷。橋上住有農戶,稻田、農家、山水渾然一體,組合成人們稱讚的仙橋農家圖畫。
距縣城西北50公里的浪洞溫泉,又名溫水塘,位於環境清幽群山疊翠的溫泉河旁。泉上10餘米是百餘戶吳姓漢族人家的青瓦木屋。溫泉位於在寨下低洼處,前面是一條清澈透明的小溪流溫泉河。溫泉出水面積約百多平方米,現主要有6個大的泉眼,平地湧出,雲霧蒸騰,據地質部門檢測,水位標高740米,流量6公升/秒,泉口水溫49℃,屬高熱溫泉,泉水中含有鋰、鍶及偏矽酸等17種微量元素,可治癒多種慢性疾病。溫泉寨的男女老少長年洗溫泉浴,無一人得皮膚等多種疾病。因此人們把溫泉水叫“聖水”。溫泉河沿岸森林茂密,蒼翠欲滴,鳥語花香,是休閒旅遊的好地方。方圓幾十公里外的人們常來此處洗溫泉欲,飲溫泉水。

黔南第一洞天飛雲崖

黃平縣城東湘黔公路12公里處的飛雲崖,因茂密的森林崖間有一個巨型奇特的天然穹窿垂吊鐘乳石,若朵朵飛雲而得名。崖上有棵蒼勁高大的柏香樹懸長在崖間石縫中,堪稱絕景,難怪文人墨客稱頌。在數百年的歲月流逝,星轉斗移,風雨雷電,酷暑嚴寒中,依然寸步不移,枝繁葉茂,笑指藍天。飛雲崖林木蓊鬱,溪流娟秀,峰石奇魂,鳥語花香,景色優美。
明、清兩代京都通往滇黔緬的古驛道路過此地,明正統八年(公元1443年),指揮(官名)常智在飛雲崖始建月潭寺。明正德年間,按察副使朱璣又增建月潭寺公館。清朝陸續增建,形成亭、閣、寺廟、長廊等別具特色的古建築群,這些建築物或建於平地、或立於山巔、或嵌於崖壁,依山附壁,依溪而建,飛檐翹角,雕梁畫柱,小巧玲瓏,與自然風光彼此映襯相得益彰。整個建築群由月潭寺、月潭公館、養雲閣三個建築組及10餘座單體建築組成,既有宗教廟宇風格,又有園林韻味。建築總面積2000多平方米。其中養雲閣的拱型屋面造型奇特,在貴州僅此一處。歷代達官顯要名流路游飛雲崖,留有碑刻詩文讚譽至極。明代理學家王陽明留下月潭寺公館記贊曰:“天下之山,聚於雲貴,雲貴之秀,萃於斯岩”。清雍正年間,鄂爾秦至此手書“黔南第一勝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狀元曹鴻勛題寫“黔南第一洞天”等。

飛雲大峽谷

飛雲大峽谷位於黃平與施秉交界處,黃平地界,大峽谷的主幹流苗里河、抬拉河,發源於黃平縣頂冠山,流經黃平縣城,在飛雲崖古剎腳下,被深切為峽谷,故稱之為:“飛雲大峽谷”。峽谷深切200-300米,峽谷最窄處不足10米,全長18公里,兩岸峭壁如削,古樹參天,遮天蔽日,河谷迂迴宛轉,幽深迷離,變幻莫測,急流、迭水、灘瀨、灣塘、深潭100餘處。可謂步步有景、處處壯觀。集幽深、奇特、雄峻、雅致風景之大成,漂游其間令您體會到“兩岸猿聲啼不住”的自然神韻和“飛流直下三千尺”的飛瀑景致。

上舞陽河

舞陽河,歷史上稱之為“五陵五溪”之一,?陽河發源於黃平甕安交界的朱家山原始森林,形成於舊州古鎮,流經施秉、鎮遠、岑鞏入湘西注入沅江。從黃平舊州鎮至施秉縣城關河段,稱之為上?陽河,40多公里河岸地貌獨特,河谷深邃,壁懸崖峭,峰高嶺秀,植被神奇,風光綺麗,被專家譽為天然河谷畫廊,旅遊之勝地。
上?陽河的溶洞瀑布多,渡灘多,景點多,溶洞大多洞中有洞,洞洞奇景,狀如殿宇、小如器皿、花卉、飛禽、走獸,如馬、人、猿,千姿萬態,栩栩如生。瀑布大大小小,大者如簾似銀河倒掛,小者如絲如輕雲薄霧,天女撒珠蓮。整個河段大小百餘灣灘。灣灣有別,灘灘浪激潭清。奇山、奇洞、秀水組成一幅幅綺麗多彩的畫卷。展開畫卷分為頭峽、無路峽、老洞峽、觀音峽四個段,前三個在黃平境內,觀音峽在施秉境內。
頭峽亦稱“九曲峽”,從舊州鎮龍王閣起至印地壩止,長約17公里,峽谷環繞著高聳陡峭的筆架山,可謂九曲十二迴腸,乘船一小時仰頭眺望,筆架山仍在眼前,故人們稱此景為“九轉回峰”。主要景點還有獅子寶、釣魚峰、貓頭山、藍靛塘、半邊山、高橋跌泉、奇崖飛水、晴嵐返照和直生雲梯等。
無路峽因峽中“無路塘”而得名,從印地壩平東寨起至施秉梭洞寨止長約18公里,此段河谷是上舞陽景型最多,景點密集,景色最優美的一段。從平東寨順流而東下,兩岸山崖聳峙,流泉淙淙,林木叢生,翠竹倒映。主要景觀有鷂子浪、雙飛水(瀑布)、兩扇門、西鳳竹林、金鳳朝陽、幽谷啼猿、大穿洞、天生橋等,一景勝一景,景景奇秀,天工神造,人間少有,神秘幽深。
老洞峽,因峽中地名“老洞”得名。此峽段長約8公里,北屬施秉,南屬黃平地界,峽谷內有“仙人垂釣、將軍戴帽、黑石飛水、八仙過海、老洞崩石,婦哭夫”等主要景點。沿河兩岸山峰成林,峭壁如削,茂密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河谷狹窄幽深,每日中午太陽光可照到河面幾小時。
除此外,上?陽大沙河岸森林茂密(黃平橫坡林場),動植物種類多,空氣清新,景色宜人,2001年省林業廳已把黃平橫坡林場評定為省級森林公園。它是上?陽河畔的一塊“翠玉”。

著名人物

黃平縣歷史文化悠久,人文薈萃,史稱“黃平在黔為文物聲名之地“,明清朝以來,出現了周瑛、解立敬、石贊清等傑出人物。
周瑛(1429-1502),興隆衛(新州)人。明景泰元年(1450)雲南鄉試中庚午科舉人,景泰五年(1454)京城會試,中甲戌科孫賢榜進士二甲103名,為黔東南中進士的第一人,時年22歲。官至廣東左參政,廣西右布政史。
解立敬(1584-1654),興隆衛(重安馬場)人。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中乙卯榜舉人。官至廣饒、衡、徽巡撫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提督軍務。
王枟(1644--1737)黃平新州人。家貧但自幼好學、刻苦,康熙二十六年(1687)丁卯科鄉試中舉,三十五年(1697)入京丁丑科會試中李蟠榜進士三甲第25名,歷任江南嘉定、江西上高、雲南南寧知縣等官,後參修《貴州通志》。其子侄五人先後中舉,鄉人譽為“五子登科”。王枟少子王焯,雍正七年(1729年)中武舉、八年中武進士。雍正十年(1732年)王煥士、王彬士、王楚士三兄弟同舉於壬子科鄉試。公元1754年選河南監潁令,補南陽通判。王楚士,乾隆七年(1742年)中壬戌科進士三甲第129名,選廣東開建縣知縣,補湖南安鄉,調西寧通判。侄子王偉士,乾隆元年(公元1735年)貢入太學考取一等。十二年(1747年)中鄉試第三名,十六年(1751年)中辛未科進士三甲87名,選湖南永明知縣。偉士之子王孚鏞,乾隆三十年(1765年)中舉人,三十一年中丙戌科進士三甲6名,任山東勃城日照縣典史麻哈學正知縣。
朱定元(1686--1770),黃平新州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鄉試中舉。雍正五年(1727年)被選任河南署理高郵通判。九年負責修理築揚州河堤,被河督稱為“勤政愛民之官”。後調揚州江防同知。雍正帝詔見。乾隆三年(1738年)擢升河南布政使。五年(1740)任山東巡撫。
石贊清(1803-1869),黃平舊州石牛寨勇人。幼年父母雙亡,刻苦學習,應貴陽童子試,名列前茅。清道光十五年(1835),恩科中舉。十八年(1838)赴京會試中進士,分發任河北阜城知縣,因政績卓著,二十九年(1849)升任盧台撫民通判。後署永定北岸同知。鹹豐七年(1857),任天津知府兼天津團防。英法進犯天津,藉故障兵敗大沽口,_英軍將扣押石贊清,石臨危不懼。鹹豐十一年(1861)擔任為順天府尹(北京市長)。1867年又任湖南巡撫。
樂嘉藻(1867-1944)黃平東坡人。光緒十九年(1893)中恩科舉人,光緒十九年赴北京會試時參加康有為梁啓超的“公車上書”。後赴日本考察教育,歸國後辦教育事業,1912年月參加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工作,編著《中國建築史》一書。民國三十三年於北平逝世,終年七十七歲。
王憲章(1883-1914)黃平翁坪鄉王家牌人,苗族。王憲章幼習武藝,1908年春投入湖北新區三十校為士兵,後提為團長,光復漢陽任總參指揮兼校統,二次?命時任四師師長,與馮國璋作戰失利後逃亡日本。1914年奉孫中山之一命返上海,謀再舉,遭奸人誘捕,被馮國璋殺害於南京。犧牲時年27歲。
吳通明(1914-1985)苗族,黃平谷隴山凱人。民國時任山凱鄉長,解放後任谷隴區副區長,因剿匪有功,轉為地方幹部升任鎮遠行署副專員。後任貴州省司法廳副廳長,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協副主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
盧興國(1918年生)黃平羅朗良田人,紅軍長征過黃平時參加長征。1938年3月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四期學習,後參加八路軍。1958年11月轉業到貴州省物資局任副局長,1983年離休。愛七律詩,創作有200多首,其《延安行》為代表作。
吳少峰(1887—1976)名鴻基,黃平縣舊州鎮人。清宣統三年(1911年)畢業於貴陽優級師範,出任貴州省視學。民國三年(1914年)任息峰縣長。護國戰爭開始,隨黔軍入川,任護國軍右翼總司令部編修及四川省公署書記。民國七年(1918年)任貴州省公署教育科員,後經省長任可澄函約,任教育部秘書。時值孫中山到廣西桂林籌備北伐,吳少峰隨谷正倫在桂林謁見孫中山,後加入國民黨。民國十九年(1930年)任黃平教育局長,1934年任黃平中學校長,次年任仁懷縣長。解放後被選為黃平縣一至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歷任州政協副主席,省政協委員。
樂森王尋(1898-1989)黃平東坡人。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1928年考入北京大學地質系學習,1934年考入德國格廷根大學和馬爾堡大學。1936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貴州大學、重慶大學地質系任教,1955年調任北京大學地質學地理系主任。在無脊椎古生物學及生物地層學方面作了大量精闢的論述,對我國腔腸動物及晚古生物代生物地層學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