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蘭考

且蘭考

《且蘭考》是1982年國學文獻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若瑔。

基本介紹

  • 書名:且蘭考
  • 又名:且蘭訪
  • 作者:余若瑔
  • 譯者:董振堂
  • ISBN:9787213112251
  • 類別:歷史
  • 頁數:190頁
  • 定價:169.00元
  • 出版社:國學文獻館
  • 出版時間:1982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評價,作者簡介,創作歷程,

內容簡介

清代貴州學者余若瑔所著的《且蘭考》一文中解釋說,所謂“旄牛徼外”正是古羌人居住的地方。可見彝族先民是以西北南下的古羌人部落為基礎,在西南的今川滇交界處的金沙江兩岸,逐步融合了當地眾多的土著部落,特別是濮人部落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 彝族聚居區與中原王朝保持著緊密聯繫,或接受中原王朝敕封,或由中原王朝委任其首領進行統治,或直接設州、郡,委派流官或土官以加強統治。 1840年,帝國主義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中國淪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淵,廣大的彝族人民也深受苦難。除了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和文化侵略已深入彝族地區外,鴉片的流毒給彝區帶來深重的危害。川滇毗鄰處的大小涼山是鴉片泛濫區之一。彝族奴隸主利用鴉片換得大批槍枝、白銀,有了槍枝,他們又進一步向四周擴展勢力,擄掠各族人民為奴隸。由於有了槍枝,彝族內部的冤家械鬥亦日益頻繁,使得彝族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從瀘沽到大渡河要經過冕寧、越嶲(今越西)一帶的彝族地區。由於歷代反動統治者,特別是國民黨、地方軍閥長期以來對彝族同胞的壓迫、掠奪和屠殺,造成了彝漢民族之間的嚴重對立和隔閡。所以順利地、和平地通過彝族地區,也就成為紅軍能否贏得時間,先期到達大渡河邊,粉碎蔣介石的“大渡河會戰”計畫,確保渡河勝利的關鍵。 金沙江與大渡河之間的大小涼山地區,東起雅礱江,西至雷(波)馬(邊)屏(山),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紅軍經過的安寧河大道兩旁均系高山峻岭,東為大涼山,西為雅礱江流域高山,皆為彝族聚居地區。漢人居住於安寧河谷上的肥沃平川。冕寧、越嶲一帶則是所謂彝漢雜居區,而越嶲西山和冕寧西北山區又是彝族聚居地區。涼山彝區當時尚處於奴隸制社會階段。在彝族內部有所謂黑彝、白彝之分。黑彝系奴隸主,白彝則分為三個等級——曲諾、瓦加、呷西。黑彝有嚴密的家支組織,它是涼山彝族最主要的社會組織。各個家支都有自己比較固定的聚居區,家與家之間以高山、河谷等天然標誌劃分勢力範圍。每個家支都有一個或數個頭人。各個家支之間由於利害衝突常常發生冤家械鬥,如遇外部侵襲,又往往聯合行動。 

作品目錄

且蘭考上部
說明
且蘭舊事考一
且蘭舊事考二
且蘭舊事考三
《且蘭考》序
周,秦,漢
晉,梁,隋
《且蘭考》(上卷)文章描述

唐,宋,元
附錄一
明奢香龍場九驛
且蘭考下部
且蘭舊事考四
且蘭歷代建置考
附錄二
水西將軍碑文
附錄五
佳戛總宗祠對聯
歷代世系考
附錄三
奢香夫人
附錄六
夷族土司儀禮論
計開全書載舊書科則
且蘭歷代建置總表
附錄四
候水西同仕請詳順德夫人
建祠修墓稿
附錄七
土目氏儀禮論
附錄八
通雍氏論辯
附錄九
土目効命効力
附錄十
襄鐵稿
附錄十一
漢彝關係述

作品評價

《且蘭考》是一本述說文化的發展、傳遞 且蘭文化成長之書!
《且蘭考》通過種種艱辛的力作,向我們闡釋了偉大的“歷史轉折”原理,過去秉持的“傳奇”“本土文化的發展行為”等認知。運用“表現”原理激發出的正能量,可以使我們產生一個新的自我,讓我們變對當年的歷史有所認知。
《且蘭考》——是現今唯一一部描寫民族文化的興起!
“貴州第一史學家”余若瑔,為我們帶來了這本歷史學巨作!留下了不菲的價值,也是唯一一部研究成果的結晶。

作者簡介

余若瑔(1869一1934),中國近現代史上西南彝族中的著名民主主義者、學者和詩人。 余若珠字達文(同甫),祖籍四川古翻。他出生不久,就過繼給伯父余象儀為姍,旋隨父遷居於貴州畢節龍場釋大屯。幼時,他在家受家塾教育,及長,與同鄉周素園①求學於畢節地方的博學長者、前清進士葛子惠,有所獲。上世紀末,他也曾熱衷前清科舉,但省試未中。青年時期,他常與周素園等人唱和,互以詩文砒礪。他窮究經史子集,研習詩詞歌賦,直至天年。 本世紀初,反動分子趙爾本任永寧道(轄川南及川、黔、滇接壤地區)道台,後遷川康總督。趙在永寧道任職期間,為鎮壓轄區內少數民族和漢族的反抗,札調余若珠長兄余著煌為襄辦員,共傷吏治。余若煌知趙生性殘暴,以母病推誘,不赴任與趙共事。趙爾本勃然反目,尋隙將余若煌拘於永寧(今四川敘永)獄中,判處永遠監禁。余若腺和家人無法營救余若煌,又懼怕株連,遂決定由若璨率若煌之子余祥輝、余祥折和若瓊之子余祥桐,東渡扶桑,既避禍,又求學。

創作歷程

且蘭考》在剛出稿時,引起了書友強烈的關注,在貴州、湖南、浙江、香港,到處都是《且蘭考》的冬粉,作者在花了將近十三年的時間最終完成了上下兩卷,從而刷新了這部研究文獻的廣泛關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