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嗟來之食

不食嗟來之食

《不食嗟(jiē)來之食》,選自《禮記.檀弓》。《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典之一。該書編定是西漢戴聖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作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禮運,《禮記》篇名,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學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該書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聖。戴德選編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禮記》,在後來的流傳過程中若斷若續,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聖選編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禮記》,即我們今天見到的《禮記》。這兩種書各有側重和取捨,各有特色。東漢末年,著名學者鄭玄為《小戴禮記》作了出色的註解,後來這個本子便盛行不衰,並由解說經文的著作逐漸成為經典,到唐代被列為“九經”之一,全書共有1250個小故事,在宋代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仕者必讀之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不食嗟來之食
  • 作品別名:嗟來之食
  • 創作年代西漢
  • 作品出處:《禮記.檀弓
  • 文學體裁:古文
  • 作者戴聖
原文,注釋,譯文,解讀,正方觀點,反方觀點,成語解釋,

原文

不食嗟(jiē)來之食
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而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與,可去,其謝也,可食。”

注釋

①本節選自《禮記.檀弓下》。
黔敖:春秋時期齊國的貴族。
②食(sì):給吃,餵養。給……吃。
蒙袂( mèi):用衣袖遮著臉。袂,衣袖。輯屨(jù):身體沉重邁不開步子的樣子。輯,拖。屨,古代用麻、葛製成的鞋。蒙袂輯屨:用衣袖蒙著臉步拖拉。
④貿貿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樣子。(雙眼無神)
⑤奉:同“捧”,端著。
⑥執:拿
⑥嗟(jiē):帶有輕蔑意味的呼喚聲。語氣詞,餵
⑦予:我
⑧斯:這地步。
⑨從:跟隨。
⑩謝:表示歉意。
微:不應當。與:表示感嘆的語氣詞。
去:離開
食:吃

譯文

齊國有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好飯食,以供路過的飢餓的人來吃。有個飢餓的人用衣袖蒙著臉,腳步拖拉,兩眼昏昏無神地走來。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說道:“喂!來吃吧!”那個饑民抬起頭看著他,說:“我正因為不吃別人施捨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但他最終因為不吃而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恐怕不用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就可以去吃。”

解讀

正方觀點

“不食嗟來之食”這句名言就出自這個故事,是說為了表示做人的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的施捨,哪怕是讓自己餓死。那飢餓的人之所以不吃黔敖的食物,是因為黔敖一副傲氣,視窮人為豬狗,他的施捨帶有侮辱性。中國的傳統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氣,用通俗的話來說,人活的是一口氣,即使受苦受難,也不能少了這口氣。還有一些類似的說法,比如人窮志不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人要臉,樹要皮……都表示了對氣節的看重,對人的尊嚴的強調,對人的精神的重視。 即使是在今天,這一傳統觀念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與合理性。在人的精神和肉體之間,在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之間,在人的尊嚴和卑躬屈膝之間,前者高於、重於後者。在二者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寧可捨棄後者,犧牲後者,不使自己成為行屍走肉,衣冠禽獸。人之所以為人,而非行屍走肉,區別大概正在這裡。

反方觀點

“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黔敖與他素不相識,不知道他尊姓大名。說:“嗟!來食!”,沒有不當之處。難道還得說“老爺,請用膳”之類?且曾子聽到這件事後說:“恐怕不用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仍然可以去吃。”既然黔敖都道歉了,又哪裡侵害到那人的骨氣了?這時為何還不原諒他呢?

成語解釋

嗟來之食:原指憫人飢餓,呼其來食。後多指侮辱性的施捨。嗟,不禮貌的招呼聲,相當於“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