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規則鉤絲殼

中文綱名 子囊菌綱

中文目名 白粉菌目

中文科名 白粉菌科

中 文 名 不規則鉤絲殼

基本介紹

  • :Ascomycetes
  • 亞綱:子囊菌綱
  • :Erysiphales
  • 中文學名:不規則鉤絲殼
基本簡介,形態描述,

基本簡介

不規則鉤絲殼
中文目名 白粉菌目
拉丁科名 Erysiphaceae
中文科名 白粉菌科
拉 丁 名 Uncinula irregularis
中 文 名 不規則鉤絲殼
定 名 人 Zheng & Chen
參考文獻 Acta Microbiol. Sinica 18: 16, 1978.

形態描述

菌絲體葉的兩面生,存留,形成白色的近圓形斑片,葉面上的常互相癒合;子囊果聚生至散生,暗褐色,扁球形,直徑85-112(-140)μm,壁細胞較清楚,不規則多角形,直徑 7.1-20.3μm;附屬絲8-21(-26)根,很不規則,大多彎,少數近直,曲膝狀,近曲折狀,長短不齊,往往在同一個子囊果上有長有短,但也有很多子囊果上全是短的,長度約為子囊果直徑的0.3-1.5倍,長42-165μm,向上略漸細,或上下近等粗,少數粗細不勻,但所有的附屬絲到鉤狀部分都明顯地變狹細、基部寬6.3-10.2μm;上部寬4.7-6.1μm,壁薄,到基部稍厚且有時近癒合,平滑或在基部稍粗糙,大多在基部有一個隔膜,基部細胞短、褐色,上部無色,頂端鉤狀部分簡單鉤狀或捲曲1-2圈,圈緊或少數稍鬆弛;子囊5-7個,卵形、廣卵形、扁卵形,短柄、近無柄到無柄,43.2-55.9×33.0-40.6μm;子囊孢子5-7 個,長卵形、矩圓-卵形,15.2-20.3×10.2-13.7μm。
討 論 由於本菌的附屬絲形態多變,而且在不同的子囊果上長度變化很大,與寄生於同科或不同科植物上的任何一種鉤絲殼都不相近。本菌的附屬絲在鉤狀部分往往變狹細,在這一點上與漆樹科上的 Uncinula verniciferae P. Henn.有相似之處,但該種的附屬絲較規則,沒有在不同的子囊果上附屬絲長短相差很遠的情況,自上而下厚壁,數目較多,子囊數目也較多,兩者實際上是不相同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