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關

下馬關

下馬關是明長城固原鎮重要關隘,位於寧夏同心縣下馬關鄉。下馬關是1936年國民黨豫旺縣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古老的回民城。城牆內土外磚,長570米,寬460米,高10米,基寬10米多,頂寬5~7.45米,辟南北二門,南門瓮城尚在。這座明代古城又成為清代平原縣治所,後又成為解放戰爭的一個戰場,雖然彈痕累累,但建築規模和布局仍很清楚,是極為難得的歷史實物資料,對研究當地歷史沿革有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馬關
  • 地理位置:寧夏同心縣下馬關鄉
  • :570米
  • :460米
概述,歷史,作用,破壞,保護,地圖信息,

概述

下馬關城牆遭到破壞
下馬關是明長城固原鎮重要關隘,位於寧夏同心縣下馬關鄉。關城為明萬曆五年(1577)築,城開有南北二門,今南門及瓮城的磚砌券拱門洞尚存。下馬關附近長城是明固原鎮長城中保存最好的地段。此段長城始築於明弘治十五年(1502),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並磚包。
據《平遠縣誌》載:“明萬曆五年(1577)築,外磚內土,周五里七分,高厚均三丈五尺”。因關城西牆被洪水沖毀,清光緒二年(1876)重筑西城牆時,將位置內移,使下馬關城縮為“周四里五分”。
下馬關是1936年國民黨豫旺縣政府所在地,是一座古老的回民城。城牆內土外磚,長570米,寬460米,高10米,基寬10米多,頂寬5~7.45米,辟南北二門,南門瓮城尚在。這座明代古城又成為清代平原縣治所,後又成為解放戰爭的一個戰場,雖然彈痕累累,但建築規模和布局仍很清楚,是極為難得的歷史實物資料,對研究當地歷史沿革有重要作用。
下馬關古城有著數百年的歷史。下馬關古城,最初叫長城關。是明長城固原鎮重要關隘。古城辟南北二門,今南門及瓮城的磚砌券拱門洞尚存。瓮城北門洞上方刻有"重門設險“4字”瓮城正東設門,門洞上方的磚城內嵌有長方形石板,上刻“橐鑰全秦”四字。傳說古城是依金龜形狀而建,取金龜探水之意。留下了“固鎮第一關”的美譽,後因三邊巡視邊防者必下馬於此休息,而得現名下馬關。
今下馬關城巳廢棄。關城開有南北二門,南門及瓮城的磚砌券拱城門洞尚存。瓮城門東開,門額之上嵌有石匾,今僅有半塊殘存,刻有“橐鑰”二字,並署“萬曆九年十二月”等字。據載此匾應為“橐鑰全泰”四字。南門門額上,亦嵌有一石匾,刻有“重門設險”四大字,匾頭題“萬曆十年二月吉旦”,匾尾署“固原兵備右參將解學禮立”。

歷史

1936年6月初,西征紅軍右路軍紅十五軍團,在軍團長徐海東、政委程子華率領下進入寧夏,開始執行西征第二階段奪取寧夏,建立和鞏固陝北根據地的任務。紅十五軍團七十三師、七十五師等部,從陝西定邊一帶,經鹽池縣南部麻黃山、大水坑等地,直插寧夏豫旺縣境。為了攻克下馬關城,紅七十五師師長陳錦秀、政委常玉清等領導研究,決定採取了三大措施,攻克了下馬關。
一百多年後,這座古城又成為解放戰爭的一個戰場。1936年6月,西征紅軍解放了時稱預旺縣城的下馬關,在這座古城裡建立了中共預旺縣委和預旺縣蘇維埃政府,把這裡開闢為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並以下馬關為中心,北向韋州、金積,西至同心、中衛,擴大革命根據地。
事隔三百年後,這座明代古城在1874年,又成為清代平原縣治所。清政府在這裡設立平遠縣,首任知縣陳日新在這裡勵精圖治六年,還完成了同心歷史上第一部縣誌《平遠縣誌》,為後人留下了珍貴史料。

作用

幾百年來,自然災難與人為災難交錯襲來,每一次災難的來臨,古城牆都用高大的身軀阻隔著災難,保護著人們,每一次災難過後古城牆都是遍體鱗傷。人口膨脹了,城牆磚變為了新房舍的地基,古城牆也跟著一起殉難。若要不是因為同心獨有的乾旱“保護”,也許土城牆早已就在雨水沖刷中消失了,今天也就談不上保護了。好在每年的降雨量太少,才使土城牆,沒有消失。
就在這個古城,紅色陶工徐海東,把軍團指揮部設在下馬關南門箭樓上,古城內外留下了共和國開國大將的閃光足跡。同時還留下了開國元帥朱德“佛曉前撤離”的一道手令。古城雖然彈痕累累,但建築規模和布局仍很清楚,對研究當地歷史沿革有重要作用

破壞

下馬關城牆遭到破壞
登上下馬關古城牆,這座飽經歷史風雨的古城依然雄偉,但豎立在城牆上大大小小的煙囪造成了明顯的不和諧,長期的煙燻火燎以及人為的破壞令古城牆遭受多處創傷。附近的居民環城而居,城牆成了很多居民家的圍牆,有些村民為貪圖方便,還在城牆上挖了地窖和房屋,用以住人或堆放雜物。
由於這裡的人們缺乏古城保護意識,沿城牆一帶又少有古城保護警示牌,長時間下馬關古城牆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附近一些村民為了貪圖方便,在高大厚實的古城牆上挖建了房屋,並縱貫而上垂直於城牆牆體挖了深達數米的煙囪,電線、有線電視天線被固定在城牆上,歷史悠久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下馬關古城,正在遭受嚴重的破壞,多處地方已亟亟可危。雖然下馬關古城牆遺蹟打上了“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字樣,但古城牆依然被風吹雨打,由於沒有資金來進行很好的保護而日漸消蝕。現存的下馬關古城牆遺址,是同心縣現存文化遺址中頗具價值的,它見證著明長城的歷史滄桑。但因種種原因,遺蹟在漸漸消失之中。

保護

城牆被破壞的事引起了縣市兩級政協委員楊志明關注,他在2006年的政協會議上提交了“關於申請下馬關鎮城牆、城門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提案”,對於下馬關古城牆如何保護,政協委員楊志明認為,首先要重視起來才能想辦法保護,所以我還是希望有關部門能重視其保護,積極申報自治區或者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不能再讓古城文化遺產受到認為的破壞。
下馬關鎮黨委書記金玉文說:“下馬關古城內不僅因為明長城而文明,而且作為新中國革命根據地之一有著重要的歷史,可以說古今文明。我們想結合對古城的保護,充分挖掘古城的古代歷史和紅色歷史,在修復保護古城的同時,可以考慮紅色旅遊、農家樂等特色旅遊項目的建設,在利用中修復保護。”
如果再不加保護,這座有著重要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的古城將從人們的眼前消失。市政協委員去年呼籲要保護下馬關古城遺蹟,今年的兩會上政協委員再次提出,下馬關古城遺蹟能否得到有效保護可謂是眾人關注。下馬關古城 下馬關古城所在地下馬關,漢屬北地郡,隋 、唐為靈武郡,宋、西夏時為韋州,屬“左廂”,稱靜塞軍,西夏諒詐改祥佑軍,元仍名為韋州,自古以來,這裡就是匈奴、突厥、吐谷渾、土蕃、党項、蒙古和回回等民族的牧地。從北朝開始,這裡番胡使節、商賈馱隊川流不息。唐鹹亨三年,唐高宗李治置安樂州,為接納受土蕃攻擊,而從青海遺徙而來的吐谷渾諾曷缽部,並以諾曷缽為刺史。其後又在長樂川置長樂州(即今韋州),為逐漸增多的吐谷渾部眾居住。唐開元二十二年,唐朝以安樂、長樂兩州“隸原州”(今固原)。唐肅宗至德二年以後,此地沒於土蕃,唐大中三年得以收復,更名“韋州”。宋代党項貴族創建西夏政權時,曾在此地築城、藏兵、建據點,作為與北宋長期抗衡的軍事要地。明嘉靖五年,為控制蒙古族南侵在今下馬關築長城關,關城外磚內土,高厚皆三丈五尺,周五里七分,以後固原總兵官,每年秋季帶兵巡視邊防,必下馬於此休息,故而得名下馬關。古城平面呈長方形,但多數牆體包磚已被拆毀。城牆南北長570米,高10米。基寬10.7米,頂寬5---7.45米。夯層清晰,厚8----15米。古城辟南、北二門,南門瓮城尚存,方形,邊長43.5米,包磚砌法為丁字形。南瓮城的北門洞上方刻有“重門御暴”四字,落款為“萬曆十年二月三日”。瓮城正東設門,門洞上方的磚牆內嵌有長方形石板,上面刻有“橐鑰全秦”四字,右下落款為“萬曆九年二月三日”。北門的瓮城因水患而毀,致使清代平遠縣城的西北角突出。城門利用明代瓮城的門洞,面向西開,今已塌為八米寬的一個大缺口,城牆頂上兩側還修葺女牆,殘高0.40——0.70米。 據《朔方道志》記載:明代固原總兵官,每年秋季帶兵巡視邊防,必下馬於此休息,故而得名下馬關。《平遠縣誌》記載:下馬關“峰巒環拱,溝澗縈旋,形壯邊垂,勢馮險阻,黃河迴繞其北,蕭關雄鎮其南,東北扼慶(陽)寧(夏)咽喉,西南連鞏(昌)固(原)肘腋,控制羌胡之地,屏藩沙漠之區”。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下馬關古城扼守在南北交通的要道上,實為古代邊防重鎮。 清同治十二年(1873)設平遠縣治此。民國二年,又將平遠縣改為“鎮戎縣”,1929年又改為“預旺縣” 下馬關古城於明代嘉靖五年(1526).修築。到萬曆五年(1577)“重修並甃以磚”。清代光緒二年(1876)因水患,提督吳禧得將西牆東移,重新修築,從而使古城面積縮小為“周四里五分,立炮台八座,雉堞七百有二,南北擼樓”。 1936年6月,紅軍西征,攻克下馬關,取得重大勝利。1949年,解放寧夏,我獨立一師、二師從陝西榆林、三邊直取下馬關,馬鴻逵在垂危之中,還想妄圖奪回下馬關,曾調用兩個騎兵團,四個步兵團,偷襲下馬關,但被英勇的從民解放軍打得丟盔棄甲,狼狽逃回銀川……..。 1985年10月16日,同心縣人民政府將下馬關古城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縣文物管理所在古城東門口樹立了水泥製作的保護標誌[3]。

地圖信息

地址: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同心縣下馬關鎮政府(下三線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