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脘

①經穴名。②人體部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脘
  • 出處:《針灸甲乙經》《靈樞》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1、經穴名,屬任脈,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之會穴。出《針灸甲乙經》,又作“下管”。因部位在胃脘下部而得名。位於腹正中線臍上2寸處,仰臥取穴,即腹白線上。此處布有腹橫筋膜,壁腹膜和淺層的第九胸神經前皮支、腹壁淺靜脈屬支和深層的第九胸神經前支,腹腔內為橫結腸。
2、人體部位,指胃腔下口幽門部。《靈樞·四時氣》:“飲食不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

中醫套用

下脘穴
主治病證:
各種消化系統疾患如胃痛嘔吐,腹脹腸鳴,痢疾泄瀉,飲食不化,水腫,胃下垂等。
歷代醫籍多有記載。因本穴具有較強的健脾和胃,降逆止嘔功效,臨床常與足三里配合治療飲食不化、嘔吐;與足三里、四縫、商丘配合治療小兒疳積;還具有治療“腹部堅硬癖塊、脈厥厥動”(《太平聖惠方》)之功能;並能消散六腑寒氣腹痛,治療不嗜飲食,水谷不化,日漸羸瘦等症狀。
操作:可直刺1~1.5寸,亦可艾炷灸3~7壯,或溫灸5~10分鐘,孕婦慎刺,《外台秘要》:“孕婦不可灸。”
現代實驗研究證明:針刺下脘穴對腸、胃功能有調整作用,使腸功能障礙患者恢復正常。可促進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癒合,胃液分泌雖保持高分泌狀態,但胃的總酸度和自由酸度多趨於正常化。針刺下脘等穴,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據報導,以“下脘”、“天樞”、“氣海”、“關元”、“足三里”為主穴,針灸治療猴細菌性痢疾,可使白細胞總數和血漿中游離組胺含量均趨正常化;抗體可比對照組提早4天左右產生,抗體效價比對照組高出2倍以上,白細胞吞噬指數顯著增加,細菌毒性,毒力顯著降低乃至消失;針治48h後,2/3猴的糞便細菌培養即可轉陰,第4天可全部轉陰,而對照組在感染後的第12天仍為陽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