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靜脈

下肢靜脈

下肢靜脈是指人體下肢的血管,分為深、淺兩組,以及深、淺靜脈之間的交通靜脈下肢和下肢肌肉靜脈。淺靜脈最終會匯入深靜脈。人體靜脈血管的生理功能,就在於保證靜脈血液由遠而近的向心流動。

下肢肌肉收縮是促使靜脈血液向心流動的重要條件。在收縮時靜脈瓣膜開放,穿通支靜脈瓣膜關閉,推動血液向心流動;當肌肉鬆弛時,靜脈瓣膜出現相反現象,淺靜脈血液向深靜脈流動。所以,肌肉收縮時血液回流的動力,而正常瓣膜是血液回流的條件。所以,下肢靜脈又被稱為“第二心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肢靜脈
  • 分類:深、淺兩組
  • 性質:血管
  • 歸屬:軟組織
深靜脈,淺靜脈,靜脈瓣膜,

深靜脈

下肢深靜脈都與同名動脈伴行,小腿的深靜脈,即脛前、脛後及腓靜脈都是成對存在,伴行於同名動脈的兩側,匯入膕靜脈,多為一條,向上延續為股淺靜脈,在腹股溝處(大腿根部),與股深靜脈匯合為股總靜脈,再向上延續為髂外靜脈。

淺靜脈

下肢淺靜脈包括大隱靜脈和小隱靜脈
大隱靜脈為全身最長的皮下靜脈,在足內側起自足背靜脈弓,經內踝前方沿小腿及大腿內側上行,至腹股溝處收集腹壁淺靜脈、陰部外淺靜脈、股內側靜脈、股外側靜脈、旋髂淺靜脈後,匯入股總靜脈。
小隱靜脈在足外側起自足背靜脈弓,經外踝後方沿小腿後外側上行,至小腿上段,穿過深筋膜匯入膕靜脈。其分支與大隱靜脈分支相互吻合,形成淺靜脈網。
大隱靜脈和小隱靜脈與深靜脈之間有許多交通靜脈(也稱交通支)勾通,一般大腿部在上部、中部及膝部各有一交通支。小腿部也有3~4個交通支,多位於內踝部、內踝上4指及小腿中部。

靜脈瓣膜

深、淺靜脈及交通靜脈內都有很多瓣膜,瓣膜一般多位於靜脈的主要分支的遠心側,其功能是保證靜脈血單向回流。
下肢深靜脈瓣膜的數目和位置,因人而異。一般規律是,在靜脈分支匯合處的遠心端,多有瓣膜存在。最恆定的瓣膜位於股深和股淺靜脈在會合前,各有一對瓣膜;股淺靜脈的第二對瓣膜多位於第一對瓣膜下方約10cm處;股總靜脈內多為一對,位於股總靜脈的近心端;膕靜脈內多有2對瓣膜。 其它靜脈內的瓣膜數目較多且不恆定。
靜脈瓣膜是由靜脈內膜皺襞形成,多數為兩個相對應且對稱的瓣葉,即雙瓣型。每個瓣葉有游離緣和附著緣,在雙瓣型中,游離緣和附著緣的交界處即為兩個瓣葉的交會點。瓣膜附著緣近端的靜脈膨大部分為靜脈竇。通過體外力學測試,股淺靜脈最高一對瓣膜最強,可承受350~420mmHg逆向壓力。在淺靜脈系統中,以隱股靜脈瓣膜(大隱靜脈匯入股總靜脈前的一對瓣膜)最強,但僅為180~250mmHg,其下方的瓣膜漸弱。在正常情況下,血液向心回流時,瓣膜貼附於靜脈壁上,靜脈通暢無阻。當站立或其它原因引起靜脈壓力增高時,在逆向血流的衝擊下,兩瓣葉張開,游離緣靠攏,阻止血液逆流。此時,靜脈竇膨大,狀似竹節。
下肢靜脈瓣膜不同於心瓣膜,它的活動受多種因素影響。下肢靜脈血的向心回流,除胸腔吸氣運動和心臟舒張期產生的負壓吸引等作用外,主要依靠小腿肌肉泵的擠壓作用,並藉助於靜脈瓣膜的單向開放功能,從而使血液由遠端向近端、由淺靜脈向深靜脈流動。瓣膜的單向開放功能具有重要意義,它有效地防止了小腿肌肉舒張時血液的倒流。保證了人體直立位時的血液回流。
下肢靜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