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硯村

下硯村

下硯村位於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舊稱“硯江村”、“硯石村”,民國時期始更名為“下硯村”,因村前海上有一礁石,形狀如硯而得名。據福寧府志載:五代時期朝廷就在此置“沿海都巡檢”,許光大陳兵寓居該村。從董氏始祖孔昭公至今也有760多年,該村歷史悠久,民風淳厚,地方原生態文化保存良好。村中比較完好保存有守台名將董長藩故居、三道聖旨、董氏宗祠及大門前的彪炳董氏三傑的旗桿石柱、大富豪董石生大厝等。村莊後倚章峰山,面臨官井洋。下硯村人口約1500人,行政村轄天岐、嶺尾、上硯、上坑、里籠、樹兜等自然村,總人口2400多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硯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福建省霞浦縣溪南鎮
  • 人口:2400多人
  • 屬於:山區
下硯村董氏簡介:,百年風水林:,董氏宗祠:,董長潘三兄弟及其故居,四道聖旨,許光大與硯江村,獨特的民俗:,大聚餐習俗,獨特的“爆竹節”,神節走轎習俗,栽種風水樹、保護風水林習俗,經濟發展優勢:,

下硯村董氏簡介:

下硯村民以董姓為主,隴西堂。據該村董氏族譜載:(始祖追溯到)董期公唐末隨王審知入閩,入長溪界卜居州西北,因山水稠密,村落狹隘乃舍之,再尋至魁洋,四圍廣大,地坦溪逥,遂於溪邊結屋居住,時五代梁乾化辛未年(911年)。居兩年,移居董墩之地(今霞浦縣柏洋鄉董墩自然村)。
孔昭公於南宋淳佑甲辰年(公元1244年),率家人至硯石村(即今下硯村)開村拓土,至今已有760多年。孔昭公有子五人,分家後各家繁衍後代,形成五房支脈。目前在村董姓家族人口1000多人。
下硯村

百年風水林:

村莊後山坡有鬱鬱蔥蔥的大片森林,有許多大楓樹,大樟樹等,高十幾米,大的兩人合抱不下,其中一棵樟樹,榕樟共生,樹主幹是樟樹的,上端西邊枝幹是榕樹的,東邊枝幹是樟樹的,實為罕見、珍奇的榕樟共生現象,村民認為這是一種吉利。環繞村莊的還有數十棵大榕樹。最為珍貴的是兩棵銀杏樹,屬國家一級保護樹種。據村里老人說,村後那棵古銀杏為祖先所植,有數百年之久,樹幹大須兩人合抱,村中那棵銀杏也不下百年。這些林木皆為先祖所植和保護下來的,有數百年歷史,村民稱為“風水林木”,人人自覺保護。

董氏宗祠:

董氏宗祠有數百年歷史,為磚木結構,經過了數次重修,占地面積近1000平方米。內有古式戲台,二層走廊環繞,雕樑畫棟,相當古典。宗祠大門前有一對旗桿,為道光年間官方所賜立,以彪炳董氏三傑。
董氏宗祠董氏宗祠

董長潘三兄弟及其故居

董長潘故居,在當地名望甚高。清道光年間這裡出了三個將軍,下硯村董氏12世信房董振鈺有子六,次子長潘、三子長洲、四子長洪在清道光年間先後中取舉人。董長潘,道光壬辰科(1832年)中式武舉第一名解元,曾任福建中營參將中軍守備,後調任台灣噶嗎蘭(今宜蘭縣)署堂守備,人稱“統帶大佬”, 為福建優秀戰將之一。董長洲,道光甲午科中式武舉第四十二名,為督標右營守備,後升都司。董長洪,己酉科中式武舉第五十七名。
《霞浦縣誌》之《選舉制》武舉中有記載其三兄弟。
董氏宗譜記載:
董長潘,字肇岳,號文江,二名子輝。生嘉慶壬申年(1812年)。道光壬辰(1832年)科中舉第一名,說解元。奉旨大挑三等,即補同安營把總赴任三年,調台灣南路營把總升噶嗎蘭千總委署堂守備。道光二十九年蒙掛印總鎮呂公恆安調署領圍副府隨蒙兼護噶嗎蘭都府。鹹豐癸丑(鹹豐三年)台灣梅州逆匪吳磋聚黨倡亂,殺噶嗎蘭通判董正官。台鎮曾公諱王明飭公率兵往剿得勝有功,奏準以都游僖先升用奉部制補南路營守備,赴任四月旋調蘭營都府,奉旨即升興化右營都府,未赴任卒蘭營官廨,時鹹豐庚申年(鹹豐十年,1860年),四十九歲。

四道聖旨

霞浦縣博物館,在溪南鎮下硯村董學堯,董桂松家中發現了清道光,鹹豐皇帝褒揚曾任台灣噶嗎蘭(現宜蘭縣)千總委署堂守備董長潘和提標中營守備董長潘之父董振玉母王氏和叔父董振鎬、叔母葉氏的四道聖旨,聖旨放在精雕小巧玲瓏木匣內,匣蓋為高浮雕雙龍搶珠。
聖旨均為絹所制。長200厘米、寬34厘米,道光年的為咖啡黃、淺黃兩種顏色構成;鹹豐年聖旨則為黃、灰、紫、綠四種顏色構成。織有五色刺繡線條的蝶狀雲紋。文曰:『奉天承運』、『奉天誥命』八字豎行,系織繪而成。兩邊文繡有黃龍,作騰飛狀。聖旨內容用兩種文字書寫,左為漢文,右為蒙文,館閣體。所蓋皇帝玉璽為朱色,大十二厘米見方。
四道聖旨見輝煌。然而其中1道五彩聖旨已毀,實際存世的只有3道。白色聖旨為白綢黑字,寫於道光叄拾年(公元1850年)正月貳拾陸日;五彩聖旨為大紅、白、明黃、朱紅、鈷藍五色蠶絲綾錦為底,墨黑、赭藍、朱紅、明黃、藍綠五色書寫,一道寫於道光叄拾年(公元1850年)正月貳拾陸日,一道寫於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拾月貳拾日。書寫銜接處寫有時間及授予人姓名、官銜。兩枚刻有“奉天誥命”制誥的篆書朱紅大印鈐於中縫。
這些文物的發現,對研究清代地方史以及大陸與台灣的密切關係,提供了歷史資料。現將其中兩幅聖旨摘錄如下:
其一:
奉天承運
皇帝制曰:誼篤靖共,入官必資於敬;功歸誨迪,猶子亦教以忠。爰沛國恩,用揚家訓。爾董振鎬乃福建台灣噶嗎蘭千總董長潘之叔父,躬修士行,代啟儒風。抱璞自珍,克發珪璋之秀;儲材足用,聿彰杞梓之良。茲以覃恩,封爾為武略騎尉,錫之刺命。於戲!昭令問於經籯,書貼刻鵠;佩微章於策府,寵賁回鸞。茂典丕承,榮名益劭。
制曰:家有孝慈之范,美以相濟而乃成國崇,褒錫之文。恩以並推,而厚爾葉氏,乃福建
台灣噶嗎蘭千總董長潘之叔母,德可相夫,教能啟後,一堂環佩和音,克著其慈祥。五夜機絲內治聿昭,其柔順茲以覃恩,封爾為安人,於戲!普一體之榮,施鸞章煥,采表同心,於訓迪象服分光。
其二:
奉天承運 奉天敕命
皇帝制曰:寵綏國爵,式嘉閥閱之勞,蔚起門風用表,庭闈之訓。爾董振鈺乃福建台灣噶嗎蘭千總董長潘之父,義方啟後榖似光前積善,在躬樹良型,於弓冶克家有子,拓令緒於韜鈴,茲以覃恩,封爾為武略騎尉,錫之敕命,於戲!錫策府之微章,承恩澤,荷天家之庥,命增耀門閭。
制曰:怙恃同恩,人子勤思,於將母赳桓著績王朝,錫類以榮親,爾王氏乃福建台灣噶嗎蘭千總董長潘之母,七誠嫻明三遷,勤篤令儀,不忒早流,珩瑀之聲慈教有成,果見於城之器,慈以覃恩,恩贈爾為安人,於戲!錫龍綸而煥采,用答劬勞被象眼,以承庥允光泉壤。
霞浦縣博物館吳春明館長介紹,一般明清聖旨的開頭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和‘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二者的區別在於,“詔曰”是由翰林院撰擬,內閣大學士奏定後,由皇帝欽定的庶吉士書法大家來書寫,最後鈐皇帝玉璽。而“制曰”則是由皇帝對於他所器重的受旨人或重要事件而親手書寫。開頭稱“制曰”,必定是聖旨中的珍品,而眼前這3道聖旨都是“皇帝制曰”。董長潘只是作為千總、守備這樣品級的軍官,道光皇帝和鹹豐皇帝何以如此器重?原因有三,一是董長潘鎮守台灣八年,肩負守台重任;二是董長潘屢立戰功,其中就有平定叛亂之功;三是朝廷要重用他,後來董長潘軍職不斷提升就說明
這一點。

許光大與硯江村

據福寧府志載:五代時期朝廷就在硯江村(今下硯村)設定“沿海都巡檢”,許光大任都巡檢使,負責海防和海上治安。
有一次海寇侵犯,聲勢浩大,許光大不畏強敵,率水兵迎戰。出戰時對村里人說:“勝則江水清,敗則江水赤”。此戰十分慘烈,許光大戰死。“江水如血者三日”。許光大屍體隨潮水漂流到硯江村前,村民感念他的英勇和恩德,厚葬並立廟祀之,稱為“許大夫廟”。《霞浦縣誌.祠祀志》記載:“許大夫廟,在四十九都硯石村,里人建,神名光大”。

獨特的民俗:

大聚餐習俗

每年正月初二中午,全村各家各戶成年的男人,自備酒菜,集中本村董族祠堂聚餐,相關鄰村也派代表參加聚餐。聚餐時不吵不鬧,不說不愉快的話,說生產、議村上新一年“眾人”大事。大聚餐也是預示新一年全村民眾團結和睦、與鄰村村民和諧相處。文化大革命時期,連同其他舊俗被停止,文化大革命後偶有舉行。

獨特的“爆竹節”

每年正月初五這天上午,村上眾頭人安排兩名年輕人上山砍回毛竹,毛竹綁合在一起節節捆上鞭炮,插在村前的“八卦埕”中間。年輕人紛紛上山割柴草,你一擔我一擔的把毛竹一層又一層團團圍住,疊三層七、八米高,在柴草里又塞進許多鞭炮。傍晚六時許,眾頭人集中村前宮中,請來師傅“請神”。小孩子們手拿自製的乾菅葉“火把”守候在宮內宮外,師傅一邊念經一邊搧著叫杯。“叫杯”是用一條紅帶子系的兩個小銅盤,是請神活動的專用工具。叫杯收杯時(“收杯”意為菩薩點頭準許),眾頭人放神銃五響,並燒大量元寶香燭,小孩子們紛紛將手裡的火把點燃,向“八卦埕”方向衝去,誰首先點燃爆竹堆的柴草誰就能領到兩份紅包,以示特別吉利,後面拿火把的小孩子到達時也都能領到一份紅包。爆竹堆柴草點燃後,鞭炮聲、毛竹的爆裂聲以及柴草燃燒聲匯集在一起,加上燃燒火焰,煙火沖天,爆竹聲響徹雲霄,非常熱鬧壯觀。小孩子手裡的火把點燃爆竹堆後不能扔掉,要把火種接回家當晚燒湯煮點心吃,保護新的一年大發財、有好運氣。燒爆竹後,小孩蜂擁著領取糖果和零錢,一隊隊年輕人到有做壽的老人家中送禮,意為“敬老愛幼”。次日臨晨眾頭人早早的就把八卦埕里的柴草灰收集起來撒到村前海上,祈求新一年海業好。相鄰的樹兜、上硯、天岐三村,在這天晚上也有燒爆竹習俗。文化大革命時期,被作為舊俗停止,改革開放以後恢復此俗。
“爆竹節”雖然每年都有舉行,但這一節日文化的可持續面臨難題。
第一是,燒爆竹的空地(“八卦埕”)太小,周邊都被新蓋民房擠壓,觀看燒爆竹的觀眾無處駐腳,難於形成從前那樣熱鬧的場面。
第二是,民房挨得過緊,電線線路雜亂,燒爆竹的安全問題令人擔憂。

神節走轎習俗

每年正月十六是下硯村“神節走轎日”(霞浦方言中“走”就是“跑”的意思。“走轎”就是抬著神轎競相奔跑)。下硯董氏入閩入霞始祖董期公,唐末隨王審知入閩拓居長溪縣西北,五代乾化元年(911年)定居本縣柏洋董墩。傳8世至日山公移居蘆洋,蘆洋傳4世至孔昭公轉遷硯石(今下硯村),有子五人,分家後各家繁衍後代,形成五房支脈。每房分別供奉一個保護神———村民稱為“菩薩”,村上其他姓氏合長房崇拜一尊菩薩。五尊菩薩平時供奉在宮裡,每年臘月30晚上眾頭人為菩薩換上新衣衫,抬(請)到董家祠堂,請菩薩看正月元宵戲劇。至正月十六日,年過節止,為新一年生產勞作開始。正月十六日上午,經請神結束,每房由七、八個身強力壯的年輕人輪流抬本房菩薩,由祠堂出發,先有順序,出了門你追我趕,爭先恐後。小孩子們扛著旌旗、龍頭杖、拳頭杖,還有大刀、寶劍等仿製古代兵器,隨菩薩轎後追跑吶喊,抬著菩薩從村東到村西各小宮走一遍,意為查訪,最後回村大宮坐鎮,保護村民新一年安康發達。相鄰樹兜、上硯村,每年正月十五日也留傳這一習俗。文化大革命期間作為迷信舊俗被停止,改革開放後恢復此俗。

栽種風水樹、保護風水林習俗

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初五(俗稱“五日年”),下硯村的年輕人都會主動相約,在村邊周圍種上幾棵樹、幾株綠竹,栽竹植樹俗稱“栽城竹”、栽“風水樹”。民眾保護風水樹意識很強,雖然沒有成文的村規民約,但村民把風水樹、風水林看作是保護村莊的風水,保護村民平安、發達,民眾中流傳著:誰砍伐破壞風水樹誰就會受到樹神的懲罰,因此,村民不敢亂砍,互相監督,代代相傳沿襲。目前下硯村村後的風水林,屬霞浦縣境內至今很難得的一片古樹林。
這些珍貴的民俗節日有利於增強民眾的凝聚力,保護地方原生態文化特色。當然,地方傳統民俗也應當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發展變革,發揚光大。

經濟發展優勢:

改革開放前,由於下硯村耕地少,種植業不發達,經濟落後,村民生活較貧困。如今的下硯村已是以海洋養殖業為主,加工業和商業為輔的新興村落。大黃魚、海帶、紫菜、髮菜、鮑魚、彈塗魚、海蠣、海蟶等海產品養殖業相當繁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