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壟鎢礦

下壟鎢礦,主營鎢礦開採。主要產品是鎢精礦、鉬精礦和鉍精礦。 位於江西南部大余、崇義、南康3(市)縣交界處,西南距大余縣城60公里,東北距贛州市中心城區85公里。1918年始開採,1954年建礦為揚眉寺鎢礦,曾先後更名為下壟銅礦和下壟鎢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壟鎢礦
  • 主營:鎢礦開採
  • 主要產品:鎢精礦、鉬精礦和鉍精礦
  • 地址:江西南部大余
概述,歷史沿革,輝煌歷史,

概述

2004年改制為下壟鎢業有限公司,同時分立下壟礦區管理委員會負責原下壟鎢礦離退休、退養人員管理及下壟礦區的後勤保障服務工作。

歷史沿革

1954年建礦,先後成立中稍、下壟、平案腦、樟斗、大坪5個自采坑口。1956年礦部由揚眉寺遷下壟。1958年,在牛嶺、下壟設銅選廠和煉銅廠,1959年更名下壟銅礦,因資金、原材料等原因,仍以產鎢為主。 1962年9月1日,更名下壟鎢礦。1991年礦部遷樟斗。建礦初期,隸屬中南鎢礦局, 1958年始先後改屬贛南行政公署、江西省冶金廳、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和江西省稀有稀土金屬鎢業集團公司。
下壟地處的贛南,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氣候宜人,素有“小廬山”之稱。9.1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中,物產豐富,遍地是寶,被人們譽為“龍山寶地”。
早在清乾隆年間,下壟就有人開始開採錫、鉛和鐵金屬礦藏,並修寨,名“鐵倉寨”。“錫孔”、“天牛溝”等採礦古蹟今依稀可見。當時人們還不認識鎢金屬礦及鎢的用途,山上、溪邊到處都可見一些烏黑髮亮的“石頭”,每當風和日麗,陽光照射,滿山金光閃閃,弦耀奪目。
直至清末光緒年間,天主教在我國廣泛傳播,大余縣城內有個德國傳教士,叫烏利亨。他聽說附近山上有寶石,便唆使一位教徒上山撿回幾塊。烏利亨得此“石頭”如獲至寶,立即帶回德國化驗,原來是“鎢”。鎢是軍事工業上需要的稀有金屬。於是他以花園徹牆為由,用一個銅元一斤的價格,專門收購那烏黑髮亮的“石頭”。隨後,偷運香港,轉送德國。下壟和附近各地由此時開始檢、挖這種“石頭”。年復一年,一擔擔、一箱箱的“石頭”送至海外,換來的僅是幾個低廉的“腳錢”。宣統二年,美國人探聽到此情報後,發現這裡的鎢藏量十分豐富,便把情報告之大余的知府老爺,提出合夥經營開採,目的是不讓德國人獨吞。從此,官府開始收購鎢砂。上山檢鎢、挖鎢的人日漸增多,礦區逐步形成。據史料載,下壟礦區於1918年5月由摘粽葉、挖草藥的人發現鎢砂,爾後逐成開採規模。相繼開發的有鐵倉寨、水角上、青山孜、樟背、蟠龍山、香爐山、樟斗的山子腦、牛嶺、平案腦的鴨棲山、石頭窩、鰲魚、營棚梗、吃水灣、大平的龜子背、大平山等地,旺時達200餘山頭、上萬人。開採時間與岩石性質有關,“沙包土”易衝出礦脈,“浮頭子”顯而易見;“牛肝土”岩石堅硬,難見礦脈,發現較晚。當初“挖鎢砂”,人們用鋤頭、錘子去挖、去敲,滿山亂挖亂亂敲,根本不知道開窿子和放炮打眼,更不懂找什麼“礦脈”,因而把礦山弄得百孔千瘡,廢窿壘,下壟鐵倉寨下至今有叫“爛壁孜”的地方。後來,人們懂得了找苗子和打眼放炮,便開起窿子來了。於是礦山開採出現了一個極盛時期旺。但鑿岩仍靠鐵錘鋼釺,運礦仍靠畚箕背簍,選礦仍靠手工掏砂。雖有眾多上山採礦者,生產力極為低下。
下壟產鎢自1918開始,歷經商營、官辦、民窿整建和國營開發4個時期。1954年建礦,先後成立中稍、下壟、平案腦、樟斗、大坪5個自采坑口。1956年礦部由揚眉寺遷下壟。1958年,在牛嶺、下壟設銅選廠和煉銅廠,1959年更名下壟銅礦,因資金、原材料等原因,仍以產鎢為主。1962年9月1日,更名下壟鎢礦。1991年礦部遷樟斗。建礦初期,隸屬中南鎢礦局,1958年始先後改屬贛南行政公署、江西省冶金廳、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江西省國資委。通常為礦、坑、工區三級一長制的區域管理,1960年至1962年,為政企合一管理,當地農業大隊由下壟鎢礦管轄,全部農業人口改供商品糧,土地、勞力由礦統一安排,按勞定級支薪。1968年至1973年,為連隊建制。
下壟鎢礦的生產,經歷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由手工操作到機械化作業的發展過程。自1954年回收國營後,礦山開採

輝煌歷史

連續四十多年接觸粉塵作業職工未發現矽肺患者,冶金工業部曾3次在下壟召開現場會,企業曾被冶金部、國家勞動總局授予“通風防塵紅旗單位”、“礦山防塵尖兵”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