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金貝古墓

上金貝古墓

上金貝古墓,位於福建寧德市蕉城區金涵畲族鄉上金貝村北半山腰上的叢林之中,又稱福建寧德古墓。古墓占地近兩百平方米,形式奇特,一九八九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古墓被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發現並登記為文物點。

基本介紹

起源,歷史,發現,帝王陵墓,

起源

二零零九年二月,福建省博物館研究員王振鏞率隊實地考察時發現,該墓起碼被盜三次,墓室空空,沒有發現墓碑等有關墓主人身份的文字,只發現落款為“御賜金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字樣的石刻。考古專家初步確認,古墓建造於元末明初,至今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墓的格局是三層六闊,各種構件精緻豪華,弧形條石砌成高大圓拱,墓前石柱高約四五米,墓頂雕刻火珠蓮花,墓壁旁牆頭石雕雲紋螭首,仿佛皇家氣派。王振鏞推測此墓認為與建文帝有關,不久又推翻了此前的初步構想。當地則成立了建文帝研究小組,陸續找到一些建文帝在當地留下的文物。

歷史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由於皇太子朱標已逝,皇太孫朱允炆即位,即建文帝。建文帝即位不久,燕王朱棣以討逆為名,發動靖難之役,攻陷京師(今南京)後稱帝,是為明成祖。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一片火海,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後,有關其出逃的傳聞頗多,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被史學家稱為明史第一謎案,全國發現建文帝的墓葬多達五十多座。

發現

二零零九年五月二十一日,南京明史專家、學者馬渭源鄭和第十九世孫、南京鄭和研究會秘書長鄭自海,鄭和第二十世孫、鄭和研究會學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寬濤到實地查看古墓,發現古墓頂上有一處蓮花座托著的火龍珠雕刻。他們認為,該標誌是明代佛教中標誌性的器物構造,象徵著墓主朱允炆龍歸滄海。同年八月下旬,馬渭源和鄭自海等人邀請南京大學歷史系潘群教授再次前往寧德考察。經過為期三天的實地考察,綜合各種田野考古信息和文獻資料,認定上金貝古墓為明建文帝陵寢,並於二十六日在當地對媒體披露。
南京專家認為,墓的各種構件精緻豪華,其結構和格局體現皇族氣派,尤其古墓舍利塔的蓮花基座造型與安徽鳳陽明皇陵淮安明祖陵的蓮花座造型完全一致,而這種造型在明朝只有朱家可以使用。寧德華嚴寺所藏袈裟,就是朱允炆從南京逃亡寧德時所穿的雲錦袈裟,經鑑定為明永樂之前製作,由五十片面料拼接而成,袈裟周邊設計的圖騰狀十八隻五爪金龍,均是閉嘴龍,是典型的明初皇家龍的專屬造型,而袈裟下半部內嵌“福、壽”宮燈狀圖飾為朱元璋的獨家標誌,是古墓屬於建文帝墓葬的有力佐證。
二零零九年九月二十二日,福建省文物局組織歷史、明史、地方史志、文物考古、文物鑑定等方面專家,對古墓進行了一周的考察論證。專家們對墓中舍利塔上碑文“御賜金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十九個字做出解釋——前九個字指的是宋末元初高僧印簡。印簡,字海雲,居住大都,是忽必烈的老師之一。佛日圓明圓寂後,忽必烈御賜佛日圓明大師。而後十個字是代表墓主人“滄海珠禪師”,他是元代國師印簡的第三代傳人,“珠”是他的別名法號。上金貝古墓不遠處曾有一座金邶寺,據文獻記載始建於唐大中八年,歷經千年,高僧層出,佛教文化積澱深厚。滄海珠禪師曾任金邶寺主持,元大德年間重建了寺院。寺周留下他的“蒙泉”手跡和一口紀年鐵鐘(已毀),上有“滄海彌珠”字樣。專家組認為,不能僅憑石構件造型來推測出墓主人身份,並於二十九日宣稱,寧德上金貝古墓建造年代為元末明初,墓主為明初僧人滄海珠禪師,並非南京逃亡的建文帝。如果要確定墓主身份,必須有確鑿的碑刻、文字記載等實物才有說服力。明史第一謎案仍有許多待解之謎。福建省文化廳和文物部門強調,上金貝古墓雖不是建文帝的墓葬,但也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帝王陵墓

皇陵,古老墓葬制度的集大成者,通常位於景致、風水俱勝之地。動輒橫亘百里,遮天蔽日。而其墓室中又盡藏人間珍奇,即便與日月爭輝亦無愧色。而歷代皇陵中,當首推秦始皇陵。從公元前246年開始,幾乎40年時間裡,70萬人在共同做一件事——修建墳墓。這座世界上最大的墳墓,占地面積達56.25平方公里。陵園仿照秦國都城鹹陽建造,大體呈回字形,等於把略微縮小了一些的鹹陽城和京城各衙門整個搬到了地下。對秦陵的考古已持續了40多年,各種高科技方法也輪番上陣,但人們依然不得要領。按現有技術要打開地宮,破解秦陵迷案,據估算至少還需200年。
其次,應是位於五陵原上的漢武帝茂陵。漢武帝在位54年,從即位後的第二年(公元前139年)起,開始修建茂陵,每年撥款全國稅收的三分之一,費時53年之久(比秦陵還長15年)。但茂陵的規模比秦陵要小得多。然而,它卻創下了漢代帝陵的三項紀錄:規模最大、修建時間最長、埋藏珍寶最多。現在的茂陵高46.5米,方錐台狀,由黃土層夯積築成,號稱“中國的金字塔”。“虛地上以實地下”,茂陵外觀不算宏偉巨製,但其地宮所藏卻極為豐富。53年裡,漢武帝將國中的財物源源不斷地送入地宮,最後居然多到再也放不進去的地步,以至後來赤眉軍前來盜墓時,瘋狂搶掠後,竟然“不能減半”(《晉書·索琳傳》)。
第三,應推明成祖朱棣長陵——明十三陵中最早也最大的陵墓。其建成於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規模宏大,氣勢宏偉,布局合理,為中國建築史上的傑作。與成祖在明諸帝中的地位相應,長陵是十三陵的中心,其他各陵環成弧形,並共用神道。十三陵是明朝政治、經濟、文化的縮影,代表了明朝200多年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的最高成就。為了防止盜墓,歷代帝王採取了各種辦法。其一是設定“疑冢”。歷史上,曹操就曾設定了七十二座疑冢。此外,石勒石虎慕容德高歡等,也設定過“疑冢” 。“疑冢”史稱“虛墓”“偽墓”,主要目的是防盜。但是,用疑冢的方法防盜,還是有缺陷,因為遇上有耐性的盜墓賊,一座座挖下去,那么再多的疑冢也沒有用——除非真墓壓根兒就不在疑冢間。
所以,歷史上的心狠手辣的主兒,覺得用疑冢防盜的辦法不可靠,便另出狠招:坑殺墓工,不留活口,抹去一切線索。《史記·秦始皇本紀》:“葬既己下,或言工匠為機,藏皆知之,藏重即泄。大事畢,已藏,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藏者,無復出者。”為秦始皇陵製造機關暗道的工匠,對於墓中結構包括墓內所藏寶物自然熟悉不過,故被全部封殺於墓道中,從此,再沒有人知道墓中機關,也就無從找到盜墓途徑。另據《吳越春秋》與《越絕書》記載,蘇州虎丘吳王闔閭之墓。丘下有劍池,其下即闔閭墓門。池旁有“千人石”,為吳王夫差葬父闔閭後,殺盡所有造墓工匠及役夫處。石的斷面至今仍有暗紫色痕跡,傳為昔日死難者血跡。殺人滅口實在傷天害理,純屬暴君專利,因此,它遭到絕大部分人的棄用。其實,疑冢也好,滅口也好,都不是最有效的隱蔽墓址的手段。至少,世人大致知曉墓冢的範圍,要進行盜掘,也就是個時間問題。比如秦始皇陵和闔閭墓,傳說都被盜過。所以,最徹底的方法就是秘葬,不在地面留下任何蛛絲馬跡。經典案例是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的墓地極度隱秘,《元史·國俗舊禮》記載了大汗入葬的過程,“至所葬陵地,其開穴所起之土成塊,依次排列之。棺既下,復依次掩護之。其有剩土,則遠置他所,”“不起墳壠,葬畢,以萬馬蹂之使平。殺駱駝子其上,以千騎守之,來歲草既生,則移帳散去,彌望平衍,人莫知之。欲祭時,則以所殺駱駝之母為導,視其踟躇悲鳴之處,則知墓所矣。” 歷史上潛藏墓冢,使人不知所終的例子還有魏文帝曹丕的“首陽陵”,後趙皇帝石勒的母親陵墓以及南燕皇帝慕容德的陵墓,他們的墓冢共同點都是不在地上修建大規模的陵園,不豎立任何標誌,故無人知其葬處。慕容德的出喪尤為神秘,“乃夜為十餘棺,分出四門,潛葬山谷,竟不知其屍所在”。(《晉書·慕容德載記》)。而明太祖朱元璋更把秘葬推到極至,傳說其出喪場面是13口棺材同時抬出13個城門。而主持這一場面的正是明建文皇帝朱允炆。那么,朱允炆在安排自己的後事,也即建築自己的墓冢時,會不會步其祖父明太祖朱元璋的後塵,也來一個“秘葬”呢?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他熟悉他祖父朱元璋那一套。  從以上的歷史情況推斷,上金貝古墓應是一座“疑冢”“虛墓”,在上金貝或上金貝周邊地帶的地底深處或山腹中,應該還有一座“秘葬”或“實墓”。這座“秘葬”或“實墓”應該在朱允炆生前就已建成,其辭世後則由那些尚健在的從亡大臣最終完成。這一點,從去年研究小組調查獲悉的大量資料尤其是發現上金貝曾經一度存在大量金銀財富以及“虛墓”的豪華程度即可得到證明。
那么,建文帝及其手下為何又要建這么一座“虛墓”“疑冢”呢?筆者認為,第一、他是要告訴當世人與後世人,建文帝朱允炆並沒有“自焚”,而是被朱棣篡奪了皇位,流亡到了閩東。第二、用了非常隱晦的塔碑,那時為了蒙朱棣手下。第三、最重要的是要告訴後世的有識之士,他,朱允炆就沉眠在古墓附近的山中,地下。由此,筆者認為,應集中時間與人力、財力認真分析判斷一下建文帝“實墓”的所在位置,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探測手段,探到了,那就是考古專家與文物管理部門的事了。
上金貝古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