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聲歌·郎作上聲曲

《上聲歌》者,此因上聲促柱得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上聲歌·郎作上聲曲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作者:佚名
作品全文,注釋,作品賞析,

作品全文

郎作《上聲曲》,柱促使弦哀。
譬如秋風急,觸遇傷儂懷。

注釋

郎作:郎君寫作。
上聲曲:上聲歌的曲子。
柱促:音柱緊促。支弦的音柱移近則弦緊。
使弦哀:使得琴弦的聲音悲哀。
譬pì如:比如。與其。
觸遇:接觸逢遇。觸動琴弦逢遇秋風。
傷儂懷:悲傷我心懷。

作品賞析

歌的第一、二兩句,寫“郎”演奏《上聲曲》時的情形,“柱”是琴瑟等樂器上用來支撐弦的小木柱,每弦一柱,可自由移動以調整音的高低。“柱促”,即將柱移動,使聲音變高,顯得哀婉激越。這開頭二句,雖是寫音樂的調子,但同時也渲染了淒婉的氣氛,為全首歌定下了低沉的格調。
第三、四句是說,聽到這急迫、哀婉的樂聲,宛如陣陣秋風襲來,使我感傷,潸然淚下。如果說第二句所寫《上聲曲》的情調尚有些朦朧、模糊的話,那么第三句則藉助“秋風”這一具體的物象而使得這種情調具體化、鮮明化,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秋天是令人感傷的時節,滿目落葉蕭蕭,加上一陣緊似一陣的淒風襲來,會使人感受到一種悲涼況味。因而,這裡用“譬如秋風急”一句來描繪樂曲,就鮮明地勾畫出動人的音樂形象。
曲調為何哀婉?聽者何以悲傷?歌中不曾明言。但人們可以想見,這弦聲之所以引起女抒情主人公的強烈共鳴,一定是樂曲道出了她的衷腸,觸發了她的情懷。她與“郎”的情感正是被這樂聲溝通、交融,達到了“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果。
這首《上聲歌》,既形象地描繪了音樂效果,又巧妙地抒發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既寫出了郎”演奏樂曲時的情形,也寫出了抒情主人公聞曲時的感觸。全歌以聲傳情,聲情並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