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牙槽後神經阻滯麻醉

此法是將局麻藥液注射於上頜結節處,因此又稱上頜結節注射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牙槽後神經阻滯麻醉
  • 又稱上頜結節注射法
  • 操作方法:口內法與口外法
  • 注意要點:進針不宜過深避免造成血腫
概述,操作方法,口內法,口外法,

概述

此法是將局麻藥液注射於上頜結節處,因此又稱上頜結節注射法。

操作方法

口內法

注射標誌:一般以上頜第2磨牙遠中頰側根部前庭溝作進針點;在上頜第2磨牙尚未萌出的兒童,則以第1磨牙的遠中頰側根部的前庭溝為進針點;在上頜磨牙已缺失的病人,則以顴牙槽嵴部的前庭溝為進針點。
注射方法:病人採取坐位,頭微後仰,上頜牙抬面與地面成45°,半張口,術者用口鏡將口頰向後上方牽開,以顯露針刺點。以上述進針點進針,注射針與上牙抬面約成45°,向上、後、內方向刺入,針尖沿著上頜結節的弧形表面滑動,深約2cm。回抽無血,即可注入局麻藥1.5~2ml。
上牙槽後神經阻滯麻醉口內法上牙槽後神經阻滯麻醉口內法
麻醉區域:同側上頜磨牙、牙槽突及其頰側的牙周膜骨膜、齦黏膜(上頜第1磨牙的頰側近中根除外)。
麻醉效果:一般5~10min後顯示麻醉效果。
術中注意事項
(1)在行此法麻醉時,病人不宜張口過大,否則頰部由於緊張而不易良好地顯示進針點。
(2)針尖刺入不宜過深,以免刺破上頜結節後方的翼靜脈叢引起血腫。
(3)上頜第1磨牙的頰側近中根是由上牙槽中神經支配。因此,在拔除上頜第1磨牙時,尚須在該牙頰側近中根部的前庭溝處加行浸潤麻醉。

口外法

注射標誌:沿顴牙槽嵴向上,找出顴骨下緣與上頜骨顴突形成的交角即為外注射進針點。
注射方法:選用4~5cm長的注射針,從進針點進針,垂直進入達骨面,稍退針後,向上後內方向推進約2cm,回抽無血,即可注射麻藥2~3ml。
麻醉區域:與“口內法”相同。
麻醉效果:與“口內法”相同。
術中注意要點
(1)進針至骨面後,轉向上後內方向推進時不宜過深,以免造成血腫
(2)當口內法進針點處有明顯炎症、腫瘤等病變時,宜採用口外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