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涌古街

上涌古街

上涌古街,即杏仁古街,又名翰林街。上涌古街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上涌鎮,緊鄰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仙山風景區。古街名字源於古街的一棵古老銀杏樹。現存古街始建於民國十三年(即1924年),依山而建,蜿蜒而下,長約400米,寬約4米。現存古街曾繁華一時,直至上世紀70年代才因新街建成而日漸衰落。古街建築風格獨特,具有較高的欣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涌古街
  • 別名:杏仁古街,又名翰林街
  • 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上涌鎮
  • 始建:民國十三年(即1924年)
歷史,舊時的官道,曾經的據地,現狀,建築特色,

歷史

舊時的官道

據舊《德化縣誌》載:上涌,作為“德化西北部中心集鎮”,是德化縣葛坑、湯頭、楊梅、桂陽等地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路,是昔日德化縣城通往尤溪縣的惟一“官道”,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 在此設定“上壅驛”。
明、清時,上湧出現了民間交易活動,這裡逐漸發展成集市。民國初,上涌街市虎跳市,有木屋店鋪二十多間,附近鄉民商販來來往往,在此互相交換著來自沿海的海鮮和山區的乾貨。

曾經的據地

民國二年(即1913年),古鎮古街毀於戰火。後因該街市地處西溪下游的岸邊,地勢險要,軍事上是個易守難攻的要地,民軍陳公忠、陳光亮在此依山傍水築炮樓駐軍,稱霸一方。為鞏固其統治地盤,二人下令上涌地區十三甲沿著陳氏兄弟的炮樓建新街,作為炮樓的兵事圍障。因此,一條約200米長,六七十間店面的街道很快形成並投入商業運營。當地記者採訪古街老人,“古街有店面數十家,有鹽鋪、布行、棺材店、當鋪、票行,一應俱全。他說,街上有雙扇開大窗的,就是當年的當鋪和票行。‘街道一直到剛新中國成立時還很熱鬧。’”

現狀

現存古街建立至今經歷80多年,曾發生過幾場火災,但都有驚無險,保存完好。
杏仁古街至今仍有13種姓氏200多人居住。雖是多族共居,卻勝似一家人。這些居住於古樸木房的人們,他們並非建不起現代式的鋼筋水泥樓房,而是帶著對古街的依戀和愛護而留居在這裡的。家家戶戶靠多種經營,雖然收入不少,但大伯、大娘、阿嬸們總捨不得休閒,也過不慣安逸享樂的日子,田間山頭的農活仍然捨不得扔棄。因而步入古街,常可見到人們肩挑農物拾級而上的情景。
上涌古街
如今,走在街上,很難見到開著的店面。現存一家營業的店面是理髮店。50多歲的店主老鄭說:“30年前他就在這裡開理髮店了。30年前,開店的還有十多家,他的店一天顧客最多時有二三十人,現在,來理髮的少了,反而‘參觀’的人多了。”
鄉村裡的理髮店鄉村裡的理髮店

建築特色

濃厚的集市風格。
街道傍山而逶迤,開端寬約3米,轉個彎,下13個台階到了末端,變成5米寬。路面用溪鵝卵石鋪成,路面有小石築造的“八卦”圖,平添了幾分神秘感。70多間雙層店樓為純木或土木結構,樓上房屋、樓下店面,經營土特產、日雜、食雜、小百貨、布匹、中藥、理髮、客棧等。樓前留一米餘寬的走廊,方便顧客、行人在晴雨天行走。
人在街中走,美景在兩邊人在街中走,美景在兩邊
獨特的吊腳樓
兩邊一棟棟吊腳木樓漸次排開,錯落有致。這裡房子和院落比街還要老。黑瓦,木屋,雕花的窗,灰黑的梁,古舊陳香的大木床。門進去了還有門,屋進去了還有屋,樓梯旋轉後還有樓梯,迴廊拐彎處還有迴廊。從街頭走到街尾,沒有重複,每戶人家的建築細節都不一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