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藥志

上海醫藥志

《上海醫藥志》是上海市系列的一部專志專業志。1988年10月13日,上海市醫藥管理局成立編纂委員會,經過籌備,於專志專業志修志工作全面鋪開。

基本介紹

  • 書名:《上海醫藥志》
  • 作者:上海市醫藥管理局成立編纂委員會
  • ISBN:9787806182888
  • 類別:專志專業志
序言,序一,序二,凡例,總述,後記,編修審定人員,編纂委員會,編委辦公室,編輯人員,審定人員,

序言

序一

為人民健康長壽、治病救人、救死扶傷提供物質基礎的醫藥事業,歷來受到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無比親切的關懷。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經指點過醫藥事業的發展方向,給予醫藥事業巨大的支持。中國醫藥事業之所以能夠在不長的時間內發展到基本滿足12億人口日益增長的需要,並能夠逐步躋身於世界醫藥事業強者之林,這是同長期以來黨和國家的重視分不開的。
近代上海,是華洋並舉、萬商雲集的商埠。19世紀中期開始逐漸有了西藥房、西藥廠、醫療器械廠。至於丸散膏丹中成藥、方劑、草藥,上海早就是個重要的集散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夕1990年9月14日修志工作全面鋪開。,上海已經成為全國最集中、最重要的中西藥品、醫療器械產地之一,但基本上還處於依賴進口原料加工為主的落後狀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早在經濟恢復時期,上海的醫藥事業在市長陳毅的直接領導下,組建統一的行政管理系統,統一領導、統一規劃、統一管理,使上海醫藥事業從無政府狀態走向有秩序的發展;籌建了當時新一代的抗感染藥青黴素的生產企業,為以後上海發展原料藥品的生產起了先導作用。
從1953年開始,全國醫藥事業由中央行政部門領導,開始進入了計畫經濟指導下的發展。這段時間,上海醫藥事業主要任務是發展原料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品種,提高技術水平。採取的方針是廠廠搞原料(品種),人人搞革新,以此推動企業相應的填平補齊和必要的技術改造。由於投入少、基礎差,發展受到了局限性,影響了產品規模生產的形成和尖端領域產品的發展。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上海醫藥事業在改革開放的正確路線引導下,取得了新的成就,並且正在邁向新的高峰。
《上海醫藥志》記載了上海醫藥戰線廣大職工辛勤勞動、刻苦鑽研、為新中國醫藥事業作出光榮的貢獻的篇章。願《上海醫藥志》的編寫完成,能為面臨全國強者、全世界強者挑戰的上海醫藥事業保存一批文獻和資料,繼續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作出更大的貢獻!
史毓民
1996年4月5日

序二

上海是中國醫藥工商業的發祥地,擁有悠久的歷史,輝煌的業績。
在中國醫藥工商業的發展史上,上海孕育了一批令人矚目的“全國第一”:1925年,國內第一家西藥針劑廠上海海普藥廠問世;1951年,中國第一支青黴素在上海第三製藥廠誕生;1964年,國內第一枚人造心臟瓣膜在上海研製成功;1982年,國內第一家中美合資的製藥企業中美上海施貴寶製藥有限公司在上海建立;1983年,國內運用現代藥學理論研製的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第一種新穎中成藥麝香保心丸在上海中藥製藥一廠投產;1986年,中國製藥工業第一項重大技術出口項目——維生素C二步發酵工藝由上海第二製藥廠承擔完成;1994年,國內規模最大的第一座抗菌素生產企業上海先鋒藥業公司在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建成……
這是中國醫藥工商業發展這部雄壯交響曲上的一個輝煌樂章。滄海桑田,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近百年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初步形成了上海醫藥工商業的雛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後,上海醫藥工商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1979年全國實行工商一體、中西藥品與醫療器械合一的醫藥管理體制,上海相應成立了上海市醫藥管理局,更使上海醫藥工商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進一步擔負起為醫療保健以及災情、疫情、戰情和計畫生育服務的特殊社會職能。尤其在“八五”計畫期間,上海醫藥行業以鄧小平“發展是硬道理”的視察南方的重要談話為動力,抓住開發開放浦東的有利時機,積極進取,負重奮進,實現了超常規發展,平均年增長19.8%,使上海醫藥經濟的總量規模、產品結構、科研開發、運行質量、整體布局、行銷能力、人員素質等都發生了較為深刻的變化,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活力明顯增強,新建了一批有規模、有影響的合資企業。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個品種門類齊全、配套協作緊密、工商合一的體系,成為國內醫藥生產、科研、出口的重要基地和藥品集散地。1995年的銷售產值達85億元,比上年增長24.5%,比“七五”計畫末的1990年淨增50億元,進入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快車道,成為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獨立行業,並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為發展中的高新技術支柱產業。
百餘年,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它卻深深地浸潤著上海醫藥人的心血和汗水,銘刻著上海醫藥人的不倦奮鬥和追求。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歷經五年之辛勤努力編纂的《上海醫藥志》,以其翔實的資料、齊全的門類、豐富的內容、簡樸的文字,生動地再現了上海醫藥工商業幾百年的發展軌跡和人情風貌。對於廣大經營者,可以史為鑑,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知興衰而明得失,起到資治的作用;對於年輕的一代,這是一部很好的行業史料教材,可從中了解百年來上海醫藥工商業過去風雲變幻的歷史和當今蓬勃發展的新貌,“溫故而知新”,受到教益和啟迪,發揮教化的功能;對於研究人員,可用其提供的寶貴資料和大量信息,對上海醫藥工商業的發展進行研討,具有重要的存史效用。因此,《上海醫藥志》的編纂確實是一項“服務當代,功及後世”的文化系統工程,它的付梓出版更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具有歷史意義和教育意義的大事,將為推動上海醫藥行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注入一股清新的春風。在此,我代表上海市醫藥管理局對全體修志人員所作的艱辛努力,以及各級領導、專家和醫藥界老前輩的支持幫助,致以衷心的感謝!
歷史為上海醫藥行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成績和進步只能說明過去,上海醫藥行業的發展還“路漫漫其修遠兮”,尚須“吾將上下而求索”!
在1995年12月底召開的中共上海市委六屆四次全會上,明確提出了到本世紀末將上海現代生物與醫藥建成高新技術支柱產業的目標。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期望,更增添了行業發展的信心。根據這一目標,上海醫藥行業制訂了“立足高起點,今年銷售額超百億;增創新優勢,世紀末建成三百億支柱產業”的“九五”高科技、外向型的發展計畫。站在世紀之交的上海醫藥行業的廣大幹部職工將不負重託,以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務實進取,一定能在本世紀末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成新的支柱產業的戰略目標。
讓我們在2000年世紀之交的頂峰,迎接上海醫藥支柱產業的燦爛曙光,為《上海醫藥志》續寫更加輝煌的新篇章!
是為序。
上海市醫藥管理局局長 李明軒
1996年3月26日

凡例

一、本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實事求是的原則,全面記述上海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發展的歷史和現狀,重點記述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以來的重大變化。
二、本志按類系事,橫排豎寫,採用述、志、記、傳、圖、表、錄等表述形式,分編、章、節、目層層相轄,依次記述。
三、本志記事上溯不限,下限止於1990年,人物傳延至1993年。
四、大事記以編年體為主,輔以紀事本末體。
五、對上海醫藥事業作出重大貢獻、有重大影響的已故人物,按卒年先後為序排列立傳。
六、本志資料,主要由上海市醫藥管理局所屬單位提供,同時也向全市各系統的醫藥生產經營單位徵集。統計數字源於上海市醫藥管理局系統的統計資料。
七、本志所述“解放”,系指上海市解放;“化學藥品”,系指俗稱西藥;1955年2月前流通的人民幣按1955年3月1日起發行的新人民幣1元等於舊人民幣1萬元折算。
八、本志行文遵照1994年4月13日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印發的《上海市專志、區志行文細則(試行)》。

總述

(一)
中藥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上海地區的中藥業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已有零星中藥商走方賣藥,世代相傳。元大德三年(1299年),松江府官醫提領所設定惠民局,官營藥物製作和銷售。明萬曆三年(1575年),川沙開設“長生藥材”中藥店,產銷中藥,坐堂經營。至清康熙、乾隆年間,上海有數十家中藥店,其中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開設的姜衍澤堂藥鋪和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開設的童涵春堂中藥店皆名聞遐邇,乾隆年間還出現大型中藥店自發組成的行會組織——和義堂。在清代,上海的中醫醫療器械有刀、匕、剪、鉗、針、筒等類,均屬簡易的外科手術器械。從總體看,上海藥業自古代賡續綿延,發展緩慢,直至近現代才得到迅速發展。
鴉片戰爭後,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被迫開埠,西方藥品和醫療器械開始傳入,在英、美、法等國圈劃的租界內最先形成。該年,英商怡和洋行首家開始兼營西藥,而首家專營西藥的藥店則是道光三十年英商開設的大英醫院(藥房)。隨著上海人口的增加,中藥業有了相應的發展,各地中藥店、藥材行紛紛來滬開店,著名的有從蘇州遷來的雷允上誦芬堂藥號、從寧波遷來的馮存仁堂藥號、從漢口遷來的蔡同德堂藥號及廣東人開設的鹿芝館中藥店和鄭福蘭堂分店。開埠初期,未見國人經營西藥。但在光緒十三年(1887年)前,上海已出現個人或個別店鋪代銷西藥。光緒十四年,始有顧松泉創設上海第一家民族資本藥房中西大藥房,資本14.88萬元,經銷外國藥品,也調製本牌成藥。至19世紀末,一批民族資本藥房陸續開設,著名的有中法藥房等。華商藥房在開設初期,大都參照外商藥房的辦法經營,以後有了經驗,才逐漸改善經營,謀求自身發展。光緒二十六年,美國人在上海開設第一家藥廠——施德之藥廠,首開上海製藥業的先聲。至宣統三年(1911年),民族資本藥房先後開設29家,資本56.6萬元。其時,五洲藥房、華美藥房已辦得頗有名氣。大型藥房也開始在國內各地設領牌聯號及分支店。該年,中法藥房經理黃楚九創設上海第一家民族資本藥廠龍虎公司,初期依附於藥房。其時,外商藥房24家,兼營西藥洋行22家,藥廠6家,外商藥房、藥廠在上海西藥市場上占了優勢。但是,傳統的中藥業,始終由國人控制,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中藥行業,並形成本幫、廣幫和專業參號等不同風格的特色經營。
(二)
民國年間,上海藥業有過大發展,同時也遭受衝擊而趨於萎縮。
民國2年(1913年),北京同仁堂在滬設店,上海增加了京幫中藥。後杭州胡慶余堂中藥店也在滬開業,日後形成著名滬上的童涵春、雷允上、蔡同德、胡慶餘四大戶中藥店。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上海進口藥品減少,庫存進口西藥價格暴漲,本牌成藥暢銷,藥業獲得了高額利潤,積累了資金。隨著藥品需求的增長,銷售市場日益擴大,凡有條件的藥房均制售成藥,並開始經辦獨立的製藥工業、獨立的醫療器械商業和醫療器械工業。第一家獨立民族資本藥廠是龍虎公司發展成中華製藥公司。第一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是民國5年開設的德興五金工場。大戰結束後,藥品進口恢復,藥價下降,不少民族資本藥廠因無力競爭而紛紛歇業,只有五洲固本皂藥廠、中法藥廠、中英藥廠、海普藥廠、新亞化學製藥廠等一批較有實力的工廠在競爭中堅持下來,並成為上海民族資本製藥工業的中堅。民國19年以後,英、美籍外商藥房因中國時局的變化和自身開支過大、經營墨守成規等因素而漸見衰落,甚至歇業或出盤給華人經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乘虛進入的日本藥房,由於中國人民多次掀起“抵制日貨”運動,也趨於衰落。上海民族資本藥業在市場上逐漸取得了優勢。民國25年,有民族資本藥廠58家,醫療器械廠(工場)21家,中藥店500家左右,藥材行100餘家,西藥房166家,大型藥房在國內的領牌聯號、分支店近200家,布及22個省。
民國26年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後,直接遭受損失的藥械企業達120餘家,除幾家大藥廠尚勉強維持外,中小藥廠一度生產停頓。民國3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進占租界,對英美籍藥商實行軍事管制,對上海民族資本藥業實行經濟統制和掠奪。但由於進口藥品減少,仍有不少人投資藥業,民國34年藥廠增至168家。抗戰勝利後,日、德在上海醫藥市場的經濟勢力完全退出,美國則將大量剩餘物資,包括藥品和醫療器械,傾銷中國市場;在此期間國民政府又規定西藥商業和製藥工業均無輸入藥品的外匯配額,並強行限價。民族資本藥業的生產、經營均陷入困境。上海解放前夕,僅存留藥廠130家,多數是10人以下的廠,主要生產設備總計297台,原料藥主要靠國外進口,醫療器械工廠(工場)98家,大都是弄堂廠,主要生產設備105台,產品是簡單的醫療器械;中藥廠1家,中藥仍靠中藥店的工場加工生產。這一時期的醫藥商業也趨於衰落。藥房倒閉108家,存留636家;參店倒閉1/3,存留75家;藥材行倒閉2/5,存留246家;中藥店則增為778家,大都由一個師傅帶上幾個徒弟即行開店營業。從整體上看,藥業正處於萎縮之中。
(三)
上海解放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重視藥業的恢復和發展。1949年6月,成立中國西藥公司籌備處。9月,成立華東人民製藥公司(1951年10月改組為中國醫藥公司華東區公司),建立了第一批國營藥械工廠。10月,成立中國土產公司上海分公司,參與中藥材購銷。1950年,新建國內第一家抗生素生產企業青黴素實驗所(1952年5月改名為國營上海藥品三廠)。1952年,中國醫藥公司華東區公司改組,成立中國醫藥公司上海分公司和中國醫藥公司上海採購供應站。國營藥業在創建之初就開始控制藥械工業生產和市場流通,重點發展原料藥,同時發展製劑、醫療器械,創製成功一批新產品,其中青黴素、200毫安x線機均為國內填補空白品種。
在創建國營藥業的同時,對私營藥業予以扶持、改造。針對解放初期80%私營藥械工廠生產困難的情況,開辦工業貸款,擴大產品收購,使其生產迅速恢復,並有所發展。為了加強醫藥市場管理,還成立了上海新藥交易所。1953年,國營醫藥商業加強控制醫藥原料,擴大加工訂貨,統購包銷,私營藥械工廠難以與之競爭。1954年,國營藥業增加批發網點,引導私營醫藥批發商轉為零售商或歇業,同時控制私營藥店進貨,使醫藥商業批發業務主要掌握在國營醫藥採購供應站和公司手裡。1954年10月,輕工業部組建上海醫藥工業公司。1955年1月,成立中國藥材公司上海市公司。3月,成立上海市輕工業局醫療器械專業處。1956年1月,成立上海市製藥工業公司和上海市醫療器械工業公司(籌)。從而加快了對私改造步伐。1956年1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醫藥全行業公私合營,公私合營的企業總數2115家,其中工業企業810家,商業企業1305家。公私合營後,逐步對企業裁併改組。至1957年,藥械工廠有386家,初步改變規模小、分散、產品重複、布局不合理的狀況。醫藥商業也調整網點,撤併53家藥房,建立藥材區店及地段中心店。
1957年,成立上海醫藥工業研究所(今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化學工業部醫藥工業設計院也從石家莊遷來上海,這兩家院所成為上海醫藥工業科技的骨幹力量。
從1958年開始,上海醫藥行業由國家投資新建上海第二製藥廠,同時對眾多的老企業逐步更新改造,並在全行業開展民眾性的技術革新活動,使抗生素等6個大類原料藥形成規模生產,手術器械和注射器生產也逐步擺脫手工操作,開發了一批國內首產的新產品。中藥業從該年起,改革數百年來前店與後場(工場)格局,將分出的工場集中調整擴大為專業工廠。至1959年末建成中藥廠、中藥切制廠(工場)19家,使中藥生產進入工業時期。在醫藥商業方面,成立上海市化學試劑公司,逐步形成一個獨立的化學試劑、玻璃儀器商業。但是,在“大躍進中”,也出現了不切實際地生產翻倍、大購大銷和放鬆產品質量的現象,造成商品積壓和一部分商品發生霉變鏽蝕。從1961年開始,貫徹國家“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調整產品結構,壓縮生產指標,加強質量管理,並繼續進行工廠改組。至1963年,藥械工廠共121家。1964年,中國醫藥工業公司試行托拉斯。1965年,化學原料藥品種發展到177個,中成藥品種增至267個,醫療器械品種增至近2000個。
50~60年代,上海研製並投產了大批填補國內空白的藥械產品,產銷量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比重較大。同時還不斷支援各地醫藥工業建設,有工廠全遷、車間全遷、工廠包建、車間包建及產品、技術、設備、人員支援等項目24個,上海還承擔了布點各地的一批新建企業項目的工程設計,在項目竣工投產後,這些企業大都成為當地的骨幹企業。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上海藥業受到很大衝擊。各項規章制度被當作“修正主義的管、卡、壓”而受批判,產品質量因放鬆管理而下降;工廠科技機構大都被砍掉,一大批科技項目無法進行;特種藥品商店關閉改組,參茸、銀耳業務幾乎取消,農民飼養禽、畜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割掉而使獸藥供應一落千丈。但是,絕大多數職工排除干擾,堅守崗位,努力工作,使生產仍有所發展,基本保證了市場醫藥供應。這一時期,對農村的藥械供應增加,郊縣建立四級代批店,全國75%的人民公社衛生院供應裝備了醫療器械。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多次強調發展藥械產品,上海醫藥行業試製成功了慶大黴素、紙式片等新產品。1973、1974兩年,上海開展全市200多家單位參加的醫療器械大協作,試製成功159項新產品。這10年,除新建1家小三線工廠外,對老企業繼續改造,但投資不多,生產、銷售處於低水平增長。化學製藥工業產值增長率逐年下降,1976年只比上年增長4.3%,中藥工業10年平均年增長率為2.6%。
(四)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結束後,醫藥行業經過撥亂反正,落實政策,恢復、建立和健全各級領導班子、管理部門和規章制度,各項工作納入正常軌道。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以經濟工作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的方針,行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首先是建立起上海醫藥工商合一的管理體制。1979年7月1日,上海市醫藥管理局正式成立,結束了30年來行業分散管理的狀態。歸口單位有上海市化學工業局的上海市醫藥工業公司、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的上海市醫療器械工業公司、上海市第一商業局的上海市藥材公司和上海市醫藥公司;中央在滬單位有隸屬國家醫藥管理局的上海醫藥採購供應站、上海化學試劑採購供應站、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上海醫藥設計院和上海醫療器械專科學校。從而建立起上海醫藥工商合一、人財物統一管理的體制。
從1979年起,醫藥行業逐步深化改革。公司和局相繼向工廠放權,實行經濟責任制,工廠從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1986年7月,上海市醫藥工業公司、上海市醫療器械工業公司兩家行政性公司撤銷。1987年,推行廠長(經理)負責制。這樣,一步一步地把工廠轉變成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制約的經濟實體。醫藥商業,按照“多渠道、少環節”的方針,打破30多年來劃區按“一級站、二級站、三級批”的固定層次調撥供應的體制,在商業企業內部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開展商工、商商聯營,發揚傳統經營特色,發展外賓旅遊供應業務,不斷地增加了商品流通的活力。
在深化改革的同時,大力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境外的先進技術,推進行業的技術進步。1979~1990年,上海市醫藥管理局公派出訪998批2592人次,出訪的國家與地區有66個。同期,接待來訪548批1803人次,來賓所在的國家與地區有60個。上述出訪和來訪批次分別為1951~1978年27年總和的25倍和119%。這12年中,引進技術218項,其中化學製藥工業136項,醫療器械工業39項,中藥工業42項,醫藥商業1項,是1978年前引進技術項目總和的9倍。這一時期,利用外資建立合資、合作企業23家,其中合資企業有中美上海施貴寶製藥有限公司等15家,合作企業有8家,吸收外資總額1896萬美元。這12年,上海市醫藥管理局引進技術的工廠有42家,占全局工廠總數的55%。在引進技術的同時,廣大科技人員努力開發新產品,採用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1982~1990年試製成功並通過鑑定的科技項目達1191項。
按照外向型經濟的方向,擴大了出口產品生產。上海市醫藥管理局在80年代開始把出口指標下達到工廠考核,鼓勵工廠產品出口,產品出口的工廠從1977年的27家上升到1990年的43家,增加了59%。出口總額從1977年的3956萬元上升到1990年的53677萬元,增長12.56倍。不僅產品出口,而且開始了技術輸出,至1990年技術輸出項目6項,價值為5000萬元。
通過面向市場,調整產品結構,並注重產品質量的提高和適銷對路,在競爭中基本保持生產持續穩定的增長速度。1982~1985年,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對醫藥工商企業全面整頓,提高企業的素質。從1982年起,藥廠貫徹中國醫藥公司制訂的《藥品生產管理規範》,加強藥品生產管理。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價格,從80年代中期以後有所調整上升,但仍然貫徹50年代以來的微利原則。由於上海生產的藥械產品質量較好,價格合理,因此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1980~1990年,化學製藥工業淘汰產品111個,開發了一批產品,1990年化學原料藥有23個大類475個品種,製劑有18個劑型1458個品種。醫療器械工業並轉17家工廠,1990年產品有20個大類1633個品種。中藥工業繼續增設工廠,發展新產品,1990年產品有中成藥26個劑型508個品種、中藥飲片1033個品種。1980~1990年,繼續對老企業改造,增加了投資,上海市醫藥管理局工廠改建項目7個,更新改造項目633個,總投資57269.57萬元,與前20年之和相比,項目數為1.8倍,投資額為3.95倍,工廠裝備了一批先進生產設備。這11年中,平均每年產值增長速度為6.3%,銷售平均遞增速度為7.8%。1990年末,全局工業廠區占地面積1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03萬平方米,主要生產設備55183台(套),固定資產原值85147.5萬元,工業總產值24.58億元,職工63360人,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51279元。
1990年,上海全市醫藥工商企業1165家。其中中藥廠34家,化學製藥專產廠87家、兼產廠52家,醫療器械專產廠64家、兼產廠70家,合資合作企業23家,中西醫藥商業企業835家。上海生產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產品品種共有5202個,除供應上海市外,還供應全國各地。

後記

在修志過程中,按照《上海市地方志編纂工作的若干規定(試行)》,分為組織動員、採集資料、分編編纂、全志總纂和評審修改等階段。
《上海醫藥志》是一項系統文化工程,由於各級領導的重視,使修志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參加本志編纂的單位,以上海市醫藥管理局所屬企事業單位為主,還有局外市內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工商企業。參加徵集資料的隊伍逾1300人,1991年便採集了1000萬字以上的資料。進入分編編纂時,各分編設分主編,確定主筆,組織了一支執筆隊伍,計228人。1993年10月,全志總纂開始後,總纂班子有15人。這支修志隊伍辛勤勞動,默默耕耘,經過5個寒暑,終於眾手成志。
本志在編纂過程中,始終以生產力發展為主線,力求突出本專業特色。1995年7月以後交付評議,根據各方面意見,又著手對志稿內容進行訂正、增補和調整。
《上海醫藥志》的面世,是在上海市醫藥管理局領導下,各方面努力的結果。由於編纂人員水平有限,疏漏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編修審定人員

編纂委員會

名譽主任
謝天壽
主任
李明軒
副主任
俞斯慶
鄒祥英
委員(以姓氏筆劃為序)
丁永岳
史炳照
朱紀生
許錦柏
吳常娥
邱柏壽
狄宗余
汪敏澍
沈裕康
張家林
張瑤華
陳統輝
柏為民
胡修華
顧輝德
顧瑞駿
夏曉東
徐志平
殷勤燮
龔裕生
蔣伯仁
薛伯卿
顧問
史毓民
孫仁同
楊國器
沈芸蓀
沈惠民
程功章
霍賦庸

編委辦公室

主任
沈莊禮
組員
王美英
文玉潔
李金冰
李厚海
酈鳳林

編輯人員

主編
俞斯慶
副主編
朱紀生
沈莊禮(常務)
分主編
(以編目先後為序)
張元珍
高峰
張鴻賓
陸平東
顧輝德
沈裕康
顧瑞駿
蔣伯仁
章月芳
王偉迪
邱伯壽
張家林
王國民
主筆
(以編目先後為序)
王關鈺
陸基成
徐效達
賀運律
王亞雯
宋寒創
施棣仙
王金元
楊宗炎
繆德驊
沃聯邦
詹世通
沈瑞民
張緯芬
張錦鶴
李克明
王美英
文玉潔
執筆人員(以姓氏筆劃為序)
丁金元
丁建政
馬義貴
王寧
王堯
王珏
王濤
王雲妹
王少雲
王仲達
王興裕
王凱良
王秉森
王思康
王鐘河
王美齡
王炳華
王晉瑞
王瑞聲
王璐虹
毛劍芳
方良
方慧民
左蘭珍
厲潔玉
石錫光
盧緒玉
葉國裕
葉惟明
由克文
史時也
樂雅琴
馮志東
馮松春
過峰
呂志義
朱英
朱冬金
朱壽南
朱衡元
任炳章
華玉儔
莊起龍
莊慧萍
劉伊豐
劉學農
劉建中
劉贏榮
許統英
許慧仙
買秀琴
孫興祥
孫伯同
杜承禮
楊一成
楊幼春
楊妙興
楊國勤
楊新祥
勞鐘麟
李躍
李明生
李經業
李建剛
李躍輝
李解育
李嘉和
嚴福生
吳秀琴
吳佩穎
吳維克
何文虹
佘淦鑫
余佩英
鄒琴芳
應炳康
羌丹鳳
汪祖康
沈伯熙
沈金妹
宋文萍
宋永兵
張樺
張義普
張文顯
張玉秀
張志良
張志德
張宏富
張初生
張政友
張桂中
張恩年
張益群
張萼清
張慧珠
張耀偉
陸建強
陸益伊
陳華
陳大宗
陳廣林
陳興德
陳明珊
陳家鎣
陳惠芬
陳遙華
林四海
林秀琴
林祝斌
林頌理
林援朝
范昌德
范德孚
金乃盛
金志鵬
金秀玲
周偉明
周京豐
周京芳
周寶麟
周培民
周家淦
周雅娟
周慧玲
周燕琪
鄭鏗
鄭旦華
鄭雨甫
鄭美裳
柏傳仁
鐘九甲
鈕燕芬
俞紅
俞蘭昌
施懷釗
聞小英
洪志蓮
費聲騫
費善根
姚周陳
姚俊生
秦文界
耿汝清
袁永賢
袁鎖庚
袁意傳
袁榴華
夏雨芳
顧樂之
顧珍良
顧葭蓀
顧惠萍
徐洲
徐元明
徐啟華
徐奮之
徐欣渭
徐修成
徐銀福
徐瑞發
錢馳
鐘中民
錢永根
錢浩如
殷培余
殷博武
翁德華
高中珉
郭為民
郭駿輝
唐鳳琴
唐永頤
唐建坤
談文柏
談惠元
陶柳斐
黃如妹
黃振鶴
黃惠民
黃楚九
黃錦耀
曹仲斌
符學俊
章公民
彭明顯
蔣玉霞
蔣海珍
蔣鶴連
程豐
童毅
謝祖朝
虞友道
虞敘興
蔡成生
蔡靜娟
繆靜華
潘國英
潘家國
臧偉民
燕金海
薛奇峰
薛奎生
穆瑞良
戴文逸
戴忠唐
戴筱芳
瞿華
瞿嬰
瞿升隆
主要工作人員 (以姓氏筆劃為序)
朱麗珍
齊孝庭
楊繼彰
陸錦山
胡異謹
柳宏展
俞淑珍
郭嫻
徐康明
談武康
曹善祥
董明忠

審定人員

黃美真
劉其奎
李家齊
鄒逸麟
吳雲溥
曹憲鏞
夏明芳
蔣文杰
陳揚
吳宇良
何惠明
張生元
何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