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絹花

上海絹花

上海絹花也稱京花兒,是中國具有悠久歷史和濃厚裝飾色彩的傳統手工藝品。中國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有用絲織物制花的技藝。到了唐代,絹花更是婦女的主要裝飾品,唐代畫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就形象地再現了宮中婦女簪花戴彩的情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絹花、京花兒
  • 外文名:Shanghai silk flower
  • 產地:中國
唐墓文物,歷史記錄,主要原料,製作過程,知名藝人,最新發展,

唐墓文物

1972年在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一束完好的絹花,色彩鮮艷,姿態盎然,足見當時製作絹花的技藝已是相當成熟了。絹花在我國宮廷和民間婚、喪、嫁娶、壽誕、節日等風俗活動中,有著廣泛的用途。
元明清以來,北京是全國製作絹花的中心。

歷史記錄

據《燕京歲時記》載:"崇文門外迤東,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所謂花市者,乃婦女插戴之紙花,非時花也。花有通草、綾絹、綽枝、摔頭之類,頗能混真。"北京崇文門外的花市大街,就是因生產和銷售"京花兒"而得名。

主要原料

製作絹花的主要原料是真絲織物,也有少量的棉織品,還有染料、鐵絲、澱粉等。

製作過程

絹花的製作過程是:選料、上漿、染色、窩瓣、烘乾、定型、粘花、組枝等工序。有什麼樣的鮮花,就有什麼樣的"京花兒",藝人們做出的朵朵絹花,嫣紅奼紫,千姿百態,仿佛能使人嗅到陣陣花香。
上海絹花主要有以下6道工序:
第一原料上漿,絹花原料大多採用真絲織品,一般質地柔軟,不易落料,且花瓣易生毛邊,難予造型,故須上漿處理。系以綠豆粉為漿料,過去以手工剖漿,其產量低,不適應流水生產,且乾燥靠天;現由機械刮漿,蒸汽乾燥。
第二落料,按設計的花瓣形狀,用敲刀與下料機落料,代替過去以笨重木榔頭手工敲瓣落料方式。
第三染色,屬製作工藝中較為重要的一環。為適應色彩多變,便於套色及小批量生產的特殊要求,一般採用以酒精為深透劑的冷染法,按水、深透劑及染料的科學配比進行。並用色卡為色標,代替過去單憑經驗目測方法。
第四造型,過去用手工握、燙、捻、拉花瓣,現已使用模具及機械衝壓,使花瓣紋脈清晰,提高質量。
其五定型,造型後的花瓣含有一定水分,致花瓣較為濕、軟,應加以乾燥定型,關係花朵整體形象的逼真。現由電烘箱代替原用火(煤)爐乾燥。
最後組裝,一般分為3個步驟,即:粘花,將定型的花瓣照實樣粘成花朵;拼花,用皮紙順次將花朵、葉、杈、梗拼湊成一枝完整的絹花成品;最後經包裝入盒。
特點:產品色彩明朗,鮮艷和諧,結構合理,外形飽滿,線條柔和,真美兼備,具有高度的藝術性、欣賞性與裝飾性。

知名藝人

近代製作絹花的知名藝人,有金玉林,人稱"花兒金",他的代表作是"十丈珠簾"菊花;張金成,他的代表作是"懸崖菊";蘇寶章,他的代表作品是"二尖西番蓮";張德啟,他的代表作品是"柱頂紅"。

最新發展

如今絹花又向著實用方面發展,有戲劇花、胸花、帽花、裝飾瓶花、生日蠟燭花、禮品花、宴席盆花、結婚禮服花、光榮花等。
絹花行業又湧現了大批技藝新秀,一代新人在成長,古老的絹花手工藝後繼有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