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

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

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簡稱上海市僑聯),成立於1956年9月,是中共上海市委領導的由全市歸僑僑眷組成的市一級人民團體,是中國僑聯的地方組織,是上海市政協的組成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
  • 成立時間:1956年9月
  • 性質:人民團體
  • 隸屬:上海市政協
組織宗旨,組織機構,機構職能,組織活動,任職人員,現任,歷任,

組織宗旨

上海市僑聯是黨和政府聯繫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樑和紐帶。僑聯的根本宗旨是為僑服務。在新的形勢下,上海市各級僑聯組織堅持民眾性、民間性、涉外性、統戰性,在做好國內工作基礎上積極拓展海外工作,在做好老僑工作基礎上積極拓展新僑工作,著力發揮“服務經濟發展、依法維護僑益、拓展海外聯誼、參政議政、弘揚中華文化、參與社會建設”六大重要作用,最大限度把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團結起來,最大限度把他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最大限度把他們促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獨特優勢發揮出來,形成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圓中國夢團結奮鬥的磅礴力量。

組織機構

上海市僑在線上關下設辦公室、聯絡部、文化交流部和權益保障部等四個部室,建立了縱向貫通“市、區、街、居”,橫向覆蓋高校、科研院所、國有大中型企業等的四級網路組織,並擁有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華商聯誼會、青年委員會、女僑胞聯誼會、海外經濟技術促進會、華僑歷史學會、華僑口譯工作者協會等直屬社團,服務著上海百萬僑界民眾,聯繫著上海籍百萬海外僑胞。

機構職能

辦公室職能
負責做好區縣僑聯的聯絡和社區僑聯工作的指導;加強與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聯繫,充分發揮他們的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等作用;密切與市僑聯委員的聯繫,創造條件發揮委員們的作用,協助他們解決有關問題;負責做好《僑聯動態》和《僑聯簡報》的編輯、印發及其他文秘工作;負責做好信訪接待工作,切實幫助歸僑僑眷解決困難,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負責機關財務預算的編制、執行和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負責做好機關固定資產的登記核定和車輛的使用管理等工作;負責做好機關區域網路和市僑聯網站的建設和維護工作;負責做好文書檔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指導市僑聯女僑胞聯誼會開展各項工作和活動
聯絡部職能
負責外事接待的統籌和協調;聯繫海外境外的華僑華人及其社團;聯繫市僑聯海外及港澳委員、名譽委員、顧問及他們的在滬企業、團體等;牽線搭橋,引資引智,為上海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服務;負責公務出訪任務的申報和辦理具體手續;指導市僑聯青年委員會開展各項工作和活動。
文化交流部職能
向本市歸僑僑眷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支持引導海內外僑胞在滬發展文教衛生等公益事業,促進海內外科技、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負責《上海僑訊》編輯、出版和發行工作;協調市僑聯的調查研究工作;指導高校和科研院所僑聯開展各項工作和活動;指導上海僑報社及上海華僑歷史學會、上海華僑攝影家協會等社團做好各項工作。
權益保障部職能
維護歸僑僑眷和在滬僑胞的合法權益,及時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並向他們提供有關諮詢和服務;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和設備等工作;指導上海市海外經濟技術促進會和上海市僑界企業家經濟沙龍聯誼會開展各項工作和活動;做好為在滬僑資企業和有關企業的服務工作。

組織活動

上海市僑聯熱忱為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服務,反映他們的心聲,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打造了“僑愛心工程”、“親情中華”、“和美西藏”、“僑之夜”、“滬港澳台四地青少年朗誦比賽”等眾多品牌項目,與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成為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值得信賴、可以依靠的僑胞之家。
為更好地為僑服務,促進僑屬僑資企業之間的聯誼,溝通信息,上海市僑聯不定期的開展上海僑界企業家經濟沙龍(簡稱“僑企沙龍”)活動。

任職人員

現任

主席:齊全勝
副主席:杜宇平、徐大振、陳剛、屠傑、顧佳丹、屠海鳴、程東、徐學敏、張國蕊、左建平、王勇、陶勇
秘書長:陶勇

歷任

上海市第十一屆僑聯主席:齊全勝(十一屆五次會議當選)
上海市第十、十一屆僑聯主席:沈敏
上海市第九、十屆僑聯主席:吳幼英
上海市第八、九屆僑聯主席:楊玉環
上海市第七屆僑聯主席:莊國清
上海市第六屆僑聯主席:何添發
上海市第五屆僑聯主席:黃維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