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洛侯國

上洛侯國,陝西商洛商州在東漢時期諸侯國建制的名稱。是漢後該地域的文化、經濟中心和兵家必爭之地。該城地址在古上洛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洛侯國
  • 含義:東漢時期古上洛的諸侯國建制
  • 城址:古上洛城
  • 出處:《後漢書》
簡介,由來,出處,文化及地域,

簡介

由來

即商洛寒川佛誕公園下的夜村孝義古城。由於多次變遷和戰亂,上洛侯國古城,即古上洛城。自唐後和今商州州城混淆。於2013年該古上洛城,即上洛侯國城池被發現。

出處

1、《後漢書》志 第十九郡國一
“〖商〗故屬弘農。
〖上雒〗侯國。有冢領山,雒水出。故屬弘農。有菟和山。有蒼野聚。”
2、《中國商洛》載:
“東漢改為上雒侯國,封王遵為上雒侯,曹魏改為上洛縣,元至元元年(1264)撤銷。《左傳》哀公四年“楚司馬起豐析,臨上洛”。《竹書紀年》:“晉烈公三年楚人伐我南鄙,至於上洛。”《戰國策》:“楚魏戰於陘山,魏許秦以上洛。”均指此。
3、《商州大事記》載:
“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建武二年(26),商州大飢,金一斤易米五斗。上洛縣改設為上洛侯國,封王遵為侯,治所轄地仍舊。建武十五年(39),劃上洛侯國歸京兆尹管轄。
漢獻帝初平三年(192),丞相王允設美人計,呂布刺殺董卓後,攜貂蟬出武關,投奔袁術。
獻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二十萬大軍(號稱八十萬)南下,其中一路出武關攻占襄陽。
獻帝建安十七年(212),藍田人劉雄鳴聚眾數千人,占據武關,曹操派大將夏侯淵征剿。其次子曹植隨軍到商山瞻仰“四皓廟”,題有《商山四皓贊》詩。
三國(220~265)
魏黃初元年(220),將杜陵縣改名杜縣(今柞水、鎮安兩縣西北部)。
黃初五年(224),上洛侯國屬曹魏之京兆郡管轄,領上洛縣、商縣。”
4、《柞水縣縣誌》載:
“東漢
建武十五年(39) 今柞水東南部(秦旬陽地)劃歸上洛侯國。”

文化及地域

丹江流域,以丹江航道為主的南北經濟流通的開放式文化。(隨著丹江枯竭形成交通相對閉塞,但卻保留了古老的文化習俗。)
其諸侯國的地域與古上洛區域大致相同。其第一任諸侯國(古中國下的衛星國。古中國的元首稱為君,衛星國所封的王為侯)上洛國侯叫王尊。
諸侯國城址:距商洛市中心向東35公里。距離西安市140公里。左邊連線襄王溝王陵故城、元建寺、和商州銅佛龕、商州洛源驛站右邊連線丹風漂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