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溝村(北京市延慶區珍珠泉鄉上水溝村)

上水溝村(北京市延慶區珍珠泉鄉上水溝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上水溝村隸屬於延慶縣珍珠泉鄉,位於下水溝村西。屬於深山村。村中有特色茶樹-流蘇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上水溝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延慶縣珍珠泉鄉
概述,上水溝“炒”出山茶特色村,農民家中母雞生下三連蛋,

概述

上水溝村隸屬於延慶縣珍珠泉鄉,位於下水溝村西。屬於深山村。村中有特色茶樹-流蘇樹。

上水溝“炒”出山茶特色村

延慶還產茶?端午節期間,到延慶珍珠泉鄉遊玩的市民,不但吃到了當地農家美食,還品嘗到了剛剛下樹的新鮮山茶。這個京郊屈指可數的產茶葉的小村子,就是珍珠泉鄉重點打造的山茶特色村上水溝村。
上水溝村
一大早,珍珠泉鄉旅遊諮詢中心廣場上,一溜擺開六七口大鐵鍋,有的煮著粽子,有的煮著鴨蛋,而最吸引遊客的,就是正在炒制茶葉的那口大鍋。
“這些茶葉,都是今天早上我們起大早上山現采的。”上水溝村黨支部書記張建軍告訴記者。在上水溝村的山場茶樹溝里,生長著一種當地人稱之為“白花茶樹”的樹,過去,只有村里人把它當茶喝,外面沒人知道。
“白花茶樹開小白花,比丁香花還散,五月中旬左右開花,一大片一大片的大樹可美了。”護林員張發說,自己十三四歲就開始上山採茶,不過那時候村里人都不懂,不講究采,直接上手擼,而且採得晚,葉子都老了,回家放在煮粽子的鍋里蒸,蒸個五六回再晾乾了,泡水喝。“有點兒澀,沒苦味,都是粽子味兒。”
周圍村發展民俗接待,上水溝被稱為“茶葉溝”,就在白花茶樹上做開了文章。村民上山挨片兒查,看看村里到底有多少棵白花茶樹,一找,竟然有七八百棵。
張發對照自己的林業書籍一看,白花茶樹和書上寫的“流蘇”很像,葉子和籽都一模一樣。鄉里出資,請專業機構來做鑑定,結果發現,白花茶樹就是流蘇,這種樹葉製作的茶葉,維生素、礦物質含量都很高,尤其是富含硒元素,是不可多得的好茶。當年,鄉里從湖北請來兩位專業炒茶師傅,專門教村民炒茶葉。
“炒三遍,揉三遍,再烘乾。最要緊的就是火候和溫度。”張發說,當天采的茶葉,當天就得炒出來。第一鍋的溫度得達到120攝氏度左右,燙手燙得滋滋的,沒炒過的根本幹不了。第一遍炒完再揉,能攥出湯來。第二遍80攝氏度到100攝氏度就行。第三遍不能超過80攝氏度,否則半乾的茶葉容易碎。第四道工序,烘。鐵鍋燒得發紅,鍋上架著箅子,上面鋪著乾淨的紙張。“得快翻勤抖摟,慢一點就糊。”張發邊乾邊解說。
上水溝村
別看白花茶樹數量不少,產量卻很低。“剛出芽頭幾天,六七個人采一天,炒好了就七八兩。”張建軍說,白花茶樹是稀有品種,生長速度很慢。近些年由於氣候變化,山里新生的小樹很少。全村一年嫩茶葉產量,也就兩三公斤。
好在人工繁育已經成功,茶葉產量上來了,採茶、炒茶、品茶,上水溝村成了山茶特色村。

農民家中母雞生下三連蛋

北京延慶縣珍珠泉鄉上水溝村張仲福大爺家的母雞生下一個連體蛋,奇異的形狀猶似花生又像葫蘆。當地村民說,一個蛋兩個蛋黃不足為奇,可是像這樣的三個蛋連在一起實屬罕見。這隻雞蛋分為大、中、小三部分,長約4.5厘米,直徑是普通雞蛋的三分之一,兩頭粗、中間細,蛋殼呈茶色。附近村民都聞訊趕來看這隻“怪蛋”,都說從沒有見過這種形狀的雞蛋。據張大爺講,產下這枚“怪蛋”的母雞是他飼養的星雜579柴雞,平日裡和其它母雞一起散養,食物以青草和玉米面為主,並沒有特意餵養飼料,確屬綠色養殖,至於這隻母雞為何會產下這樣一枚形似花生的連體蛋,他也感到十分納悶。村里83歲老人吳玉蓮說:“從20多歲就養雞,養了六十多年了,從來沒看見過這種蛋,還挺新鮮!”那么雞蛋為何會成如此怪狀呢?據珍珠泉鄉農服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造成怪蛋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卵巢膜畸形造成的,雞蛋在形成初期並不是硬的,其外殼是一層軟的卵殼膜。這隻雞受到驚嚇和刺激後,由於卵巢收縮,卵殼膜在雞體內形成畸形,外殼逐漸鈣化後形成了這種硬外殼的畸形雞蛋。
上水溝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