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代言人

上帝的代言人

漢密爾頓以豐富深厚的古典學知識闡述了希伯來的先知、上帝的代言人摩西、阿摩司、何西阿等人的言行與思想,對有關上帝的傳說提出了創造性的視角和洞見,並提供了不同的歷史背景。

基本介紹

  • 作者:美 依迪絲·漢密爾頓
  • 譯者:李源
  • ISBN:9787508068589
  • 頁數:207
  • 定價:29.00元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3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舊約》中的先知
  • 原作名:Spokesmen for god
作者介紹,作品目錄,上帝離我們有多遠——讀《上帝的代言人》,

作者介紹

依迪絲·漢密爾頓(1867-1963)是美國當代著名的“古典文學普及家”(不列顛百科全書語)。早年學習古希臘羅馬文學,閱讀拉丁文和希臘文典籍是她一生的愛好。她在慕尼黑大學研究古希臘羅馬文學,成為在慕尼黑大學求學的第一位女性。她一生從事古典文學的教學、研究和寫作。著作有:《希臘精神》《羅馬精神》《以色列的先知》《希臘文學的偉大時代》《神話》《真理的見證:基督及其詮釋者》《上帝的代言人》和《希臘的回聲》。

作品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七嘴八舌的真相
第二章 摩西和《摩西五經》
第三章 宗教中的形式主義與恐懼
第四章 阿摩司:人性與形式的對抗
第五章 希伯來人:偉大的現實主義者
第六章 反對通過懲罰而改造的何西阿
第七章 政治家和極端分子第一以賽亞
第八章 第一個和平主義者耶利米
第九章 體制化宗教與以西結
第十章 從一開始就是這樣——
第十一章 巴比倫之囚和第二以賽亞
第十二章 以色列的先知們
第十三章 陽光灑滿離處

上帝離我們有多遠——讀《上帝的代言人》

上帝離我們有多遠? 更有實際意義的提問也許應該是:在上帝和我們之間隔著誰? 那些代言人。
《上帝的代言人》的作者漢密爾頓說,《舊約》不好讀,因為它是由眾多不同的匿名者,幾百年里一再重寫的,而且這些編寫者根本沒有尊重原文的概念。聽她這么說,不好讀的《舊約》更加閃爍,怎樣讀呢?
“《舊約》是上帝無可更改的話,這個觀念在《舊約》的成書史上出現得很晚,要等到耶穌死後若干年,也就是公元後而不是公元前。”
於是,有了不同的上帝形象。平易可親的上帝,與他的子民一起享用祭品,子民吃肉,上帝聞香;容易被激怒、可怕難以接近的上帝,一氣之下用瘟疫殺死七萬之眾。按照自己的意願,崇拜親近其中一個,還是“學術”冷觀地審視?茫然的不僅僅是讀者,作為研究者,漢密爾頓也擔心,自己以這本《上帝的代言人》,做“如此非學術的工作”是一個“冒險”。
她的“冒險”所為是用簡潔易懂的語言解讀了《舊約》,帶領我們穿越上帝族人的歷史,在時間的鏈條上,標出了前因後果。而全部這些,不僅僅來自她多年研究的積累,更可貴的是體現了她自己對他人研究的消化理解之後的見識。見識不是每個有學問的人都有的品質,就像深入淺出也不是每個學者都能掌握的方法。這兩個可能性漢密爾頓兼而有之,保障了《上帝的代言人》這本書的閱讀價值和閱讀收穫。
她的解讀,也許就是我們忽視或者尚未理解的,跟著她的引領,讀《聖經》,就像帶上了特別的地圖去遊覽,就像當年跟隨她瀏覽古老的希臘文明一樣,總是獲益匪淺。通過她的《希臘精神》、《羅馬精神》、《神話》以及本書等著作,我認定她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學者;言之有物;把自我融化到歷史的精髓中,目的僅僅是為讀者提供更好的精神沉浸,促使他們更好地理解歷史中掩埋的本質,而不是為自己樹碑。
漢密爾頓晚年動筆寫這本書,許多表述不僅簡潔,而且十分透徹。比如,她認為希伯來人只在對上帝的認識中,才能表現出強大的精神力量……但“他們看不到人的高貴,只能看到人的卑微”,他們不像希臘人那樣具有悲劇精神,他們“……無法因偉大靈魂受難的悲劇而升華,英雄的死亡也不能使他們熱血沸騰。希伯來人的本性使他們永遠無法發現英雄或者偉大的靈魂”。
延伸出來不妨這樣理解,他們因此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人;他們最成功的藝術家,其突出的敏感也表現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感悟中。他們把上帝拿到生活中崇拜,是講究實用的信眾。
閱讀一本理論著作,樂趣的核心無疑是真知灼見帶來的心靈觸動和由此而來的會意微笑吧。翻開這本書,會意便會經常帶出微笑。
盧克萊修說,宗教崇拜源於恐懼。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動機和觀念越變越複雜,但恐懼仍占上風,主宰著我們的行為。按照漢密爾頓的闡釋,人類和他所面對的自然,是力量相差懸殊的雙方,在人類知識能夠解釋並能部分阻止自然災害的同時,自然具有的巨大的神秘仍是“我們的暗夜”;我們的無知與“無限空間永恆的沉默……”繼續對峙著——人類是必死的一方,自然是永恆力量的宿主。
儘管如此,“人性也不會徹底絕望、放棄”,他們“以人類的行為模式來規範惡靈”……“要想牽制恐怖的上帝唯有藉助可怕的手段……要想得到神靈的特別關照,就必須用等值的代價來做交換。”亞伯拉罕獻上了自己的兒子,伊菲戈涅亞被殺了,作者圍繞以恐懼為核心的宗教崇拜,論述了它們如何具體到宗教崇拜的形式上。漢密爾頓認為,信仰的真實度,不在於它們能否被證明是客觀真理,而在於信仰它的人們怎么做,並為此能做出多大的犧牲。亞伯拉罕和被殺害的少女的父親,因信而做,證明了他們的信念高於一切。
“管風琴轟鳴,唱詩班高唱,儀式高深……古樸的香爐中燃著虔誠的香。”祭祀是美的。
“……鐵浮於水上,毒藥失效,一瓶油怎么倒都是滿的,如此等等。”……幾乎所有希伯來故事中都有奇蹟的成分……“阿摩斯一來,所有此類玩意兒都終結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