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漢語

上古漢語

上古漢語(英文:Old Chinese;法文:Chinois archaïque;俄文:Древне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屬於漢藏語系—漢語族,指的是商朝到晉朝的漢語,是現存漢語的祖先。

上古音研究的基本方法上從中古漢語(《切韻》音系)倒導上古音 。在中古音的基礎上,可以用《詩經》的韻部和諧聲系列來推測古代的發音,還可以用漢語方言的存古特徵和一些外部證據(漢藏語系壯侗語系苗瑤語系等語言中的漢語同源詞借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古漢語
  • 外文名:Old Chinese(英)
  • 定義:從商朝到晉朝時期的漢語
  • 引申:《切韻》音系
  • 語種代碼:och
音系,上古音韻學研究史,上古漢語聲母,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喻三歸匣,古無正齒音(章系歸端),喻四歸定,娘日歸泥,照二歸精,複輔音聲母,上古漢語韻部,次要音節,相關學說,形態變化,相關學者,逸聞,

音系

上古音韻學研究史

古時,除了少數的語言學者外,一般人們不知道一個語言的語音會有發展變化。在閱讀先秦古籍時(如《詩經》)發現一些不和諧的音韻,為了求和諧,將這些不諧音的字臨時改念,這種做法稱作“叶音”(xiéyīn)。明末學者顧炎武研究認為《詩經》中的每個字都有自己固定的讀音,但因先秦時期漢語字音是有著不同於現時發音的語音系統,導致用今音念《詩》會出現韻腳不諧音的情況,但若用先秦的語音系統來讀則韻腳自然諧和,就沒有“叶音”的必要了。清代學者段玉裁在研究先秦古籍時又發現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諧音字的偏旁與《詩》中的韻腳相吻。他提出了“同聲必同部”的理論,為上古音韻學的研究邁出了第一步。
按照段“同聲必同部”的理論,凡《詩》中用作諧音字的偏旁相同,則必定在先秦音系中屬同一韻部。例如“瓜”字在《詩》中與“壺”、“苴”、“樗”、“夫”四字押韻,今音 guā 顯然不與 hú、jū、chū、fū 四音押韻,但在先秦音系中則和諧,為gu音。且《詩》中偏旁為“瓜”字的“孤”、“弧”、“狐”等字也同時與“瓜”、“壺”、“苴”、“樗”、“夫”擁有相同的韻部。

上古漢語聲母

  • 古無輕唇音:上古沒有“非敷奉微”這組四個輕唇聲母,其對應今天語言學界所說的唇齒音
  • 古無舌上音:上古沒有“知徹澄娘”這組四個知組聲母,或可對應今天語言學界所說的捲舌音
  • 古人多舌音
  • 喻三歸匣
  • 娘日二母歸泥
  • 喻四歸定
上古漢語聲母約有多家學說,對於聲母數量、具體音值、複輔音問題等都有很多不同看法。此外,上古漢語存在送氣清音、不送氣清音、濁音、鼻音的對立。
補充上古聲母系統
上古聲母嬗變的學說,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大致上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古無輕唇音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十五《答問第十二》:“凡今人所謂輕唇者,漢魏以前 ,皆讀重唇,知輕唇之非古矣。”意思是上古時沒有“非敷奉微”(音位依時期或為pf、pfʰ、bv、f、v、ɱ等)等輕唇音,這些輕唇音的字都讀成重唇音。輕唇音大致上到中古後期,大約宋朝時候才出現。
例:
  • “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呂氏春秋·察今》
  • 注釋:“不,與弗同。”

古無舌上音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五《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古無舌頭舌上之分,‘知徹澄’三母……求之古音,則與‘端透定’無異。”“知徹澄娘”等舌上音在中古前期出現,慢慢過渡,所以,今天某些以“知徹澄娘”等舌上音為聲母的字,在隋唐時可能仍以“端透定泥”(t/tʰ/d/n)等舌頭音為聲母。
例:
  • “田氏代齊--春秋初年,陳國發生內亂。公子完逃奔齊國,被齊桓公任命為工正。這是陳氏(即田氏﹐古代陳田同音)立足於齊國的開始。”(錢宗范等《春秋戰國史話》)
  • 田《說文解字》:陳也。樹谷曰田。象四囗。十,阡陌之制也。凡田之屬皆從田。待年切。古音定母。
  • 陳《說文解字》:宛丘,舜後媯滿之所封。從阜從木申聲。直珍切。軙、敶,亦古文陳。古音定母。

喻三歸匣

曾運乾《喻母古讀考》:“喻於二母(近人分喻母三等為於母)本非影母濁聲:於母古隸牙聲匣母,喻母古隸舌聲定母。”意思是上古沒有喻三(j)這聲母,它在古時可歸為匣母(ɣ)。
例:
  • “出之燁然﹐玉質而金色。”—《賣柑者言》
  • 注釋:“燁﹐從火華聲。”
  • 今音:燁,餘三於母;古音:從華聲。華,匣母。
以上三點,學界之間多無異議。

古無正齒音(章系歸端)

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五《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古人多舌音﹐後代多變為齒音,不獨‘知徹澄’三母為然也。”中古前期有兩組正齒音,莊系與章系,兩組共10個聲母,到中古後期音位合流為一組(因該時韻母互不對立),古代等韻學一般分別稱為“照二”及“照三”,以其莊系在等韻圖中章列在第二等,章系則列在第三等。
例:
  • “武松讀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水滸傳·武松打虎》
  • 注釋:“‘端的有虎’便是‘真的有虎’”端,端母,‘真’,‘章’母。

喻四歸定

曾運乾《喻母古讀考》:“喻於二母(近人分喻母三等為於母)本非影母濁聲:於母古隸牙聲匣母,喻母古隸舌聲定母。”意思是上古沒有喻4(j)這聲母,它可歸為定母。
例:
  •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木蘭辭》
  • “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頜之。”《賣油翁》
註:“呂叔湘先生《中國文法要略》中說:‘但、特、惟等字,也都是“只是”的意思。’這是什麼道理呢?‘但’‘特’的古聲母都是 d,‘惟’的古聲母是j即‘喻’紐四等字,曾運乾《喻母古讀考》提出‘“喻”母四等字古隸舌聲“定”母’,這是對古音學,訓詁學的一大貢獻。‘惟’‘只’的古聲母都是 t音系,因此‘但’‘特’‘惟’都是‘只是’的意思。”(黃岳洲《文言難句例解》)

娘日歸泥

章太炎國故論衡》中的《上古音娘日二紐歸泥說》:“古音有舌頭泥紐,其後別支,則舌上有娘紐,半舌半齒有日紐。於古皆泥紐也。”意思是聲母“娘”(ȵ)和“日”(ɳ/ȵʑ)古時屬“泥”(n)聲母,兩紐由“泥”母發展而成。
林偉業指出錢大昕“古無舌上音”己指出中古前期始出現的“知徹澄”上古為“端透定”,但他沒有論及“娘”與“泥”的關係,這不是由於他掛一漏萬,而是本著以事論事精神,當時還未有證明“娘”古亦當為“泥”的證據,因此,明知極可能如此,也只好實話實說。後來章太炎找出證據,證明“娘”古亦當為“泥”,以進一步補充錢大昕的學說。
例:
  • “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庖丁解牛》
  • 注釋:“‘乃’是‘而’的古讀。”(黃岳洲《文言難句例解》)

照二歸精

黃侃《黃侃論學雜著》中的《聲韻略說》:“由精而變者,曰莊;由清而變者,曰初;由從而變者,曰床;由心而變者,曰邪,曰疏。”楊柳橋《漢語音韻學講義》認為,清人夏燮己於《述韻》初步提出“照二歸精”的看法,到黃侃提出更完整的說法。所謂“照二歸精”,即莊、初、崇、生四聲母,上古歸於,精、清、從、心四聲母。
以上四點則大致受學者支持(亦存反對者),但仍須加以修正。
古無邪紐(古邪歸心)古無群紐(古群歸溪)
以上兩點,最為章太炎、黃侃學派的後學支持,亦有不少學者對此兩點抱有懷疑。
如果以上九點成立,可推論得出中古聲母37紐,歸併為19紐。

複輔音聲母

英國牧師艾約瑟創古有複輔音聲母說,高本漢林語堂董同和陸志偉等繼之。目前,對於上古漢語是否有複輔音聲母,存在不同意見。
  1. 藏緬語、壯侗語、苗瑤語中與漢語同源的辭彙有不少有複輔音聲母。
  2. 一個諧聲偏旁可以同時代表兩個有截然不同的聲母的音節,可以認為這個諧聲偏旁原本為複輔音聲母。
  3. 從韻書中的聲訓讀若、又讀等聲訓標音法,和現代漢語中存在的一些異體字、通假字、聯綿字、古今方言(尤其是吳語,或粵語系之台山話)中,可以看出一些複輔音的遺蹟。
  4. 由諧聲偏旁構擬的複輔音十分複雜,甚至有不止兩個輔音的現象,遠遠超過支持者所聲稱的範圍。
  5. 支持者難以說明複輔音是如何分化為不同輔音的。
即使是支持者,目前對於上古有多少個複輔音聲母,如何構擬這些聲母,哪些字屬於複輔音聲母,它們如何分化為不同單輔音這些問題,還是遠遠沒有弄清楚。
舉例
例如:“各”,現時國語的讀法將之讀作/kɤ/,粵語讀作/kok/,但它的上古音可能是/klak/,以致:
  • “格”、“恪”、“鉻”的聲母是/k/,但
  • “洛”、“落”、“駱”的聲母卻是/l/。
例如:“監”,現時在國語讀作jian,粵語讀作/kam/,但它的上古音可能是/kram/:
  • “尷”今仍保留/k/。
  • “鑒”與“監”粵語音聲母相同,皆為/k/(國語顎化為/t͡ɕ/)。但,
  • “藍”、“檻”、“濫”等字卻讀作/lan/(國語)/ /lam/(粵語)
  • “艦”在今日國語的聲母為j(原/k/);但在粵語卻是/l/。
其他的可能例子還有:龍/龐 (*pl-);兼/簾 (*kl-);湯/陽 (*ty-) 等。
疊韻
有些疊韻字也可以作為上古有複輔音或次要音節的證明。例如“角落”或作“旮旯”,就可能是上古“角”字的分拆。“命令”也有可能是上古“命”的分拆。

上古漢語韻部

漢語發音從《詩經》到南北朝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南北朝人讀先秦文獻的時候,發現有許多押韻不和諧的地方了。當時人對《詩經》的註解反映他們遇到的困難:當《詩經》的韻腳不押韻時,他們牽強的改其中一個字的音使其押韻,認為這樣讀起來更加和諧。例如:
  • “燕燕于飛,上下其音,之子于歸,遠送於南” 《詩經·邶風·燕燕》
在這首詩中的“音”和“南”兩個字押韻。北梁沈重在《毛詩音》中指出:“南:協句,宜乃林反”。他用反切的方法標註他認為正確的讀音。這個方法叫做“協韻”。隋朝人陸德明認為不應該使用協韻法,因為他認為古代人押韻不嚴謹,沒有必要改正《詩經》的讀音。他指出:“沈雲協句宜乃林反,今謂古人韻緩,不煩改字”。
宋朝朱熹等人繼承了南北朝的協韻法(亦稱“叶音”),並非常用這個系統的方法來改正《詩經》和《楚辭》里所謂“不和諧”的韻腳字的讀音。他們認為,古人對韻腳字可以臨時改讀,他們還沒有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的發音原則,他們以為先秦時代的古人的發音和宋朝人一樣。但是,在這個時代,吳棫在《毛詩叶韻補音》等著作中發現《詩經》的押韻現象是有規則的,他通過對韻腳字系統的考察,把中古韻類歸納成九個韻部。雖然吳棫缺乏明確的歷史概念(他把唐宋和先秦的韻腳字混為一談)他的研究邁出了進入正確的路線的第一步,為後代的學者開闢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徑。除了他以外,鄭庠、項安世、程迥等人進行了古音的研究。
最早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學者是顧炎武。他繼承了陳第的想法,認為“古詩無叶音”,並旨在恢復古代漢語的發音(“復古”)。他發明了“離析唐韻”的研究方法:把《詩經》的韻腳整理起來,分析這些字的押韻行為。在《詩經》押韻的字通常屬於《廣韻》的不同韻類,這是因為這些字的韻母在上古音相近或者相同,後來到中古音變得不一樣。但是,上古音的押韻行為有理可尋,可以按照這些押韻行為把中古韻類分配成幾個組,這些組叫做“韻部”,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可以在《詩經》押韻,但是有些中古韻類同時出現在幾個不同韻部。顧炎武把韻類歸納成十個韻部。雖然他對韻部的劃分不夠嚴謹,忽略了許多重要的對立,但是他建立了上古音研究的奠基,一直到現在,他的“離析唐韻”是上古音構擬的原則之一。
清朝學者構擬古音的方法與現代語言學家不同。他們當時認為,屬於同一個韻部的中古韻類在上古時代有相同的發音,後來其中一個韻類(“古本韻”)保留了原始的發音,其他的韻類發生了變化(“變韻”)。這個構擬方法有嚴重的缺陷。
陰陽入韻對轉
上古漢語原始藏緬語原始漢藏語意義
*njit
*niy
*njit ~ *njid
這就是陰入韻對轉的例子。另外也有陰陽對轉、陽入對轉的現象。

次要音節

有的時候一些學者會把上古漢語和原始漢語混為一談。原始漢語很有可能是無聲調語言。1954年法國學者奧德里庫爾(Haudricourt)通過歷史比較法的考察,發現越南語的聲調是已經脫落了的韻尾的痕跡,這些韻尾在比較原始的親屬語言中(如克木語)仍然存在。他發現,越南語的上聲來自喉塞音-ʔ,去聲來自-s。由於越南話和漢語的聲調系統很相似,因此他提出漢語的聲調有同樣的來源,原始漢語沒有聲調。但許多學者認為上古漢語至少在《詩經》時代應該已經產生了聲調。

相關學說

形態變化

由於漢字系統不能直接反映上古漢語的形態變化,因此為了了解這些變化,必須使用隋朝和唐朝的反切里出現的異讀現象。例如:“解”,有幾個讀音:中古“古隘切”(見母開口佳韻上聲,國語jiě)和中古“胡買切”(匣母開口佳韻上聲,國語xiè);第一個有清聲母(見母,中古k-)有主動意義,是及物動詞,第二個有濁聲母(匣母,中古ɦ)有被動意義:聲母的清濁和動詞的主動/被動性有直接的關係。有些專家認為是某種前綴導致動詞聲母的濁化。
有時候,不同漢字可以代表同一個詞根的幾個形態,例如:“見”(中古古電切見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主動意義,“現”(中古胡甸匣母開口先韻去聲)代表被動意義,這對動詞類似於上述“解”字的兩個讀音,但與之不同的是,這裡使用兩個符號來區分主動和被動的讀音。

相關學者

高本漢,歌德堡大學教授、校長,遠東考古博物館館長。高本漢是瑞典最有影響的漢學家,瑞典漢學作為一門專門學科的建立,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歷代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歐洲比較語言學的方法,探討古今漢語語音和漢字的演變,創見頗多。
王力,字了一,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人。生於1900年8月10日,卒於1986年5月3日。中國語言學家、教育家、翻譯家、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散文家和詩人,北京大學中文系一級教授。
鄭張尚芳,著名語言學家、中古漢語和上古漢語語音研究大師。浙江溫州人,長期以來,他從事漢語方言、古音、漢藏語言比較研究,他所建立的上古音體系,被海內外漢藏語學界認同。他也因此成為國內語言學界古音韻研究的權威,漢語古音學說有代表性的八大家之一。
李方桂,語言學家。原籍山西省昔陽縣。1902年8月20日生於廣州,1987年8月21日卒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先後在密執安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讀語言學,是中國在國外專修語言學的第一個人。為國際語言學界公認之美洲印第安語、漢語、藏語、侗台語之權威學者,並精通古代德語、法語、古拉丁語、希臘文、梵文、哥特文、古波斯文、古英文、古保加利亞文等,有“非漢語語言學之父”之譽。
白一平,美國的漢語學家。1970年從安默斯特學院獲得人類學學士學位。後進入康奈爾大學學習,1974年獲得語言學碩士學位,1977年獲語言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中古重鈕的上古來源——對漢字音的研究》。1990年起任密西根大學漢語及語言學副教授。從2011年開始與沙加爾建立統一的上古漢語構擬系統(白一平-沙加爾系統)。
潘悟雲,主要研究方向是漢語歷史音韻學、方言學和東亞語言歷史比較。潘教授很早就認識到,這些研究工作所需要分析的大量語言材料,只有通過計算機輔助才能完成,為此,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始,潘悟雲就自學計算機知識,把計算機技術運用於語言的歷史比較與歷史層次分析,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葉正渤,江蘇省響水縣人,教授,文學碩士。
金理新,男,1964年8月生,浙江永嘉岩頭人。1986年,畢業於溫州師範學院中文系。1994年3月,獲南京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學位,導師楊建國教授。2005年5月,獲上海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學位,導師潘悟雲教授;2005年9月,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做博士後,合作導師黃行研究員。

逸聞

上古音的研究可以解釋部分歷史記載。例如《呂氏春秋·重言》一書提到東郭牙看到齊桓公“呿而不唫”(開口而不閉口),便知齊桓公在暗示“莒”字。透過古音的知識可知“莒”屬魚部(nju),當時為/a/韻母,故發音時不閉口,與現代漢語的撮口音不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