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若

讀若

讀若又作“讀如”、“讀若某同”、“讀與某同”。為漢代訓詁學家所創術語,並被歷代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讀若
  • 拼音:dú ruò
  • 解釋:古代注音﹑釋義用語
  • 出處:《說文
基本解釋,引證解釋,

基本解釋

【釋義】:古代注音﹑釋義用語。
讀若:擬其音注音,多用於擬聲注音的訓詁學術語
說文》:“噲,咽也。從口,會聲。或讀若快。”

引證解釋

又作“讀如”、“讀若某同”、“讀與某同”。為漢代訓詁學家所創術語,並被歷代沿用。傳注多用“讀如”,其餘則見於《說文解字》。段玉裁《周禮漢讀考·序》說:“讀如、讀若者,擬其音也。古無反語,故為比方之詞。”清代學者對此多持異議。錢大昕認為:“許氏書所云‘讀若’、雲‘讀與同’,皆古書假借之例,假其音並假其義,音同而義亦隨之,非後世譬況為音者可同日而語也。”(《潛研堂文集·古同音假借說》)王筠《說文釋例》和張行孚《 說文發疑 》都認為,明音、明假借二者兼有,不可一概而論。洪頤煊《說文讀例》則認為“讀若”除釋字音、通假借外,還有訓字義的作用。近代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說文》中“讀若”的基本作用是比況被釋字的讀音;讀若字與被釋字既然音同或音近,而用以比況的字又往往是比較通行的字或人所易曉的成語方言,因此讀若字就有可能是被釋字的假借字,或與被釋字意義相通。例如“?,門戶疏窗也。讀若疏”;“龢,調也,讀與‘和’同”;“雁,鳥也。讀若鴈”。古代文獻中用“疏”不用“?”,有些即為"?"之假借;“龢”與“和”、“雁”與“鴈”,古多通用。
對傳注中的“讀如”,意見較為一致,即:不但擬音,而且指明假借。例如《周禮·春官·男巫》:“春招弭。”鄭玄註:“杜子春讀弭如彌兵之彌。”《禮記·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鄭玄註:“信,讀若‘屈伸’之‘伸’, 假借字也。”杜、鄭即以“弭”、“信”為“彌”、“伸”的假借。
讀若、讀如等都有以本字相釋的情況。有時是該字一音數義,用讀若、讀如等指出該字在此處應是某義;有時該字雖然只有一音一義,也用讀若、讀如引出常語俗詞明確該字的音義。前者如《周禮·天官、大宰》:“六曰主, 以利得民。” 鄭玄注:“ 利讀如上思利民之利。”《說文》:“布, 數祭也。讀若舂麥為布之布。”後者如《周禮·考工記·陶人》:“ 庾實二觳。 ”鄭玄註:“庾讀如‘請益,與之庾’之‘庾’。”《說文》:“掔,固也。讀若《詩》‘赤舃掔掔’。”
在傳注中,讀如與讀為有時混亂。例如《周禮·天官》:“胥十有二人。”鄭玄註:“胥,讀如諝,謂其有才知為什長。”而在《大行人》“七歲屬象胥”下又說“胥,讀為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