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手(小偷的別稱)

三隻手(小偷的別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粵語辭彙。指偷東西的人,扒手。多數情況指從人身上或物品上偷東西,一般不指入室偷竊,意義上較“小偷”稍窄。

提起“三隻手”,人們都知道指的是扒手。《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從別人身上偷東西的小偷”。“三隻手”(pickpocket,five-finger,itchypalm)指“小偷”。這個詞的來歷有不同說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隻手
  • 外文名:pickpocket
  • 釋義:從別人身上偷東西的小偷
  • 出處:《一壇金子》
國外的說法,國內的說法,小偷身手非凡,小偷的規矩,

國外的說法

有人說它是個“舶來品”。 古羅馬有位劇作家,他的名字叫普勞圖斯,據說他寫過一百多部喜劇,如《一壇金子》、《孿生兄弟》等。這些作品曾在羅馬舞台上風行一時,風格幽默,情節生動。“三隻手”便和《一壇金子》有關。
戲裡的主人公尤克里奧,是一個出了名的老吝嗇鬼。當戲演到第四幕第四場時,尤克里奧丟失了一壇金子,他氣急敗壞地到處尋找,要一個奴隸把手伸出給他看。“他看了一隻手還要看第二隻,看了第二隻還要看“第三隻手”,一定要找出金子。從此,“三隻手”便成了小偷的代名詞。

國內的說法

小偷身手非凡

民間也流行一個“三隻手”與范仲淹的故事。北宋天聖年間,東京黑道上有個赫赫有名的神偷。按照江湖規矩,不興打聽真實姓名,不準尋根問底,他的真名實姓至今是個謎。當時的小偷,都是把一枚銅錢,磨得銳利無比,用以割人腰包,俗稱“跑明錢的”。此公獨特,不用任何工具,只要擦身而過便手到擒來。有次他為同行獻技,雙手高舉,一挨身就把銀子掏出來了,好像身上還長著一隻手。眾人五體投地,敬送綽號“三隻手”。

小偷的規矩

然而,盜亦有道。“三隻手”給自己的門徒規定了“三不偷”:一不偷忠臣義士;二不偷貧寒人家;三不偷良家婦女。偶爾偷錢,必定加倍奉還。門徒必遵“三不偷”的“祖訓”,否則被視為不孝子孫,逐出“山門”。一次,“三隻手”的門徒錯偷了大忠臣范仲淹的銀子,事後不僅加倍奉還,還在銀子裡夾上一張紙條:“不知是范忠臣的銀子,今加倍奉還,望乞恕罪。”落款:“三隻手”。范仲淹想到朝廷昏庸,官場黑暗,達官貴人,明搶暗奪,竟還不如一個小偷!遂提筆在手,寫一打油詩:“世人都恨盜,豈知盜亦道;若然都有義,怎會世顛倒!”寫畢,擲筆於案,喟然長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